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方智典(永恒的人生处世经典)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西班牙)葛拉西安
出版社 中国民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传承百世的修炼经典 世代传诵的警世恒言。本书由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和《英雄宝镜》、叔本华的《处世智慧》以及拉罗什福科的《道德箴言》四部分组成,内容涉及世俗生活、处世、修炼、友爱及成功等各个方面。知人、观事、判断、行动的策略,使人在这个世界上功成名就且臻于完美的策略!

内容推荐

千百年来,人类思想史上流传下来许多充满智慧的经典之作,它们世代传承,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财富。《西方智典》一书,由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和《英雄宝镜》、叔本华的《处世智慧》以及拉罗什福科的《道德箴言》四部分组成,内容涉及世俗生活、处世、修炼、友爱及成功等各个方面。《智慧书》是一本被许多欧洲学者誉为"具有永恒价值的三大处世智慧奇书之一,(另外两本是马基雅维里的《君王论》和孙子的《孙子兵法》)。大哲学家叔本华曾刻意将《智慧书》译成德文,并盛赞此书"绝对的独一无二。尼采也赞扬此书在论述道德的奥秘方面,整个欧洲也没有哪本书比它更精微、更曲折多姿。

目录

第一篇:智慧书 --葛拉西安

 第一章 臻善臻美 /3

 第二章 高尚的情操/29

 第三章 做个圣徒 /55

第二篇:英雄宝镜 --葛拉西安

 第一章 英雄 /81

 第二章 利刃 /99

 第三章 思辨 /108

 第四章 对话 /132

第三篇:处世智慧 --叔本华

 第一章 人生总论 /141

 第二章 处己之道 /143

 第三章 处人之道 /173

 第四章 命运与世道 /188

 第五章 阶段人生 /196

第四篇 道德箴言 --拉罗什富科

 道德箴言 /213

 删去的箴言 /264

 遗下的箴言 /274

 杂感录/281

试读章节

知识和勇气兼具方可成伟业 知识与勇气两者是不朽的,故也能成你于不朽。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深浅,决定了他成就的高低。如果学识丰富,所知甚多,则无事不可为。那些孤陋寡闻者则如同将自己囿于一个黑暗世界。判断力和体力如同双眼与双手。那些没有足够的勇气者,智慧往往无法开花结果。 让人们依赖于你 神之所以为神,并不在于人们雕塑、装饰其像,而在于人们敬奉它。真正聪明的人宁使人需要他,也不使人感激他。世俗之人的感激远不如礼貌的希冀更有价值。其原因在于心有所求,常常会铭记不忘,而感激之情则容易被人淡忘。与其让别人对你彬彬有礼,还不如让别人对你有所依赖。人们在酣饮之后,往往掉头离井而去;柑橘的汁水被榨干之后,灿烂的金黄色果肉也都变为渣泥。一旦人们对你不再依赖,则所有的礼貌恭敬都会化为乌有。经验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人生启示就是:维持别人对你的依赖,勿使其完全得到满足。倘若能如此的话,君王亦可以为你控制。但此法实践时不可行之过度,以免因为你的缄默而令他人误入歧途,或者因一己之利而坐视他人病入膏肓。

臻善臻美

没有人生下就完美的,因此应该日求渐进,做到德业兼修,最终就会尽善尽美,禀赋圆成,成就非凡而声名显赫。完美的特征有如下几种:品位高雅,意志清明,判断成熟。有的人永远难以臻于完美,多少有些缺陷;而有些人则经久历时才能小有成就。那些臻善臻美的人表现得总是言辞明智,行为明慎,慎思明辨者愿与之为伍,甚至乐与之为伍。

不要与上司争光

与人相争而落败是件令人恼怒之事。凌驾在你的上司之上,不仅愚蠢,甚至会产生致命的后果。那些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人往往令人嫌弃,尤其易于招来上司和君主的嫉恨。因此,寻常的优点稍加用心就可以掩饰,譬如不关痛痒的缺陷即可以掩去娇好的容貌。运气、性格和气质等等被人超越,许多人并不太在意,但是却没有人愿意在智力上被人超越,尤其是那些为人之主的。智力是人格属性之王,对其的任何冒犯都是大不敬。领导者总希望自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能高人一筹。君王喜欢得人辅佐,不喜欢被人凌越。如果你想向某人提出忠告和谏言,应该表现出是他偶然忘记了某事,而你不过是提醒他而已;千万不要表现出是他不够开窍,而要靠你释疑解惑才能明白。此中道理,观察群星即可悟得:群星显然都有光亮,却不敢掩太阳之光。P4

