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消防安全教育读本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宋光积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火灾的致灾因素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但绝大部分火灾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因此,就应该以人为本,动员人们进行必要的消防学习,增强消防意识,掌握有关的消防知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抗御火灾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亟须大力普及消防知识,帮助社会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管理人员、安全保卫干部、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以及广大员工群众和义务消防队员增强消防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必备的防火、灭火、消防安全管理以及火灾时逃生救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书注重实用性,结合实际紧密,内容丰富,叙述简明,通俗易懂,面向基层,面向大众。本书是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消防安全负责人指导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必备用书,也可作为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保安人员、义务消防队员、员工群众的学习用书,还可供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基层有关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时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6篇42章,以《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对燃烧、火灾、防火防爆的基础知识,重点单位和部位的防火,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灭火和救助逃生等进行了系统、通俗的阐述。本书所介绍的消防安全工作内容丰富,知识全面,阐述深刻。书中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全国各企事业单位,直至城市社区居民和乡镇村民住户。本书融实用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紧密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书中许多内容和防火技术措施都是从大量火灾案例中提炼而成的。

本书可作为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消防安全负责人指导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必备用书,也可作为从事消防安全工作的专兼职人员、保安人员的工具书。

目录

第一篇 燃烧和火灾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燃烧概述

第一节 用火是人类认识火的起点

第二节 燃烧及其特征

第三节 物质燃烧类型

 第二章 物质燃烧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第一节 可燃气体的燃烧及其特点

第二节 可燃液体的燃烧及其特点

第三节 可燃固体的燃烧及其特点

 第三章 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分类及其火险特性指标

第一节 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分类和主要火险特性

第二节 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危险性表示方法

第三节 确定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性的特性指标

 第四章 火灾概述

第一节 火灾及其危害性

第二节 火场上热传播方式

 第五章 火灾爆炸事故类型

第一节 火源点火型火灾爆炸事故

第二节 泄漏着火型火灾爆炸事故

第三节 自行着火型火灾爆炸事故

第四节 反应失控型火灾爆炸事故

第五节 传热型火灾爆炸事故

第六节 平衡破坏型爆炸事故

 第六章 火灾形势、特点和成因

第一节 最近10年火灾形势和特点

第二节 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成因

第二篇 防火防爆基础

 第七章 火灾预防的基本技术措施

第一节 减少和消除可燃物质

第二节 控制和消除引火源

第三节 控制工艺参数

第四节 设置自动控制和安全保险装置

第五节 限制火灾爆炸事故扩展的措施

第六节 阻火防爆安全装置

 第八章 建筑防火概述

第一节 建筑防火概念

第二节 室内火灾蔓延的途径

 第九章 建筑防火、防爆技术

第一节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

第二节 防火间距

第三节 防火分区

第四节 厂房建筑的防爆泄压

第五节 防烟、排烟

第六节 安全疏散

 第十章 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防火

第一节  采暖防火

第二节 通风(含空调)系统防火

 第十一章 内部装修工程防火

第一节 内部装修材料的分类与分级

第二节 内部装修工程防火

第三节 木材的阻燃及钢结构的耐火保护

 第十二章 电气防火

第一节 火灾基本原因和防火安全措施

第二节 变配电所(室)防火

第三节 电动机防火安全要点

第四节 家用电器防火安全要点

第五节 照明灯具防火安全要点

第六节 配电盘(开关)防火安全要点

第七节 有爆炸危险场所的用电防火安全措施

第八节 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第十三章 防雷技术措施

第一节 雷电的危害性

第二节 需要防雷的建(构)筑物及防雷类型

第三节 防雷措施

 第十四章 防静电技术措施

第一节 静电的产生及其危害

第二节 物质引发静电的作业和场合

第三节 防静电的措施

 第十五章 危险物品的包装及其标志

第一节 危险物品的包装

第二节 安全标志

第三篇 重点单位和部位防火

 第十六章 易燃易爆化学品防火

第一节 易燃易爆化学品企业的安全规定和条件

