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晚清重臣伍廷芳根据他对美国社会长期的观察,及对中西文化的细心剖析,撰写而成的一部东西文明比照集。在书中,他的视线触及两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政府、教育、商业、礼仪、妇女、服装、社交、戏剧、音乐、魔术、体育等角度娓娓道来,旁征博引,真情实感流于笔端。相隔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当美国的强势文化以各种形式不断冲击着现代人的世界观时,伍廷芳的这种不卑不亢的姿态值得我们思索与回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个东方外交官眼中的美国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伍廷芳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晚清重臣伍廷芳根据他对美国社会长期的观察,及对中西文化的细心剖析,撰写而成的一部东西文明比照集。在书中,他的视线触及两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政府、教育、商业、礼仪、妇女、服装、社交、戏剧、音乐、魔术、体育等角度娓娓道来,旁征博引,真情实感流于笔端。相隔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当美国的强势文化以各种形式不断冲击着现代人的世界观时,伍廷芳的这种不卑不亢的姿态值得我们思索与回味。 内容推荐 本书是伍廷芳根据他对美国社会长期的观察,及对中西文化的细心剖析,撰写而成的一部东西文明比照集。在书中,他的视线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政府、教育、商业、礼仪、妇女、服装、社交、戏剧、音乐、魔术、体育等角度旁征博引,真情实感流于笔端。他丝毫不因弱国之臣自卑,而是满怀平和、通达、宽容的人文情怀,力主中美两国彼此吸纳对方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帮互助、互谅互让,从而推动各自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名字的重要性 第二章 美国的繁荣 第三章 美国的政府 第四章 美国和中国 第五章 美国的教育 第六章 美国的经营之道 第七章 美国的自由和平等 第八章 美国的礼仪规范 第九章 美国的妇女 第十章 美国的服饰 第十一章 美国文明和中国文明 第十二章 美国文明和中国文明(续) 第十三章 晚餐、宴会等 第十四章 剧院 第十五章 歌剧和音乐表演 第十六章 魔术和马戏 第十七章 运动 试读章节 在美国,人们并不急于做官。有才华有能力的,有商业头脑的大有人在,他们有各种办法在各自的事业中出人头地。他们能够轻易获得既有财富又有影响的地位,所以这些人不想从政。然而,不能就此推断说美国的政府官员是没有才干的。相反,我可以用自己的经历愉快地证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仅高效,而且从整体上说,他们同欧洲各国政府的官员旗鼓相当。当然,考虑到领取的不多的薪水,无力劝说特别杰出的人士接受官位,这一点也不足为奇。我认识几个内阁大臣,他们在任职两三年后,不得不辞职重操旧业,据说总统千辛万苦地想找到能人干将来接替他们。 这些说法不适用于总统,并不是因为总统的薪水丰厚,因为比起欧洲国王和皇帝的所得实在少得可怜,而是因为这个职位,远远高于其他任何职位,是人民所能馈赠的最丰厚的礼物。从来不曾听说有人拒绝总统的提名。我相信不管提供给谁,他都会欣然接受。我在美国同一些人交谈过,他们告诉我,他们显然是白宫的继承人,他们也的确是,因为正如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王储是王位的继承人,他们是总统职位的合法候选人。曾经有一位女士也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虽然她获得的票数不多。 对于现行的法律和宪法,美国人是该怎么执行就怎么执行,这件事令我感慨。上至总统下至小贩,人人遵守,无一例外。然而有时太拘泥法律,反倒困难重重。让我举一例说明。根据宪法第一条第六项,"参议员或众议员在竞选期间不得担任将要成立的美国政府的文职工作,也不得在这段时间内增加工资。"某一位参议员被总统任命加入内阁,而正巧那个机构在他任职参议院时所发的薪水提高了,所以按规定他只能领取他成为参议员之前的薪水,他无权享受他在参议院期间国会批准的加薪,尽管当时他丝毫不知道这场加薪会影响到他的收入。 州与联邦政府的关系是罕见独特的。外国人谈到中国的不同省份时常犯一个错误,让我通过纠正这个错误来说明我的观点。西方作家普遍认为中国的每个省都是自治的,地方政府独立行动,无视北京政府的命令。然而事实上,民国建立之前,所有地方政府的官员均由北京政府任命或批准,按皇帝指令,可以随时更换或免除总督或省长,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开展任何重大事务。这同美国的各州比起来如何?每个美国人都夸耀说他那个州独立于联邦政府之外。每个州的州长以下的所有官员都是老百姓选出来的。每个州都设立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立法机构,它也是通过大众选举而产生的。