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许,你的孩子有一天也会有幸成为这些天才行列中的一员。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父母运用先进科学的创新教育理念辛勤培育的结果。玉不琢不成器,精雕细琢之下宝玉才会顺利成材。心动不如行动,请父母们赶快吸取本书中的营养,用全新的“创商”(CQ)教育理念去塑造自己的子女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只养你到18岁--孩子18岁前成长完全手册 |
分类 | |
作者 | 李保华 |
出版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兴许,你的孩子有一天也会有幸成为这些天才行列中的一员。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父母运用先进科学的创新教育理念辛勤培育的结果。玉不琢不成器,精雕细琢之下宝玉才会顺利成材。心动不如行动,请父母们赶快吸取本书中的营养,用全新的“创商”(CQ)教育理念去塑造自己的子女吧! 内容推荐 《只养你到十八岁》,这是一本实践“创商”(CQ)教育模式,倡导生存教育和能力教育的读本,意在引领中国人新一轮的教育革命浪潮。 若想教育好孩子,为人父母者首先要转变观念,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对待。自幼就应着力培养其独立生存的能力。用智商、情商和创商对其进行三位一体的统筹教育。当你的孩子十八岁开始离开父母,步入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后,你会惊奇地发现他是独立的、乐观向上和充满青春活力的人。 目录 编辑荐语:18岁时父母让你走向成熟/1 第一章 十八岁——孩子一生命运的大转折 1.帮助孩子实现生命状态的改变/2 2.十八岁必须与“娇气”说再见/5 3.不要过度顺从即将成年的孩子/7 4.帮助孩子做未来的职业规划/9 5.父母要与孩子划清界限/13 6.让“竞争”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16 7.从“生理断奶”到“心理断奶”/20 8.充分相信孩子的潜力和创造性/23 第二章 生活训练——打造孩子的成功人生 1.树立父母的“生存教练”形象/28 2.父母先要做驾驭生活的强者/30 3.生活训练从家务劳动开始/32 4.正确引导孩子参与聚会/35 5.放手让孩子去做他们能做的事/37 6.尽力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生活/40 7.父母要向孩子适当明确家规/42 8.善于尊重孩子的选择权/43 第三章 生存功课——学习自然生存法则 1.家长要让孩子知道生存的艰难/48 2.激活孩子生物性的警觉意识/50 3.让孩子善用“生存凭证”/53 4.借鉴动物妈妈的教子之道/56 5.让孩子多一点“狼性”,少一点“羊性”/58 6.适时正确地引导孩子的攻击性/61 7.让孩子像鹰一样奋发向上/64 8.让孩子像狮子一样勇猛/66 9.让孩子回归“自然野性”/69 第四章 挫折训练——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1.帮助孩子走出挫败的阴影/74 2.学会负责任地去爱孩子/80 3.充分给予孩子认可和赞美/82 4.帮助孩子消除自我淘汰心理/84 5.应给予孩子一些善意的挫折/87 6.磨难是促进孩子成长的最好“养料”/89 7.适时宽容孩子的失败/93 8.帮助孩子克服焦虑和紧张情绪/95 第五章 “吃苦教育”——磨炼孩子的生存意志 1.让孩子接受适当的“吃苦教育”/98 2.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意志教育/103 3.对孩子不妨“狠”一点点/107 4.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108 5.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生存氛围/111 6.逆境是磨练意志力的最好环境/115 7.让孩子再多一些耐心/117 8.只给予孩子一半的爱/121 第六章 孩子只能是孩子——把握孩子的生命 1.不要强迫孩子听自己的话/124 2.善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127 3.要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1 29 4.掌握教育孩子的主动权/131 5.建立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134 6.正确对待孩子的“问题行为”/136 7.对孩子最有害的六种牢骚话/139 8.提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143 9.