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21世纪的今天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显现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且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书从当今世界最时髦的话题--信息化入手,阐述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经济、信息劳动力、信息产业等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和积极意义,是研究信息化产业的重要资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信息化评价与比较研究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郑京平//杨京英 |
出版社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信息化在21世纪的今天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显现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且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书从当今世界最时髦的话题--信息化入手,阐述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经济、信息劳动力、信息产业等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和积极意义,是研究信息化产业的重要资料。 序言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显现 出其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信息化发展水平也已经成为衡量国家 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竞相 研究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不断加大信息产业投资力度,加快信息产 业的发展,以尽快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中 国政府也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中国 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战略目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组织相关专家 研究信息化评价和监测支持系统,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建立了一套 适合国情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测方法,测算和评价中国信息化 水平,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确定中国在世界信息化发展中的 地位,确定中国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差距,这对于中国政府制定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以及信息产业发展政策、 加快中国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水平,具有重 大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组织力量开展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分析研 究。在此基础上,专门设立了“中国信息化评价体系与监测支持系统 研究”课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批准号:70071007)和 资助,经过三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已经结题。为了使研究成果能够得 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特编辑此书。 本书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突破: 1.对国内外有关信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等概念及其统计范围和 统计口径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建立了衡量信息化的体系框架。 2.论证了信息化是提高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 途径,阐述了建立信息化监测评价系统的重要性。 3.建立了一套比较科学、客观和操作性较强的信息化水平综合评 价指标体系。信息化水平总指数由信息资源指数、信息基础设施指 数、信息化人力资源指数、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指数、信息产业发展指 数五个分类指数和一个信息消费系数组成,共有35个具体指标。在 指标体系框架下,针对我国与其他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不同特点、我国 与国际统计体系有关指标上的差异,以及国家间比较和一国内不同地 区间比较的特点,分别建立了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 系和国家间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建立了测算和比较信息化水平的方法。通过利用简单线性加 权公式和用固定阈值直接测算法计算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既解决了各 地区不同年份之间测算出来的指数可比的问题,又解决了客观和准确 地反映各地区在不同年份信息化水平及所排位次的问题。 5.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统计数据信息,分别测算了1999--2001 年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和发展变化,以及同期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 (或地区)信息化水平和发展变化。在对测算结果进行的分析研究中, 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2001年信息化水--y-~4算结果显i-7,,:瑞典、 美国、新加坡是世界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中国信息化水平相对较 为落后,在对比的30个国家中居第27位;从中国各地区比较看,近年 来我国信息化发展迅速,但各地区信息化发展差距很大,信息化水平 最高的是北京、上海,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地区之间存在 “数字鸿沟”问题。从信息化水平五个分类指数比较看,信息化人力资 源和信息资源发展水平较低,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6.提出了加快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有:以政府为主 导,营造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环境;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加强信息 化人才培养;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 利用和开发各种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和利用率;积极推 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协调 东、中、西部信息化发展,在全国形成优势互补、互进互动的信息化发 展合力和整体;与国际接轨,实现信息化发展的后发优势;建立全国统 一的信息化指标体系和监测系统,对我国信息化水平进行科学评价; 等等。 本研究成果丰富了国际上评价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指标体 系、计算方法和测评模型等领域的研究内容,填补了我国系统地进行 信息化水平测评方面的空白,为今后定期评价和公布中国信息化水平 提供了支持,并为政府研究制定中国信息化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的量 化依据。该研究对于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平评价与监测的理论研究和 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量化参考依据,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研究成果已 引起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家重视,建议用于每年的中国各地区 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评价和向社会定期公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与国家统计局也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国官方统计对信息社会 监测研究工作,以响应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正在推动的各国政府开展官 方统计对信息社会监测这一活动。 由于信息化仍处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现行的统计制度还很难提 供比较系统的信息化统计资料,加上研究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这一研 究成果还是初步的,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测算与评价过程中不 断丰富和完善。作者衷心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所有对 此书做出贡献的人。 贺铿 2005年3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