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唐诗底蕴
分类
作者 余福智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什么是唐诗的底蕴?从底蕴看唐诗,就是看诗人在怎样的文化大背景下写诗,写出有什么文化底蕴的诗。讲唐诗的人很多,讲到唐诗底蕴的人未必多。本书是由作者在佛山市图书馆作公益讲座的讲稿集成的。“唐诗底蕴”这个名称,透露着作者从文化底蕴角度讲唐诗的意图。本书回归中华美学讲唐诗,就是要审诗人精神世界的美,认同诗人的文化底蕴。本书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和文学研究者。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作者在佛山市图书馆作公益讲座的讲稿集成的。“唐诗底蕴”这个名称,透露着作者从文化底蕴角度讲唐诗的意图。

这是一个新角度。从新角度讲去,绝对不会是讲“天下文章一大抄”抄出来的话。

本书六十七讲,讲的都是作者真正的心得——没有独特心得的,即使是名作,都不讲。

作者认为,中华文化传统是一个以民族生生为最终价值指向,力求整体地、动态地把握宇宙人生,因清醒地了解到相对真理的有条件性和互补性而特别善于审时度势讲究分寸地处事、仁智兼备的伟大传统。

从这个伟大镑统分支出来的中华美学,绝不类同于西方美学。  

回归中华美学讲唐诗,就是要审诗人精神世界的美,认同诗人的文化底蕴。

本书所有的鉴赏,都是回归中华美学的努力。

本书还有一大特点:作者同窗学友曾文斌给写了“友好诤言”,为读者提供另外的视角和诠释。通过比照,鉴赏的回旋空间就更大了。

目录

唐诗底蕴 上

第一讲 李世民诗  

第二讲 王绩诗

第三讲 卢照邻诗

第四讲 王勃诗

第五讲 沈宋体

第六讲 陈子昂诗(一)

第七讲 陈子昂诗(二)

第八讲 张若瘟诗

第九讲 张说踌

第十讲 孟浩然诗(一)

第十一讲 孟浩然诗(二)

第十二讲 王维诗(一)

第十三讲 王维诗(二)

第十四讲 王维诗(三)

第十五讲 王之涣诗

第十六讲 李颀诗

第十七讲 王昌龄诗(一)

第十八讲 王昌龄诗(二)

第十九讲 岑参诗

第二十讲 高适诗

第二十一讲 祖咏、王翰诗

第二十二讲 崔颢等人的诗

第二十三讲 李白诗(一)

第二十四讲 李白诗(二)

第二十五讲 李白诗(三)

第二十六讲 李白诗(四)

第二十七讲 李白诗(五)

第二十八讲 李白诗(六)

第二十九讲 李白诗(七)

第三十讲 李白诗(八)

第三十一讲 李白诗(九)

第三十二讲 李白诗(十)

第三十三讲 李白诗(十一)

唐诗底蕴 下

第三十四讲 杜甫诗(一)

第三十五讲 杜甫诗(二)

第三十六讲 杜甫诗(三)

第三十七讲 杜甫诗(四)

第三十八讲 杜甫诗(五)

第三十九讲 杜甫诗(六)

第四十讲 杜甫诗(七)

第四十一讲 杜甫诗(八)

第四十二讲 杜甫诗(九)

第四十三讲 杜甫诗(十)

第四十四讲 杜甫诗(十一)

第四十五讲 杜甫诗(十二)

第四十六讲 杜甫诗(十三)

第四十七讲 杜甫诗(十四)

第四十八讲 杜甫诗(十五)

第四十九讲 杜甫诗(十六)

第五十讲 刘长卿诗

第五十一讲 韦应物诗

第五十二讲 李华、景云、刘方平、张继、钱起诗。

第五十三讲 郎士元、韩拥、司空曙、皎然、顾况、

    严武、张潮诗

第五十四讲 柳中庸、戴叔伦、卢纶、李益诗

第五十五讲 白居易诗(一)

第五十六讲 白居易诗(二)

第五十七讲 韩愈诗

第五十八讲 柳宗元诗

第五十九讲 刘禹锡诗

第六十讲 李贺诗

第六十一讲 杜牧诗(一)

第六十二讲 杜牧诗(二)

第六十三讲 杜牧诗(三)

第六十四讲 杜牧诗(四)

第六十五讲 李商隐诗(一)

第六十六讲 李商隐诗(二)

第六十七讲 李商隐诗(三)

《唐诗底蕴》编后记

试读章节

      第十讲 孟浩然诗(一)