第二节 生产和使用中的防火要求

第三节 储存保管中的防火要求

第四节 运输装卸中的防火要求

 第十七章 生产作业过程防火

第一节 物料输送和搬运作业防火

第二节 粉碎、碾磨和混合作业防火

第三节 原料预加工作业防火

第四节 加热作业防火

第五节 干燥作业防火

第六节 蒸发和蒸馏作业防火

第七节 喷涂漆作业防火

第八节 焊接和气割作业防火

 第十八章 压力容器防火防爆

第一节 压力容器概述

第二节 压力容器的危险性和预防措施

第三节 压力容器的使用和检验

 第十九章 公众聚集场所防火

第一节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综述

第二节 公众聚集场所的防火措施

 第二十章 加油站、加气站和燃气储配站防火

第一节 加油站、加气站的防火

第二节 燃气储配站防火

第三节 其他防火防爆措施

 第二十一章 仓库堆场防火

第一节 石油库防火

第二节 木材、纤维原料仓库防火

第三节 综合物资仓库防火

第四节 粮食仓库防火

 第二十二章 社区住宅防火

第一节 社区住宅的火灾原因和火灾危险性 

第二节 建立新型的社区消防管理体制

第三节 家庭防火措施

 第二十三章 农村防火

第一节 村镇建筑的分类

第二节 农村常见的火灾危险、火灾原因及防火措施

第三节 村民家庭防火

 第二十四章 汽车防火

第一节 汽车的火灾危险性及其火灾原因

第二节 防火措施

第四篇 消防安全管理

 第二十五章 消防管理概述

第一节 消防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消防管理及其特点一

第三节 消防管理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第二十六章 消防管理工作应遵循的方针和原则

第一节 消防工作方针

第二节 安全生产方针

第三节 消防管理的原则

 第二十七章 消防管理要素和方法

第一节 消防管理的要素

第二节 消防管理的方法

 第二十八章 消防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消防管理体制

第二节 消防监督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节 单位是消防安全责任主体

第四节 其他消防组织及其职责

 第二十九章 消防重点的管理

第一节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管理

第二节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

第三节 重点工种人员的管理

 第三十章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第一节 消防安全教育概述

第二节 消防安全教育类型

第三节 消防安全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内容

第四节 消防安全教育方式方法和要求

 第三十一章 消防法规体系

第一节 消防法规概述

第二节 应掌握的常用消防法规

 第三十二章 《消防法》要点简释

第一节 《消防法》概述

第二节 火灾预防

第三节 消防队的组织与建设

第四节 灭火救援

 第三十三章 消防行政复议、诉讼和赔偿

第一节 消防行政复议

第二节 消防行政诉讼

第三节 消防行政赔偿

 第三十四章 违反消防法规的法律责任和制裁

第一节 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节 消防行政处罚

第三节 消防行政处分

第四节 消防行政处罚的程序

第五篇 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

 第三十五章 消防器材

第一节 灭火剂及其适用范围

第二节 常用灭火器材和工具

第三节 灭火器

第四节 手抬机动消防泵

 第三十六章 消防给水系统

第一节 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

第二节 消防用水量

第三节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第四节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第三十七章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第一节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设置范围

第二节 典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第三节 火灾探测器

第四节 火灾报警控制器

第五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类型

第六节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第七节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使用和维护

 第三十八章 自动灭火系统

第一节 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场所和部位

第二节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三节 泡沫灭火系统

第四节 气体灭火系统

第六篇 灭火和救助逃生

 第三十九章 建筑内外火灾发展过程

第一节 室内火灾发展过程及其特征

第二节 露天火灾发展过程及其特征

 第四十章 灭火准备和扑救原则

第一节 灭火准备工作

第二节 扑救初期火灾的原则

 第四十一章 初期火灾的扑救

第一节 扑救火灾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第二节 电气火灾的扑救方法

第三节 易燃可燃气体、液体火灾的扑救方法

第四节 固体物质火灾的扑救方法

第五节 公众聚集场所初期火灾的扑救

第六节 汽车火灾的扑救

第七节 家庭初期火灾的扑救

 第四十二章 火场救助和逃生自救

第一节 火灾时威胁人身安全的因素

第二节 火场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保证安全疏散和逃生的必要条件

第四节 有组织的安全疏散

第五节 逃生自救

附录1 相互接触能发生燃爆的物质

附录2 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举例

附录3 库房、堆场、储罐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举例

附录4 消防安全标志

附录5 消防档案参考格式

附录6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附录7 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禁忌物配存表(见插页)

附录8 危险化学物品混存互抵表(见插页)

