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怀揣着希望上路/新教师成长日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晓华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新教师成长日记”丛书的作者,都是没有什么“知名度”(至少现在还没有)的普通老师。本书为“新教师成长日记”丛书之一,展示的是作者成长的艰辛而富有探索意义的“过程”,而不是“功成名就”的“结果”。正在成长并渴望成功的读者,可能会从他的日常教育叙事中,“亲临”他实践的现场,感受他的情感和思想,把握他成长的轨迹,进而恍然大悟:原来“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是“教育在线”的一位普通网友。在普通而平凡的工作中,他创造出了不普通的成绩:连续12年获得南山区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1998年获得市优秀教师的称号,2001年被评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纵观他的文字,字里行间充满特区高三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和对教育理念的守望,体现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考和实践,真实地再现了红袖在应试教育和理想教育的夹缝里突围的困惑、艰难,以及思考和实践所带来的喜悦和幸福。他历练高三生活,点击教育现场,力求让学生在艰苦的高三学习生活中享受教师的阳光情怀。

目录

序 守望梦想朱永新/1

2004年08月:受命于危难之秋

08月09日 受命于危难之秋/3

08月10日 我的演讲(1):怀揣着希望上路——我的“就职”演说/6

08月13日 反思(1):品味教育的“三重境界”/12

08月17日 心语(1):心存感激/16

08月19日 我们聊聊(1):关注我们的精冲家园/19

08月22日 我们聊聊(2):与赖辉明零距离交流/22

08月24日 反思(!):教师的威信从何处来?/26

08月18日 肖佩霞,一个普通的名字/29

08月31日 心语(!):怎能辜负这份感动?/32

2004年09月—11月初:激情燃烧的日子

09月08日 我的演讲(2):机遇,其实就在你身边/41

09月09日 用心装扮教师节/48

09月10日 1分惜败,却收获一种精冲/54

09月16日 我的演讲(3):家长们,我们一起守望高三

——我在第一次家长会上的发言/59

09月18日 地上拣来的流动红旗/68

09月20日 我的值日“新政”: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70

09月29日 我的演讲(4):为了我们的希望——第一次月考前的动员/74

10月08日 初战告捷,且喜且忧:第一次月考/77

10月11日  再添一把火:月考总结/80

10月30日 运动会:激情燃烧的日子/86

11月07日 心语(3):我们输在哪里?——谈学习生活习惯/91

11月09日 我的学习“新政”:构建竞争意识,激活学习热情/95

11月10日 激情演绎,高潮迭起——11月月考总结/98

2004年11月中—2005年01月:当我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

11月17日 理要说透,情要给够:当发现学生舞弊时/105

12月07日 当我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110

12月10日 构建多维立体的教育立交桥——12月月考后家长会实录/117

12月17日 我迟到了/127

01月02日 美丽的教育——回忆我与一位往届学生的一段故事/131

01月18日 我的演讲(5):用智慧交流,用真情守望——在学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139

2005年02月—05月:在希望盛开的地方

02月03日 刘谦的来信/155

02月05日 反思(3):例说家庭教育的误区/161

03月lO日 一切尽在不言中:“一模”之后/166

03月18日 实录如斯,些许无奈:2005年3月28日/169

04月04日 努力耕耘,静待收获:嘉志来信/175

04月11日 教育需要一种精神——品读李镇西/181

04月18日 “改心”/184

04月30日 在希望盛开的地方/189

05月17日 今天是我的牛日/194

05月23日 我的演讲(6):大学不是我们的终极日标——我在最后一次班会上的发言/197

05月30日 心语(4):复恐匆匆说不尽/202

05月31日 “一班”,足这样写成的:在毕业典礼的时候/206

附录

1.写在大学边上 刘谦/217

2. 曾经的班主任 董振宁/224

3.家父红袖 陈容/228

代后记 在希望的田野上

——读《怀揣着希望上路》 李镇西/232

试读章节

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有人在国外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给老板洗盘子。规则规定,洗每只碗的流程有七道工序,然后得到相应的报酬。久而久之,这位打工者心生一计,为什么这么死板呢?于是由七道工序减少到六道,然后减少到五道。正在他得意的时候,被人发现,于是被解雇。之后当他向其他的老板求取工作的时候,一查他的资料,老板就都断然拒绝了,最后他在这个国度无法生存,只得黯然回国。

