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的致灾因素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但绝大部分火灾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因此,就应该以人为本,动员人们进行必要的消防学习,增强消防意识,掌握有关的消防知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抗御火灾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亟须大力普及消防知识,帮助社会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管理人员、安全保卫干部、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以及广大员工群众和义务消防队员增强消防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必备的防火、灭火、消防安全管理以及火灾时逃生救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书注重实用性,结合实际紧密,内容丰富,叙述简明,通俗易懂,面向基层,面向大众。本书是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消防安全负责人指导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必备用书,也可作为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保安人员、义务消防队员、员工群众的学习用书,还可供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基层有关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时参考。
本书共分6篇42章,以《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对燃烧、火灾、防火防爆的基础知识,重点单位和部位的防火,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灭火和救助逃生等进行了系统、通俗的阐述。本书所介绍的消防安全工作内容丰富,知识全面,阐述深刻。书中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全国各企事业单位,直至城市社区居民和乡镇村民住户。本书融实用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紧密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书中许多内容和防火技术措施都是从大量火灾案例中提炼而成的。
本书可作为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消防安全负责人指导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必备用书,也可作为从事消防安全工作的专兼职人员、保安人员的工具书。
2.外加负荷造成破裂
(1)地震的震动,地基下沉使设备产生裂缝。
(2)铁路、汽车槽车等交通工具因撞车、颠覆而使槽罐发生破裂。
(3)管线、设备附件受损而发生泄漏。
3.设备内压增大造成破裂
(1)错误操作或违反操作规定使反应失调,因压力剧增发生破裂。
(2)高压气体容器或可燃气体、液化石油气储罐受高温作用,因热膨胀而发生破裂。
(3)高压系统的物料窜入低压系统造成破裂。
(4)急速开闭高压气体管道上的阀门时,会因压力冲击或水锤作用造成瞬间高压引起破裂。
(5)因化学反应失控使内压升高造成破坏。
(6)因相变化引起内压剧升造成破坏。
4.操作失误
(1)错误地操作阀门。如不应开启的阀门开启后引起泄漏;该关闭的阀门未关闭或未完全关闭而发生泄漏;误把开启的阀门当成关闭的而发生泄漏;误关闭不应关闭的阀门引起泄漏;阀门受损引起泄漏。
(2)开启孔盖引起泄漏。对于大于常压的设备,在未减压的情况下开启孔盖;把盛装易挥发易燃液体或物料的容器的孔盖敞开,大量蒸气逸散出来。
(3)违反操作规程引起泄漏。操作中不重视安全、有章不循;执行制度不严,工作马虎,工作现场检查不及时;设备不做定期维修、带病运转等。例如,在容器管道内可燃气体未被置换或置换不彻底,或未关闭与容器相通的管路上的阀门的情况下进行管路、泵类等拆卸引起泄漏;排泄阀或溢流阀打开忘记关闭等。
二、防火防爆措施
1.防止泄漏
为在异常情况下能够保证安全,选择材质要适当,设备设计要合理,要定期和不定期地测试和维修设备;应防止设备、容器及其附件受撞击;在施工作业中,不要损坏管道;防止内压升高,主要是防止发生不希望有的燃烧反应,注意防止工艺过程失控和蒸气爆炸事故。
2.组织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培训
新工人上岗之前,应对其进行严格的防火防爆操作培训,使其既熟悉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又了解安全操作的基本要求。
为了防止误操作阀门。阀门的设计和配置要合理,要设置开闭的标志并将管线涂以相应的颜色,以便于识别。
3.设置报警系统
在易发生滴漏和泄漏的部位,如法兰、回转轴、阀门、回弯头、孔盖、管道弯头等处,可设探测报警装置,以便及早发现微小滴漏现象。
4.防烧伤
液化石油气(或者低级烯烃)大量喷泄后,会沿着地面飘浮,应告诫人们不要进入气云范围。对已处在气云中的人员应迅速组织撤离,以防气云爆燃时受到伤害。
5.控制引火源
在物料泄漏的情况下,发生火灾爆炸往往是由于现场有某种引火源的缘故,故制止出现一切引火源是极为重要的。
6.用泄压方法减轻爆炸造成的损失
在有限的空间内,如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可考虑采用建筑防爆措施。
P81-82
人类同火灾斗争的历史证明一条真理: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要用火,但要免遭火灾危害,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消防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永恒的事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生机和繁荣,同时极大地促进了消防事业的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建筑的涌现,生产规模化的发展,许多新型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产品种类和数量的急剧增加,人们工作、劳动、科研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社会用火、用电、用气的方式呈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在消防方面,总的情况是好的。我国的火灾起数(每10万人口的发生率)和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但大量火灾事例告诉我们,我国火灾的发生起数和损失还是增加得较快,社会抵御火灾的能力还是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火灾形势严峻,不容忽视。
火灾的致灾因素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但绝大部分火灾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因此,就应该以人为本,动员人们进行必要的消防学习,增强消防意识,掌握有关的消防知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抗御火灾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亟须大力普及消防知识,帮助社会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管理人员、安全保卫干部、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以及广大员工群众和义务消防队员增强消防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必备的防火、灭火、消防安全管理以及火灾时逃生救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此我们编写了本书。
在编写中,我们本着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根据公安部《关于“十五”期间消防工作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公安部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讲话精神为指针,遵循火灾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消防法》等法律规范为依据。本书紧密结合实际,汲取经验教训,在燃烧和火灾基础知识、防火防爆基础、重点单位和部位防火、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灭火和救助逃生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系统的阐述,贴近消防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与时俱进,推行消防工作社会化,加强全民消防科普教育,让消防知识进入社会各单位和千家万户。
本书注重实用性,结合实际紧密,内容丰富,叙述简明,通俗易懂,面向基层,面向大众。本书是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消防安全负责人指导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必备用书,也可作为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保安人员、义务消防队员、员工群众的学习用书,还可供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基层有关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时参考。
编者水平所限,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