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晴的童话是真正有甜味的美好的故事,行文清浅,涵义深刻,思想性融合在艺术性中,但也绝不缺乏趣味性,通篇洋溢着艺术教育的功能。她童话中描绘的精神力量,坚不可摧;又有一种崇高的忧伤,亲切而悠远。不着意编造离奇的情节,只是情感自然的凝结。像透明的露珠。
本书收录了王晓晴的童话五十篇,作品中乐观的、与人为善的、充满爱心的人生态度,给读者带来世间最美的遐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花儿精灵的舞会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王晓晴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晓晴的童话是真正有甜味的美好的故事,行文清浅,涵义深刻,思想性融合在艺术性中,但也绝不缺乏趣味性,通篇洋溢着艺术教育的功能。她童话中描绘的精神力量,坚不可摧;又有一种崇高的忧伤,亲切而悠远。不着意编造离奇的情节,只是情感自然的凝结。像透明的露珠。 本书收录了王晓晴的童话五十篇,作品中乐观的、与人为善的、充满爱心的人生态度,给读者带来世间最美的遐想。 内容推荐 王晓晴是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成员。擅长写作优美的抒情童话,作品自成风格。有多部短篇童话集及长篇童话出版,作品多次荣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新作奖、海峡两岸儿童文学征文童话优等奖等奖项,台湾光复书局将其作品收录于大型儿童精品丛书“中国创作童话”中,更有众多作品见诸大陆和台湾的少年儿童报刊读物之上。 王晓晴的文字干净、清新。有一种女性的细腻和纯美,追求一种爱与美的意境。她作品中乐观的、与人为善的、充满爱心的人生态度,给读者带来世间最美的遐想。 本书收录了王晓晴的童话小草儿姑娘、牛牛的葫芦公鸡和他的葫芦梦、丁丁的图画、不幸的恋爱、夏天和秋天里发生的故事、梦中的绿云、飞翔的星星、妈妈的歌、兔子的影子效应等五十篇。 目录 小草儿姑娘 牛牛的葫芦公鸡和他的葫芦梦 丁丁的图画 不幸的恋爱 夏天和秋天里发生的故事 梦中的绿云 飞翔的星星 妈妈的歌 兔子的影子效应 不该关上的门 嘟嘟的网 酸甜酸甜的故事 走亲戚 风的来信 一个找到结局的童话 小狗和大诲 时间老人的礼物 想飞的小灰鼠 树妈妈和她的女儿 飞飞和他的影子 白蝴蝶的梦 两个旅伴 大葱的报复 眼睛里的妈妈和心里的妈妈 雪人的眼泪 涓涓和她的树袋熊 分享快乐 风这家伙 梦之树 蜗牛的世界 白杨树的哏晴 花儿精灵的舞会 陷入情网的潮虫 老渡船和一棵树 金龟子的星星 靠垫狗布布和它的快乐家庭 生命的旅行 年轻的猎人和年轻的熊 灵魂的追求 孩子们和妈妈们 风的故事 穿上鞋子的蜈蚣 泥巴爷爷和泥巴奶奶 歌声创造的奇迹 最后的花儿 快乐就在哏前 河妖的传说 太阳和他的孩子们 真真和她的小布伞 野猫咪呜 《月光·回声》(代后记) 试读章节 兔子的影子效应 兔子的日子不大好过,在这片大森林中,几乎谁都不把它放在眼里。它整天提心吊胆,一双长耳朵老是竖得高高的,还不得不像跳探戈似的,时时机警地晃动脑袋,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惟恐狼或者狐狸什么的悄悄摸到自己身后。 兔子胆子虽小,脑子却一点儿不笨。它决心想出个好主意,彻底改变一下自己的处境。 那天晚上,兔子几乎一夜没有合眼,它终于想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良策。兔子觉得,要想让别人瞧得起自己,就得干一件别人从未干过的事情。