外国经典散文丛书收集了一系列的各国文学作品,是由中国一流专家编选而成的。这套丛书收录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让您能欣赏到更多作品,从中领会其真谛。本书主要收录了德国的经典散文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德语国家经典散文/外国经典散文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叶廷芳//李伯杰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外国经典散文丛书收集了一系列的各国文学作品,是由中国一流专家编选而成的。这套丛书收录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让您能欣赏到更多作品,从中领会其真谛。本书主要收录了德国的经典散文集。 目录 前言/叶廷芳李伯杰(1) [德国]尤斯图斯·默瑟尔 论如何使概念更优雅/(1) [德国]克·弗·丹尼尔舒巴特 我的一生和我的信念(节选)/(5) [德国]约翰·H·容一施蒂林 初遇歌德/(13) [德国]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弗·利 希膝贝格 , 写德国小说难于上青天/(17) [德国]威廉·海因泽 沙夫豪森莱因第一瀑/(23) [德国]沃尔夫冈·歌德 莱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28) [德国]约翰·彼得·黑贝尔 鼹鼠/(34) 骑驴奇闻/(37) [德国]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海利根施塔特遗嘱/(38) [德国]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 莱因河遐想录/(42) [德国]路德维希·蒂克 颜色/(50) [德国]恩·台·阿·霍夫曼 贝多芬的器乐/(56) [奥地利]弗兰茨·格里尔帕策 贝多芬墓前演说/(66) [德国]亨利希·海涅 哈尔茨山游记(节译)/(69) 关于流亡、性格和诗人/(74) [奥地利]阿达尔贝特·施蒂夫特 除夕/(87) 投宿(节译)/(93) 在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上/(98) [德国]台奥多尔·冯塔纳 夏日伦敦/(104) [德国]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欧洲风情画/(1 09) [奥地利]玛丽·封·埃布纳一埃 申巴赫 朦胧人生/(120) [德国]格奥尔格·西美尔 也谈登阿尔卑斯山/(124) [德国]格哈德·豪普特曼 入学第一天/(130) [奥地利]赫尔曼·巴尔 谈谈走路/(134) [奥地利]鲁道夫·卡斯纳 涅槃/(140)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波尔加 滑稽女中音/(145) [奥地利]施台凡·茨威格 难忘的经历/(148) 昨日的世界(节译)/(159) [奥地利]弗兰茨·卡夫卡 布雷齐亚观飞记/(165) 他 /(176) 与魔鬼拥抱/(I83) [捷克]埃贡·埃尔温·基施 与卓别林共事/(1 89) [奥地利]格奥尔格·特拉克尔 孤寂/(1 98) 梦园一记/(202) [德国]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一顶旧帽/(207) [德国]安娜·西格斯 两座纪念碑/(211) [德国]君特·布鲁诺·福克斯 一堂讲述头盔的历史课/(214) [德国]阿尔诺·施密特 我该怎么办? /(217) [德国]菜因哈德·赖陶 有客来访/(221) [德国]君特·库纳特 发现/(223) [德国]克里斯蒂安·恩岑斯贝格尔 关于不莱梅文学奖的声明/(225) [德国]克里斯托弗·梅克尔 我的国王 /(227) [瑞士]彼得·比克塞尔 解释/(232) 瑞士人的瑞士/(234) 楼层/(240) 公务员/(242) [德国]恩斯特·路德维希·柯萨克 名医 /(244) 序言 在世界文学的长河中,德语文学曾经掀起过一个又一个巨浪,冲击着世界文坛,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宝库。德语文学,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德语区以及其他用德语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其中德国因人多势众,德国文学自然声音洪亮,占尽优势。但是奥地利和瑞士也不甘示弱,他们的名家名作不断,令德国人不得不注目。自18世纪起,德语文学一改之前的弱势,开始在欧洲文学大家庭中闪亮登场,提交了一批批令人无法回避的杰作。无论是歌德的《浮士德》还是席勒的《华伦斯坦》、《威廉·退尔》,诺瓦利斯的《海因利希·封·奥夫特丁根》还是霍夫曼的《谢拉皮翁兄弟》,海涅的抒情诗还是凯勒的《绿衣亨利》,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还是黑塞的《荒原狼》,卡夫卡的《变形记》还是布莱希特的戏剧……德语作家的名篇不胜枚举,而且以其鲜明的特色独树一帜,德语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似乎已有公论。 不过文学整体的强势,并不意味着每个文类的强势。说到散文,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都拥有源远流长的散文传统,散文在整个文学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看,德国似乎不是一个散文的国度。德语文学为外国人所知的, 也大多限于几个大家的几部大作。至于德语文学中是否还有“另类”作品,如我国文学中的轻灵飘逸的散文小品、英国文学中的亲切随和的随笔等,似乎不大为人所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也许在于思辨性“屏蔽”了德语文学的其他品格,而且德语本身的特点也许不那么有利于散文小 品的产生,更不利于译成外语。