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长篇电视报告文学,题材重大,内容新锐,属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填补巨大空白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揭秘感和新鲜感……立意宏远,叙事宏大,全景式地用重大题材创作方式(主要人物和故事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形象反映)再现了历时三年的远东国际(东京)大审判的全过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东京国际大审判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乐为//熊程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长篇电视报告文学,题材重大,内容新锐,属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填补巨大空白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揭秘感和新鲜感……立意宏远,叙事宏大,全景式地用重大题材创作方式(主要人物和故事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形象反映)再现了历时三年的远东国际(东京)大审判的全过程。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001 《东京国际大审判》印象(代序)006 序 幕 001 第一章 002 第二章 022 第三章 040 第四章 059 第五章 075 第六章 090 第七章 108 第八章 124 第九章 141 第十章 157 第十一章 171 第十二章 186 第十三章 205 第十四章 222 第十五章 242 第十六章 258 第十七章 278 第十八章 293 第十九章 309 第二十章 324 第二十一章 342 第二十二章 359 第二十三章 377 第二十四章 394 第二十五章 4ll 第二十六章 43l 第二十七章 446 第二十八章 458 第二十九章 472 第三十章 496 第三十一章 5ll 第三十二章 530 第三十三章 548 尾 声 587 后 记 556 背景材料链接558 参考文献594 试读章节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白天。 五月的东京,艳阳蓝天,气候宜人。 在明媚的带着战争残伤的街景上,叠印出"1946年5月3日"的字幕。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这座位于东京市谷高地,充满贪欲、阴谋、疯狂和杀机,制造战火与灾难的原日本陆军部旧址的建筑,坚固而宽敞的大厅,显得分外庄严肃穆。 宽敞明亮的法庭大厅,右边悬挂着十一国国旗。国旗的排列与法律代表团团长座次排列一样。距离国旗不远那最高的一排座位是基南、韦伯、执行书记官庞米塔和十一国法律代表团团长席,略低的三排座位是法庭书记官和各国的首席检察官、首席审判官、首席法官以及他们的助理席。正中间留着约两米宽的距离,摆着十一盆盛开的白色玫瑰花,与铺在长形条桌上的天蓝色桌布相映成趣,清新、圣洁。正对面三排座位是被告席。被告席后面四排座位的第一排是辩护律师席,另三排是新闻记者和旁听席。层次与法律代表团团长席相等的一排座位,是麦克阿瑟、萨塞兰、远东委员会代表、同盟国战争犯罪调查委员会代表和十一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席,后面还有一排座位是他们的助理席。 一队美国宪兵头戴白色头盔、挎着卡宾枪进入法庭,其中八名宪兵站在被告席后面,还有多名宪兵面对十一面国旗,背朝着法庭人口处的铁栅栏门站立着,给法庭增添了无限威严。 法庭门口。在一前一后两辆宪兵乘坐的吉普车的护卫下,一辆美国大型军用客车分开涌动的人潮,"嘎吱"一声停在法庭门前。吉普车E刷着"宪兵"二字的英文缩写"MP"。押运战犯的客车涂着战时流行的深黄色,专头上方用英文标着"SPECIAL",用蓝色纸糊住的车窗紧闭。这几辆车刚停稳,已等候多时、来自世界各国的几百名新闻记者蜂拥而上,把汽车围了个水泄不通。徐铭、麦克乐等记者也在其中。他们手中都拿着相机,随时准备抓镜头。 军事法庭的宪兵队长坎瓦兹跳下吉普车,以冷峻逼人的威严,在人群中分开一条窄狭的通道。 囚车的铁门打开了,几名头戴白盔、挎着卡宾枪的美国宪兵跳下车。 46名甲级战犯嫌疑犯一一下车,有秩序地走进候审室。 徐铭、麦克乐等记者们都在抢拍战犯嫌疑犯们的镜头。 战犯中,有的昂首阔步,满不在乎;有的则低垂着头,害怕被装进记者们的相机里。P316-317 序言 《东京国际大审判》印象(代序) 李准 认真阅读了北京中视精彩影视文化中心所送的乐为、熊程编著的长篇电视报告文学《东京国际大审判》,我的初步感受和印象如下: (一)长篇电视报告文学《东京国际大审判》题材重大,内容新锐,属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填补巨大空白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揭秘感和新鲜感。 (二)长篇电视报告文学《东京国际大审判》立意深远,叙事宏大,全景式地用重大题材创作方式(主要人物和故事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形象反映)再现了历时三年的远东(东京)国际大审判的全过程,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一部重大历史题材大片。 (三)长篇电视报告文学《东京国际大审判》基本立场和观点正确,忠于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精神,真实地再现了东京国际大审判的历史风云,对有关的人和事能够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对麦克阿瑟、杜鲁门、蒋介石等历史人物的描写在肯定其历史作用的同时都有着较强的批判意识,对整个东京国际大审判既写出了它的巨大成功,也揭示了它存在的严重问题,因而有着重要的认识意义。 (四)中国视角、中国国民党南京政府代表团的活动占有相当比重。特别是通过战犯罪行调查和对战犯审判的描写,揭露侵华日军在中国搞南京大屠杀、山东文登陈家峪屠杀、灵丘县屠杀、潘家峪屠杀、山西七县屠杀、抚顺和鸡西煤矿屠杀、731部队活人试验、在八省进行细菌和化学战、长沙大屠杀等滔天罪行,审判、枪决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替中国人出气,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五)在叙事结构上,全剧以大审判的进程为框架,以11个同盟国组成的国际军事法庭与日本战犯的矛盾为基点,以麦克阿瑟代表美国利益在国际审判搞独断专行和前苏联等多国代表反对美国独断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辅之以其他矛盾冲突,包括商震、梅汝璈与蒋介石的矛盾,既错综复杂又线索清楚,叙事张力强,故事好看,有强烈的吸引力。