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学前早知道(儿童入学应具备的六种能力培养)
分类
作者 钱志亮
出版社 河南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儿童学前能力培养和水平测试的书。该书从儿童入学成熟水平的概念入手,从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野,将入学成熟水平分为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逐一进行解析,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通过描述常模孩子的状况作为判断依据,描述不达标孩子的状况作为诊断参照,最终给出大量有效的训练策略,供家长和孩子一起在活动中达到训练的目的,使孩子尽快达到入学成熟水平。

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幼儿园教学与小学需求相结合,写作时力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便于操作,适合大班孩子家长、学前班孩子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训练,同时对幼儿园教学有着较为重要的指导与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从儿童入学成熟水平的概念入手,从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野,将入学成熟水平分为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逐一进行解析,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通过描述常模孩子的状况作为判断依据,描述不达标孩子的状况作为诊断参照,最终给出大量有效的训练策略,供家长和孩子一起在活动中达到训练的目的,使孩子尽快达到入学成熟水平。

目录

概述

1.提前上学行不行 看入学成熟水平

视知觉能力

2.孩子学业灵不灵 空间知觉来确定

3.阅读速度快与慢 视觉辨别是关键

4.观察能力强与弱 背景辨别来开拓

5.读写能力好不好 视觉填充见分晓

6.掌握汉字牢不牢 视觉再认很重要

听知觉能力

7.听觉注意能力弱 精神涣散常出错

8.听觉辨别能力差 口齿不清十白说话

9.听觉记忆若障碍 漏壶装水忘得快

10.听觉系列若有 序条理清晰心不惧

11.听觉混合能力好 拼音学习特轻巧

12.听觉理解能力强 老师选你做榜样

运动协调能力

13.走跳平衡发育好 体育运动早达标

14.若要心灵手先巧 精细肌肉要协调

15.左右半球共协调 头脑聪明乐逍遥

知觉转换能力

16.听转视动若顺利 轻松读写记笔记

17.视转言语或动作 看图写话轻松过

18.动转视听若轻巧 作文描写差不了

数学准备能力

19.顺数一百不含糊 算术基础是数数

20.数字生活常对应 加减乘除分得清

21.大数化小早准备 方法习得由分类

22.数字常要比大小 排序准备很重要

社会适应能力

23.学习兴趣要培养 激发引导加理想

24.自理能力大点兵 缺一都会伤脑筋

25.注意言语和行为 学生自控需到位

26.善于沟通融集体 交往能力显人气

27.生活规律爱整齐 良好习惯是前提

28.回家作业八步曲 幼儿园里先务虚

入学准备

29.如今孩子不容易 宽容理解加鼓励

30.孩子要当小学生 充分准备跃龙门

试读章节

听觉理解能力一般指的是儿童对听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释的能力,包括听觉注意、听觉辨别、听觉记忆和回想的能力、选择要点的能力(主旨大意、事实细节)、推断演绎的能力(理解隐含意义、理解推测态度)、判断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运用背景知识的能力。听觉理解能力是由语音辨别、语调识辨、词汇理解、语法建构等综合因素形成的,其过程不是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而是一种解码过程与意义再构建过程的结合。

听觉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平时生活中显得比较木讷,对大人发出的指令反应迟钝甚至充耳不闻,需要成人重复指令甚至需要成人的直接带领。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往往听不懂老师上课的内容,老师发出指令后他常常看着别人怎么行动自己再动,反应较慢,有时还需要老师单独提醒。当老师讲故事时,这类孩子听不懂故事的大意;当被要求对两个以上的句子进行概括时,缺乏想象力;当回答老师关于故事内容的提问时,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

我们在聆听时,需要借助自己记忆中的音位系统,通过综合分析识别出一个个音位组合,然后把这些音位组合与存储在记忆中的心理词汇相对照,检索到能与输入的音位组合相匹配的某一个词项,通过该词项的音义联系获得其词义。这一过程说明,记忆库中的词汇量十分重要,如果词汇积累不够,听觉理解能力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平时一定要注意孩子词汇的积累,平时生活中孩子遇到陌生词汇时一定要对孩子进行解释,同时引导其在生活中学习应用。