它计划近期举办一次森林影展,争取让所有的野兽都把自己的影子送来参加展览,这样的举动一定会使自己名声大振。兔子考虑得很周到,为了使影展看上去像那么回事,每个参展者必须交一份报名费——三根胡萝卜和两只大蘑菇。 第二天一大早,兔子钻出树洞。它的头沉甸甸的,眼睛更红了,那全是因为昨夜没睡好的缘故。兔子一眼看到一只蝉,它大概刚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挣脱了那层紧身的盔甲,一双翅膀湿漉漉的,正趴在对面的一棵大树的树干下休息。哇,正愁没人为自己发布消息,兔子心头一亮,蝉这家伙嗓门儿大、好嚷嚷,正好是位合适的新闻传播者呀。 兔子走上前去,向蝉说出了自己的请求。果然,蝉一口答应下来。其实,除了兔子想到的原因,蝉也有自己的打算:为了今天出世,它在黑洞洞的地底下苦熬了两年的时间,然而当它终于来到这个热闹光明的世界里,却只能再活一个星期了。所以,蝉非常希望能做点儿像样的事儿,也算不白折腾这一回。兔子的请求正投了它的心意。 蝉顾不得身体的劳累,翅膀还没晾干,就急急忙忙地朝树梢上爬去。太阳当顶的正晌午,森林里就传遍了兔子将举办影展的消息。 起初,大家的反应很冷淡,心说一只兔子也想办什么影展,真有点儿不自量力。蝉一遍又一遍地广而告之,它的声音很大、很尖锐,没有谁抵挡得住它往你心里钻;而偏偏几乎每一颗心的某个角落都有这么一种东西,它的名字叫“虚荣”,这恰恰是兔子在筹谋它的伟大计划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的: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确实是个很大的诱惑。所以很快地,森林中的蘑菇和森林边上农民菜地里的胡萝卜成了抢手货。 报名的场面很热烈、很踊跃,兔子不得不请松鼠和猴子来帮忙。松鼠拿着一把大剪刀,报名者只要在猴子那儿交齐三根胡萝卜和两个大蘑菇,就可以到它这儿来,让它齐着脚跟把影子剪下。狼和狐狸都报了名。狼冲着兔子龇龇牙,虽然是为了表示友好,也难免吓了兔子一跳;狐狸扭动腰肢,不知摆了多少个姿势,还问兔子哪个影子最优美,简直令兔子受宠若惊。 兔子从没有这样忙乎过,它累坏了,但心里却兴奋得不得了。不过它仍然不太满意,因为森林中最主要的人物狮子没露面,如果它不参加,影展就没有权威性呀。兔子决定亲自去请,事情已经做了一半,冒冒险还是值得的。 终于,兔子如愿以偿地请到了狮子。原来,狮子没来报名的原因是因为报名费,堂堂的兽中之王,怎么可以去采蘑菇、拔胡萝卜呢?兔子没想到会是这么简单,忙连称“免费、免费”,狮子也就欣然应允了。 森林中的第一次影展真是盛况空前,所有的动物都来了。兔子树洞前的那一大片草地上,铺满了动物们的影子。狮子的影子放在正中间,即使只是一个影子,也显得那么威风凛凛的,使所有的动物望而生畏。大家在其间穿行参观,它们停在自己的影子前,自我欣赏个没完没了;它们也很关心别人对自己影子的评价。此时,大家不由不有点儿感激兔子,因为是它想出了这个高招儿,使它们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要不是展览快结束时突如其来的那场大雨,一切几乎算得上是十全十美了。兔子眼疾手快,从地上拖起狮子的影子就钻回了树洞,可等它再跑出来时,不光参观者们躲得踪影皆无,所有的影子也全部泡汤了。不过这一点儿关系也没有,自己的计划已经顺利实现,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兔子美美地睡了一大觉。 在影展后的一段时间中,兔子过起了很风光的日子,到处都是赞扬声,人人对它另眼相看。它再也不用缩头缩脑了,那次报名收取的胡萝卜和大蘑菇多得吃也吃不完,它乐得整天什么也不干,翘起短短的小尾巴,神气活现地在大森林里东游西逛,好不快活! 