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九州茶馆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朱家骥//陈少非//陈惠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是世界上栽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厚,它融入了历代先贤“天地人和”的哲学思想,被赋予“淡泊、朴素、节俭、清廉”的人格理念,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完美结合。本书的出版旨在宣传茶文化理念、普及茶文化知识、推动茶经济发展,使中华茶文化这朵奇葩,在新的历史时期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本书对全国约100座有特色的茶馆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对每个茶馆的地理位置,室内环境,茶道文化,当地特色等做了详细介绍。从南到北,从东道西,还盖了全国各地的茶馆。

内容推荐

本书对全国约100座有特色的茶馆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对每个茶馆的地理位置,室内环境,茶道文化,当地特色等做了详细介绍。从南到北,从东道西,还盖了全国各地的茶馆。

目录

第一章 华北的茶馆

 北京篇

老舍茶馆/五福茶艺馆/碧水丹山茶艺馆/怡青泉茶艺馆/碧露轩茶艺馆/品呜阁茶座/听壶轩茶艺馆/天桥乐茶园

 天津篇

名流茶馆/中华曲苑

 石家庄篇

扶桑茶庭/天水雅聚茶厅

 太原篇

龙福茶艺馆/新山西茶点楼/紫金茶馆

第二章 东北的茶馆

 沈阳篇

和静园茶楼/遛鸟茶艺馆/七杯茶茶楼/润心莲茶坊

 大连篇

红茶房

 长春篇

博艺茶苑/七家茶茶馆

第三章 华东的茶馆

 济南篇

名人茶馆/趵突泉茶艺馆/斯宇茶艺苑/怡和茶艺馆/关帝庙茶馆

 青岛篇

红泥壶茶艺馆/香其居茶艺馆

 上海篇

湖心亭茶楼/唐韵茶坊/老上海茶馆/青藤阁茶居

 杭州篇

湖畔居茶楼/太极茶道苑/和茶馆/紫艺阁茶楼/好月亮茶馆/门耳茶坊/你我茶燕/茶人居茶楼/青藤茶馆/西湖国际茶人村/心源茶楼/蓝宝茶楼/狮峰茶楼

 宁波篇

清源茶馆

 绍兴篇

雁雨茶艺馆

 温州篇

雅博茶坊

 舟山篇

东方茶苑

 义乌篇

道人峰茶艺馆

 南京篇

魁光阁茶馆

 苏州篇

水天堂茶馆

 芜湖篇

陆和村茶馆

 淮北篇

江淮茶馆

 福州篇

茶状元茶艺居/别有天茶艺居/易安居茶道会所

 泉州篇

古厝茶馆

 南昌篇

白鹭原茶馆

第四章 华南的茶馆

 广州篇

雅韵轩茶艺馆/听雨轩茶馆/清心茶庄-茶人俱乐部

 佛山篇

高茗茶艺轩

 南宁篇

长顺园茶艺馆/长裕川茶艺馆

第五章 华中的茶馆

 长沙篇

白沙源茶馆/怡清源茶艺馆/天润福茶艺馆

 武汉篇

巴山夜雨茶馆/蛇山楚剧茶馆

 郑州篇

水云涧茶楼

第六章 西南的茶馆

 成都篇  

顺兴老茶馆/景阳冈茶馆/大慈寺茶馆/鹤鸣茶馆/静竹轩茶馆/三国茶园

 昆明篇

今雨轩茶道馆/吉人茶宴楼/一壶春茶楼/庆茗园茶楼

 丽江篇

近水楼台茶馆

 重庆篇

法之晤茶楼/巴渝文化茶楼

 拉萨篇

老革命甜茶馆/光明茶馆

 贵阳篇

盖碗茶苑/甲秀茶艺馆/红缘坊茶楼

 遵义篇

红雅苑茶馆

第七章 西北的茶馆

 西安篇

福宝阁茶楼/六如轩茶艺馆/钱塘茶人

 乌鲁木齐篇

沙哈瓦茶吧

 银川篇

梦溪雨茶吧

第八章 港澳台的茶馆

 香港篇

乐茶轩

 澳门篇

春雨坊民俗茶艺馆

 台湾篇

栊翠坊

试读章节

红尘驿站

——今雨轩茶道馆

每一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表情,有人说,昆明是一个面目模糊的城市。行色匆匆的旅人走过这儿时,似乎只记得了它明媚的阳光、湛蓝的天空和朴实的人们,而需要用某个大家都熟知的名词去为它做—个明晰的注解,似乎不太可能。

在一个阳光隐没、华灯初上的黄昏,在晚餐后的慵懒漫走中,偶然的侧身,看见了这个小小茶屋。平平常常的落地玻璃窗上刻着娟秀的《今雨轩茶序》。本是一个小小的角落,几盏普通的灯笼,一下子被这不凡的手笔所打动,这是怎样的—个小天地,竟然有自己的茶序与茶之理念。这时也才注意到,自己本是站立在一条陌生的小巷中,—个陌生的茶屋之外。突然,城市的喧嚣一下从耳边消失了。

