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迷恋到痴狂,我们对书的情绪有着各种不同的层次。本书要讨论的是,为什么人对书的实体那样执着?比起获取书里的知识,他们更看重拥有书籍的本身。中西古书在形态和市场价值上差别如此大,我们不能不沉思其背后的许多因素。本书探讨:书籍形态的发展、书痴的狂行与精神面貌、分享他们搜书、藏书和护书经验,及如何展现自己的收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书的迷恋/网络与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网络与书编辑部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迷恋到痴狂,我们对书的情绪有着各种不同的层次。本书要讨论的是,为什么人对书的实体那样执着?比起获取书里的知识,他们更看重拥有书籍的本身。中西古书在形态和市场价值上差别如此大,我们不能不沉思其背后的许多因素。本书探讨:书籍形态的发展、书痴的狂行与精神面貌、分享他们搜书、藏书和护书经验,及如何展现自己的收藏。 内容推荐 《书的迷恋》是《阅读的狩猎》的对照之作。 《阅读的狩猎》,是想看看有哪些人为什么又如何为书的内容而寻寻觅觅,可以说是在谈书的软体在如何为人所追求。换句话说,比起拥有书籍的本身,他们可能更看重获取书里的知识。 《书的迷恋》,则是想看看有哪些人为什么又如何为书的实体而执着不已,可以说是在谈书的硬体在如何为人所喜好。换句话说,比起获取书里的知识,他们可能更看重拥有书籍的本身。 目录 不需要理由的迷恋 说痴 问世间,书是何物? 藏书行为的后现代启示 有人问我关于“书痴”的事 书痴的种类 偷书者的秘密文件 温和的疯狂 毛氏之书走天下,供奉子孙喝好茶 迷恋的价值 中西藏书文化之别 一本1174年中国古书的结构分析 一本1673年西方古书的结构分析 一个台湾女婿的观感 古书的土壤和价值之一 一个老书店主人的心得 古书的土壤和价值之二 善本古籍价值的三棱镜 人皮书的故事 一个悍匪的忏悔录 藏书家追求的版本 黄金散尽为搜书 Maps 迷恋之人 猎书者的私密忠告 怪书立体动员令 《说部丛书》搜寻记 图文书败金女 我的漫画收藏 迷恋之所在 台北旧书店的3阶段转进 书街,我的无政府主义书店形式 网络买书的巧合与宿命 书籍拍卖会见闻录 家西书社老板的经验谈 从工程师到收藏家 李高雄的古旧书店经验 痴然生活 书得起 一些炫耀的展示 高移动性的书房 黄永松的老巢 如何照顾书 给书不一样的农服 黄碧端的装帧之乐 破铁网 藏书票搜集记趣 藏书印记 痴人之书 “书痴症”并发时要阅读的50本书 试读章节 接下来还有那一丐的故事,要从刻书说起。 崇祯五年,毛晋刚在大门口挂上那块征求旧刻、善本的牌子,这一天来了个粗犹汉子,背着个大包袱,看外观,是一、两床被褥之类的东西,原本不该有什么重量。可大冬天的,一泛潮气,分量就压人了。此人扛着大包袱来到门首,喊道:“闻听人说小毛公出重价收书,收我的不收?”毛晋家的司阍也是读书人,当下请进小门,转入别院廊下,一指包袱,说:“那就烦请拆开来看看罢。” 那人一愣,道:“你是小毛公?” 司阍的笑了,道:“我是看门的。” “不是说小毛公要买书么?小毛公不来,你来干啥?” 司阍是有眼力的,心想这人不是来闹事的疯子,就是别有用意、要见毛晋一面的异人。该不该让他见,这是后话。起码得先弄清楚他身上带着什么。于是这司阍一拱手,道:“若有金匮石室、风雨名山之书,自然见得着我家主人,但不知你究竟要卖什么书?” “说给你一个下人,你懂么?”这犹汉想了想,道:“也罢!