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直逼底蕴,还原历史本真的文史巨著,一部透视精深,再现人物群像的文学鸿篇。史诗般的恢弘、沉劲、深邃、恣肆,前所未有地尽展远东大战全景。原质、原色、原义,直逼形形色色而又万劫不覆的大难,大恸、大荒和大真,精微剔透,酣畅淋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远东大战纪事(共3册)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部直逼底蕴,还原历史本真的文史巨著,一部透视精深,再现人物群像的文学鸿篇。史诗般的恢弘、沉劲、深邃、恣肆,前所未有地尽展远东大战全景。原质、原色、原义,直逼形形色色而又万劫不覆的大难,大恸、大荒和大真,精微剔透,酣畅淋漓! 内容推荐 本真的历史。是需要人类的精神品性支撑的。 作者以胆以识以自然、深邃、犀利、峻拔的诚实和突入远东大战原生状态最动荡、最悲烈、最深隐领域的自然力、洞察力、结构力,直抵1927年6月至1945年9月的反人类反人性血腥风暴;直抵中、美、苏、英、朝、菲、马、澳、缅、印尼、印、泰、越等国抗日惊天动地的律动和汪洋恣肆的原质、原色、原义;直抵日本军国主义发生、发展与灭亡全部历史的猩红:直抵形形色色而又万劫不复的大难、大恸、大荒和大真:十年劳志,十年苦索。自浩如烟海、沉积历久的史料中披沙拣金,砥砺垂成。该作摈除一切国家、民族、政党、宗教、人种、文化之已见,唯不舍终极真相与悲悯情怀。读者将一览远东大战各方最高统帅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各级官兵怎样野战多伤死,白骨蔽旷野;将洞见国家政要何以被战争风云裹挟。自称雄压远东的战争集团由什么人供养、供奉和支持。数千万黎民何以被冤杀、虐杀、滥杀。一百多位历史人物皆以强烈的真实跃然纸上。既有毛泽东、周恩来、斯大林、罗斯福、蒋介石、尼米兹、麦克阿瑟、史迪威、宋美龄、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杉山元、山下奉文、冈村宁次等远东战场的高层决策者,也有普通抗战官兵,如第一个牺牲在中国战场的美军飞行员罗伯特·肖特、至死不与日本人合作的菲律宾大法官何塞·桑托斯、马来亚抗日义士卡蒂素母女、印度尼西亚抗日义士苏比里耶迪、战死在日本冲绳登陆战场的美军中将西蒙·巴克纳尔、义无反顾的朝鲜抗日志士尹奉吉、智勇双全的“136部队”义士林谋盛等。该作对中国国共两党诸多将士的描写酣畅淋漓。如彭德怀、左权、杨靖字、陈若克、赵崇德、赵一曼、张自忠、李家钰、齐学启、李宗仁、薛岳、姚子青……该作对日本上至天皇裕仁下至平民的剖析,亦举重若轻,精微剔透。全书融文史于一体,以史诗般的恢弘、沉劲、深邃、恣肆,前所未见地尽展远东大战全景,使还真实以真实的历史从此具有了化石与浮雕般的品质和意义,读来令人激赏不已。百感交集。 目录 第一卷 序编 (1927年4月13日至1931年9月18日) 第一章 从“东方会议”到“济南惨案”(1927年4月13日至1928年5月11日) 第一节 枢密院“地震”与“东方会议” 第二节 “南昌起义”与蒋介石访日 第三节 “济南惨案”与井冈山斗争 第二章 裕仁天皇即位与滨口雄幸首相遇刺(1928年11月10日至1930年11月14日) 第一节 天皇裕仁即位与“东北易帜” 第二节 “北满参谋旅行”与东北军主力入关 第三节 伦敦海军裁军会议与滨口雄幸首相遇刺 第三章 江西“剿匪”与“九一八”事变(1930年12月9日至1931年9月18日) 第一节 “剿匪”出师不利与日军“五课长会议” 第二节 本庄繁到职与“九一八”事变 第一部 (1931年9月19日至1933年8月14日) 