任何游戏都有它的规则,一旦破坏了这个规则,短期内也许有利,长远看,必将损害到自己的利益。

我们班级的管理也是如此。规章制度一旦建立,短期内肯定对一些人有所限制甚至伤害,但对集体以及个人的长远利益绝对是有裨益的。

老师为了同学们长远的利益,可能会牺牲某些同学的个别利益。为了班级的整肃严谨,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老师的苦心,千万不要以为老师和学生是对立的。其实我们的目标一致,没有任何利害冲突,我的职责就是管理好班级,让大家顺利地走进理想的大学。

今天,我向同学们表态:为了让同学们能够生活在一个安静整肃、和谐上进、积极进取的环境里,我将不遗余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同学们服好务。

(说完我久久地看着同学们,微笑着。他们还是没有反应,只是奇怪地看着我。)

假如我是歌手或者演员,假如台下不时有掌声鼓励我,我将更加充满信心。

(热情的掌声。)

这是我乞讨得来的掌声,不算。希望在一年后,同学们自发地由衷地给我掌声!

五、给自己建造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经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现在他只能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常常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因为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现在,我们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建造房子!

面对今天,我们要分秒必争!

展望明天,我们要信心百倍!

让我们一起怀揣着希望——

上路!

(长时间的掌声。)

P10-11

序言

守望梦想

朱永新

认识红袖(“红袖”是深圳育才中学陈晓华老师的网名),是因为“教育在线”(www.eduol.cn)。“教育在线”创办之初,总版主李镇西就邀请红袖担任“班主任论坛”的首任版主。几年过去了,无论多么忙碌,哪怕是担任高三的班主任期间,他仍然坚守在“班主任论坛”的版主岗位上,默默地丰富和充实自己,默默地激励和引领论坛的教师。红袖已经是我们“教育在线”的“名主持”了。

2004年夏天,他作为版主应邀出席“教育在线”第三届教育研讨会。在版主会上,红袖即席发言,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认为版土在奉献的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愉悦的享受,因此版主要善于利用论坛这个平台,把论坛变成充实自己、丰富自己,进而展现自己的平台。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05年初,他的两本专著《守望高三的日子》和《追寻教育的诗意》分别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如今,《怀揣着希望上路》又将付梓。正如他自己说的,“几本书稿的原材料,是十几年的教育积累,而成为书稿,却是‘教育在线’的魅力促成,没有‘教育在线’,就没有这几本书”。

在“教育在线”,他很少和我打招呼,但他的文章却不时引起我的关注。他的《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忧思录》,引起许多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共鸣,正如《湖南教育》的黄耀红先生所言:“陈老师的平民情结,深矣!尽管他人在深圳,却不时利用假期拖条板凳,与农民大哥聊生存,聊日子,这是为师者的良知。”正是这种良知和经历,赋予他更为深刻的人生内涵。记得他在《不幸而有幸的童年》中描述他小学就辍学的经历,生活的艰难和磨砺,铸就了他沉稳内敛而又坚强刚毅的性格,形成了他善解人意的良好素养,以及充满正义感和爱心的情感。这些,正是教育理想主义者必备的涵养和资质。

网络的魅力,在于培养和造就了一批e时代的新型教育者,在《在教育的长河中摆渡》这篇洋洋万言的文章中,他用饱蘸感情的笔墨,畅谈自己在网上的成长经历。他从大学到省重点中学邵阳市二中,再到深圳的育才,笔耕不止,有思考有反省有追求有梦想。他以农民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而没能系统地加工为喻,深入浅出地阐明教育教研的大道理,那就是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素材进行系统的整理,在整理中思考反省升华。他说:“镇西把他熟悉的材料加工成完美的家具,把他生产的那些辣椒、橘子等制作成上等的产品。所以镇西成为年轻有为的教育专家,而我们说得难听一点,只不过是教育领域里的一个朴实厚道的‘农民’而已。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结合自己的特色和长处,构建属于自己的一套教育体系,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如果能够突破教育理念的瓶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教育是一张无法超越的网》中,我看到了一个年轻教师在探索和追求过程中的艰辛与困惑。他说:“孔子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教育则不然。我们可以看破名利、看破红尘,可就是无法看破教育。积累越多,似乎问题越多。学得越多,感觉困惑越多;了解的教育理念越多,有时候反而困惑越多。教育似乎永远没有进入化境的时候,永远没有洞明一切的境界,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没有一把能够解开所有学生心灵之锁的万能钥匙。似乎永远无法超越、无法突破。就好像攀越一座山头,呈现在你面前的又是一座更高的山峰。我们始终只是一个在教育路途中迷惘的探索者,我们始于迷惘而又终于更高境界的迷惘。登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平芜尽处是青山,似乎教育更在青山外……”记得当时我第一个回帖:“这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文章,晓华的困惑是许多老师的共同困惑。如何走出困惑?请大家讨论。”结果引起“教育在线”网友的广泛讨论。正是这种不懈的追求,困惑而思考,困惑而解惑,才有他《教育是一条明净清澈的河》的敞亮境界。

