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焰火
分类
作者 梁筠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才情、机智、优美、广博……这是从这本少女的成长录中所散发出来的,书中记录了她从初中二年级到大学一年级期间的部分日记、札记、随笔,表露了她成长之路的完全体验,包括友情、爱情、成功、失败……文笔朴实却富有意味,让人感动,更令人启发。

内容推荐

本书收集了作者梁筠从初中二年级到大学一年级期间所写的部分日记、札记、随笔等,它完全出自作者自己的体验,文笔朴实却富有意味。通过它,可以了解中学生的一些学习成长过程,对中小学生及其家长、中小学教师及管理工作者不无启发。

目录

1998年初二

羡慕阳光/2

枯枝/4

在雪中/5

读书有感/6

我不知道/7

1999年初三

弥补/10

浅谈朋友/11

感受世界/13

今天是母亲节/14

好友/16

读罗曼罗兰《音乐散文集》有感/17

捡废瓶的人/20

挑战/22

表现/25

2000年高一

初上高中/28

游灵山/30

下雪了/32

锋芒——读《牛虻》/34

活着

(一)读《活着》/37

(二)读《挪威的森林》/39

婺源民俗风情节/41

剥落——读《情人》/44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47

《围墙》读后感/49

和德彪西的一次偶遇/50

2001年高二

手/56

《呼啸山庄》读后感/58

日记/62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68

复杂?简单?/72

2002年高三

对那“26.9%”的人说/78

乱记/80

社会意识潮流中的主见/84

渐变/87

赏析《江南春》/89

雷阵雨/91

两个版本

(一)走过舞者的村庄/94

(二)跑题/96

狂梦

(一)清点/100

(二)等待/101

读诗词名句随想(三则)/103

解释

(一)美好/105

(二)个性/106

(三)对手/108

(四)成功/109

雕刻生活/112

时间之路/114

结语/116

2003年大一

黏土贝壳/120

无题/131

橡皮娃娃

——西方哲学史作业选

(一)我在思考的问题/134

(二)关于中国学生创新能力的讨论/135

(三)问题睥开始/136

(四)美好人生的标准/137

(五)现代艺术的“酒神”文/140

(六)我看哲学/142

试读章节

我是在学画水粉画的时候,接触到“渐变”这个词的。——逐渐在红色中加白,调匀,红色就可以“渐变”到粉色,再“渐变”到白色。但是,我最感兴趣的不是整个渐变的过程,而是其中难以区分的无数个“中间体”:粉色。我喜欢在这些中间体中观察红色与白色的微妙关系,它们相互融合的程度,以及这种程度带来的效果。有时我甚至觉得,学习“渐变”不是学习从一种颜色变到另一种颜色的过程,而是学习两种颜色之间的关系。

如果两个人形成了一个简单的“群体”,我们可以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假设他们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我便把他们看作两种色彩,比如红色和白色,而他们相互认识并产生某种“关系”的过程,就可以看作红色和白色同时“渐变”到某种粉色的过程。这个“粉色的群体”很可能会很好地表现着红色和白色的特征,以及它们融洽相处的状态。

但当我们把这个“群体”的范围扩大的时候,比如扩大到“社会”,就会产生一些问题。许多人会发现他们身上具有很多社会的共性,即中间体的色彩。他们想逃脱这种“渐变”结果的束缚,而完全体现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他们厌恶和社会中的其他人具有相似的性格,甚至厌恶整个社会。他们专做别人不做的事,甚至做道义上不太正确的事。

同样,在给予“群体”中的某一“个体”充足的力量时,也会产生不良后果。在纳粹具有了足够的军事力量时,他们想消灭所有的犹太人,因为他们不允许两种民族的融合,他们想要阻止这种“渐变”的发生。

人与人之间产生“渐变”,或者融合,真的是不可接受的吗?

