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是学校中的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在理论界,关于“差生”的讨论由来已久有的叫“后进生”,也有的叫“问题学生”、“难教学生”或者是“潜能生”。当然,我们的家长有时候也把他们叫做“小祖宗”!“差生”是父母也是老师心头的痛。但我们真的了解那些“差生”吗?在考试以后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朋友?‘他们多长时间才会和老师有一次交流?他们现在的理想将来的愿望是什么?我们和你一样,试图打开“差生的心锁”。
这本书,是《从陶行知的“爱满天下”到“关爱教育”研究》课题的一份成果,这个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一个子课题。这个课题也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的成果。正是这个课题把我们和徐向洋牵到了一起。对徐向洋,开始也是听说的。
听说的时候,我们并不相信——不相信会有这样本事的人。对很多听说的事我们都常常会不相信,因为一~我们通常以自己能不能做到为前提,我们做不到的别人大概也做不到。但陈善卿先生坚持说:“你先去看一下,看一下你就知道了。”拗不过这位老教授的盛情和坚持,我们去了淮安。可这一去就上了“单行道”。
在认识徐向洋之后,我们几个人——陈善卿(南京晓庄学院教授)、鞠文灿(江苏省教科院教研中心)、丁媛媛(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伦理学研究生)、杨敏敏(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研究生)、秦晓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学研究生)对所谓的“差生”有了更多的零距离的接触,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更多新的认识。我们本来只是想按部就班完成对一个课题的研究,但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被感动了。
在南京江心洲,我们有幸和中央电视台的田苗记者等在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驻训基地的学生宿舍里,一起端着饭碗品尝着和孩子们一样的午餐边吃边谈;在淮安,我们有幸能和凌晨五点就在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对孩子们进行追访的山东卫视的周群莉编导等共同探讨……从认识徐向洋到今天,我们总是为他“奔波辛劳”。他领着100多个孩子用脚去丈量齐鲁大地,我们年已花甲的陈老先生也被他弄到仓山去体验;他在江西九江带着孩子进行教育训练,我们驱车500多公里去追访……我们总是为他“牵肠挂肚”那些接受过我们访谈的孩子,他们的音容笑貌在我们脑海里挥之不去,我们很想打个电话、写封信或发个信息和他们聊聊天,但我们知道这样并不好。因为他们是未成年人,他们一生的路很长(所以本文中涉及的学生人名包括部分家长姓名都作了“技术处理”)。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就是真诚地祝福他们一路走好!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徐向洋,感谢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的李燕、韩迪民、张虹、于春丽等老师,他们给了我们很多方便和支持;感谢那些接受我们访谈的所有孩子和家长,是他们让我们倾听到花开的声音。
感谢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张胜勇先生和恽跃荣先生,感谢在本书中涉及到的所有新闻媒体和相关主持人、编导、摄像或作者,他们所付出的辛劳,为本书添增了许多光彩。没有他们,我们就不可能把这些特别的孩子的成长故事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希望天下父母在自己的孩子有所迷茫的时候不要灰心失望,让所有被当成“差生”的孩子不要放弃对明天的希望。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无助、惶惑的“差生”和在焦急万分中期一盼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