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寻了中国政治社会发展的规律。全书共分十章,在介绍政治发展的一般理论和近现代中国国情与政治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时期政治发展的特点,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研究,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最后,还对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关海庭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探寻了中国政治社会发展的规律。全书共分十章,在介绍政治发展的一般理论和近现代中国国情与政治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时期政治发展的特点,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研究,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最后,还对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内容推荐 本书将政治学和历史学很好地结合起来,从政治发展的角度探寻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以期对当前的社会改革有所借鉴。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为基础,吸收现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合理因素,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解放和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现代化的历史紧密结合起来。全书共分十章,在介绍政治发展的一般理论和近现代中国国情与政治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时期政治发展的特点,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研究,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最后,对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做了进一步的展望。本书可作为高校政治学本科教材,亦可作为各级党政干部的参考读物。 目录 第一章 政治发展的一般理论(1) 一、政治发展理论的含义(1) 二、政治发展理论的内容(13) 三、政治发展的一般过程(20) 四、学习政治发展理论的方法和意义(39) 第二章 近现代中国国情与政治发展(43) 一、中国国情与政治发展的概况(43) 二、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政治发展的目标(48) 三、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与政治发展的基本形式(55) 四、近现代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状况与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59) 第三章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66) 一、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背景(66) 二、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起点(68) 三、对传统体制内中国政治发展的宏观描述(72) 四、孙中山、辛亥革命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创建(80) 五、民初竞争性政党政治与中国政治发展(87) 六、孙中山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92) 第四章 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的政治发展(99) 一、五四运动与中国政治发展(99)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学说的传播(114) 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120) 四、国民革命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推动(127) 第五章 十年内战时期中国的政治发展(133) 一、十年内战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背景(133) 二、蒋介石集权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实践及失败(136) 三、资产阶级民主派对英美现代化模式的追求(148) 四、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与苏联现代化模式(154) 五、中国共产党与十年内战时期中国的政治发展(160) 六、20世纪30年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原因(169) 第六章 1937—1949年中国的政治发展(177) 一、1937—1949年中国政治发展的背景(177)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181) 三、中国共产党对新型政治制度的探索(185) 四、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与政治发展(191) 五、延安时期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197) 第七章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与中国的政治发展(206) 一、毛泽东思想成熟的历史条件(206) 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209) 三、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214) 四、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基本经验的总结(222) 五、毛泽东思想的灵魂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原则(227) 六、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与中国政治发展(232) 第八章 社会主义建设前期中国的政治发展(236) 一、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政治发展绘制的蓝图(236) 二、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在全国的确立(242) 三、1956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252) 四、“文化大革命”前十年中国政治的曲折发展(255) 五、“文化大革命”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一)(261) 六、“文化大革命”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二)(271) 七、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284) 第九章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292) 一、邓小平政治发展观形成的背景(292) 二、邓小平对中国政治发展指导思想的界定(296) 三、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基本内容(299) 四、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程序安排(303) 五、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式选择(313) 六、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贡献(317) 第十章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中国政治发展(325) 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内涵(325) 二、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与成就(330) 三、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336) 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途径选择(348) 结束语 展望新世纪中国政治发展(358) 一、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线索(358) 二、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362) 三、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背景(365) 四、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内涵(368) 五、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原则(374) 主要参考书目(376) 后记(37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