从开始的各国驻军多少之争,国际军事法庭组成的争论,如何决定整个战犯名单的冲突,围绕吉田茂等三人任职的冲突,围绕要不要惩办天皇和废除天皇制的较量,关于审判条例的争辩,麦克阿瑟不经国际法庭批准就将山下等二战战犯弄到马尼拉引起的争端,各国引渡战犯名额的争端,联合审判还是美国单独审判的较量,围绕天皇巡幸的斗争,判决还是释放石井四郎的斗争,大川周明和冈村宁次要不要列入甲级战犯的较量,要不要处死谷寿夫的冲突,反对美国私放一半战犯的斗争,围绕释放西尾和多田骏的冲突,松井石根是否处决的争端,对整个审判结果不同评价的争端,以及美黛之通风报信到被查出的风波,日本寡妇拉各国军人下水的风波,国际法庭与日本律师的斗争,国际法庭与几个被审战犯的较量等等,大悬念之下套着一个个具体悬念,整个故事情节可谓波澜迭起,动人心魄。 (六)一些重要的人物形象都注意了性格刻画和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碰撞。其中,麦克阿瑟、杜鲁门、基南、萨塞兰、迪利比杨格、格伦斯基、裕仁、币原、吉田茂、东条英机、石井四郎、大川周明、德田球一、美黛之以及商震、徐永昌、梅汝墩等作为艺术形象,都个性鲜明,有血有肉。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剧本作者既爱憎分明,也注意了避免简单化。 此外,抗日战争及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60年,我国影视创作上还没有一部再现这一历史风云的重大题材的大片出现。2005年,全世界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任何大片的出现都会倍受关注。对《东京国际大审判》的拍摄,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2005年2月14日 (李准:著名文艺评论家、影视专家,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 领导小组副组长。原中宣部艺术局局长,原中国文联副主席) 后记 为了全面、真实、客观地再现"东京国际审判"这个不可遗忘的历史事件,我们在创作长篇电视报告文学《东京国际大审判》时,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其中,有中国大陆研究学者提供的,有中国台湾研究机构及朋友提供的,也有从美国的有关研究机构购买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参考、借鉴了国内出版物的成果,在本书"参考文献"中专门列出其名,并在此致以我们衷心的感谢。 创作这部书的过程,对我们自己也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担心我们的后代忘记这段历史,所以才克服了许多困难,完成了这部作品。它的现实意义大于它的文学价值。 本书出版前夕的3月中旬,日本政府竟然制定了所谓的"尖阁列岛日"条例,公然要从法律上吞并我国的领土钓鱼岛,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极大愤慨。日本四年一度的教科书审定时间就要到了。在今年4月上旬教科书审定结果出炉前,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送审的《新历史教科书》日前提前曝光。这次曝光的送审本内容,充斥了更多的狂言妄语,竟然不顾事实,声称"中日战争"的责任在中国,大肆宣扬侵略有理及侵略有功,使用"大东亚战争"的说法,声称日本发动的战争是自存自卫的战争。今年5月2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政务官森冈正宏和自民党总务会长久间章生等日本政要,公然否定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结果,公开叫嚣"甲级战犯在日本国内已经不是罪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是"任意以反和平罪和反人道罪进行单方面审判的"等等。这是日本政要对正义和良知的公然挑衅,是对所有遭受日本军国主义野蛮侵略而灾难深重的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 以东条英机为首的日本甲级战犯,双手沾满了亚洲和世界人民的鲜血,是对世界和平和人道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罪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结果,是构成战后国际政治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正的,是正义的,是举世公认的。任何企图推翻这一结果的行径和图谋,都是不可能得逞的。必须指出的是,日本政要如此胆大妄为地发表荒谬言论,决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这不能不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对日本能否在国际社会扮演一个负责任的角色产生怀疑。这样的国家,如果一旦真正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况且,日本在任首相小泉纯一郎还执意要再次参拜靖国神社;其外相町村信孝还公开为之辩护,大放厥词;甚至,小泉首相还顽固地宣称:中国人是会逐渐理解他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靖国神社这个宗教法人团体今年6月4日发表声明说:他们永远不会将二战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14名甲级战犯的牌位从靖国神社移走。并宣称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是因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给这些战犯所定的罪名依旧存有争议。 出现这股否定东京国际审判的逆流,在人们的思想上造成混乱,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对东京国际审判宣传的不够,特别是对青少年宣传的不够。从这个意义上讲,出版这本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全书的初稿由乐为先生执笔,由熊程先生牵头组织包括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准、著名作家魏丕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原馆长张承钧在内的有关专家、教授提出修改意见之后,由熊程先生负责修改统稿并补充了部分章节,最后由乐为先生审校定稿。本书的出版承蒙著名文学评论家、影视专家李准先生作序,在此深表谢意。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李舒东博士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 2005年6月10日 书评(媒体评论) 长篇电视报告文学《东京国际大审判》基本立场、观点正确,忠于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精神,真实地再现了东京大审判的历史风云,对有关的人和事能够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对麦克阿瑟、杜鲁门、蒋介石等历史人物的描写在肯定其历史作用的同时都有着较强的批判意识,对整个东京大审判既写出了它的巨大成功,也揭示了它存在的严重问题,因而有着重要的认识意义。--李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