附录9 部分场所或物质的燃烧传播速度

附录10 卡片式灭火预案

试读章节

2.外加负荷造成破裂

(1)地震的震动,地基下沉使设备产生裂缝。

(2)铁路、汽车槽车等交通工具因撞车、颠覆而使槽罐发生破裂。

(3)管线、设备附件受损而发生泄漏。

3.设备内压增大造成破裂

(1)错误操作或违反操作规定使反应失调,因压力剧增发生破裂。

(2)高压气体容器或可燃气体、液化石油气储罐受高温作用,因热膨胀而发生破裂。

(3)高压系统的物料窜入低压系统造成破裂。

(4)急速开闭高压气体管道上的阀门时,会因压力冲击或水锤作用造成瞬间高压引起破裂。

(5)因化学反应失控使内压升高造成破坏。

(6)因相变化引起内压剧升造成破坏。 

4.操作失误

(1)错误地操作阀门。如不应开启的阀门开启后引起泄漏;该关闭的阀门未关闭或未完全关闭而发生泄漏;误把开启的阀门当成关闭的而发生泄漏;误关闭不应关闭的阀门引起泄漏;阀门受损引起泄漏。

(2)开启孔盖引起泄漏。对于大于常压的设备,在未减压的情况下开启孔盖;把盛装易挥发易燃液体或物料的容器的孔盖敞开,大量蒸气逸散出来。

(3)违反操作规程引起泄漏。操作中不重视安全、有章不循;执行制度不严,工作马虎,工作现场检查不及时;设备不做定期维修、带病运转等。例如,在容器管道内可燃气体未被置换或置换不彻底,或未关闭与容器相通的管路上的阀门的情况下进行管路、泵类等拆卸引起泄漏;排泄阀或溢流阀打开忘记关闭等。

二、防火防爆措施

1.防止泄漏

为在异常情况下能够保证安全,选择材质要适当,设备设计要合理,要定期和不定期地测试和维修设备;应防止设备、容器及其附件受撞击;在施工作业中,不要损坏管道;防止内压升高,主要是防止发生不希望有的燃烧反应,注意防止工艺过程失控和蒸气爆炸事故。

2.组织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培训

新工人上岗之前,应对其进行严格的防火防爆操作培训,使其既熟悉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又了解安全操作的基本要求。

为了防止误操作阀门。阀门的设计和配置要合理,要设置开闭的标志并将管线涂以相应的颜色,以便于识别。

3.设置报警系统

在易发生滴漏和泄漏的部位,如法兰、回转轴、阀门、回弯头、孔盖、管道弯头等处,可设探测报警装置,以便及早发现微小滴漏现象。

4.防烧伤

液化石油气(或者低级烯烃)大量喷泄后,会沿着地面飘浮,应告诫人们不要进入气云范围。对已处在气云中的人员应迅速组织撤离,以防气云爆燃时受到伤害。

5.控制引火源

在物料泄漏的情况下,发生火灾爆炸往往是由于现场有某种引火源的缘故,故制止出现一切引火源是极为重要的。

6.用泄压方法减轻爆炸造成的损失

在有限的空间内,如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可考虑采用建筑防爆措施。

P81-82

序言

人类同火灾斗争的历史证明一条真理: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要用火,但要免遭火灾危害,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消防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永恒的事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生机和繁荣,同时极大地促进了消防事业的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建筑的涌现,生产规模化的发展,许多新型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产品种类和数量的急剧增加,人们工作、劳动、科研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社会用火、用电、用气的方式呈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在消防方面,总的情况是好的。我国的火灾起数(每10万人口的发生率)和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但大量火灾事例告诉我们,我国火灾的发生起数和损失还是增加得较快,社会抵御火灾的能力还是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火灾形势严峻,不容忽视。

火灾的致灾因素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但绝大部分火灾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因此,就应该以人为本,动员人们进行必要的消防学习,增强消防意识,掌握有关的消防知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抗御火灾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亟须大力普及消防知识,帮助社会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管理人员、安全保卫干部、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以及广大员工群众和义务消防队员增强消防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必备的防火、灭火、消防安全管理以及火灾时逃生救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此我们编写了本书。

在编写中,我们本着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根据公安部《关于“十五”期间消防工作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公安部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讲话精神为指针,遵循火灾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消防法》等法律规范为依据。本书紧密结合实际,汲取经验教训,在燃烧和火灾基础知识、防火防爆基础、重点单位和部位防火、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灭火和救助逃生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系统的阐述,贴近消防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与时俱进,推行消防工作社会化,加强全民消防科普教育,让消防知识进入社会各单位和千家万户。

本书注重实用性,结合实际紧密,内容丰富,叙述简明,通俗易懂,面向基层,面向大众。本书是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消防安全负责人指导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必备用书,也可作为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保安人员、义务消防队员、员工群众的学习用书,还可供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基层有关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时参考。

编者水平所限,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3: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