时间一天天过去,当动物们的新影子从脚后跟长出来,渐渐地,它们就忘记了影展那回事。它们瞧兔子的眼神又回到了从前的模样,狐狸和狼对它更是露出了贪婪的目光。聪明的兔子哪能看不出来呢?它又变得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它的日子又不好过了。 兔子躲在树洞里,没滋没味地啃蔫胡萝卜、嚼干蘑菇,又寂寞又懊丧。忽然,它一眼看见了那天抢回洞里的狮子的影子,因为潮湿已经有点儿发霉了。它懒洋洋地站起身,打算把它拿出去晒晒,无论如何,这也算是一件纪念品呀。 兔子拖着狮子的影子,刚走出洞口就遇到了狼。兔子立刻吓得浑身哆嗦,连步子都迈不开了。可是,万万没想到,狼不仅没朝它恶狠狠地扑来,那张阴森森的脸反而一下子堆满了讨好的笑容。兔子既害怕又奇怪,顺着狼的目光,一低头,它看到拖在地上的狮子的影子,哇!原来是它震住了大灰狼。谁都猜得到,兔子的日子又好过起来,它有了一个护身符,甭管到哪儿,只要带上狮子的影子,就能通行无阻! 有一天,兔子又在森林里游逛,它嘴里叼着一枝花,准备去跟狼聊聊天。这是它最骄傲、也是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只因罩在狮子的影子之中,狼从不敢拒绝自己的任何要求。远远的,狼就朝兔子迎过来,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忽然,天上飘来一大片云彩,一下子遮住了太阳,狮子的影子顿时消失了。狼狞笑着,立刻变了脸,它扑上去,一口咬断了兔子的脖子。 P27-29 序言 写在前面 王晓晴是一位低调的女作家。跟她的创作水平相比,她的知名度并不高。其实她在儿童文学界的口碑非常好,葛翠琳等前辈对她赞赏有加;只是她成名于谦逊是美德的年代,性格单纯透明。 初一接触她的童话,颇有惊艳之感。有些篇目真是令人爱不释手。她的作品风格并不统一,但是质量比较齐整,尤其是中后期的童话有着极为显著的个人风格:思想性的优美、崇高的忧伤,文字干净、清新,有一种女性的细腻和纯美。篇篇都似抒情散文。她是一位传统的爱与美的推崇者,她的爱与美有着哲理的内核。 记得有人说过:大人不欣赏的童话,孩子们也不会喜欢。读晓晴的童话我常常有种错觉,觉得她是在唤醒童心不再的人们,重新用清澈的眼睛来看这世界,当然不光是甜蜜,不光是花香,也有忧伤,也有遗憾,甚至死亡。她的笔下连忧伤都是诗意。 晓晴的很多童话还常常让我以为自己是在读着优美的散文。比如《不该关上的门》里写到父母老了,退休了。 “过去,时间像河沟里的梭子鱼,噌噌噌地往前蹿;现在大不一样了,时间变成了一座宽敞的大厅,他们可以从容不迫地在那儿漫步,搬来形形色色的记忆装饰四壁,布置房间,以便不要让那儿太空寂。,,再比如《梦之树》里: “那天他来到森林湖畔饮水。清晨的太阳把粉红色的朝霞投在水中,清澈的湖水反映出锦缎般华贵的幽光。一朵云倒映在水里,小鹿用嘴轻轻一点,那云就像花儿一样绽开了;小鹿抬起脖子,花瓣又合抱在一起,抿成一只含苞欲放的蓓蕾。小鹿着了迷,他让这神奇的花朵在清亮的湖水里随心所欲地一开一合。” 这是一个充满梦幻和理想的童话世界,它欢迎每一位可爱的孩子进入其中,并撷取到陶冶心灵的甜果。 我没有见过晓晴。谨以这些文字来纪念她。 ——编者 2006年8月 后记 月光·回声 ——晓晴和她的童话 今年中秋节,看不到月亮。天空灰漾漾一片,凝重深邃。 每年八月十五夜晚,晓晴都打电话来,亲切地问候,最后不忘讲一句:“看月亮了吗?真大,真圆。我们同时看月亮吧!”相约看月亮,倍感温馨,也充满童趣。她送的不那么甜的月饼,我吃了,精美的月饼盒一直保留着。 谁知今年中秋节,晓晴已是隔世的人了。 晓晴最后一次去肿瘤医院化疗前,曾到医院看望我。我担心她累,曾一再阻止她。她坚持说:“我怕住进医院以后,就没有机会看你了。”她始终不答应我去医院看她。