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战争飞行员/圣艾克絮佩里作品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圣艾克絮佩里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飞行圣艾克絮佩里作品中永恒的话题。本书描写作者和他的战友执行一次危险的低空飞行侦察任务,记载了他眼中的田园、山野、敌机、燃烧的村庄、狙击的炮火,流离失所的难民等等战争中的景象,通过对以人至上的文明的探究,领悟到战争,失败和死亡的深意。

和圣艾克絮佩里的其他作品一样,本书一雄奇壮丽的情景而著称,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惊心动魄。

目录

第一章………………………1

第二章………………………10

第三章………………………16

第四章………………………20

第五章………………………22

第六章………………………28

第七章………………………30

第八章………………………33

第九章………………………37

第十章………………………40

第十一章……………………48

第十二章……………………5l

第十三章……………………55

第十四章……………………61

第十五章……………………68

第十六章……………………7l

第十七章……………………86

第十八章……………………89

第十九章……………………92

第二十章……………………99

第二十一章………………103

第二十二章………………113

第二十三章………………120

第二十四章………………125

第二十五章………………133

第二十六章………………138

第二十七章………………142

第二十八章………………150

译后记……………………153

试读章节

则基本规律:失败者不会就地转化为胜利者。如果有人说,一支部队先是退缩了,后来又抵抗,那只是语言上的简略,因为退缩的和现在参与战斗的,根本不是同一支队伍。退缩的军队已不再是军队。并非他们不配胜利,只是退却摧毁了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联和精神关联。把这样的士兵筛选出来撤往后方,换上新鲜的有组织性的后备军,阻挡敌兵要靠他们。至于退下来的,把他们集结起来重新塑造成军队。要是没有后备军补上,一旦撤退便一泻千里。

惟有胜利可以使人团结。失败不仅将个人从团体中分裂出来,而且分裂人本身。退却的人不为法国的溃败哭泣,因为他们是胜利者。因为法国不是在他们周围溃败的,而是在他们心底。能为法国哭泣已经算胜利者了。

几乎对所有人--还在抵抗的或已经放弃抵抗的人--来说,战败的法国的面貌都只是后来才显现出来的,在沉寂的时候。今天,每个人都心力交瘁,为了暴露的或隐藏的细节,抛锚的卡车,拥堵的道路,卡住的气门杆,荒诞的任务。崩溃的标志就在于任务变得荒诞,在于抵制崩溃的行动本身变得荒诞,因为一切都自我分离了。人们不会为世界性的灾难流泪,却会为自己负责的事物哭泣,因为那是他们惟一能触及的东西,可就连它们也在瓦解。正在崩溃的法国不过是碎片汇集而成的洪流,一切都丧失了面孔:这次任务,这辆卡车,这条公路,这根该死的气门杆。

是的,覆灭的场景令人伤感。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做法,强盗有强盗的表现。部门机构支离破碎,垂头丧气、筋疲力尽的军队在荒诞中面目全非。这种种结果都包含在一场失败之中,就像鼠疫包含了淋巴结炎。但是如果你爱的人被卡车压了,你会嫌弃她的丑陋吗?

失败的不公正之处在于,它让受害者看上去倒像凶手。失败如何展示牺牲、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决定战争命运的上帝所忽视的警惕心?失败如何展示爱情?失败展示出的是无能的将领、散漫的士兵、消极被动的群众。这往往是因为确实无能,可这无能本身意味着什么呢?一条俄国转变态度或美国参战的传闻就足以让人们变了脸色。共同的希望可以团结他们。诸如此类的传言,每回都像海面上的一阵风,把一切涤荡一新。不应该用失败的结果来评判法国,应该通过法国的敢于牺牲来评判它。法国违背逻辑学家的真理接受了战争。逻辑学家告诉我们:"德国人有八千万,我们无法在年内造出短缺的四千万法国人。我们无法将麦田变为煤矿,我们不能寄望于美国的参战。德国人索要但泽自由市,为什么他们不让我们去救但泽(虽然也救不了),却逼我们自杀以避免耻辱呢?一个国冢产的麦子比机器多,人口只有别人的一半,有何耻辱可言呢?为什么要我们来背负耻辱,而不是全世界?"他们说得对。战对我们来说,意味着灾难。但是法国为了避免失败就应该拒绝战争吗?我不这么认为。法国本能地也这么认为,诸如此类的警告没有让它转变对战争的态度。在我们国家,精神战胜了智慧。

生活总是打破常规。失败尽管丑陋,仍然算是通往复兴的惟一途径。我知道要种植一棵树,人们把种子埋在土中让它腐烂。抵抗的第一次行动如果启动得太晚,往往要失败,但它是抵抗的觉醒。像树木从种子里长出那样,觉醒也可能结出胜利的果实。

法国履行了它的职责。职责一是提议自己被打垮,既然世界是既不合作也不战斗地在仲裁;职责二是眼睁睁看自己被沉默掩埋一段时间。要冲锋,自然需要有人冲在前头。这些人几乎必死无疑,但是为了冲锋的存在,他们的死是必要的。

