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经典散文丛书收集了一系列的各国文学作品,是由中国一流专家编选而成的。这套丛书收录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让您能欣赏到更多作品,从中领会其真谛。本书主要收录了阿拉伯国家的经典散文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阿拉伯国家经典散文/外国经典散文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李琛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外国经典散文丛书收集了一系列的各国文学作品,是由中国一流专家编选而成的。这套丛书收录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让您能欣赏到更多作品,从中领会其真谛。本书主要收录了阿拉伯国家的经典散文集。 目录 前 言…………………李琛(1) 雷法阿·塔赫塔维 女子的教育……………张洪仪译(1) 艾哈迈德·法里斯·希德雅格 妇女的胜利……………薛庆国译(4) 布特鲁斯·本·布里森·布斯塔尼 语言文字的改革(节译) ………………………张洪仪译(9) 伊卜拉辛·亚齐吉 月亮(节译)…………薛庆国译(16) 阿卜杜·拉赫曼·凯瓦基布 专制与道德(节译) ………………………张洪仪译(18) 荣誉(节译)…………张洪仪译(22) 艾迪布·伊斯哈格 论改革………………张洪仪译(24) 高西姆·艾敏 婚礼…………………李琛译(31) 艾哈迈德·邵基 地中海………………张洪仪译(34) 穆斯塔法·鲁特菲·曼法鲁特 一根白发……………李唯中译(37) 怜悯(节译)…………李振中译(41) 穆斯塔发·卡米勒 让我们更有力量……郅溥浩译(43) 艾敏·雷哈尼 博赛里姆·塞尔墓斯¨薜庆国译(46) 杉树………………顾巧巧译(51) 会说话的树…………仲跻昆译(56) 穆斯塔法·萨迪格·拉斐仪 初升明月 …………李唯中译(58) 思念…………………杜明皓译(64) 纪伯伦·赫利勒·纪伯伦 . 音乐短章(节选)……伊 宏译(67) 纪伯伦致梅娅………伊宏译(76) 艾哈迈德·哈桑·齐亚德 生活是美好的………杨言洪译(80) 梅娅·齐亚黛 这就是春天…………李唯中译(84) 梅娅致纪伯伦………伊宏译(88) 萨拉哈·莱百奇 复兴之始(节译)……薛庆国译(94) 艾哈迈德·艾敏 论美…………………朱凯译(1OO) 太阳…………………葛铁鹰译(106) 我的家………………李琛译(108) 阿巴斯·迈哈穆德·阿卡德 我的生活哲学 ……李唯中译(112) 塔哈·侯赛因 富人的重负 ………李唯中译(117) 米哈依尔·努埃曼 春天来了 …………薛庆国译(123) 人生之秋……………李唯中译(128) 易卜拉辛·马兹尼 假若生活没有爱情…李唯中译(133) 迈哈穆德·台木尔 富有创造力的美……仲跻昆译(138) 尼亚加拉瀑布…………李唯中译(141) 布特鲁斯·布斯塔尼 萨拉哈·莱百奇全集序言 ………………………薛庆国译(144) 陶菲格·哈基姆 致安德烈……………朱凯译(151) 鸟与人………………杨言洪译(156) 思想的尊严…………伊 宏译(159) 穆罕默德·麦赫迪·杰瓦希里 在途中………………李琛译(161) 马立克·本·纳比 他乡客归时…………杨孝柏译(168) 纳吉布·马哈福兹 在诺贝尔奖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郁葱译(172) 穆斯塔发·艾敏 断想…………………伊宏译(178) 拉沙德·鲁什迪 埃及的民族性………伊宏译(180) 