两扇古典的镂花门紧闭着,目光便自然地向上而去。抬头看见—个匾额,上镌刻着三个字一今雨轩。于是推门而入,寻找心中的那一份悸动。

进门的右边墙上挂着一幅字,笔力遒劲。玄关处放了一盆云南的野生兰花,正幽雅地盛开着,一盏布灯散发着淡淡的柔和的光。转过玄关,—个占据了整个茶屋的三分之一大的茶桌,呈现在面前。一座摆满了各种装饰品的博古架,把茶屋隔成两个不同的景致。仔细地看那架上摆的物件,却也显出主人的一番精心巧设。陶罐里的红色海棠悄悄地照亮一个小小的角落,一把古朴的茶壶恰到好处地应和着,几个精致的小陶人则增添了几分俏皮。博古架两边的墙上,各挂着两幅水墨画,一荷一兰,好不清雅。另一边,一个小小的茶台,如家居的模样。正中的案台上,却挂了一幅达摩像,放了一把古琴。简单,却意味无穷。几个人坐在那儿喝着茶,聊着天。

茶桌旁,坐着三个人,正中间一位茶艺小姐正在泡茶。泡茶的女孩淡淡向茶客介绍各种茶名:“这是我们今年做的‘金达摩’。”“您再闻闻杯底……这一道叫‘幽谷听兰’。”……甜润的声音在耳边萦萦绕绕,视线触及墙上的那幅达摩像,旁是一副对联“普洱茶开百窍通泰,达摩禅晤一念不生”,心念于此,似乎有些品明白了这茶的味中味。

淡淡的兰香萦绕不去,而茶屋的角落的某个隐秘处,泉水潺潺。里边的隔问里传来一阵笑声,“嘘……嘘……嘘……”可爱的嘘声,努力地想驱散笑声,降低分贝,守护着这小天地中的宁静。可殊不知,快乐本是有一种穿透力和感染力的。这种感觉真的舒服极了。

“上一道金达摩古树青饼普洱叫‘定慧之韵’,现在这一道陈年普洱叫‘妙香藏真’……”女孩表演茶道时一边解说,一边冲泡,神色淡定,姿态优雅,而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刚才还浅笑倩兮的女孩,现在却静静地如莲一样舒展。看着她从容地冲泡,一杯杯琥珀色的普洱香茗呈奉在茶友的面前,真正体会到台湾一位女作家简女贞所说的:喝茶,岂不是在喝十丈红尘。

走出了茶屋,又走进了城市,时间却定格在了这里。行走的脚步慢慢放慢,这城市便也近了。

翠湖畔的慵懒时光

——吉人茶宴楼

那天,坐在吉人茶宴楼,胸中不禁涌上一些诗意来。人总是需要一个喜爱的空间聚在一起,如果把这个空间限定在翠湖四周,我想,除了吉人茶宴楼,没有更好的去处。

作为一个把休闲摆在第一位的城市,昆明茶楼众多。坐落在翠湖以北,面对翠湖,背靠西山,左邻讲武堂,右接云南大学的吉人茶宴楼,可谓是首屈一指。翠湖乃是昆明城中的风水宝地,自古留连其间的多是达官贵人及文人雅士。茶楼取名吉人,正是应了吉人天相一说。

初夏,透过吉人茶宴楼落地的玻璃窗,满目都是垂柳如烟、碧湖波光,加上偶尔掠过的几只鸥鸟。这里是享受翠湖美景的最佳位置,特别是在刚刚开放的阳光天台上,你可以以鸟的方式俯瞰翠湖。于是,你便能在你的记忆里留下这世间绝望的美感,以及那种对逝去的浪漫时光的温柔怀想。

春闻莺歌,夏赏垂柳,秋醉烟雨,冬观鸥舞……这就是翠湖的慵懒时光。除此之外,吉人茶宴楼之所以被称作“昆明最有意境的茶楼”,还因为她有三绝:一是茶,二是老木,三是茶食。吉人茶宴楼主营十大名茶,西湖龙井、六安瓜片、冻顶乌龙等无不囊括其中。不过,最让人心动的是13年陈的普洱茶。普洱茶是云南这片红土地上的灵物,甚至被称为“茶中的xO,可以喝的古董”。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与其他绝大多数讲究喝当年新茶的茶类相比,普洱追求的是陈香,也就是说越“老”越好。在业界,对普洱茶的“年龄”有一种苛刻的划分:10年以内的普洱叫做少年普洱;10年到20年的称青年普洱;30年以上才进入成年期,才有成熟正宗的普洱真滋味。因此,普洱茶在制作工艺和储存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由于仓储条件十分苛刻,造成了陈年普洱茶的稀少。每喝一杯老茶,就像喝掉了一段不可复制的历史。