这是个高于一切的职责,既然我们不存幻想,愿意让士兵们以一敌三,愿意让农民对抗工人!我拒绝别人拿失败的丑态来评判我!一个人接受在飞行中被烧伤,人们会拿他的浮肿来评判他吗?虽则他也是要变丑的。P.86-88

序言

此书献给

阿里亚少校以及我在空军侦察部第三十三联队第二大队的战友,特别要送给侦察员莫罗上尉以及侦察员阿藏勃和杜特尔特中尉,在1939-1940年的战争中,他们在我所有的军事飞行中先后与我同机,我终生是他们忠实的朋友。

--圣艾克絮佩里

后记

许多年以前,第一次有人对我谈起《小王子》,那语气,仿佛我自然是应该知道这本书的。大受刺激下,我虽然当时面不改色,第二天还是赶忙上书店买回了一本。也因此,记住了作者的名字,圣艾克絮佩里。《战争飞行员》是圣艾克絮佩里1941-1942年间流亡美国期间出版的作品。和此前的《夜航》、《人类的大地》等作品相比无论有何区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题材,那就是飞行。圣艾克絮佩里自幼聪明顽皮,容易分心,总爱遐想,以致学业不精。投考军事院校也好,学习建筑也罢,最终都草草收场,然而偏偏对飞行情有独钟,历尽挫折而矢志不渝。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身为抗战派的圣艾克絮佩里又怎肯错过一展远大抱负的机会?他放弃到政府情报处工作的机会,申请转入战备役。当时他已经三十九岁,并且受过重伤,不可能驾驶战斗机。经他再三争取,他终于被编入空军侦察部2/33大队。圣艾克絮佩里平易近人,不因自己资历老、军衔高而颐指气使、高高在上,因此和队友们相处非常融洽,并在历经生死考验的战斗中与他们结下深厚的情谊。这一点在书中也不时流露。

本书讲述的是他和战友执行一次从法国本土飞往北部城市阿拉斯的低空飞行侦察任务。那时德军势如破竹,法军节节败退。圣艾克絮佩里和他的战友、长官心里都清楚这次任务和其他任务一样,是荒诞的,因为仅凭他们几支飞行队伍的飞蛾扑火,又怎能挽救整个法国的溃败?但明知有去难回,他们还是要飞,为的是让这场战争"看起来像场战争"。

战机升空了。田园、山野、敌机、燃烧的村庄、狙击的炮火、流离失所的难民潮……是的,他们逃亡,离乡背井,颠沛流离,却不知逃向哪里,就只是逃着,为了逃亡而逃亡。这一切在圣艾克絮佩里看来简直荒诞得可笑,可现实就是如此,既然飞行员们可以为了毫无意义的任务去舍生忘死,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漫无目的地逃亡呢?这一段的描写生动风趣,看了让人止不住想笑,却又止不住地感到悲哀:"一群蝗虫落到碎石地上,还活得长吗?"

尽管人人如同惊弓之鸟,失败的阴云笼罩着法国大地,圣艾克絮佩里仍然没有放弃希望。他认为不该"用失败的结果来评判法国",因为失败"让受害者看上去倒像凶手",而应该用"法国的敢于牺牲来评判它"。法国战败了,但"失败尽管丑陋,仍然算是通往复兴的惟一途径"。

事实上,当时法国政府要求停战的举动是对民族的背叛,还是对民族文明、锐气的保全,抑或是历史造成的悲剧;它为法国争取到什么,又使法国失去了什么,法国文学界对此各执一端,争论了半个多世纪仍无定论。但至少,"法国履行了它的职责",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抵抗的觉醒。像树木从种子里长出那样,觉醒也可能结出胜利的果实"。终于到阿拉斯了,刹那间枪林弹雨,万箭齐发,生死存亡系在一线之间。有好几次,圣艾克絮佩里都以为自己难逃此劫了,然而他竟奇迹般地冲过敌军的防空炮火,返回了基地。

经历过这次飞行,通过对以人至上的文明的探究,圣艾克絮佩里领悟到战争、失败和死亡的深意。战争是场可笑的游戏,尤其对失败者来说,明知是徒劳,还得兢兢业业地前赴后继,只为给战争这幅"漫画"添上几笔。没有必要害怕或拒绝死亡,如果死亡是为了换取更多人的生存。也不必厌恶失败,那只是在地里腐烂的种子,终有一天要结出胜利的果实。

虽然《战争飞行员》知名度远不及《小王子》,仍不失为一部手法独特、见解深刻的作品,尤其是把发动疯狂战争的希特勒和找不到手套的士兵一起当"白痴"来骂,使此书1942年在美国一出版就成为畅销书,而在法国本土很快就遭到了纳粹法西斯的查禁。战争终究将成为一种和平年代的遥远记忆,但历史的教训必须记取,就像胜利的种子沉睡着,一直埋藏在心里。也希望通过此书的译介,能够让圣艾克絮佩里的中国书迷们对他的作品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2004年9月2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