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1979你让我抱一抱/99青春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章元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既以现实的与记忆的相叠加的手法交叉叙述故事,又在客观叙事中带人主观意绪,使作品呈现出旖旎而独特的复调色彩。经由青年女作家小多的个人情感纠葛,对那种在当下都市青年男女之中颇为流行的游戏爱情和游戏人生的态度,进行了深切的揭示与冷峻的反思。文字语言,不仅叙事、抒情和议论相互杂糅,而且把自傲与自愧、嘲人与自嘲、俏皮与俏丽熔为一炉,使小说文字本身即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内容推荐

生于1979年与1980年之交的女作家小多,聪慧而慵懒,以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对待一切,“我谁都不爱,我只爱自己,无论是谁给过我什么样的教训,我都学不会先爱别人,再爱自己”。小多用游戏的态度面对那些爱她的人:想娶她的大学教授乔、把她当成宝贝宠爱的Joe、住在地下室的“同志”创可贴、忘年之交的书吧老板大仙、如同Joe一般深深爱她的槟榔

乔跳楼自尽了,Joe因车祸而死,槟榔在印度洋海难中生死不明。悲剧一再地发生,小多的人生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沉重。

目录

序:摇曳的文本成功的新变

第一章 六月某日

来自面膜的第N+1种声音

一天到晚游戏的人啊

不要说话,只要微笑

没有糖衣的炮弹

把我的悲伤留给你

我们小手拉小手

跳啊跳

被阉割的迷恋

给我一把椅子

裸体的盛宴

你一定很爱我

第三章 某年

穿上香水去私奔

黑色囚禁白色

You are my apple

我们都在轮回中

第四章 九月某日

从一数到六

哈啰,伽利略

不如跳舞

夜的胡须

我烫伤了什么

与李白老师并肩作战

第五章 十月八日

晨钟暮鼓

Wiil still love you tomorrow?

我拿明天赌青春

马桶,我亲爱的

实验剧场

呼啸山庄

第六章 某时

为裸露的身体穿上魅力

写剧本的那个人

房间里流出来的爱

试读章节

如果你不曾流泪,那就证明我还不够爱他。

那么,原本应该离开这个世界的人,也许是我。

Joe说,我其实是一个自私的人,我就是要把你宠坏,把你宠上天,让别人都忍受不了你的坏脾气,你也忍受不了别人对你不够好,那样你就永远都不会离开我,永远只是我一个人的。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我,那不是你的错,而是我不够爱你,对你不够好。

Joe说,有一天我们都老了,老得都不能动了,我也会拉着你的手,和你相互依偎着,坐在夕阳下,吻你没有牙齿的牙床,让别人羡慕地看着我们这对疯狂的老公公老婆婆。

Joe说,我确定你爱我的那一刻,是从做心理测试开始的。我们在网上算自己可以活多少年,你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我不愿意比你活得久!”可你知不知道,我也不愿比你活得久……

Joe说,我一定不能比你死得早,我不能让你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这世上,我一定要好好照顾你,直到最后一分一秒。可如果你不在了,我一个人又怎能活得下去?

Joe说,你这么爱漂亮,我一定会把你的葬礼办得漂漂亮亮。你说过你只放心让我来办你的葬礼,我也相信我决不会让你失望。可我真的不知道,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我还能不能有心力让你满意。我怕我已活不下去。

Joe说,我要把我的一切都给你。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都会为你做到。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

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

他把什么都给了我,他的一切,所有的一切。

我亲爱的Joe,我最最亲爱的Joe,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列颠簸的火车,那列油漆斑驳要靠爱来填充颜色的火车,我们相识的地方……P1-2

序言

序:摇曳的文市 成功的新变

白 烨

自从在第二届“新浪原创小说大赛”中读到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高跟鞋不跳舞》之后,我基本上就成了虽不知名但别有才情的小才女章元的忠实读者;她的《我的痛已绝版》、《20后没有初恋》等长篇小说,都一一拜读了,她为《青年文学》所撰写的专栏文章,也差不多每期都必看。