当时,我正准备心脏手术,见她能坐地铁来我的病房,心存幻想她会康复,又见她精神不错,感到欣慰。她却嘱咐说:“我希望最后大家跟我告别时,不要哭泣流泪,平静地送我离开就好。我只是去了我该去的地方。”她还告诉我:“我已经跟我所在单位的朋友们告别过了。我要求大家绝不带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的情绪,而是一次轻松的相聚。很好,我们大家一起爬了山,为聚餐我还带了一瓶好酒,说说笑笑游玩了一天。这感觉真好。你知道吗?朋友们简直把我看成英雄人物了。”说着,咯咯笑起来。我说:“你确实很坚强,几次化疗就证实了这一点。”她再次说:“我不许用哭泣向我最后告别。那会破坏我宁静的心情。实际上,告别人世就像进入梦境,很自然的。千万别打扰它。” 晓晴走了,我没有向她最后告别。因为我会忍不住泪水涌流。 在怀念中送别晓晴,是难以忘却的悲伤。 我认识晓晴,纯属偶然。但她的童话,却使我们成了挚友。多年来,她常对我倾诉内心的秘密,有时我不免惊呼:“这是一篇童话耶!”晓晴睁大眼睛望着我,问:“你不相信这是真的?”“不!不是那意思……” 晓晴的生活里充满了童话,她经常把童话和生活混在一起。 一次她和我去南方参加活动,我们住在宾馆,陈伯吹老人住在一座古代的小木楼里,院子里是大片的荷塘和树木,似是过去大户人家留下的庭园。夜晚,晓晴去看望陈伯吹老人,回来对我讲:“月光下,我沿着荷塘边小路慢慢地走,萤火虫在荷叶上飞来飞去,有一只萤火虫总在我眼前飞,那亮光一闪一闪的,似乎在对我讲述什么。荷塘里肯定藏着许多秘密……” 我说:“你可以写篇童话。” 她认真地说:“那飞在我眼前的小萤火虫,直到我走向园门才离去呢!” 只有纯真的孩子才会在生活里时时寻觅到童话。 晓晴短时间里写出一批童话。她的处女作《白蝴蝶的梦》等篇,发表在《人民文学》,清新的风格,美的意境,像是抒情的散文诗。接着,她又在《儿童文学》发表了《老渡船和一棵树》,以后还陆续发表多篇童话,并出版了三本童话集子:《梦中的绿云》、《太阳和他的孩子们》、《真真和她的小布伞》,报刊载有评论文章。晓晴是漠视名利的人,少与文坛的人交往。她的童话完全流自心灵深处,纯净而自然,仿佛清彻的泉水由山石间自然地潺潺涌流。 再读晓晴的童话,仿佛听她在另一个世界里悄声细语。 童话这种文学形式,能表现的内容很丰富,除了能直接描写现实中的人,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成为童话表现的对象。虫鱼鸟兽、雷闪云雾、花果草木、星月湖海等,都能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而又按照它们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反映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和现象,而构成童话里的人物和故事。但不论童话中的人物如何夸张,故事如何离奇,都是作者对一些事物的观点、感受和愿望,通过自然界的物表现出来。 童话,植根于生活。但比生活本身更美、更理想化。幻想的依据是现实。 童话创作要求作者从各种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挖掘出事物的本质,再通过丰富的幻想和生动的夸张,创造出动人的形象来。 晓晴善于运用童话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而且晓晴的童话是和生命融为一体的。 儿童文学博士冯海曾将晓晴的童话列为月光型,这评析确切而又形象。 月光并不辉煌,但它的宁静具有迷人的美,仿佛朦胧的梦境,具有非常感人的魅力。晓晴的童话总是展现美的意境,追求纯真。