第一章 从天皇御批到上海之危(1931年9月19日至1932年1月23日) 第一节 “不抵抗”政策与东三省沦陷 第二节 国联调停与马占山抵抗 第三节 溥仪之喜与蒋介石之恼 第四节 李顿之行与上海之危 第二章 十九路军抗战与《淞沪停战协定》(1932年1月28日至1932年9月9日) 第一节 上海血战与十九路军求援 第二节 陈嘉庚“支前”与日本间谍逞狂 第三节 溥仪“登基”与虹口公园大爆炸 第四节 《上海停战协定》与日本承认“满洲国” 第三章 长城抗战与冯玉祥举旗(1932年9月16日至1933年8月14日) 第一节 “抚顺惨案”与蒋氏湘江之行 第二节 榆关之战与热河失守 第三节 《塘沽协定》与冈村宁次朝觐 第四节 伊田助男殉难与日本退出国联 第五节 察哈尔抗战与冯玉祥败走
第二部 (1933年10月25日至1937年7月7日) 第一章 从“福建事变”到《何梅协定》签订(1933年10月25日至1935年6月1 1日) 第一节 绝密《对华方策》与“福建事变” 第二节 张学良“遵命剿匪”与“天羽声明” 第三节 宋庆龄出山与东条英机擢升 第四节 吉鸿昌就义与汪精卫唱和 第五节 溥仪访日与蒋介石赴滇 第六节 杨靖宇苦战与《何梅协定》签订 第二章 从红军入陕到金日成抗日(1935年8月19日至1936年4月9日) 第一节 红军北进与孙凤鸣行刺 第二节 美浓部达吉遇刺与伦敦海军裁军会议 第三节 冀察政务委员会登场与大学生请愿 第四节 “广田三原则”与“二二六”事件 第五节 赵一曼就义与金日成抗日 第三章 从“蒙古军政府”出笼到“西安事变”(1936年5月12日至1936年12月12日) 第一节 “蒙古军政府”出笼与“两广事变” 第二节 斯诺专访与“丰台事件” 第三节 张学良违命与傅作义歼寇 第四节 东条英机晋升与“西安事变” 第四章 从蒋介石许诺到“卢沟桥事变”(1936年12月17日至1937年7月7日) 第一节 周恩来受命与宋美龄犯难 第二节 蒋介石许诺与张学良入笼 第三节 朱德宣言与周恩来遇险 第四节 “大连会议”与“卢沟桥事变” 第二卷 第一部 (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22日) 第一章 从平津失守到淞沪激战(1937年7月7日至1937年10月20日) 第一节 秦德纯决断与杉山元狂吠 第二节 裕仁盖玺增兵与蒋介石厉言抗战 第三节 淞沪战事初起与日军战略调整 第四节 《国共合作宣言》与平型关大捷 第五节 南洋捐献高潮再起与东京首次御前会议 第二章 从上海溃退到南京大屠杀(1937年10月28日至1937年12月16日) 第一节 四行仓库激战与明阳堡奇袭 第二节 板垣兵阻忻口与罗斯福“炉边谈话” 第三节 “九国公约”会议与中国军队溃退 第四节 布鲁塞尔调停失败与杨虎城归国 第五节 “死守南京”与“向后转移” 第六节 “解除军纪三天”与南京大屠杀 第三章 从台儿庄血战到徐州失守(1938年1月8日至1938年5月30日) 第一节 “帕奈”号余波与“第一次近卫声明” 第二节 台儿庄血战与徐州设陷 第三节 中共游击战显威与美国决定援华 第四节 毛泽东“鲁艺”讲学与张自忠徐州突围 第四章 从炸毁黄河大堤到武汉失守(1938年6月7日至1938年10月22日) 第一节 炸毁黄河大堤与抗联“八女投江” 第二节 斯大林远东决策与汪精卫酝酿妥协 第三节 冈村宁次赴汉与张鼓峰之战 第四节 武汉会战总动员与延安高层大交接 第五节 苏联空军援华与华侨再掀捐赠高潮 第六节 外围数月血战与武汉空城弃守