我就说一遍与你听着:都说古来有五经六艺,六艺五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各经都有书,怎么偏偏这‘乐’之为经,不见其书呢” “你这被褥里,藏的是一部——乐书?”司阍不觉要笑,勉强忍住了。可他话还没说完,但听得棉被之中传来一阵悠扬而庄严的音乐。好似有数十百以上的乐师,正从遥远的某处一步一步、有节有序地朝自己走过来。其行步徐舒,鸣击画一,闻之令人心魄荡摇、骨肉觳觫,司阍的笑容就僵在嘴角上了。登时一拱手,算是暂时作别,接着撒开腿便冲里跑去。 毛家不小,过了大约有半个时辰,司阍并没有来回报:究竟是见、是不见?反常得很,倒是小毛公亲自走出来了。他上下一打量这来人,道:“闻听家人说:尊价有一部乐书,要卖予我家?但不知书在何处?索价若干?” 犹汉道:“书就在包袱里,至于索价么,可以极少,我有一疑,总不得解,只消你答得出,这乐书是可以送给你的。要是你小毛公答不出,那么,就算饶上你这一整部家财,也买不起我的书呢!” “哦?这倒十分有趣,毛子九自负经纶满腹,应该还生受得起这一考较,就请尊价赐告罢。” “我还是方才那句老话:都说古来有五经六艺,六艺五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各经都有书,怎么偏偏这‘乐’之为经,不见其书呢?” 毛晋笑了,道:“古来有说乐亡于秦火者,有说乐本无书者。” “那么,你说呢?” “我没有甚么新见解。不过是拾掇前人牙慧——窃以为乐本无经,较似成理。” “‘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白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白诸侯出’、‘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既然乐那么要紧,怎么连一部书都没有呢?”说到这儿,被褥里又传出了钟磬合鸣的演奏声。 毛晋一见这情形,知道对方就算不是仙佛菩萨、也是魑魅魍魉,当然不敢怠慢——可也不敢招惹;遂躬身一揖,道:“毛子九浪得虚名,不敢造次议论。” 犺汉猛烈地摇起头来,道:“崩崩崩!坏坏坏!礼崩乐坏到这么个地步啦!人都说曹家浜小毛公多么有学问,多么有见识,于今看来,不过是一介腐儒而已。” “让我告诉你罢:乐,就如同镜子一般,是映照一时风尚者也。一代人做一代事,故一代人有一代之乐;前代之乐,传之于后代则谬矣。时已易而事又不同,就算是传了,也不过是个形骸、是个肤廓。所以万般皆须有经,必以书册为之,而乐却不能有经;必欲以前世之声传诸后世,反而是胶柱鼓瑟、刻舟求剑而已。你刻书——想过这个道理没有哇?” 一般说起毛晋刻书,总是把他场屋不遂的遭遇说在一道。毛晋十三岁童子试及格,是为诸生,二十六岁时入选为博士弟子员,此后春闱失意,再也不能更上层楼,而落下个发愤藏书、刻书、校书的瘾头。这话是不错,可这犺汉的一席话,其实也起了极大的作用——“一代人做一代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启发。 在清初,江浙两省的太湖流域,已经是极其发达的印刷工业中心了。不过毛晋的算盘珠子打得很精,他从不做冒险生意,所以刻多少部书发行,都有十分准确的算计。惟有估算精准,才不至于刊刻了一套书,推到市场上却没有足够的买家;或者是有人来搜求,可书版的印制数量不足,发生供不应求的情形。 这毕竟是一个市场经济尚未成熟的时代,更是一个没有普遍读者支持刻书工业的时代,依照原本的经营模式,毛晋绝对有足够的资本搜购任何一部他想要拥有的书、也绝对有能力校刊、发行任何一部他认为应该广为流传的书。但是,他不大可能发财。 然而,毛晋在崇祯六年春天之后,突然一改其常,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所刊刻的书突然增加了数倍以上的印量。