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已经迈进了21世纪,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在转瞬即逝的时光里,人们总希望自己在生活中少走些弯路,少做些蠢事,少付出不必要的代价,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需要增强和使用自己的智慧。本书正是那些寓意深广,耐人寻味的哲理故事,当你翻开它,悉心品味这些永远被磨灭的经典哲理故事,就像搭乘了一叶智慧的扁舟,她将带你驶向远离虚空浮华的彼岸……
本书由一百多篇感悟人生的哲理故事所辑选而成,能激励读者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体验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起起落落。书中的每一篇故事都能让你找到一种新的力量,对生命有新的体会和认识。
爱的力量
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巴尔的摩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做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他们毫无出头的机会"。
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他叫学生做后续调查,看昔日这些男孩今天是何状况。结果根据调查,除了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这位教授在惊讶之余,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们,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会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这位老师目前仍健在,虽然年迈,但还是耳聪目明。教授找到她后问:"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
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智慧启迪:
用你的爱去创造奇迹,哪怕是创造很小的一点春天的迹象。P007-008
"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不用大脑想,尽做些多此一举的事。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一个新诠释。
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
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了自己。"
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佛,将这则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
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一来隧道不长,里面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后来我才觉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对方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难免调整不过来,加上对面来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体味以上的道理,我们似乎明白了许多。这些经历过岁月洗礼,凝聚着人类智慧的哲理故事,充满启迪,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哲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比如:
我们看到,两棵树虽然不能成为一个紧密的结合体,但它们可以通过一条条细柔的藤条,彼此紧紧地缠绕在一起。于是,我们明白:与人交往,以硬碰硬,以短较短不可取,明智的做法是刚柔并济,取长补短。
生活中处处有故事,处处有哲理,以一颗平常心去体验,去发掘,去感悟每个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都会透视着一个人生哲理,这些都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和感悟。
书中的这些人生哲理故事,相信会给你带来生活的喜悦,生命的启示,让我们回想自己的一天,其实很短很短。早晨的计划,晚上发现只完成很小的一部分。一生也是很短的,年轻时的心愿,年老时才发现只实现了很小一部分。
童年时,人就像小树一样,头发和枝条一起成长;少年时,世界便是树上的天空,天空上飘浮的彩云是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青年时,尽管风疏雨骤,但乌云不会使天空褪色,打着旋儿飘下,意味着又一年的流逝;老年时,恍然醒悟,原来世界才是一棵树,人只不过是树上的一片叶。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