序言

的人生处世经典 千百年来,人类思想史上流传下来许多充满智慧的经典之作,它们世代传承,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财富。为了让先哲思想的光芒继续照亮今世人生之路,我们选编了《西方智典》一书,由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和《英雄宝镜》、叔本华的《处世智慧》以及拉罗什福科的《道德箴言》四部分组成,内容涉及世俗生活、处世、修炼、友爱及成功等各个方面。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Baltasar·Gracian,1601-1658)的《智慧书》,被许多欧洲学者誉为"具有永恒价值的三大处世智慧奇书之一"(另外两本是马基雅维里的《君王论》和孙子的《孙子兵法》)。大哲学家叔本华盛赞此书"绝对的独一无二",尼采也称赞此书在论述道德的奥妙方面,整个欧洲也没有哪本书比它更精微、更曲折多姿。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1601年出生于西班牙阿拉贡的贝尔蒙特村(Belmonte),18岁时进入耶稣会见习修行,此后50年历任军中神父、告解神父、宣教师、教授及行政人员(当过几所耶稣会学院的院长或副院长)。在和平与战争期间,他长期细心观察人类的行为,因此获得写作格言警句的灵感。

《智慧书》是葛拉西安的代表作,书中主要讲述了知人、观事、判断、行动的策略--使人在这个世界上功成名就且臻于完美的策略。全书由300则箴言、警句构成。正如该书英译本序中所言:"这些箴言、警句不可不与朋友、同事分享共赏,既鞭辟人里而又能使自己不被敌人、对手蒙于鼓里。本书的理想读者,是因日常事业而需与他人周旋应付者--他必须发现他人用心,赢得其好感与友谊,或反制其机谋及使他人意志一筹莫展。和所有警句一样,本书的阅读方法是细嚼慢咽,且每次少许即可,以便体会个中三味。" 葛拉西安作为一个满怀入世热忱的耶稣会教士,对人类的愚行深恶痛绝。但在《智慧书》全书中,却极言人有臻于完美的可能,任何一个凡夫俗子,只要佐以技巧,善必胜恶,从而有可能达到完美。葛氏相信人的主观努力。坚信一个人的完美取决于他的天资和勤奋,而不靠上帝,靠的是人的警觉、自制、自知之明及其他明慎之道,靠的是识时务而与势推移。全书没有宗教式的说教,大多是洞察人世的技巧,如他嘱托我们要适度有节,点滴渐进,不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得太清楚,要使什么东西变得珍重,就得使它们难于得到等等。

葛氏是17世纪文笔最省净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智慧书》笔法独特,文风简洁。他的文字风格即使译成外文仍然容易辨认:正反相对与是非互诡;常用省略法,喜欢以双关语与其他巧妙措辞浓缩意义;一句与一句或一个论点与一个论点之间少见连接。这些特征不只是作者的特癖,而是出于他对人性的慧见。字里行间反映出来的风格、价值观--机锋、张力、简明、微妙--实际是明智生活的要则。

另外选编的葛拉西安作品《英雄宝镜》,实际上是撷取了其《英雄》、.《明慎之道》、《批评大师》、《政治家》四部名著的精华而成,标题为选编者拟订.。与《智慧书》一样,该书收录的均为一些明智人生的简洁心得名言,是一本人生谋略之书,教人如何在这个表相当道,欺伪恣行的世界里,达到卓越的境界。运思遣词与《智慧书》一样精彩,一样热烈追求完美,但更风趣,更闲适,更放得开。字里行间,证明他是"无时不宜,无处不宜"的良伴:凡是认清人生日常充满挑战,但也乐于迎接这些挑战的人,都乐与相处的良伴。

以《英雄宝镜》为名,意在书中为道德与精神的完美境界提供了一幅鲜明生动的意象。在作者心目中,英雄是"一个圆成之人,成熟而完美:判断精确,品味成熟,聆理则专心,出语则明智,行事则精敏,是一切完美的中心"。

《处世智慧》作者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于1788年2月22日诞生于德国但泽。父亲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但他从小就厌恶商业生涯,憧憬文人学者平静高雅的学术生活。

叔本华最初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来改学哲学,对柏拉图和康德哲学颇为推崇。1814年取得博士学位,1819年发表重要哲学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继承了东方印度哲学、柏拉图哲学和康德哲学的精神,确立了他的悲观主义的哲学体系。在以往众多悲观主义者中,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用这么大的学问来证明悲观主义者的看法是正确无误的,同时又说明生命本身是不幸的。由于他早年生活体验的结果,在他心目中成长、存在着的这种对生命的悲观主义态度,影响了他的一生,直到生命结束都没有改变过。