第二部 (1938年10月30日至1941年12月7日) 第一章 从汪精卫叛逃到随枣之围(1938年10月30日至1939年5月12日) 第一节 汪精卫密谋与罗斯福来电 第二节 东京战略诱降与长沙“焦土抗战” 第三节 汪精卫叛逃河内与蒋介石调整战略 第四节 日军登陆海南岛与中共游击大华北 第五节 罗卓英反攻南昌与汪精卫潜返上海 第六节 诺门坎之战与随枣之围 第二章 从罗斯福废约到张自忠尽忠(1939年7月3日至1940年5月16日) 第一节 延安反投降与白宫废商约 第二节 汪记“国民党”与重庆“参政会” 第三节 薛岳一战长沙获胜与太行“名将之花”丧生 第四节 斯大林重申诺言与杜聿明昆仑关死战 第五节 胡适尴尬衔命与金日成艰难行军 第六节 杨靖字雪国献身与傅作义五原抗倭 第七节 宋庆龄赴渝与张自忠尽忠 第三章 从溥仪“朝圣”到“皖南事变”(1940年6月26日至1 941年1月1 1日) 第一节 溥仪“朝圣”与陈嘉庚访渝 第二节 东条英机入阁与八路军“百团大战” 第三节 日军进占海防与蒋介石阅兵重庆 第四节 国共争端再起与白宫对华新策 第五节 周恩来虎穴斡旋与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 第四章 从冈村宁次坐镇华北到山本五十六策划珍珠港偷袭(1941年1月25日至1941年12月7日) 第一节 东京军部密谋与白宫特使访华 第二节 松冈洋右访苏与陈纳德得令 第三节 重庆校场口惨案与苏德战争爆发 第四节 冈村宁次坐镇华北与美英首脑联合宣言 第五节 东条英机受命组阁与山本五十六策划珍珠港偷袭 第三卷 第一部 (1941年12月8日至1943年1月11日) 第一章 从珍珠港事件到菲律宾失陷(1941年1 2月8日至1 942年3月1 1日) 第一节 重庆欢呼与延安远虑 第二节 山下奉文攻占马来亚与罗斯福对日宣战 第三节 薛岳三战长沙与八路军华北苦战 第四节 美军菲律宾遭殃与英军新加坡投降 第五节 蒋介石出访印度与麦克阿瑟撤离菲律宾 第二章 从巴达维亚失守到珊瑚岛海战(1942年3月6日至1942年5月23日) 第一节 巴达维亚失守与中国军队入缅 第二节 巴丹守军投降与延安发动整风 第三节 巴丹死亡行军与裕仁陶醉奇胜 第四节 仁安羌英军获救与杜立特轰炸东京 第五节 冈村宁次华北“大扫荡”与尼米兹珊瑚岛大海战 第三章 从左权殉国到居里使华(1942年5月25日至1942年7月21日) 第一节 左权殉国与酒井丧命 第二节 蒋介石夫妇广播演说与陈若克母女惨烈牺牲 第三节 《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与中途岛大战 第四节 溥仪数典忘祖与周恩来纵论时局 第五节 汪精卫“新政”与居里使华 第四章 从陈毅坚守苏北到冈村主政“兵站基地”(1942年8月4日至1 943年1月1 1日) 第一节 陈毅坚守苏北与尼米兹争夺瓜岛 第二节 延安大生产与裕仁大祭奠 第三节 美军出击新几内亚与苏军反攻斯大林格勒 第四节 东条英机困厄与美军克复瓜岛 第五节 卡蒂素母女献身救国与冈村主政“兵站基地”
第二部 (1943年1月14日至1944年10月20日) 第一章 从卡萨布兰卡会议到“大亚洲主义”(1943年1月14日至1943年5月13日) 第一节 卡萨布兰卡会议与对峙新几内亚 第二节 “东亚联盟”出笼与盟军浴血布纳 第三节 中国军队蓝伽整训与宋美龄受命赴美 第四节 陈纳德扎寨昆明与东条英机巡察南京 第五节 桑托斯马尼拉赴难与彭德怀山西坚守 第六节 山本五十六南洋丧命与宋庆龄重庆义捐 第二章 从美中空军显威到斯大林出访德黑兰(1944年1月3日至1944年6月25日) 第一节 美中空军显威与胡宗南围困陕北 第二节 东条督战印尼与板垣苟且汉城 第三节 丘吉尔算计魁北克与“136”潜入马来亚 第四节 “136”潜入马来亚与“现人神”问道重臣 第五节 林谋盛战死沙场与余程万保卫常德 第六节 柴崎惠次贝肖岛自焚与蒋介石开罗亮相 第七节 齐学启殉国缅甸北与斯大林出访德黑兰 第三章 从重庆举行宪政座谈到牟田口惨败英帕尔(1944年1月3日至1 