努阿曼·阿述尔 斋月打更人…………李琛译(184) 书的价值……………李琛译(187) 阿卜杜·麦基德·宾吉隆 童年的回忆…………杨孝柏译(189) 阿迈德·阿卡歇 第十八天……………志平译(1 94) 艾尼斯·曼苏尔 一颗枣核支撑大坛…郅溥浩译(1 98) 巧克力一骆驼眼……伊宏译(200) 巴德尔·沙基尔·塞亚卜 致诗人谢瓦夫………薛庆国译(203) 艾德华·赫拉特 我的埃及亚历山大 薛庆国译(207) 尤素福·伊德里斯 为什么写作…………薛庆国译(214) 赛尔瓦特·阿巴扎 文明而古朴的村庄…顾巧巧译(219) 地中海上的咖啡馆…顾巧巧译(222) 萨拉哈·阿卜杜·苏布尔 旧日笑友……………顾巧巧译(225) 侯萨姆·哈提卜 是自然造化,抑或丹青刺绣 ……………………薛庆国译(233) 娜贾哈·阿托尔 菲鲁兹的歌声………薛庆国译(236) 穆罕默德·扎维 水晶般的心灵………李荣健译(241) 哈黛·莎曼 与祖辈谈和…………张洪仪译(250) 异乡人还是离乡人…张洪仪译(255) 杰马勒·黑托尼 水烟筒………………李琛译(259) 玢特·芭哈尔 “女性"的罪名……张洪仪译(265) 宰基·纳吉布·麦哈穆德 阿拉伯文化中的自然与人 ……………………伊宏译(270) 穆罕默德·卡米勒·侯赛因 圣谷……………………伊宏译(277) 富阿德·宰克利亚 否认理性的力量……朱凯译(283) 艾哈迈德·巴赫杰特 穷人和富人的言谈…郅溥浩译(288) 穆罕默德·纳素夫 变化…………………解传广译(291) 序言 阿拉伯自古是个诗的王国。诗歌居于文学之尊,成就最高,散文次之。到了现代,散文经由与诗歌平分秋色,进而居于首位。 阿拉伯人的散文概念相当宽泛,有韵为诗,无韵为文,一切非诗的作品皆属散文之列。讲演是阿拉伯游牧民族最喜爱的表达方式。集会、庆典、集市上,少不了文人智者或为矜夸部落荣耀或为调解纠纷或为劝诫而慷慨陈词。讲演者常用民间喜闻乐见的格言成语抒发情感、阐明道理,言简意赅,且注重音韵节奏,以声动人。卜辞和围坐闲谈时说唱故事也形成最早的散文形式。简明、雄辩、音调铿锵和谐为其重要特征,传承至今。 《古兰经》是阿拉伯独特的散文形式。埃及文学家塔哈·侯赛因曾把《古兰经》与诗歌、散文并列为阿拉伯的三种文学形式。作为阿拉伯文学修辞典范的《古兰经》,对后世散文影响深远。 书信、批文、家训等文牍散文以及史传散文(如《穆罕默德传》、《阿拉伯人的日子》),于伊斯兰传教和向外扩张时期应运而生。阿卜杜·哈米德(?一750)将书信发展为长篇文章,注重起承转合和逻辑性,文章由简明走向精美。因而有阿拉伯文章始于阿卜杜·哈米德一说。他也得到“写家”的称号。 两位散文大家伊本·穆格法(724---759)和贾希兹(779--868),生活于阿巴斯王朝。这时期散文的进步与繁荣得力于多民族文化的交流、翻译运动的蓬勃开展以及伊斯兰内部教派的论争和多民族主义运动(即舒欧比亚运动)。此时,贝都因人的雄辩演说发展为闪耀思辨和理性之光的学术争论与笔墨官司。著有《大礼集》、《小礼集》、《卡里来和笛木乃》的穆格法,集阿拉伯简明、雄辩、睿智与波斯的优美、典雅、凝重的风格于一体。《宽恕书》、《吝人传》、《动物书》的作者贾希兹,文笔自然朴实,简明晓畅,融讽刺幽默和理智思辨于一炉。 同期其他名家与佳作不胜枚举。伊斯法哈尼(897---967)的《诗歌集成》在歌集中穿插大量文人歌女的逸闻与文学评论,成为伊斯兰前后重要的文学史料。远在西班牙的阿拉伯王朝中,伊本。阿卜杜·拉比(860---940)的《罕世璎珞》,伊本。舒海德(992—1034)的《精灵与魔鬼》,均为别具一格的文论。伊本·哈兹姆(994—1064、)的《斑鸠的项圈》是爱情艺术的最早论述。 阿巴斯王朝后期,奢靡的都市生活败坏了文风,浮艳之风盛行。伊本·哈密德(?-970)精于雕饰和音韵的华美。伊本.法笛勒(1134一1197)将此风格推向极端。苏非教徒表达信仰和灵性体验的作品,为散文注入清新的空气。