叔本华生时并不广为人们赏识,却影响了后世的哲学。他高瞻远瞩,看出人是非理性冲动的牺牲,为弗洛伊德和一般心理学的理论开创了先河。

本书是叔本华誉满天下的最后一部著作《附录和补遗》中最精华的部分,他融合了东西方哲学的主流,科学地披露了人性和世故,加以睿智和生动的笔触,娓娓地和我们讨论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求取幸福和成功,以期充分发挥此生。在这本充满悲观主义情绪色彩的书中,叔本华从广泛的人性角度人手,分别对人们的自身的所有、地位及处世为人的方方面面给予了细致入微的阐述,另外,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辨与箴言更是人们处世修身的大智慧。

全书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人生总论"、"处己之道"、"处人之道"、"命运与世道"、和"阶段人生"。在这五部分里,叔本华分别就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意志与心智、荣誉与名声、行为和个性、命运与年龄等几乎囊括了人的一生的各个方面,阐述了独特新颖的幸福论。 《道德箴言》是一本在西方广泛流传的"箴言集"。作者拉罗什福科(LaRoehefoueauld.1613-1680)是法国思想家,著名的格言体道德作家,1613年9月15日生于巴黎一个家世显赫的大贵族家庭。早年热衷于政治,先是反对红衣主教黎塞留,入狱并流放外省,后又卷入反对首相马扎兰及王权的政治斗争,参加投石党之乱几次负伤。晚年不问政治而出入于各种文艺沙龙,写有《回忆录》(1662)与《道德箴言》(1665-1678)两部作品。 拉罗什福科所处的时期在政治上是一个重建法兰西王朝并向路易十四的绝对君主制过渡的时期。在他身上有着相当典型的法兰西民族性格,即:疯狂和冷静、虚荣和真诚、放荡不羁和深刻反省集于一身。《道德箴言》是拉罗什福科最著名的作品,被誉为法兰西文学的经典之作。 《道德箴言》着重论述了人本身、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的现状和前途等等。他以犀利的洞察力和优美的文笔分析人的情绪、激情以致疯狂,分析人的精神、理智和判断力,追溯人们言行的动机。但它并不是一堆规范和训条的集合,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是一系列对人们行为品质的分析和描述,揭露人们实际上在做什么、想什么,它类似于一部道德心理学著作。

这本书的巨大吸引力的一个奥秘还在于它的艺术性,它的精炼和生动。拉罗什福科对格言这种形式的把握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他惜墨如金,用语简洁,字斟句酌,往往在快到结尾时突然给出一个出其不意的转折,使你初觉是谬论,继而却为之叹服。他很好地掌握了语言艺术,往往通过强烈的对比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并巧妙地使用比喻和双关语,对全书的结构也做了精心的安排。

《道德箴言》问世以后,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一方面许多人感到它痛快淋漓地说出了人们想说的话,揭露了当时上流社会,宫廷贵族中的道德腐败和伪善,因而人们热烈地欢迎它;另一方面它也受到一些所谓的道德家们的不少责难与指控。

不管怎样,这部著作确实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与法国蒙田的《散文集》和英国培根的《论人生》并驾齐驱。它并非是那种昙花一现的书,它的生命力的长久和它短小的篇幅恰成反比,它不断被再版,并被译成各种各样的文字,其中的箴言也经常被人们在口头和书面上引用,许多成了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真正的格言警句。法国的司汤达和纪德、德国的尼采、英国的哈代,都曾受到这些箴言的影响。

《道德箴言》为法兰西那个"伟大的世纪",那个处于巅峰的古典文学的伟大世纪,那个"上流社会中有教养的人"的理想的伟大世纪添了光彩,不愧为法兰西文学的经典之作。

人生是什么?如何获得成功和幸福?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生存?无数人都在思考,甚至耗尽一生精力而一无所得。而先贤们以哲人特有的敏锐和无畏道破天机,对生命、地位、荣誉、财富等种种困扰人的问题,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细细品读,耐心寻味,一定能让我们大受裨益。 编者2005.3

书评(媒体评论)

关于精神道德之微妙,欧洲尚无比此更精美而兼复杂之作。葛拉西安的人生经验显示出今日无人能比的智慧与颖悟——尼采对《智慧书》和《英雄宝镜》的评价  无论单就人生哲理,还是单就处世指导,拉罗什福科的影响都要超过培根,这诚足为信。——鲁迅  一个不知名的幽灵悄然对我说:赶快把这本书带回家去!我一回到家,随即把它翻开,他那天才的魔力一下子使我折服了。——尼采对叔本华《处世智慧》的评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