我在读小说的时候,有时会发现作者在写我自己的想法。在和人交流的时候,我也常发现我与对方对某件事持有相同的观点。这时,我从不因为我们有了“共同的特征”而沮丧,相反,我喜欢这种“共鸣”。

我也会对某些人的某种性格感到由衷的钦佩或对某些新奇的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我不假思索地学习这些人或这些事。我想,这种对他人特征的主动“融合”,是使人不断进步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不反对在一定程度上的“渐变”。我想,一个理想的群体应该是很好地融合了多种个性色彩的“中间体”。其中,每个个体都与其他个体以及群体之间保持着融洽的关系。我也相信,这种关系甚至能够更好地体现个性的特征,就像粉色很好地体现着一种温暖的纯洁一样。只不过社会关系相对趋于复杂,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虚心、宽容心和耐心罢了。

P87-88

序言

自然造化的偏心让人惊讶,它把太多的才华都给了一个名叫梁筠的女孩。

聪明少男少女的文章以前也读到过,无论才情、机智、文笔的优美还是知识的广博,都让我羡慕,但像梁筠这样又富于思考的却少。比如在《我看哲学》一文中,梁筠提到她一位校友的话:“哲学给了我一把屠龙刀,可这世界上没有龙。”话说得潇洒,豪迈。聪明人从师傅那儿很快就看懂了屠龙法,而后却找不到龙,我相信这是真话。对此梁筠写道:“在我看来,龙是有的,那就是人的淡漠。这淡漠不是对他人……是对于自我的淡漠。”梁筠又说:“这个世界发展太快了,快到了我们都不舍得抽出时间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心灵,精神和思想。”真是真是,人们更愿意花时间去装修房子,维护皮肤、头发还有牙,却腾不出工夫来照看自己的心灵。梁筠说:“我想首先学会为了自己而思考。”是呀,除了在人的心里,哪儿还能找到龙呢?

我一直有个疑问:如果把人间比做一个大工厂,大实验室,其最终的产品或成果是什么?设若一天地球人跑到了外星人家,咱终于能够找到的是什么?或究竟有什么要紧事,值得这么大老远地跑来说?

傻问题!至少在忙着“唯物”的人们来看,是巨傻之问。曾有“导师”说过:“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十个聪明人也回答不出。”又曾有一位伟大的人说:“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要艰难十倍。”这下好了,十对十,扯平了。也许,他们是要联合起来告诉我们一个完整的真理:聪明人=傻瓜。至少在命运面前这等式成立,就比如有限的系数再小或再大,也要在无限面前美丽地扯平。

不过,这样一来就怕问题闹得更傻更大了:活着的意义呢?

借机我插旬嘴:这样一来,上帝就在了——一道所有聪明人加起来都解不开或解不完的题,谁出的?我想,此题之最简要的表述是这样:在没终点的路上,你终于能够得到什么?梁筠以其诚实与谦恭,正在向答案靠近:“关心自己的心灵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思考,去探求,让自己的思维延展开来,充满整个世界。那样,世界都是充实的,我们自己也是充实的。”接下来,我猜是一个(向着答案)永恒靠近的过程。但永恒靠近,为什么不可以就是答案?非得突然回零才满意?永恒靠近,即永恒的悬疑引领出的一条永恒的超越之路。人即超越,难道不比盖棺论定好?

“为了自己而思考”,依我看是写作的最纯洁的出发点,否则到怕要学会迎合与墨守。生命凭其鲜活,一落生就知道天大的事,到是后来“主义、主义”地给走瞎了。那我就再插句嘴吧:没有哪一种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只要诚实地问过它了,和不断地问着它。巨傻之问或非凡之题充满善意,谜面本身已然泄露了一半谜底:生活>活着。

史铁生 2004/10/17

书评(媒体评论)

自然造化的偏心让人惊讶,它把太多的才华都给了一个名叫梁筠的女孩。

聪明少男少女的文章以前也读到过,无论才情、机智、文笔的优美还是知识的广博,都让我羡慕,但像梁筠这样又富于思想的却少。

——史铁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7: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