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中国、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库克船长发现大洋洲、第一台电脑的问世……翻开历史的扉页,你会发现,101个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正远渡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走入你的视线。这些触目可及的历史事件,记录着代表人类自身文明的历史航路,将昨日的历史与今日的世界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它告诉我们:只有了解过去的人,才能更精准地掌握未来的航向。
本书提出101个影响世界甚远的重要时期和事件,从战争、科学、音乐,文学等各种不同角度,归结出101个你不可不知的重要历史时刻,让你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品味一场永恒的历史盛宴。
在世界历史中,每一个关键的时刻都影响着未来发展的方向。本书从战争、文学、音乐、科学、宗教等各种不同的角度,上至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下至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辞世,提出101个影响世界的重要时期和事件。跨越时空界限,回顾101个消逝的重要时刻,你将发现,昨日的历史,并没有与今日的世界完全失去瓜葛,原来故事与时间的河流是连成线的,浩瀚的历史网络,罗织成世界的每一个今天。全书文字简明朴实,彩色插图引人入胜,视觉的双重冲击,将会引领读者品味一场人类自身文明的历史盛宴。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世界古代文明摇篮之一的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就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相当于现今的伊拉克。这一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又位居东西交通要道,自古便是各民族角逐之地。
两河流域的历史始于伊新——拉尔沙时期,至古巴比伦第一王朝,约公元前1894年到前1595年结束。这一时期,原始的奴隶制经济形式已经瓦解,青铜工具普遍使用,对生产活动有极大的发展功用。
由于缺乏史料,两河流域早期历史不很清楚,没有统一说法,仅知此时两河流域主要国家为亚述、马里、埃兰等。而古巴比伦王国此时尚处于建立初期,相对弱小,但由于其恰好处于两河流域商路的枢纽地区,故政治和经济力量都在不断增强。到公元前1792年,汉谟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时,古巴比伦已经是相当发达的一个国家。
汉谟拉比极具才干,有着远大抱负,他希望统一两河流域。在位40多年里,他勤于政治,亲自制定了远交近攻、灵活变动的结盟外交政策,先后征服了伊新、乌鲁克、拉尔沙等国,占据了亚述南部,并最终建立起从波斯湾至地中海沿岸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统一两河流域后,汉谟拉比独揽政治、军事、外交、司法和宗教等全部权力。为便于统治,他令臣下把过去一些法律条文收集起来编成了一部法典,即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规范的法典,其本质在于保护奴隶制的财产关系和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
法典全文以楔形文字刻在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碑上,共49栏,2500多行,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前言表达了国王对诸城之神的虔诚和众神对他统一王权的信任。结语则夸耀自己统一全国,为人民建立和平及公正的功绩,并诅咒那些企图破坏法典碑的人。
法律条文经泥板抄件补充后,可分为282条,实际是汉谟拉比所收集的案例汇总,内容涉及诉讼和司法、侵犯他人财产、兵役、与农业有关事件的法律问题;商业、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伤害、行医等职业的收费和责任;租贷和雇佣、奴隶买卖和处罚等。 正是依靠这部法典,汉谟拉比在位时的古巴比伦王国,成为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中统治最严密的国家。但汉谟拉比的统治并不稳固,其继承者萨姆苏伊卢纳在位时,两河流域的南部已经发生起义,内部也发生了反债务奴役斗争,这导致了古巴比伦的衰落。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赫梯统治者莫尔西里斯一世灭亡。公元前7世纪,迦勒底人建立起了新巴比伦王国,但最终还是灭亡在波斯人的铁骑之下。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不但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更达到很高水准,对古代希腊文化产生过影响,而《汉谟拉比法典》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古代奴隶社会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律,也是史学家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
《荷马史诗》的问世
古希腊两部伟大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精品之一,前者主要描写战争,后者主要描写人与自然的斗争,两者都是在歌颂英雄主义,揭示人类的优秀本质。它们对世界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
史诗作者相传是双目失明的吟游诗人荷马。关于荷马的生平已不可考,只知其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一公元前8世纪,故上述两大史诗一般统称为“荷马史诗”,史诗所描写的时代被称为“荷马时代”。荷马时代的主要史料就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伊利亚特》共24卷,15693行诗,主要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的前因后果,著名的“木马计”便出自于此。《奥德赛》也是24卷,共12110行诗,描写的是想出“木马计”的希腊将领奥德修斯回国途中的传说。
史诗中虽有许多神话色彩,但两部史诗却反映出了公元前9世纪一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氏族制度逐渐解体的历史进程。此时代处于迈锡尼文明衰落之后,属氏族社会末期,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属军事民主制时期。
