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外贸救济与外贸调查制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周汉民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入世三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书深入剖析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新环境、新形势、新特点和新问题。在此基础上,全书在外贸救济和外贸调查领域选取了12个具有前瞻性的重点、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注重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为完善我国外贸立法制度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内容推荐

本书可供外贸、财经、法律工作者及涉外企业人员阅读。内容上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以人世后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形势、我国外经贸战略的调整和我国《对外贸易法》的修订为背景,力求分析新情况、开拓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第二,紧密围绕人世后我国政府和企业遭遇的现实问题展开,所涉均是当前我国外贸发展中的重点、热点、焦点和难点,也是国内尚无成熟研究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第三,注重理论分析与成案研究的结合,尤其是从实证角度对人世以来我国政府和企业遭遇的一系列典型案件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实证研究,为我国的政府和企业出谋划策。

目录

总论应对入世以来的新形势。构筑全面、系统、有效的中国外贸调查与外贸救济制度1

 第一节人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新环境与新形势1

 第二节外贸调查与外贸救济制度的法律框架及专题研究11

第一章中国对进口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案件17

 第一节中国对进口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案件概况17

 第二节中国对进口产品反倾销措施效果的实证分析21

 第三节中国应如何更好地运用反倾销措施26

第二章完善我国第三国倾销制度34

 第一节第三国倾销制度概述35

 第二节建立和完善第三国倾销制度的必要性38

 第三节我国建立和完善第三国反倾销制度的框架与运作模式41

 第四节解决第三国倾销的另一种途径--实例分析"日美半导体协议案"50

第三章建立我国保障措施下的产业救济制度53

 第一节我国保障措施制度下产业救济的必要性53

 第二节美国保障措施下产业救济的立法及实践60

 第三节建立与完善我国保障措施下产业救济制度的建议68

第四章钢铁保障措施案件中我国的得失77

 第一节钢铁保障措施案件之始末概要77

 第二节钢铁保障措施案件之得失辨78

 第三节钢铁保障措施案件的启示82

第五章建立和完善我国服务贸易保障措施制度89

 第一节建立我国服务贸易保障措施制度的必要性89

 第二节建立和完善我国服务贸易保障措施制度94

第六章特别保障措施下我国的应对策略104

 第一节特别保障措施制度、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制度概述104

 第二节人世以来对我国产品特别保障措施案件列举108

 第三节应对特别保障措施、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的策略112

第七章 中美首例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纠纷案件117

 第一节中美首例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纠纷案概况117

 第二节中美首例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纠纷案背景报道118

 第三节中美首例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纠纷处理规则剖析123

 第四节中美首例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纠纷启示129

第八章欧美日对中国进口产品贸易壁垒制度136

 第一节贸易壁垒制度概述136

 第二节欧美日对中国进口产品贸易壁垒制度的基本特点137

 第三节欧美日对中国进口产品贸易壁垒制度的比较(一)--关税壁垒制度与TBT制度138

 第四节欧美日对中国进口产品贸易壁垒制度的比较(二)--贸易救济制度142

第九章我国首例外贸壁垒调查案件158

 第一节我国首例外贸壁垒调查案概况158

 第二节我国首例外贸壁垒调查案背景161

 第三节我国首例外贸壁垒调查案处理规则剖析163

 第四节我国首例外贸壁垒调查案启示168

第十章美国诉中国集成电路产品退税政策案件174

 第一节美国诉中国集成电路产品退税政策案概况174

 第二节美方的观点与理由175

 第三节焦点问题剖析176

 第四节中国政府的应对策略179

第十一章我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外经贸纠纷181

 第一节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概述181

 第二节我国利用WT()争端解决机制处理外经贸纠纷的实例187

 第三节我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外经贸纠纷的策略192

第十二章建立综合性对外贸易预警机制200

 第一节建立综合性对外贸易预警机制及其必要性200

 第二节现有国内外预警机制的介绍及比较204

 第三节我国综合性对外贸易预警机制的运作模式与特点210

 第四节利用对外贸易预警机制完善我国的外贸格局215

后记219

试读章节

首例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纠纷启示

纺织品贸易一直以来是中美贸易关系中的焦点问题。中国人世以来,中美企业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矛盾再度激化,目前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从目前的形势预测,中美纺织品特保措施纠纷将成为此次纺织品"贸易战"的"主战场"。