2002年12月8日,我去香港讲学,在深圳稍作停留,回绝了其他的应酬,约请红袖、绵羊、内质网几个网友见面。在几个小时的畅谈中,感觉到他们的不容易。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他们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教育梦想,默默地守望着自己的教育麦田。红袖谈到他的班级建设,便显得换了一个人,侃侃而谈却不失风雅,从班级日记发展到班级在线论坛,再到网络班会的召开,再到班主任的一百个话题。谈班主任,他是行家;谈“班主任论坛”的打理,他是专家;谈教育理想,他是一个默默的追寻者。在他们告别之后,我忍不住在网上专门发帖:红袖等的努力,坚韧而很不容易。午夜12点,红袖的《我和市长是网友》的文章就贴了出来。我感觉他是位率性而真诚的人。

《守望高三的日子》本来是红袖在做高三班主任的时候开的一个主题帖,没有想到,它在“教育在线”十分火爆,连载过程中引起广大教师的强烈共鸣,我也不失时机地在后面扬其波而逐其流,希望更多的人像红袖一样坚守自己的教育岗位。纵观他的文字,字里行间充满特区高三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和对教育理念的守望,体现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考和实践,真实地再现了红袖在应试教育和理想教育的夹缝里突围的困惑、艰难,以及思考和实践所带来的喜悦和幸福。他历练高三生活,点击教育现场,力求让学生在艰苦的高三学习生活中享受教师的阳光情怀。我在该系列丛书的总序中说:“表面上看,教师的写作只是记录自己的生活,其实,他是在书写自己的历史。为了写得精彩,他们必须活得精彩,做得精彩。”李镇西说红袖的文字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我感觉他所做的和所追求的比他所写的更有深远的意义!我曾对红袖说,之所以把《守望高三的日子》收入丛书,不是因为你与学生之间发生了多么精彩的故事,也不是因为你的学生考出了多么优异的成绩,而是为了向更多的普通老师展示一位普通的班主任真实而平凡的教育生活,以激励更多的朋友认真善意地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天。

如果说《守望高三的日子》是对重点班的寄望,那么《怀揣着希望上路》却是在希望缺失的时候,在危难之秋,红袖临阵挂帅上任,给这个集体赋予了真诚的内涵和希望,也给这个集体注入了一汪活水,使之热烈起来,阳光起来。期间的苦闷迷惘,学生的浮躁焦虑,纪律的相对松散,家长厚重的期待,模拟考试的不尽如人意,红袖顶着压力,始终怀揣着希望,艰难而沉重地面对阴霾,播散着温馨和煦的阳光。他和学生真诚互动,和家长相互扶持,在“教育在线”网友的呵护下,一路艰辛,蹒跚而执著,有欢歌有笑语也有泪痕和悲凉,但希望始终没有泯灭,梦想始终在他和学生的心中高高地飘扬……

红袖是“教育在线”的一位普通网友。在普通而平凡的工作中,他创造出了不普通的成绩:连续12年获得南山区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1998年获得市优秀教师的称号,2001年被评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在近20年的班级管理中,他勤于思考并笔耕不辍,先后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文科教学》《师道》《广东教育》《福建教育》《教师之友》《青年教师》《深圳教育科研》《中国教师报》《德育报》等全国、省市报刊杂志发表教育教学文章近百篇。2005年初,他的专著《追寻教育的诗意》(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和《守望高三的日子》(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同时问世;如今,《怀揣着希望上路》又将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可谓是三喜临门,这是对他多年坚持和守望的褒奖。

红袖怀揣着希望上路,不仅记载着希望的厚重,而且也传承着一种梦想一种精神。相信他的弟子定能接过他心中的梦想,深藏心中,继续前行!