这是因为他开始雇请许多经常往来南北的客商帮忙打探商机:有什么人、需要什么书?请人问这样的事,并不困难,因为读者大都是为数有限的读书人——他们是各省里的举子,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一套一套的经史丛书,还需要能够简便携带的版本。 此外,还有一种人需要书——非常令毛晋意外——那就是风尘中讨生活的声妓。她们要读的绝大多数都是诗、词、曲集选本。因为周旋在政客和士子之间讨生活的时候,嫖客们总希望她们也是拥有丰富精神内涵的佳人——像传说中的苏小小、像姜白石身边的小红、像侯方域枕畔的李香君、像钱谦益赚得的柳如是。她们要投资在这些骚人墨客身上的,是自己的才隋,而且这样的资本无法和具有竞争性的同业共享;她们必须拥有各自的“秘笈”。 P38-39 序言 不需要理由的迷恋 文 郝明义 《书的迷恋》(Hunting for Books)是《阅读的狩猎》(Hunting for Knowledge)的对照之作。 《阅读的狩猎》,是想看看有哪些人为什么又如何为书的内容而寻寻觅觅,可以说是在谈书的软体在如何为人所追求。换句话说,比起拥有书籍的本身,他们可能更看重获取书里的知识。 《书的迷恋》,则是想看看有哪些人为什么又如何为书的实体而执着不已,可以说是在谈书的硬体在如何为人所喜好。换句话说,比起获取书里的知识,他们可能更看重拥有书籍的本身。 ◎ 《阅读的狩猎》谈的是我们对书的理性。 《书的迷恋》谈的是我们对书的感性。 强烈一些的感性,就是迷恋。 ◎ 在做这本书的过程里,读过一些不同程度的迷恋故事。 有比较黑色的,譬如有人为了买一本稀有的书,硬是卖了好几瓶血来凑钱。 有比较喜剧的,譬如有一位爱书成痴的人,一有钱就买书,买到倾家荡产的地步。无以为继,最后一步他只好把家藏的若干书籍拿出来拍卖求生。拍卖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他溜了出去。不久,会场上多了一名出价勇猛的新买主。这位勇猛的新买主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出去化装,换了个假名字回来。 迷恋到这种程度,则是痴狂。 ◎ 从感性到迷恋到痴狂,我们对书这种物件的情绪,有着各种不同的层次一如我们对衣服、饰品、红酒、汽车等物件的情绪。 在开始做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主要想陈列这些情绪、描绘这些情绪、分享这些情绪。但是随着书的进展,也不由得就情绪的来处与去向做了一些整理。 ◎ 在整理中,最深刻的一个感触,是因中文世界而起的。不论就我们自己的主观条件来说,还是就外在环境的客观条件来说,今天我们在中文世界里对书这种物件的感性,其实并没有太多不同层次发泄的机会。 我们可以拿衣饰这种物件来对照。我们对衣饰的迷恋,可能起因于其穿着的实用,可能是某种剪裁,可能是某种颜色,可能是某种质料,可能是某个设计师的名字,可能是某种品牌,可能是某种价格的本身,可能是因为其炫耀,可能是因为其深沉,可能只是因为有个漂亮的衣橱,可能是没有任何理由。相对于衣饰,就可以体会出我们对书的迷恋,还停留在多么单薄的境地。 而任何迷恋,如果表现或宣泄的渠道、层次太单薄,都不符合迷恋本身的定义,也不利于其存在。 ◎ 相对于西方世界,中文世界对书的迷恋还停留在一个单薄的地步,有许多历史的原因,我们试图用这本书里的一些文章开始一些探讨,算是就迷恋这个感性的主题的一点理性思索。 不过更重要的是,就让我们扔开那些思索吧,还是让我们就这么开始迷恋吧——不要瞻前顾后地。快快乐乐地。 迷恋一个人都不需要理由了何况是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