爱读章元,不知不觉,究其原因,盖因“好玩”。

对于一个经常阅读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的人来说,读多了那些过于“拿劲”的,力图“深刻”的作品之后,会明显感觉到一种深度审美的疲劳。这使你在潜意识之中,会期待一种更为自然的表达,渴望一种真正轻松的叙事。章元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境况之下,进入了我的视野,满足了我的期许。她虽为文学新人,却有着把生活艺术化,或把艺术生活化的独门功夫,这就是在游戏化的生活故事、戏噱化的叙述语言中,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寄寓自己的所思所想。她会在谈笑风生之中,把你引入喜怒哀乐的规定情景,又会在热嘲冷讽之中,细切传达她好恶分明的个人性情。读她,你会感到轻松有趣;读她,你会觉得总有所获。

这部《1979,你让我抱一抱》的长篇新作,在章元的小说创作中,既是她创作历程中按部就班的又一成果,也是她不满现状和力图新变的一个标志。这就是小说在她以往的可读、好看的基础之上,又增添了诸多新的因素,做出了许多新的尝试,使得作品的形式更见丰繁,内蕴也更为浑厚。就我的阅读体味而言,以下三点给我印象尤为深刻,因而以为值得引起注意。

其一,作品经由青年女作家小多的个人情感纠葛,对那种在当下都市青年男女之中颇为流行的游戏爱情和游戏人生的态度,进行了深切的揭示与冷峻的反思。

作品里的女作家小多,少年成名,踌躇满志,但却总有一个耿耿于怀的心结,那就是出生于1979年与1980年之交的她,“70后”与“80后”两边都既靠又都不靠,她抱着“不屑于与‘80后’为伍”的心态,想要证明自己要更为成熟,但骨子里的游戏一切的态度,却使她不断地放任自流,从而给别人的人生制造了种种障碍,也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种种坎坷。

小多所深爱的也深爱着她的男青年Joe,在一次突如其来的车祸中不幸丧生;由此她在一种自怨自艾、自恋自恃中,把男女情感的交往,当成游戏的筹码,游走于学校老师乔、酒吧老板大仙之间的“忘年之恋”,把那个像Joe一样深深爱着她的人和她的作品的小帅哥槟榔,当成了情感游戏中的陪客;结果使认真的槟榔负气出走,遭遇到印度洋大海难生死不明。小说采用了一种欲扬故抑的手法,女主人公小多一上场就以聪慧又慵懒的姿态,用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对付一切,但当迭次带来麻烦,每每造成悲剧之后,她不能不在越来越沉重的人生中反躬自省,她至少开始认清了自己,那就是“我谁都不爱,我只爱自己,无论是谁给过我什么样的教训,我都学不会先爱别人,再爱自己”;“我永远学不会负责与不自私”。在这带有些许自怨的自省里,无疑暗含了作者基于生活现实的一种人性洞悉和人生批判;于此,一出喜剧在循序演出的过程之中,也就渐渐演变成了让人为之唏嘘的悲剧;好在就女作家小多而言,她还年轻,还有机会改写自己和改变人生,从而在已经发生的悲剧谢幕之后,重张新的人生。但是,这样的迹象影影绰绰,并不鲜明。正是在有所反省,但程度欠深,有所省悟,但不够自觉上,作品留给了人们诸多未知的悬念,也留给了人们继续思索的空间。

其二,既以现实的与记忆的相叠加的手法交叉叙述故事,又在客观叙事中带人主观意绪,使作品呈现出旖旎而独特的复调色彩。

作品在表现女作家小多的情感际遇时,她与乔、与大仙、与槟榔等人的情感交往,多是酒吧相遇、旅途邂逅、手机约会等现实层面的“现在时”描写,而与那个Joe的爱恋,则采用了触景生情、记忆回放的方式,把那些“过去时”的感人片断不断嵌入当下的“现在时”,并以如影随形的梦幻般情景,构成了超越现实的诗意画面。这既在“过去”与“现在”的两相比照中,凸现出了小多与Joe的那份情感的真挚与深沉,又使作品的线性叙事在双层叠加之中,充满了一种温馨与缠绵,焕发出一份飘逸与灵动。而作者在那以第一人称为主的叙事视角之中,又时而讲说故事,时而抒发感慨,时而描述现状,时而沉湎回想;那种客观与主观相杂糅,现实与梦幻相交叉的表述,既寓“多”于“一”,又“淡”中见“浓”,使作品的叙事错彩镂金,摇曳多姿,倜傥不羁,暗香浮动,有时读来似真似幻,有时读来如泣如诉,如此非同寻常的叙事手法,引动得你既要为之动情动容,又要为之动心动魄;而且不到她收笔交底,你也很难预知故事发展的究竟。章元的这一逾越了传统小说叙事手法的尝试,既是新异的,也是成功的。它不仅把自己的小说写作技艺有力地提升了,而且也把小说叙事在艺术表现上的可能性也加以拓展了。