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喜爱思辨、勤于思考的民族,自康德起就成为西方世界的主要思想输出国,曾经给人类文化奉献了一个又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大凡于西方精神文化有兴趣的人,德国哲学家的名字必定是耳熟能详。除了德国之外,奥地利和占瑞士人口三分之二的德语居民也给世界带来了不少优秀的哲人、心理学家,他们的文化也同样浸透了形而上的特点,可以说,思辨的特点浸透了德语文化。德语国家的文学、音乐、造型艺术,无不体现出这个特色。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更是如此。德语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紧紧扣住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群体、艺术与人生等形而上的主题,探讨世界和人生的意义。毋庸讳言,德语文学之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其思辨性是一个重要因素。不过,德语文学在得益于德国人思辨的深度的同时,似乎也摆不脱“沾光”的附庸嫌疑,好像是全凭思想一维,德语文学才能立足于世界。 谈到德语时,歌德赞不绝口,津津乐道于德语的灵活性,表现出了对这种语言充分的自豪感。语言与文化是一体,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表征,又对一种文化起着“塑型”的作用。德语以其严谨、规范的特点塑造着德国人的气质,也影响着德国人的思维,对于写作的意义自不待言。 当然,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德语文化的思辨性和德语的严谨特点也限制了德语文学在域外的传播和接受。体现在德语文化中的思辨性,对于以德语为母语的人而言也许正是精彩之处,而对于德语地区以外的人,尤其是对德语文化了解不多的人、与德语文化有着不同传统的民族来说,接受德语文学的确有着相当的障碍。 对于外国人来说,德语也许的确是过于复杂,甚至阻碍了外国人与德国人的交流。与歌德同时代的法国名人斯太尔夫人在谈到德语时,不乏抱怨不满之词。她厌恶德语结构太复杂,句子太冗长,尤其是那个讨厌的“框型结构”简直让她难以忍受。一个句子最后的动词没有说出来,这个句子便没有完,出于礼貌,更出于完整、正确地理解对方的思想,就必须耐心等待,直到对方把这个句子说完。斯太尔夫人对这种“框型结构”十分厌恶,认为这导致德语没有法语当中那种“打断对方说话的艺术”。受“框型结构”之苦的并非斯太尔夫人一人,传说一个美国人到了俾斯麦治下的德国。他久闻俾斯麦善于雄辩的名声,仰慕之余,想方设法进入了第二帝国的议会去旁听俾氏演说,想一睹俾斯麦口若悬河的风采。但因他不谙德语,所以请了一位口译员替他翻译。在议会中,俾斯麦已滔滔不绝说了许久,而翻译仍未开金口。美国人心急火燎,不住地问道:他说了什么?而翻译则示意再等一等:“他还没把动词说出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那篇关于德语的杂文更是极尽揶揄之能事,不知德国人读了作何感受。 如此看来,德语文学似乎先天不足,德国人不是写散文的料。不过这样说大概过于绝对了,这又牵扯到关于散文的看法。“散文”在德语中是“ProSa”,与“诗”(Vers)相对。两种体裁一直在明争暗斗。诗是韵文,是“雅"的或正统的表达方式。除了抒情诗之外,叙事诗、歌剧等严肃文学都是韵文的天下。18世纪以前,诗是文学中的名门正派,凡严肃文学或自诩为严肃文学者,无不用韵文写作。与此相反,散文因其大众化的性格而被“雅士”不屑一顾,一直处于下风。从18世纪起,散文的地位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而被提升,开始向韵文争夺地盘。到了l9世纪末,散文才随着长篇小说的盛行而击败韵文。到了20世纪,韵文的地位江河日下,风光不再。由此看来,散文在德语国家根基不深。 德语中所谓“散文”的概念源出拉丁文,原意是“直来直去的语言”,即不受节奏、韵律限制的 语言,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如同我们常说的“大白话”。后来发展出了“艺术散文” 等文类,包括除韵文的一切体裁,比之我们所理解的“美文"要宽泛得多。相比之下,德语文学中 的“美文”的确不多见,但是在“散文”范围内的随笔和杂文却相当丰富。尤其是到了近代,散文的整体地位提升后,杂文、小品文、随笔的地位和数量都大增。如果抓住德语散文的这个特点,对德语文学中的散文作如是观,则不能说德语文学缺乏散文,德国不是散文的国度一说也难以成立。 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只有一副面孔、一个模样。德语文学并非千篇一律板起面孔高谈阔论,其中同样有着诙谐幽默、嬉笑怒骂;惯于长篇大论的名流,有时也有轻灵的想象付诸笔端。问题在于我们能否深入德国人的内心世界,发现德国人的另一张面孔,而且能把它们恰当地介绍过来。随着我国与德语国家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我们对德语国家的文化和艺术的了解也不断全面、深入,介绍到中国来的德语国家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不但要把德语文学中的巨著名篇介绍给读者,也要把记录他们心路历程的小品散文介绍过来,以资“去蔽"。如果把德语文学比做一片长满橡树的莽林,那么在这片大林莽中除了老橡树之外,也不乏在林中空地上不甘寂寞的勿忘我。我们从德语文学之林里采撷来一束,献给读者,以求让读者领略德语文学的另一种风貌。阅读这些作品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说德语的人们也并非时时都板着脸作形而上的玄思,也并非个个都是康德、黑格尔。这些散文作品中,虽然有的篇目仍有较强的思辨性,与德语文学的主流相一致,但总的说来,这些文章大都以平淡、清雅、亲切见长。我们选编的范围从18世纪到20世纪,既有德国作家,也有奥地利和瑞士德语区的作家。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集子里所收的作品,绝大多数在我国都是第一次译出发表,少数篇目原来已有译文,但这次收集时也重新翻译。作品编排的顺序是根据作者的出生年份而定,作者简介是译者所加。翻译难,散文的翻译更难;选编更需要开阔的眼界和高度的审美鉴赏力,我们自知疏漏在所难免,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