4岁以后,当孩子对生活中的日常用词都基本理解后,家长可以经常为他们朗读故事。书面语故事中通常含有较复杂的语言及结构,让孩子昕这些故事可协助孩子积累书面词汇、建立背景知识、习得语法结构,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吸收较高层次的语言、激发阅读动机。最好为孩子选择一些原著作品,如安徒生童话等。朗读的材料应由短到长,每次朗读时要允许孩子打断,询问不懂的语词。给孩子讲述完故事后,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提问、回答”的游戏,将故事中的情节或是一些词语设为问题,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出来。下面以《丑小鸭》为例作一简单分析:

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经典童话《丑小鸭》讲述了一个小时候因为很丑而被嘲笑的“丑小鸭”,长大了才被认出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童话故事。在故事的描写中,有动人的情感描写,也有精彩的风景描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学作品。

此故事在家长讲述过程中需着重解释一些优美、生动的词汇:黄澄澄、绿油油、喋喋不休、荒凉、东张西望、喧闹、排挤、嘲笑、来势汹汹、丑陋、惊恐、渴望等。鼓励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第一遍故事后的提问设计,主要帮助孩子了解故事的大意:

丑小鸭受到别的动物冷落、嘲笑的时候,她灰心了吗?

她是怎样做的?

最后,丑小鸭变成了什么?

第二遍故事讲述后,家长可以根据故事内容随讲随提出问题,帮助孩子理解,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俗话说听音听调,音调辨认不对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汉语中的一些“反话正说”或“正话反说”、讥讽等语言形式往往是通过音调来表达的。如某老师曾对上课迟到的3名一年级学生说:“呦,你们还知道回来呀,怎么不再玩会儿呀?”这3个孩子听完扭头就要跑出去玩。气翻了的老师又呵斥他们回来,其中一个还不解地问:“老师,您不是让我们再玩会儿的吗?”

遇到类似语境时一定要对孩子进行指导,使其识别不同语调的涵义,以免引起误解。另外成人还可以多向孩子介绍一些有讽刺感、幽默感的文学作品,如颠倒歌等,帮助孩子理解作品内容与现实的逻辑不符,体会其幽默性和夸张性。

P91-93

序言

每年春季开始,各小学老师和有关专家接受咨询时,家长问得频率最高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孩子是否该提前升人小学。到了秋季,很多新生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一般又集中在为什么孩子入学适应困难,为什么孩子刚入学就不喜欢上学,为什么老师总是反映孩子不会听讲、坐不住、老跑神儿、特粗心……

小学低年级老师普遍反映的问题一般集中在孩子“太小”了(其实生理年龄已经到了上学年龄了)、孩子没“成熟”就上学了、“有问题”、家长操之过急了(提前上学)、孩子学习能力不足、幼儿园没教到位……

现实中我们会观察到许多类似的孩子:刚人学就厌学、上课总管不住自己、磨蹭、不会听讲、不懂得遵守课堂纪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笨手笨脚、自理能力差、不会与同学相处、经常哭哭啼啼……

这些都是由于孩子没有达到入学成熟水平就提前上学的结果!

有些家长可能会质疑:我家孩子已经满6周岁了,达到八学年龄了呀!其实入学年龄和入学成熟水平是不一样的。本书所要讲清楚的道理正是这一点,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此!

孩子入学是孩子一生中重要的一次转折:

——人生使命发生变化:人生职业由轻松快乐的“玩”转换到不付出努力不可能成功的“学习”,“老师说就像爸爸、妈妈每天上班工作一样,学习是小学生的工作,不能玩儿了”。

——学习环境发生变化:生活的阵地从充满童趣的幼儿园转移到处处充满竞争的小学,原先已经“混熟”了的幼儿园“小朋友”转眼就都换成互不相识的陌生的“小同学”了;“幼儿园是老师顺应孩子,小学是学生适应老师”。

——学习内容发生变化:原先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内容,转换成听、说、读、写、算、拼的知识技能学习了;玩,成了完成学习任务后的“奖励品”、“奢侈品”。

——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幼儿园学习就是看老师怎么做自己再模仿操作,小学必须记忆、反复作业、多读多写;小学就有学业了,有道是“业精于勤荒于嬉”。

——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幼儿园吃喝拉撒睡穿戴抹老师全程关照,饭是老师分好了送到座位上,喝水往往也是统一行动;小学中午得自己排队领饭、自己记得喝水、吃完饭还得自己刷碗;幼儿园的小朋友急了可以哭,“小学生怎么好意思哭呢”?