从史诗中可以看到,氏族社会还有活力,但迈锡尼文明中心的城市、宫殿、文字以及以宫殿为中心的经济组织和官僚机构正在解体,宗法制的奴隶国家正在形成,已有阶级萌芽,虽存在原始的民主,但军事贵族的权力已日见增大,如诗中描写的阿喀琉斯和希腊首领阿伽门农都属此类。
正因为《荷马史诗》所具有的重要历史意义,其不仅被视为诗歌中的名著,更是现代学者研究古希腊早期历史的重要文献,被西方史学家视为黑暗的希腊远古时期的结束和启蒙时代到来的标志。
与诗歌内涵相映成辉的是,《荷马史诗》的语言极具特色,它采用了古希腊方言,不押尾韵,用六音步诗行写成,使用了大量对话和独白,具有许多古希腊民间的艺术特色,艺术水平很高,叙述结构精妙。无论是《伊利亚特》还是《奥德赛》,内容都集中叙述数十天所发生的事,这种叙述方式已经有了现代意味的叙述结构和故事结构。
古希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荷马史诗》又是其王冠上的一颗明珠,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艺术瑰宝。P5-8
人类发展犹如一条奔流而下的长河,在数千年时间的洗礼中,纵然古埃及巍峨庄严的神庙已经失去昔日荣光,纵然古希腊的神像已经残缺破败,但无论时间过去多久,记忆永不会褪色。今日的人们依然会远渡长河,逆流而上,来到历史国度,赞叹在沧海桑田中仍屹立不倒的、代表人类自身文明的历史遗产。
历史是一本生动博大的书,它把人类的繁荣与衰落、战争与和平、正义与邪恶对立统一在抽象的辩证过程中,将记录到的一切,凝结成高度智慧的精神财富,绵延不绝地传承给一代又一代人类子孙。
我们就行驶在这条历史长河之上,河水从历史最深处流出,孕育了古老文明后,又悄然向未来流去。过去的虽已过去,但我们要知道过去做了些什么?未来又如何?却能从历史经验中去汲取。
浩瀚的历史材料的确让人望而却步,但想要了解历史既可以从多如牛毛的史料中去探求,也可从简明全面的“概况”入手。“概况”就是指具有历史全局观高度的“概况”。在历史上有无数个时期都具有这样的历史意义。古埃及的诞生、“伯里克利时代”的开始、文艺复兴等等,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触目可及,且每~个都影响文明发展至今。
“概况”的好处就在于可以架构一个多元的、密集的知识点,立体呈现出每一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变化。让读者既可从中体味历史蕴含的深刻内容,也可使历史的感性冲击力和知识的理性总结达成高度的统一;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享受了历史知识带来的审美快感,同时又能自由的寻觅。如果有人对某一个局部有特殊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概况”去参考更详尽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翻开历史的扉页,重大的历史时期如:美尼斯统一埃及、秦始皇统一中国、斯巴达克起义、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血腥的黑奴贸易开始……用你的眼睛去审视,去探索,你会更了解人类发展的历程。
做编辑工作多年了,策划和编辑系列的青少年图书还是第一次。仍然有做书所有的甘苦,但是更有许多感想和体会。青少年图书和其他图书的区别在哪里,怎样把青少年图书做得让读者们喜欢,这是我们编辑这套书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书即将出版,体会和感想更清晰和深刻了。首先,做青少年图书要增强教育的功能。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是最重要的,教育是靠“感染”的,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教育也要“灌输”,而图书是这种“感染”和“灌输”的重要途径。没有了教育,这类书也就没有了“根”。这也许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当前对青少年图书的出版来说是不得不说的。现在的青少年图书尤其是少儿书有一些“泛娱乐化”的表现,也有许多书把简单的“说教”等同于教育。正是这和教育功能“南辕北辙”的两种现象使许多人对青少年图书的教育作用产生了怀疑,不能很好地坚持了。第二,做青少年图书要增加知识的魅力。传播知识是图书的基本功能,对青少年图书来说更应该如此。青少年正处在吸收知识的“黄金”阶段,给予他们什么样知识,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青少年图书的知识应该是真知识,大知识。所谓“真”,就是说这些知识必须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容易被验证的。所谓“大”,就是说这些知识对青少年一生的成长都能有影响,而不仅仅是一时一事的影响。有了这些知识,才能使青少年图书的知识魅力光芒四射,使读者终身受用。第三,做青少年图书要增进兴趣的培养。兴趣是阅读的入口,有了兴趣,阅读就是自然的了。兴趣是天生的,更是后天培养的。对青少年尤其对少年读者来说,读书是重要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可能是更重要的。因为兴趣将伴随他们的一生。怎样把这类图书做得使青少年读者有兴趣,是过程,也是目的;是手段,也是结果。对从业者来说,策划和编辑充满兴趣的青少年图书,就是攀登由一部又一部这样的图书作为阶梯的高峰,虽然遥远,但是我们一天比一天更接近目标。
这三部书稿是从台湾引进的版权,合同签订的时间已经有些时日了。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思索怎样把这些书稿做成我们所希望和追求的。上面写到的几点感想和体会,开始是我们的思索,后来逐渐变成了行动。为了增强教育的功能,给青少年读者一些真正的大知识,我们把书的内容定位在让他们去认识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从宏观上去感知历史发展的脉搏,使他们从起点上,就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去学习历史。为了增进兴趣的培养,我们把这套书做成了图文书,增加了大量图片,这是原来选题所没有的。为了寻找和配好图片,编辑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原书的内容和质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而这,就是编者的二次创作。其中,古灵等对部分文字进行了重新编写,并委托飞翔工作室搜集加工、选配了大量的图片资料。
书编辑完成了,这些思索和行动又坚定了我们把这套书做下去的信心。现在计划把这套丛书坚持做下去,每年出几本,逐步做成一个成规模的系列书。希望朋友们喜欢。
编者
2006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