所幸,每一种茶在吉人茶宴楼都得到了精心的养护,因为,在茶楼主人的眼里,每一种茶都是—个鲜活的生命。它们装在老木做成的茶柜里,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窨花茶……分别存在小格之中,各得其所。铜锁一开,茶香扑面而来。让茶艺师为你撮上一撮普洱,放进宜兴老泥紫砂壶中,宽水焖泡,少顷,观汤、品味,细细感觉普洱醇厚、绵长、温和而底蕴十足的陈香。那香与乌龙的霸道、绿茶的飘逸相比,更接近人生的味道。都说喝龙井听古筝,吃乌龙听琵琶,那么与普洱相配的唯古琴也。斯时,琴声琮琮,檀香渺渺,不由得心神俱醉,渐臻化境。如果美只存在于一秒,那么借由吉人茶宴楼,会增加到两秒。

终究我们是怀了七隋六欲的人,爱上吉人茶宴楼,比爱上—个人简单多了,是吗?  P247-252

序言

中华民族是拥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伟大民族。植根于神州大地的中华文化,根深叶茂,恢宏磅礴,绵延五千年,充分体现了其强劲的传承力和非凡的凝聚力。而中华茶文化则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一朵绚丽奇葩。

中国是世界上栽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载来看,茶在中国已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了,若从唐代饮茶之风的兴盛算起,至今也有了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叶的历史、源流、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专著,同时它又是一部茶文化的专著,它将普通的茶事升华为一种美妙的文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厚,它融入了历代先贤“天地人和”的哲学思想,被赋予“淡泊、朴素、节俭、清廉”的人格理念,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完美结合;它涉及人文、科技、教育、考古、文化艺术、医学保健、经济贸易、对外交流等学科和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习俗、茶与婚礼、茶与休闲、茶与联谊、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道表演、茶馆茶楼、茶食茶疗、茶事旅游等各个方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茶文化具有鲜明的特性。从历史性看,茶文化是伴随茶叶的生产和饮用而孕育诞生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历史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的整体格局。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茶文化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精髓,其内涵不断丰富,价值和功能更加显著,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从民族性看,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使各民族茶文化交相辉映、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从地区性看,我国疆土辽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历史、文化、经济、生活的不同,以及名山、名水、名茶、名人、名胜等资源特点,形成了浓厚的地方茶文化,一些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从国际性看,茶文化源于中国,传播世界,与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异国茶文化。茶人是不分国界、民族和信仰的,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的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交流情感和经贸洽谈。干百年来,中华茶文化在传承精神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促进修身养I生、加强民族团结、扩大对外交往、推动人类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华夏文明及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研究茶文化、弘扬茶文化,推动茶经济的发展,在国家农业部、民政部以及有关省市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1993年11月,在杭州成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茶文化的全国性、国际性研究机构。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后,顺应茶文化蓬勃发展的形势,以“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推动茶经济、促进现代化和造福种茶人、饮茶人”为宗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围绕“茶与文化、茶与历史、茶与经济、茶与健康”等方面,积极开展茶文化研究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茶文化作品和专著,极大地促进了茶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研究会积极倡导“茶为国饮”,使“茶为国饮”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茶产业、茶经济、茶旅游、茶贸易的全面发展。

茶业既是古老又是新兴的产业,茶文化发展永无止境。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茶文化研究还面临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解决。这些课题既涉及史实的认识问题、理论的阐述问题,更涉及如何推进茶经济的发展问题。在茶文化研究过程中,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为根本原则,坚持从系统化出发,做到把茶文化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认真研究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的深刻内涵和定义,研究它的显著特性和功能,研究它的发展方向,特别要研究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等等。在研究具体课题上,要根据茶文化涵盖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专项课题,力求每项研究成果都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高度;在研究的具体方式上,要加强与海内外研究力量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研究工作的实效。

编辑出版“茶为国饮”系列图书,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旨在宣传茶文化理念、普及茶文化知识、推动茶经济发展,使中华茶文化这朵奇葩,在新的历史时期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后记

2006年的中秋依然暑热。

《九州茶馆》在这个时候脱稿付梓,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一本关于茶馆寻幽的图书,触摸着书中的图文,给人在暑热中带来了丝丝的凉意。

因为从事茶馆的工作,编一本关于全国特色茶馆的图书一直是个人的心愿,无奈琐事忙碌,一拖再拖。要不是借全国茶馆工作会议之东风,恐怕至今未能成稿。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全国百余家茶馆馆主的协助和配合,他们无偿地给我们提供文稿、图片,对我们外派的采编人员给予热情接待,真正体现了“天下茶人是一家”之风范。对于领导及同行的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篇幅所限,本书仅仅容纳了全国约100座有特色的茶馆。事实上,泱泱中华有特色的茶馆何止这些。到截稿的日子,我们还不断地收到了全国很多茶馆要求入选本书的来电,这是一件令人两难也令人欣喜的事。我想只有待以时日,尽快再出续集。

本书为赶在全国茶馆工作会议期间出版,时间仓促,难免会有疏漏与差错,敬请各界朋友不吝指正。

浙江艺阁文化机构的专业创作人员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及装帧设计。他们的参与,对于提高本书的可读性,使之更深入浅出地传递茶文化的神韵,从而让更多的朋友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大精深,相信是有益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