从目前来看,此次纺织品磋商和限制所涉及的纺织品贸易金额并不大。据美方统计,2002年我国对美国出口针织布、胸罩和袍服三类纺织品总额为4亿美元,而中方统计的金额为2亿美元。这与中方统计的全年纺织品出口总额的626.8亿美元和对美出口的109.31亿美元相比,比重并不算高。然而,作为中国人世以来所遭遇的首例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纠纷,此案可能引发的如下三个方面后续影响却不容忽视:

第一,对我国纺织业和整体经济发展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目前,纺织品出口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前述,2002年我国对美的纺织品出口额超过我国纺织品总出口额的1/6。同时,中国的纺织业又是一个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行业,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额约占国内纺织业生产总值的40%,在纺织行业780多万从业人员中约有一半是从事出口生产的。作为一例试探性、尝试性的案件,在此次针对三类纺织品重新设限的企图得逞后,尤其是在2005年美国全面取消对华进口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配额以后,类似的限制措施还可能继续被适用到其他纺织品门类当中,这将对中国的纺织行业、乃至对我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第二,其他WTO成员可能如法炮制,针对纺织品的特保案件可能接踵而至。在美国成功采取纺织品特保限制后,一方面,原来输往美国的纺织品可能转移到其他国际市场,引起"贸易转移"。另一方面,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其他WTO成员可能效仿美国在纺织品"特保"案件中的国内立法,并对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采取限制措施,引发"连锁反应"。虽然欧盟在2003年早些时候曾发表声明,称其并不打算效仿美国对中国纺织品采取限制措施,但就在CITA磋商决定做出后的第三天(11月19日),负责贸易事务的欧盟委员拉米随即表示,他将"密切关注中国纺织品的去向,看看被美国挡在门外的中国纺织品是否转移到欧洲"。

第三,美国在纺织品贸易上的保护主义做法还可能引发中美之间的贸易报复,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良性发展。就在CITA的决定公布两天后,商务部取消了原订于11月19日启程的为期10天的第二次赴美采购行程。这一大豆、小麦、棉花采购团美国之行的取消立即引起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未来数月相关谷物交货收盘价格的下跌。由此可见,美国滥用贸易保护措施,将使两国的经贸关系受到影响,最终对两国的经济发展都不利。

根据《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段及《保障措施程序》的相关规定,中美两国将在中国收到磋商请求后的30天内开始进行。中美双方将在中国收到磋商请求后的90天内尽一切努力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法。如果中美双方磋商不成,那么美国将继续其业已采取的关税配额限制措施,直至2004年11月16日。

因此,这起中美首例纺织品特保纠纷案确实给中国政府和企业敲响警钟:当我们为纺织品与服装产品获得更大的国际市场而欢欣雀跃之时,丝毫不能忽视其背后潜在的法律陷阱与隐患。基于对这一案件特殊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必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尽快制定严正的应对纺织品特保纠纷的策略。总体而言,我们的应对策略包含两大方面:其一是补救性的策略,即在其他WTO成员对我国出口纺织品提出重新设限的磋商请求时,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如何应对;其二是预防性的策略,即中国应如何防微杜渐,避免类似纠纷的产生。P129

序言

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已整整三年了。这个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加速增长的历史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外经贸法制逐步健全的历史时期。