孟浩然未考中科举,未做过官,不是一个“成功者”。但他毕竟活在盛唐,其诗仍有丰盈的盛唐时代气息。请读——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中华文化的母题是血族生生。在农耕社会为血族生生而奋斗,形成的哲学是生命哲学。对于生命,中华文化人有种特殊的敏感。春天,万物生机蓬勃,欣欣向荣,因此,人们盼春、迎春、怜春、惜春,倾注无限的情感。孟浩然这首《春晓》,捕捉了在中华文化圈内很容易引起共鸣的细微情绪,又放回极常见的景象之中,触动读者的敏感——春天某个早晨,主人公比平日醒得迟,正自惊怪,不知所以,却听到远远近近的雀鸟特别吵闹,这才猛然记起:原来昨夜风声雨声声声人耳,人睡迟了,弄得今早“不觉晓”。再听这些特别吵闹的鸟声,凭经验可以判断,夜雨已经不同程度地损毁了许多鸟巢,弄得它们十分不安、十分烦躁、十分无奈。在中华文化人的集体无意识里,.春天是以花和鸟为代表的。于是,主人公的心思便从鸟很自然地延伸到花:鸟会叫,花不会叫。然而,鸟儿们所表达的感受,花一定有同感,因为它们同样遭到夜来风雨的摧残。其时,主人公还未下床,庭院中花的情状并未亲见。它们究竟是已凋零殆尽呢,还是仍有不少傲踞枝头呢?——“花落知多少”是个不确定句,所谓“知多少”,是心底里不愿相信花会落得很多的情绪的自然表露。找个对比物来说说会更容易领会。宋代李清照填过一首《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相形之下,同是还未见到花,李清照已十分肯定其“瘦”,而孟浩然则不愿肯定其已落得很多。这当然是不同情绪的反映。情绪之不同,除了个性之外,是的确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时代精神在潜意识里起作用的。

读孟氏的《过故人庄》,仍可强烈地感觉到这股时代气息: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用清淡自然的白描手法,表现了宁静、和谐的农村生活,表现了隐居者之间的深厚友谊,更展现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快活心思。对仗工稳而不流于纤巧,角度变化而相互协调。首联写朋友邀去做客,“鸡黍”两字既有田家特色,又显得故人不作隆重的款待,完全是老朋友之间的正常交往,没有某些宴请所具的特殊交易的畲意。颔联写景,突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青绿色调,一片祥和。颈联写老朋友见面,就像陶渊明那样陶醉于农村生活里(陶渊明《归园田居》:“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末联提到“就菊花”——来到菊花旁边,还是在表现他们有陶渊明那样的爱好;未到重阳,就主动提出重阳再来,可见他们熟不拘礼,没有虚情假意,也可见今天之会兴致极高。  闻一多评这样的作品是“淡到看不见诗”,意思是说,诗人展现的不是激情而是平和的心境,读诗如见诗人自然进行的生命活动。

自然的生命活动演化为好诗,首先要讲生命质量;而孟浩然能有如此淡泊的心境,也和盛唐社会的环境氛围有关。我们再读他如下两首古体诗:

P50-51

序言

讲唐诗的人很多,讲到唐诗底蕴的人未必多。

从底蕴看唐诗,就是看诗人在怎样的文化大背景下写诗,写出有什么文化底蕴的诗。

世纪之交,笔者应佛山市图书馆之邀,讲了67讲《唐诗底蕴》。所讲唐诗,是为讲底蕴服务的,因此选材并不囿于名作。有些名作,笔者估计自己讲不出什么新意的,就没讲。于是67讲便都说出些有异于一般说法的说法。佛山市图书馆负责人认为有保留、传播价值,襄助印而成书,特此鸣谢。

中华诗学传统重感悟。感悟零散,不成体系,各说各话。相互间说到龃龉处,或过甚其词,或揶揄挖苦,都不过涉笔成趣,并非自以为金科玉律,要劈沉一切异见。笔者追随传统,但愿有见解相同的,咱们会心一笑,拍拍肩膀;有见解不同的,按自己性情,或慈眉善目婉言“不敢苟同”,或血脉贲张直斥“荒唐绝顶”,只要不以反动言论罪名告将官里去,咱们就还是朋友。诗无达诂。刚好有老同学曾文斌书信讨论稿在,一并以“友好诤言”名目刊出。见仁见智,从此开个好头。亦特此向曾兄致谢。

  余福智

后记

为余福智老师的“新作”《唐诗底蕴》写“编后”,实在有点名不副实,因为,对于我们,除了做了一点口头催促工作外,除了略微看过文稿几眼外,我们几乎无尺寸之功,更不提“编”了。但既然一般图书都有前言后语,我们似乎也不好例外,因此,勉强写上数语,简说因缘,附骥于后。

今天,佛山市图书馆的公益讲座已走过不算太长的十年之路,是听众和主讲老师撑起了这讲座,是包括政府、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鼓励让我们走下去。在数百场讲座中,持续时间最长、讲座密度最大的,当数余老师六年来一直义务宣讲于斯的总题为《中华文化传统》的系列讲座,余老师讲过中华元典、唐诗、宋词、古文,以及正在进行中的《论语》。

在变化纷纭的今天,持续做一件事情已经不易,而余老师以近古稀之年,毅然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任劳任怨,参以自己生命体验,来解读中华文化传统,并不纯以他人或前人的言说为言说,而是始终贯穿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因此让人倍感亲切。六年多来,追随余老师畅游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佛山读者不知凡几,不知道有多少听众在余老师的感召下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和探索——余老师丰富了他的听众我们的读者,也丰富了我们图书馆的资源。

我们无以回报,无以回报余老师长期辛勤的劳动,无以回报余老师无私的胸襟!甚至每次讲座的文稿都是余老师以高龄手自录入编排——面对余老师付出,我们实在找不到偷懒的借口,也往往对自己的因循而惭颜不已。

在讲座十年之际,我们将余老师系列讲座中文稿比较成熟完整的一部分“唐诗”连同他与友朋往来切磋的心得,编出来,献给热爱唐诗的素心人,献给余老师,也献给图书馆讲座十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5: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