944年6月25日) 第一节 重庆举行宪政座谈与东京发动“一号作战” 第二节 孙立人苦战孟关与张治中遵命谈判 第三节 冈村宁次偷袭豫中与李家钰血洒河南 第四节 诺曼底登陆与长沙失守 第五节 马里亚纳海战与牟田口惨败英帕尔 第四章 从杨虎城被囚玄天洞到史迪威抱憾离重庆(1944年7月7日至1944年10月20日) 第一节 杨虎城被囚玄天洞与日军民自绝塞班岛 第二节 东条英机四处碰壁与毛泽东笑谈时局 第三节 东条英机被逼下台与水上源藏密支那切腹 第四节 罗斯福弄巧成拙与卫立煌反攻滇西 第五节 哈尔西大战莱特湾与史迪威抱憾离重庆
第三部 (1944年11月6日至1948年12月22日) 第一章 从斯大林重返红宫到蒋介石奢谈宪政(1944年11月6日至1945年3月1日) 第一节 斯大林重返红宫与汪精卫客死异邦 第二节 麦克阿瑟登陆莱特岛与张学良被囚天门洞 第三节 蒋介石喜庆新年与岩渊三次血洗马尼拉 第四节 周恩来再赴重庆与三巨头会晤雅尔塔 第五节 “卫国军”血染东爪哇与蒋介石奢谈宪政 第二章 从岩渊三次疯狂嗜血到牛岛满死前忏悔(1945年2月26日至1945年6月22日) 第一节 岩渊三次疯狂嗜血与冈村宁次再蹿高位 第二节 铃木贯太郎无奈就任与荷克少校献身异国 第三节 中共召开“七大”与裕仁筹划新策 第四节 何应钦遭遇尴尬与冲绳岛空前血战 第五节 中共局部反攻与牛岛满死前忏悔 第三章 从原子弹爆炸成功到战犯巢鸭监狱送终(1945年7月16日至1948年12月22日) 第一节 原子弹爆炸成功与《波茨坦公告》发表 第二节 苏军挥师东进与延安战略反攻 第三节 “现人神”被迫投降与“战神”最后叛乱 第四节 蒋介石胜者之恼与冈村宁次助蒋反共 第五节 杨虎城山洞庆贺与毛泽东重庆谈判 第六节 盟军“密苏里”号受降与战犯巢鸭监狱送终 试读章节 根据1889年1月通过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帝国的权力体系是,处于整个国家峰巅的是“万世一系”、“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皇,其次是因特殊历史原因形成的元老,然后便是“回应天皇之咨询,审议重要之国务”的枢密院。往下,即是“以皇族、华族及敕任议员组成”的贵族院,以及与贵族院共同构成帝国议会的众议院。再往下,才是内阁和军部。且莫说这体系的实际运转情况如何,毋庸讳言的是,大凡担任枢密院顾问官者,皆为身份特殊之重量级人物。故自1888年4月由大名鼎鼎的伊藤博文担任第一届议长以来,此地就有允许顾问官们扯旗放炮的传统。 坐在发言席上的首相暗自苦笑,将黑礼帽抓在手里当扇子扇风。紧急敕令案得抓紧通过,多少万人在等着挤兑。稍有不慎,太阳帝国就可能见不到太阳。 由于政府补贴发放的贷款越来越多,银行家们的心里愈加没底,便找各种机会关门歇业,以减少风险。 结果是有一家银行(渡边银行)率先找机会这样做了,接着便有第二家、第三家……八家在东京的银行照此办理,京都、琦玉等府县的银行也闻风而动。 储户们安能不急?各大小银行门前立即排成了挤兑的长龙,使街上的电车、汽车、马车不能行走。 此外,因关东大地震而拖延承付的各种票据(“震灾票据”),也因无力兑付而被迫延期,到今年若不再处理,就是第三次延期了。 首相的敕令案,要解决的就是上述难题。 枢密顾问官们却津津有味地大谈什么“成金”年代。 “诸位,这个……”若□礼次郎看一眼墙上的大挂钟,不得已放下礼帽,扬了扬摆在面前的敕令案草稿,“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吧。” “咳、咳!”却听得见几声吃力的、痰音很重的咳嗽,从会场东侧传来。 首相立即注意到了,忙稍稍起身,恭敬地微笑说:“愿听伊东君老前辈高见。” 