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古代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并作序,序言中称“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可见这本书是为当时的学童或读书人编选的一部启蒙读物。而且选文长短相间,总的分量对一般读者比较适当。总之,本书对初步了解古文的内容、文体和风格,提高阅读古文的兴趣及增长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具有一定的价值。
《古文观止》是一部古代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并作序,序言中称“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可见这本书是为当时的学童或读书人编选的一部启蒙读物。
《古文观止》收文220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以散文为主,兼收辞赋,按时代先后为序,编次为七部分十二卷。每个时期均收有重要作家的作品,每篇文章都写了简要的评注,或句下批,或篇末总评,点明文章旨趣和艺术特点。编选者认为这些文章都是古文精品,所以称《古文观止》。“观止”一词,本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观周乐”,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编者用“观止”为本书命名,夸饰此书将古文精华搜罗殆尽,其他无足观。
本书编选的古文,大部分思想性和艺术性比较高,如《曹刿论战》、《宫之奇谏假道》、《召公谏厉王止谤》、《邹忌讽齐王纳谏》、《谏逐客书》、《报任安书》、《过秦论》、《出师表》、《师说》、《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赤壁赋》等等,这些文章无不脍炙人口,堪称古文中的精华。
本书编选也很注重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编选文章有史诗、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还选录了少量著名的骈文和韵文。这些文章大体上可以反映出古文绚丽多姿的面貌。
本书的选文长短相间,总的分量对一般读者比较适当。总之,本书对初步了解古文的内容、文体和风格,提高阅读古文的兴趣及增长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具有一定的价值。
《古文观止》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镌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三百多年来风行不衰。因此重新注译此书,在今天仍是有意义的。
我们对本书的注译包括三部分:一是对较难理解的字词及专有名词等的注释说明;二是对原文的白话翻译;三是简要的介绍和分析。我们采取这样的方式,是试图尽可能准确通俗地传达原文的精神,以帮助读者学习和欣赏。
本书的注释工作是由曹惠民先生主持的,参加注释的有刘豪(卷一一卷三)、赵健伟(卷四)、杨秀兰(卷五)、周国琴(卷六)、邢?、穆晓燕(卷七)、曹惠民(卷八)、何颖(卷九)、张丽君(卷十)、张凌霄(卷十一)、马苏梅(卷十二)。
全书初稿完成后经过反复修改,最后由曹惠民、刘英先生审阅定稿。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注译中难免有不少错误,望能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2002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