其三,作品的文字语言,不仅叙事、抒情和议论相互杂糅,而且把自傲与自愧、嘲人与自嘲、俏皮与俏丽熔为一炉,使小说文字本身即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章元常用“一点正经没有”的语言,书写游戏性的人生故事,那不只内涵颇为幽默,而且态度相当狎昵。可以说,如今敢用这种语言和善用这种语言写作的,不说是绝无仅有也可说是风毛麟角。章元既有的这种语言,在这部小说里,更加地逞性而为,越发地不一而足,称得上是心娴手敏,长袖善舞,锋发韵流,余音绕梁了。她有时在率真中显出刻薄,如“现在‘美女’已经把作家‘强奸’得够呛了”;有时又在俏皮里包裹着真诚,如“她是一个善良的女孩,难得的是,还长得那么漂亮。这年头表里如一的人可不多了”;有时又在简洁中显出深沉,如“婚姻,有时是一种不太高明的谋生手段,得用自由、欺骗和偷情来换”:有时又在庄严中透出反讽,如“我其实很喜欢这样的聚会,没喝多的时候,谈的都是衣服、化妆品和男人,喝多之后就会谈人生理想”。嘲人时,她从不手软,如说大仙,“他是一个制造艳遇、享受艳遇也收容艳遇的人”;自嘲,她也毫不留情,如“混蛋大多过得幸福,我想成为一个不打折的混蛋”,“Joe真是一个笨蛋,他遇到的我,没有心和肝”。这样的语言,机敏里有睿智,真率里有狡诈,诙谐中见泼辣,戏弄中见痛快,而且,因为脱口而出,肆口而来,显得毫不做作,自然而然。就这一方面的语言表现而言,更为精彩的是作品里的人物对话,那常常是融汇了自欺又欺人,贫嘴又滑舌,斗智又斗勇,调情又煽情的多种成分在内的对手戏,不似相声胜似相声,不似小品胜似小品。我相信这样一个说法:作品的语言,常常就是作者艺术天性的自然流露。因为与天性勾连,所以无法重复,难以置换。章元的插科打诨,亦庄亦谐的小说语言,越来越成为她作品风格的重要标识,这在“70后”乃至“80后”两代写作群体中,可以说都是卓尔不群、独树一帜的。

说到这里,我想接着作品有关“1979”和“1980”的话题,发表一些个人看法。我知道,章元在作品里所写到的作品主人公小多对“1979”和“1980”的斤斤计较,其实也是她自己萦绕萦怀的一个心结。在小多的这个具体细节上,我相信那也是她个人情怀的一种写真。因为生于1979年底,又刚刚出道露头,人们谈论“70后”一般不会提及;又因非属80年代生人,在人们热闹炒作“80后”时,也压根粘不上边。这种两边不粘、两头不靠的情形,看来是有一些尴尬和失落,但细想一下也不尽然,至少是有其短也有其长。两头都靠近,两边都接壤,正可以各取其长,互补其短。即如章元来说,她因生于70年代末尾,比之“70年代”中出道较早的那些作家们,显然因青春年少和年轻气盛,更具活力,更有锐气;而因比“80年代”写手稍稍年长一些,因而阅历要更多一些,准备也更足一些,又比之那些“80后”写手们显得更加成熟,更有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好像生存于“70”与“80”两代人夹缝之中的章元,反倒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双跨的空间,使自己自由驰骋和长足发展。

我这样说,并不是没话找话,而是陈述一种事实,说出一种真相,而比我的话更为有力的,便是这部活力四射的《1979,你让我抱一抱》。我相信读者诸君读了这部作品,一定会像我一样地认定:这既与已成名的"70后”作家的作品有别,更与“80后”作者的作品不同,它属于那个粘连了“70后”与“80后”,又超越了“70后”和"80后”的作者,那就是章元。

2005年7月18日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4: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