我觉得,在新的时期和新的背景下,我们对WTo和中国人世相关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人世前和人世之初的研究有所区别,应当体现新的特点。具体而言,此前我们的研究侧重于对WTo的法律框架和基本制度的介绍,而当前我们的研究则应转向对WT()协议中一系列重要法律问题的深入剖析;此前我们的研究侧重于介绍GATT和WTo的历史演进,而当前我们的研究则应转向对多哈回合谈判的跟踪与关注,以及对多边贸易体制未来命运的展望;此前我们的研究侧重于分析和预测人世对中国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影响,而当前我们的研究则应侧重于对人世以来我国政府和企业遭遇的现实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实证研究。

以这些想法为基本点,2004年年初以来,我主持了"中国外贸救济和外贸调查制度"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这一课题是中国一欧盟法律和司法合作项目"中国对外贸易法制与wTo规则融合"大课题的组成部分。本书汇总了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

外贸救济与外贸调查制度是我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世界各国针对中国出口产品所采取的贸易壁垒措施急剧增加,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与此同时,在进口疾速攀升的条件下,我国政府也在WTO框架下更多地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构筑对进口产品的贸易救济措施体系和对出口产品贸易壁垒的调查制度是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课题,事关我国外贸的长足、健康和稳健发展。因而本书的出版对于我国外贸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整体而言,本书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第一,以人世后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形势、我国外经贸战略的调整和我国《对外贸易法》的修订为背景,力求分析新情况、开拓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第二,紧密围绕人世后我国政府和企业遭遇的现实问题展开,所涉均是当前我国外贸发展中的重点、热点、焦点和难点,也是国内尚无成熟研究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第三,注重理论分析与成案研究的结合,尤其是从实证角度对人世以来我国政府和企业遭遇的一系列典型案件进行深入剖析。涉及了我国对进口产品的反倾销案、我国对进口钢铁实施的首例保障措施案件、我国遭遇的首例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案件、中美集成电路退税政策纠纷案、我国对出口日本的紫菜所采取的首例贸易壁垒调查案件,等等。通过实证研究,为我国的政府和企业出谋划策。

参加课题研究和本书写作的同志是一批年轻的法律工作者和硕士研究生,他们为此付出了创造性的辛勤劳动。近一年来,在所有成员的通力合作下,我们克服了国内资料匮乏、研究时间紧迫等不利因素,完成了一份总报告和十二份分报告。研究期间,我们秉承严谨务实的态度,相互讨论、多方求教。我想,这种清新的学风必将成为我们每一位永久的财富。

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积极支持和鼎力帮助,他们的热忱使我们得以将研究成果汇编成书,回馈给国家和社会。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在一名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者,我始终觉得自己有责任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谏言献策,力尽绵薄,殚精竭虑,义无反顾,唯愿此书的出版对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健康发展能有所裨益。

谨以此献给人世三年后的祖国!周汉民2004年12月11日

后记

本书是周汉民教授主持的"中国外贸救济和外贸调查制度"课题的研究成果,也是周汉民教授领衔跟踪研究wTO和中国外经贸法律制度的又一新成果。

周汉民教授担任本书主编,负责拟订本书框架、撰写总论并负责全书统稿。参加本书撰稿工作的是一些年轻的法学工作者或者硕士研究生。各位撰稿人的具体分工为:

总论:由周汉民负责撰稿;

第一章:由何爱华负责撰稿;

第二章:由黄骏负责撰稿;

第三章:由黄骏负责撰稿;

第四章:由舒文负责撰稿;

第五章:由章博负责撰稿;

第六章:由舒文负责撰稿;

第七章:由邱一川负责撰稿;

第八章:由章博负责撰稿;

第九章:由童蔼负责撰稿;

第十章:由邱一川、黄贞凤负责撰稿;

第十一章:岫何爱华负责撰稿;

第十二章:由童蔼负责撰稿。

宥于时间和水平,本书仍有诸多不足和疏漏,敬请读者提出批评和指正。

编 者

2005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