——生活规律发生变化:幼儿园可以晚起,到幼儿园再吃早饭,小学生一般都要在家中吃完早饭再上学;幼儿园中午可以睡午觉,小学生顶多只能在课桌上趴一会儿;“幼儿园晚上回家没作业,困了就睡,小学生必须写完作业才能睡”!

——师生关系发生变化:幼儿园老师像妈妈,小学老师就是老师;幼儿园老师从早到晚一直陪着孩子,小学老师如走马灯,一个一个地来又一个一个地走,跟学生玩“车轮阵”。课间十分钟倒是自由了,也没人管了;“幼儿园老师哄着我们,小学老师拿纪律要求我们”。

——社会要求与家庭期望的变化:幼儿园比谁长得高、长得壮;在“学生的分数就是家长的面子”盛行的时代,小学生面临着更大的期望与压力。

一个6岁的孩子,面对如此突变的环境,唯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而我们知道,一个6岁孩子的心智和能力又是多么有限!

特雷莎修女说过:“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来自父母!”

本书从儿童入学成熟水平的概念入手,从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野,将入学成熟水平分为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逐一进行解析,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通过描述常模孩子的状况作为判断依据,描述不达标孩子的状况作为诊断参照,最终给出大量有效的训练策略,供家长和孩子一起在活动中达到训练的目的,使孩子尽快达到入学成熟水平。

本书的作者团队多数毕业于高等师范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并在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或小学一年级执教多年。这其中既有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也有着一线极富经验的实践人员,因为都对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感兴趣,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钱志亮(博士学历),《学前教育(家教版)》编辑部主任、副编审苏婧(研究生学历),北京师大实验幼儿园园长张澜(博士学历),农业部幼儿园园长李宝秋,北京师大实验幼儿园业务园长黄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空军蓝天幼儿园业务园长吴华英(研究生学历),解放军总后五一幼儿园业务园长邢爱玲(研究生学历),北京市委机关幼儿园业务园长简娣(研究生学历),北京师大实验小学高级教师李静(研究生学历)、徐欣,北京师大实验幼儿园高级教师吴媛媛(研究生学历)、韩丹、李英淑、徐翠凤,农业部幼儿园保育主任刘桂芳、高级教师梁永兵和王志军,北京市委机关幼儿园保育主任张新(研究生学历),空军蓝天幼儿园高级教师常巧玲、程楠,解放军总后幼儿园徐蕾、王炼、闫莫、龙健、邓小宇,北大附中万柳社区教育中心业务骨干程丽霞(研究生学历)、赵立峰(研究生学历),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高谦(研究生学历),内蒙古呼盟海拉尔幼儿园高级教师李学伟,北京师大儿童阅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莉莉(研究生学历),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教研员王姣姣(研究生学历),北京市六一幼儿园园长刘建侠(中教高级),北京市通州区新城东里幼儿园高级教师汪冬莉,北京师大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生卢元娟、温璐等。

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幼儿园教学与小学需求相结合,写作时力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便于操作,适合大班孩子家长、学前班孩子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训练,同时对幼儿园教学有着较为重要的指导与参考价值。

河南美术出版社本着立足儿童、服务社会的宗旨,全力支持本研究的深入与总结,先后通过课题立项、资助出版等形式鼓励我们不断探索。社长曹铁、总编辑李国强亲自到北京讨论选题,教育编辑室主任尚晓周多次往返于京豫参加编务会与统稿会,他们的支持是本书出版的动力!

尽管我们已经在该问题上研究了十多年,但受知识面、视角的限制,加之取样主要以北京地区为主——毕竟中国还存在着城乡地区差异、东西部南北方差异、生源差异等,因而概述未必周全。好在我们仍在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万望同行指正。

您的建议或意见请联系: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钱志亮或电邮

qianzhi@bnu.edu.cn

钱志亮

2006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5: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