后记

在希望的田野上

——读《怀揣着希望上路》

李镇西

我和红袖(陈晓华是我的网友,无论网上还是网下我都习惯叫他的网名“红袖”)曾一起创建并主持一个大型网站的班主任论坛。为人善良而谦虚的他不止一次对我说要向我“学习”,而我总是很真诚地回答:“其实,你做得并不比我差,我只是把我的教育故事写成书而已!而这样的书你也可以写的。因为你也有这样的教育故事呀!我相信,你只要坚持记录自己每一天的教育实践,三年五年,一定会成为教育专家的!”

说这话的时候,足2001年夏天。现在,红袖果真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了书。2005年1月,他的《追寻教育的诗意》和《守望高三的日子》分别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和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如今,教育日记《怀揣着希望上路》即将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他用行动证明了我当年的预言——谁能说红袖不是一位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真正的专家呢?

可以这样说,就日常工作而言,绝大多数班主任的敬业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且,所有班主任都是一样的琐碎而辛苦;但最后,为什么只有少数班主任成为了教育专家或专家型的教育者呢?区别就在于是否思考与记录。而在我看来——实践、思考并记录,这正是一个普通的班主任成长为一名教育专家的关键所在!

因为当一位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一边实践一边思考一边写作(记录)时,他已经进入了教育科研的状态了,而且这种研究带有鲜明的人文风格与个性化色彩。我认为,这是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教育科研的最佳方式。

教育研究,之所以与一般的自然科学研究不同,在于它更多关注的不是因果,不是规律,不是物性,而是价值,是精神,是人性。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不是精确的而是模糊的。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准确地说,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已经融为一个整体。具体到班主任工作,师生水乳交融的亲密接触、心灵之间的息息相通,使得班主任的工作与研究完全合而为一,而且充满感情。这一点,在《怀揣着希望上路》中已经有充分的体现。我从红袖叙述故事的字里行间,不但感受到了真挚情感的自然流淌,而且还看到了他思想的火焰在熊熊燃烧。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日记的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特别是“思考”,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人们不是常说“一个作家应该同时是一个思想家”吗?那么,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位教育者都应该同时又是一位思考者。而班主任的日记写作,便是教育思考的很重要的途径。写作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的过程。近几年来,“生活体验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推崇。我认为,生活体验研究是一种最富个性化的研究,我们每个老师,包括班主任,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研究。“生活体验研究”,我可以通俗地理解成一边“生活”(实践)、一边“体验”(感受)、一边“研究”(思考)——即把自己的生活体验作为研究对象,自己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而这种研究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做,不管你是否有“课题”,你每天的工作,就是你的课题。现在回头想我当年写的《爱心与教育》,就是生活体验研究的结晶。这本《怀揣着希望上路》也是生活体验研究的成果。

当然,这种研究绝不是为学术而学术的研究,它首先基于研究者崇高的教育理想主义情怀,即超越眼前功利的教育使命感。这也是我读本书的一个强烈感受。没有崇高事业追求的人,是不可能对日常工作如此热爱并且深入思考的。我经常想,包括班主任在内的中小学教师,也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这四个字首先意味着一种没有理由不求回报甚至不求理解的神圣的使命感!作为一个普通教师,也许他一辈子都站在基层学校的教室里,每天都和孩子们在一起,但这不妨碍他以自己点点滴滴的奋斗推动着中国教育的进步,进而推动着中国的进步!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不能够要求每一个人只能做同样的选择;换句话说,每一个人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对职业的态度。但是,中国教育也的确需要一批乃至一代把教育当作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饭碗的教育者。他们应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有超越苦难的精神,有披荆斩棘的双手,有遥望未来的眼量;在他们的心中应该永远燃烧着教育理想主义之熊熊火炬!

教育日记《怀揣着希望上路》,始终飘扬着希望的旗帜,即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在他《当我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想到他的学生,就有了信心和力量。《怎能辜负这份感动?》《在希望盛开的地方》《用智慧交流,用真情守望》等文字,既直面现实,毫不委饰,又不乏浪漫和真诚的思考。我在《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一文里写到:“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

红袖正是这样一位直面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我以我是他的志同道合者而自豪。在他的《怀揣着希望上路》即将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之际,写下上面的文字,表达我对红袖由衷的敬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