这时期,阿拉伯的故事文学相对发达,出现了四部民间传奇,《一千零一夜》以及柏迪阿(969—1007)和哈里里(1054—11 22)创作的《玛卡梅韵文故事》。 十三至十八世纪土耳其统治时期,由语言学家、史学家、旅行家写的散文作品将历史、地理、文学结合起来。伊本·赫尔康(1211—1282)的《名人列传》、白图泰(1313—1374)的《异乡游记》、伊本.赫尔东(1332—1401)的《历史绪论》、盖勒·格尚迪(1355—1418)的《夜盲者的曙光》都发展了阿拉伯叙事艺术。 阿拉伯现代散文的复兴是十九世纪中叶阿拉伯复兴运动的产物,并为推动复兴作出贡献。报纸的出现改变了阿拉伯传统的写作思想和目的。文人由写给统治阶层、适应当权者需要,转而面对广大民众,为启发教育民众、宣传西方文明、改良社会,进而服务于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服务大众的目的促进文章语言趋向大众化和口语化,吸收新鲜词汇,丰富了现代语言,写作注重思想内容,主题鲜明集中,文章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将古代散文形式与西方现代文体融合。复兴之初,演讲和游记十分突出,而后,带有强烈批判意识的政治、社会散文比比皆是,现代意义的艺术散文走向辉煌。因此,二十世纪是阿拉伯散文大发展的时期,也是成就最高的时期。 这本集子收入了黎巴嫩、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科威特等十个国家四十九位作家或诗人的六十六篇形式各异的作品。大体勾勒出散文从复兴到走向繁荣的发展轨迹,展示出几代散文家的风采。黎巴嫩、埃及作家对散文发展的推动功不可没,显示了文化大国的实力。 阿拉伯现代散文的特点有四: 一、阿拉伯散文大家多为本国政治文化的精英。这些思想巨子继承了阿拉伯文化遗产,坚信精神力量必将转化为开创新生活的物质力量。他们面对灾难深重的民族和危难中的祖国,不失一个智者的清醒,高瞻远瞩地从人类文明中汲取力量,关注民族价值观念的确立,催人奋进。因而作品带着智者的大度胸怀和救世的积极精神,极少知识分子的失望、苦闷与颓唐,埃及政治家穆斯塔法·卡米勒在其演讲中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坚信“最重要的工作和最高尚的努力,就是让这新的信念深入到人们内心,因为信念能撼动山岳"。思想家拉沙德·鲁什迪于六十年代末民族危难之时指出,抵御邪恶势力最重要的武器是人自身,复兴文明价值是“让心中的火种重新发出光焰"。作家伊德里斯也申明“集体的沮丧"是因“人失落了终极,因此必须去发现终极”。 启蒙思想家纷纷为国家民族的富强献计献策。他们的文章涉及了政治、社会、妇女解放、语言文字、文学改革等方方面面。叙利亚政治家伊斯哈格的《论改革》,其远见卓识今天读来仍有现实意义。 二、阿拉伯现代散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和哲学的底蕴。作家始终不放弃信仰和形而上学的寻觅,呵护着人的精神家园免遭破坏。他们对伊斯兰精神的理解和认识相当深刻,把握了信仰的实质。塔哈·侯赛因在《富人的重负》中从阿卜杜·拉赫曼发自内心的施舍善行,阐明了伊斯兰对待财富的态度和伊斯兰“公"心的内涵。布特·鲁斯·布斯塔尼的《序言》展示出黎巴嫩现代文化中基督教的因素。 阿拉伯作家善于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探讨人的本质及人生意义。穆·卡·侯赛因在《圣谷》中揭示了“趋向纯洁和高尚原本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本性,是人性的一种标志。