她就像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似乎她的一生都生存在幻想的童话境界中,且执着而又坚定。她的童话源自生活,但她能从现实凡俗的事物中发现童话世界的人物和情节,并能通过文学的感染力充分表现出来。一朵云、一片树叶、一棵小草,花儿、鸟雀、玩具,小猫、小狗、小蚂蚁……都能成为她倾注内心情感的人物,生动而又充满童趣。晓晴的童话不着意编造离奇的情节,只是情感自然的凝结,像透明的露珠。 晓晴的童话吸收了古典童话的营养,从她所创造的童话人物中,可以倾听到安徒生的心音,“河妖”和“小人鱼”的心声是共鸣的,他们都追求一个高尚的灵魂,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肯伤害别人,让他人的幸福构筑在自己的痛苦里。但两个人物又各自不同。从晓晴的童话《灵魂的追求》蕴含的哲理中,也可以感悟到乔治·桑童话的韵味,“老祖母”将玫瑰云纺成了细丝,面对狂风暴雨、厄运、灾难,那份沉静、从容、坚毅,能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而“古树”伟大灵魂的历尽磨难,创造崭新未来的气魄,也同样感人至深。 请看晓晴描绘的情景: 一百多年前,这儿是一片生长茁壮的原始森林一场雷火,烈焰在不长的时问里贪婪地将那片生命的绿涛舔食得一干二净,赤裸的焦土散发着死亡的浊气,烧毁的树木可怖地展露着断臂残肢。 九十九个春天过去了,没有一棵树绽出新绿,它们哑然无声地站立着,……但是,树的灵魂却迟迟不肯离去,它从未放弃过让生命复归的努力。在悠远的岁月里,焦黑的树干因此而始终不倒,树皮虽然早已被光阴的利刃剥尽,躯体却依然结实得犹如生铁。 ……缺水的土地像萎缩的肌肉……树根青筋般凸现其上,蛇一样地盘亘于滚烫的地面……树的灵魂却承受着远远超出九十九年的漫长煎熬。当这一切在一场倾盆大雨中结束的时候,树之魂已是死去活来。 ……在古树们残破不全的枝丫间,几点新绿正悄然绽放。生命在灵魂的不懈追求下,终于在罹难之后回归了。凝固了九十九个春夏秋冬的年轮,从每一棵树的心中洋溢开一道涟漪,这新的一岁便是生命的新开端…… 晓晴描绘的老树的精神力量,像乔治·桑塑造的老祖母的意志一样,坚不可摧。 我们还可以从晓晴的童话《老渡船和一棵树》中感受到那种崇高的忧伤,老渡船曾载渡过无数的人和货物,让众多的愿望和计划得以实现。最后,它那残破的身躯,任其自然地漂流在河面、消失在远方的凄美画面,就像王尔德那“快乐王子”碎裂时内心的叹息一样,令人深深感动。 古典童话渗透在晓晴童话中的影响,仿佛山谷中的回声,亲切而悠远。 晓晴离开了这个世界,飞向她追求向往的童话王国,但她的童话的魅力,同样像深山的回声,在诸多真诚善良的心灵中久久回荡。那是一颗美好心灵对世界的呼唤。 葛翠琳 2005年秋写于绿园 书评(媒体评论) 陈伯吹(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教育家) 晓晴的童话是真正有甜味的美好的故事,行文清浅,涵义深刻,思想性融合在艺术性中,但也绝不缺乏趣味性,通篇洋溢着艺术教育的功能。 葛翠琳(著名童话作家) 晓晴的童话完全流自心灵深处,纯净而自然。她不着意编造离奇的情节,只是情感自然的凝结。像透明的露珠。 她童话中描绘的精神力量,坚不可摧;又有一种崇高的忧伤,亲切而悠远。 徐鲁(儿童文学作家、书评人) 晓晴的文字干净、清新。有一种女性的细腻和纯美,追求一种爱与美的意境。她作品中乐观的、与人为善的、充满爱心的人生态度,给读者带来世间最美的遐想。 冯海(儿童文学博士) 关于王晓晴,我视为一个美好的奇迹,是这世界所不配有的,然而造物主慷慨地将她给了我们。 她送给我们的童话世界,让我们知道,我们也能拥有片刻的美好、点滴的纯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