州政府具有极大的、几乎绝对的立法和执法权力,能够处理宪法未规定必须由联邦政府处理的一切事务。每个州还独立于其他各州。刑事法和民事法,包括涉及财产转移和财产继承、结婚、离婚和财政法等所有问题,均属州政府的管辖范围。每个州的当局自然努力使他们州尽可能物阜民丰。所以有些州关于离婚、社团和地产的法律比其他州有利一些。比如:不能在本州获得离婚权的人能够毫不费力地在另一个州达到他的目的。一个州明文规定不允许的事情在邻州可以光明正大地执行。地方税收也是同样情况。手续费和税收不是千篇一律的;这个州可能苛重,那个州则可能轻缓。陌生人自然会对美国这样的大国存在如此局面感到诧异,纳闷这样的政府如何能运作自如。然而他会发现一切进展顺利。唯一的解释是:一个州的居民经常搬迁到其他州,通过商业和其他关系或社交往来使大家融合在一起,所以,尽管各州的情况不尽相同,人们轻而易举地就适应了当地的环境,而且据我所知,两个州之间从未发生过摩擦或争吵。但是,如果每个州都能成立一个州际委员会修订和整理各州的法律,从而将其统一,那岂不是更好? P32-34 序言 百年之前的伍廷芳,既熟谙中华文化,又饱蘸西学素养,不愧为中国近代法学界的先驱、晚清杰出的外交大臣、连接东西文明的友好使者。 伍廷芳(1842-1922),字文爵,号秩庸,广东新会人。1874年,他自费留学英国伦敦林肯法律专校,两年后获得博士学位,取得英国大律师资格,成为第一个取得外国律师资格的中国人。1877年回到香港担任律师,并被香港政府聘为法官兼立法局成员。1882年,通晓经商、刑名、律例、万国公法的伍廷芳受到清朝洋务派官僚的重视,进入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幕府,此后历任洋务局委员、外交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修订法律大臣、会办商务大臣、海牙万国仲裁庭裁判员等要职。1896年和1907年两次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等国,先后签订《中美公断条约》及《中秘条约》。1911年,正当古稀之年的伍廷芳决定辞官隐居时,辛亥革命爆发了。伍氏毅然与君主制决裂,成为非常大总统孙中山的战友,与其一同为建立和维护共和制度而奋斗,直至1922年6月23日在广州逝世。 伍廷芳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演变的时代。列强人侵、官场腐败使中国掉进了国弱民贫、愚昧落后的泥淖。秉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留洋归来的伍廷芳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投身到富国强民的大业中来。他积极修改旧律,着手民初法制建设,提倡学习西方先进法制,宣传三权分立和民主自由,坚持平等公正、维护民族尊严的外交思想。 借鉴西方模式,改造中国社会,是伍廷芳矢志不渝的政治理念。《一个东方外交官眼中的美国》(曾译《美国观察记》)是伍廷芳根据他对美国社会长期的观察,及对中西文化的细心剖析,用英文撰写而成的一部东西方文明比照集。在书中,他的视线触及两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政府、教育、商业、礼仪、妇女、服装、社交、戏剧、音乐、魔术、体育等角度娓娓道来,旁征博引,真情实感流于笔端。伍廷芳丝毫不因弱国之臣自卑,而是满怀平和、通达、宽容的人文情怀,力主中美两国彼此吸纳对方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帮互助、互谅互让,从而推动各自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弱国有能臣,伍廷芳在极其艰难的内外局势下凭借超凡的洞察力和广博的百科知识,引经据典,据理力争,向美国社会宣扬以“仁”为本的中国文化,其勇气和智谋令人钦佩。相隔一个世纪,当美国的强势文化以各种形式不断冲击着现代人的世界观时,伍廷芳的这种不卑不亢的文化外交姿态值得我们反思与回味。 伍廷芳“一生而历二世”(清朝和民国),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经历的文化边缘人,他的经历反映了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新式知识分子在文明冲突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复杂心态,他所提倡的科学性、开放性和兼容性的中西文明观表现了他与时俱进的性格特征。然而,他的某些观点也不免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是我们应当加以注意的。 今天,处在21世纪的吾国吾民,不妨从伍廷芳的言论中汲取一些改良社会的积极理念,撷取东西文明之精华,不断推进现代化的进程,努力创造一种符合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更具有生命力的新文明。 鉴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译作里的纰缪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祈望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