会场立时鸦雀无声。 武士世家出身的伊东佑亨年届八旬,不仅参加过1868年国内的讨幕战争,而且先后参加过1876年对朝鲜的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及1904年发生在中国满洲的日俄战争,均立下所谓赫赫战功,胸前挂满勋章,他也由一介武士荣登高位,直至跻身于声誉隆盛的枢密顾问官之列。 1894年9月17日帝国舰队与中国舰队在黄海决战的第一仗,他正好与帝国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乘坐在旗舰“西京”号上。“西京”号被中国刘步蟾的“定远”号击中起火,吓得桦山资纪险些掉进大海,伊东则多处负伤,其中一块弹片直刺喉结,侥幸活命,却落下说话艰难、骨鲠在喉的痼疾。 伊东佑亨敌意地盯着首相,浑浊的老眼射出凶光,良久,才吃力地挤出几句生硬的话来:“正题?大日本帝国的正题在哪里?你说。” 会场的气氛立时紧张起来,所有与会者都不出声。 胡须苍白、喉结被弹片削去一大块的伊东佑亨颤巍巍立起,胸前的军功章闪闪发光.气势夺人地逼视着不知所措的首相。 突然,久经沙场的老军阀将手一抬,青筋暴突的手臂直指西边,声嘶力竭地尖嚎:“大日本帝国的正题就在那!” 枢密院顾问官们全体愕然。 有人率先领悟,不由以掌声应和:“高见!帝国的正题就在支那。” 伊东佑亨慢慢落座,朝西的手臂却僵僵地不愿即刻收拢。众多枢密官终于明白他的所指了,顿时连声叫好。 伊东佑亨的话如一团扔进干柴堆里的烈火,立即引发了燎原之势。其中以右派著称的副议长平沼骐一郎将袖子一捋,第一个大吼: “没错,帝国的出路在支那。再有几个亿的‘甲午赔款’,帝国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接下来的吼声便连成一片:“我国一亿人口,才占有这么一丁点地方。中国四亿人口,却占地那么宽。” “不公,神的分配不公。” “中国人有什么神?我们才拥有真正的神。保护我们的是全世界唯一的‘现人神’。” “支那人的素质还那么差,只配受人奴役,就像朝鲜人一样。” “把他们的东西拿过来,按我们的要求重新分配。” “全世界的资源配置都不合理,都要重新分配。” “没错。譬如东南亚、大洋洲。” “甚至还有美国、英国。” “先解决中国问题。中国正闹革命,内部一塌糊涂。” “支那人还欺负我们呢。前不久支那兵在南京冲击帝国领事馆。” 最后几乎是众口一词:“软弱!软弱!为什么对中国搞‘和平外交’?为什么对中国革命采取不干涉主义?” 会场秩序大乱,仿佛噩梦般的大地震又发生了。 表情文静的首相本能地抓起黑色船形礼帽,似乎想以此抵挡众人的拳头。 他何尝不清楚国内的政治局势,这段时间,不仅国内最大的政党政友会攻击内阁“放弃帝国利益”,海军首脑、陆军部和六大城市的工商会所都主张“用强硬措施对付中国”。在华拥有资产的财阀们甚至发表声明,言称帝国政府不能保护他们的权益,因之“深表愤怒”。 被右翼操纵的报纸,更是援引山县有朋的主张,声言“中国是日本的生命线”,连篇累牍地煽动对华出兵,借以解决国内的经济危机。 但若概礼次郎有他的治国主张。他绝非忽视帝国根本利益,也不是对地大物博的近邻无动于衷,而是主张采取另一种手段,“诸位,诸位,请听我解释……” “够了。什么‘币原外交’,如果本届内阁解决不了帝国的危机问题,就应该辞职。”一位顾问官首先嚷道。 “辞职!”“下台!”满屋子嚷嚷声。伊东佑亨那沙哑的干吼声尤显尖锐。 首相脸色煞白,礼帽从手里掉了下来。 枢密院大人们的权威是不容轻视的,何况其后还有更为神圣的力量呢。结果在三天之后,若械礼次郎内阁果然宣布下台。接替他的,是担任过帝国陆军大将、以对华强硬派著称的田中义一。P4-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