如果一颗心不能实现其趋向纯洁高尚的天性,那么这颗心是不会安宁的。”曼法鲁特把一掬同情的眼泪视为人性的标志,不断呼唤人性的复归。阿卡德则强调人心灵的内在美,“你的财富在于你的心灵;你的价值在你的工作中;工作的动机比起工作的效果更值得关心。”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的作者艾·艾敏有感于美及美感对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在《论美》中指出有无美感是区别人与动物的重要标志:“当人类的美感渐渐苏醒时,他发现暴虐是丑恶的,便规避之;奴役是可耻的,便唾弃之;而公正、自由、富裕、平等是美好的,便不惜牺牲自己,去为之奋斗。”小说家台木尔则进一步阐述美的功能和美与爱的辩证关系,他视“美是一种创造力,其产物就是爱。没有美的促使,便不可能有爱,美是爱的主宰。爱的宏旨在于行善、造福,因此,我们无法想象会有一种旨在不幸和苦难的美。如果我们能欣赏到美,感受到爱,那么幸福也就在握了。”我相信任何一个读者在读到以上文字时,都会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提升,品味到阿拉伯智慧之所在。 三、阿拉伯散文作家以平易流畅的笔调自自然然道出一份化解不开的浓情。不论是乡情(《他乡客归时》、《文明而古朴的村庄》)、友情(《旧日笑友》、《悼塞里姆·塞尔基斯》)、亲情(《童年的回忆》)、爱情(纪伯伦与梅娅的书信),都情真意切,情意绵绵。即便是描绘自然山水或状物的作品,也是借景抒情或托物寄情。《月亮》,从月之光华及月球的荒凉引发出对人生的眷恋。《地中海》、《杉树》,面对大海和杉树抒发的是拳拳赤子之心。《水烟筒》,流露出睹物怀旧的情愫。《我的家》,于平淡中写出耐人寻味的思绪。 在这些情深意浓的文字中,作家的个性特征表露得极为鲜明。《这就是春天》,从春之于不同地域的景观引出对人之境遇的感叹。一般人都歌颂春之明媚,唯独梅娅想到沙漠之春、废泉之春,在美好事物中意识到美之不足。此等文章只有这位多愁善感的黎巴嫩才女才能写得出来。真可谓文如其人! 《思念》、《初升明月》,将情人思恋的浪漫缠绵引向对爱情和人生哲理的抒发。此两篇出自因捍卫《古兰经》语言的纯洁和伊斯兰价值观,于三十年代文学论争中当了保守派代表的拉斐仪。他曾在黎巴嫩与一女诗人邂逅,一见钟情,热恋一段后又不得不分手。他的抒情散文一扫伊斯兰正统学者给人留下的古板冷漠的印象。 四、阿拉伯现代散文作家大都是饱学之士,或家学深厚,学贯古今,或留学欧美,深谙西方文化之精华。他们极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造就了现代散文的文字之美、音韵之美、个性之美、意趣之美。文章优雅风趣,遣词炼字无斧凿之痕。纪伯伦的文字轻柔优美,绚丽多彩,富于迷人的乐感。曼法鲁特的文章音韵和谐,浸透着温柔的伤感。拉斐仪的文字充满激情和想象力。努埃曼以清丽的文笔抒发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兹尼的散文带着辛辣、调侃甚至自嘲。而女作家哈黛·莎曼善于信手拈来人们熟视无睹的社会现象,于亲切的氛围中道出她独特深刻的见解。突尼斯的玢特·芭哈尔的散文有强烈的诗化倾向,文字凝练,感情浓烈,震撼人心。 可以说,阿拉伯现代散文是文人的散文,学者的散文,智者的散文,具有阿拉伯的审美情趣和超凡脱俗的品格。编者在筛选篇目时,常常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激动,感受到发现宝物似的惊喜,并由衷地为阿拉伯现代散文的丰富多彩赞叹不已。相信读者会与我有同感,并能从中加深对阿拉伯文化的了解,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