管教孩子也要给足孩子“面子”/146 第七章 能者生存——用创商教育塑造孩子 1.生存能力是人一生最关键的能力/152 2.培养“活能力”而不灌输“死知识”/155 3.提高孩子的危机应付能力/158 4.身体是孩子一生的“本钱”/162 5.逐步提升孩子的生存智慧/166 6.好孩子需要具备的十种能力/168 7.提高孩子的自我监控能力/173 8.智商高者胜,情商高者赢/176 第八章 告别早熟——不要让孩子成为“清涩的果子” 1.不要让孩子成了“清涩的果子”/182 2.痞子童谣催生“早熟的果子”/184 3.做“小大人”付出的沉重代价/187 4.早熟的本质恰恰是不成熟/189 5.让孩子只承受孩子的压力/1 92 6.创造与孩子年龄相符的成长环境/194 7.春天不到就不要“开花”/197 8.让家庭充满了童心和浪漫/201 9.不要太醉心于“神童”教育/203 试读章节 十八岁必须与“娇气”说再见 孩子因其年龄较小,因其各方面过于稚嫩,有点娇气是可以理解的,在家庭生活中,小女孩、小男孩向大人充满稚气地撒点娇、耍点赖,这不是什么错误,有时反而能让大人更好地感受到天伦之乐,增加家庭的幸福指数。然而凡事都有限度,孩子一旦娇过了头,养成了过于娇气的毛病,就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尤其是孩子即将年满十八周岁,即将踏人成人的生活圈,如果身上还残留着太多童年时的娇气,那就非常不利于他与成年人的交往、也很难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一个娇气的孩子在事业上难成大器。所以,以十八岁作为一个分界点,父母要帮助孩子努力把他身上残留的娇气和稚气彻底掐掉,这可以说是孩子迈向成人所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娇气的孩子踏人社会后往往适应性较差,难以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要知道,在现在这个社会上,除了孩子的父母,谁还容许谁跟谁撒娇啊!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娇气的不少,常见的娇气表现是: 1.生活上娇气。吃东西挑挑拣拣,爱吃的吃个没完,不爱吃的一点儿不动,饭桌上大人颇费口舌,有时逼着家长做这做那;使用文具、物品由着性儿来,喜欢的就用,不喜欢的就扔在一边,磨家长买了这个买那个。有一点不舒服就不想上学,要求家长请假;经常要求不上体育课。 2.学习上娇气。做一会儿功课就喊累;让家长削铅笔、包书皮、整理文具;念会儿书就像“大爷”似的,支使家长倒水、拿饮料、拿水果;作业没做好,不赖自己赖家长;考试考不好,赖家长没给复习好;学习时遇到困难,动不动就厌烦,发脾气。 3.劳动上娇气。一让干活就反感——“又让干活,我累着呢!”;即使是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几乎也很少做。在爸爸妈妈有要求下劳动,往往也是无精打采,应付差事;洗衣服怕水凉;打扫卫生、倒垃圾嫌脏;重活干不了,轻活不爱干;在学校还能努力表现,回家连脚都懒得洗,更别说洗衣服了。 4.经不起批评表扬。一受批评就委屈,情绪低落,流眼泪,有时跟家长强辞夺理;受点表扬,马上翘尾巴、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 孩子过于娇气,主要是大人过于疼爱、过于娇惯造成的。在家庭里,几个大人中如果有一个人不娇惯孩子,他往往会成为失败者,因为其他大人会跟孩子一起做他的反对派。要想给孩子治娇,大人们先要统一认识,认清娇惯孩子将带来恶果,害了孩子,也影响家庭。有些家长总以“孩子还小”作为娇惯孩子的借口,这没有好处。要明白,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要使其身上的娇气逐渐减小,变成意志坚强的孩子。一般地说,小学中年级以后,就应把娇气克服掉。 可以供家长们参考的治娇方法主要有: 1.劳动治娇。劳动是治娇的好方法。在给孩子讲清道理之后,安排难度稍微大一点的劳动任务,鼓励孩子坚持干好。开始,最好家长跟孩子一块干,随时指导。比如家庭大扫除,学习擀饺子皮,每天擦地板,刷洗卫生间等。关键是持之以恒,孩子劳动时,多肯定、多指导。寒暑假里,可以安排更多的劳动任务。 2.体育运动治娇。比如跑步、爬山、远足治娇。娇气的孩子最怕跑步、爬山。家长跟孩子订个协议,每周一起跑步,不少于三次,距离远近依孩子年龄和身体情况而定。开始1000米,跑几次后提高速度,以后逐渐延长距离。利用双休日去爬山或者徒步远足也是好办法。跑步、爬山既能开阔视野,又能锻炼身体,磨炼意志。 3.定时完成学习任务治娇。跟孩子讨论,一次专心学习时间能达到什么水平,然后定一个目标。比如原来能专心学习30分钟,现在就定40分钟,而且明确学习质量要求。上好闹钟,抓紧分分秒秒,让孩子看到效果,及时鼓励。如果孩子做不到,家长可以一起来,读书,划重点,记笔记,互相竞赛,互相监督。家长的表现要认认真真,不能装样子。 4.跟班主任老师或任课老师配合治娇。先与老师沟通,请老师给孩子安排一些经常性的任务,并给以表扬、批评。表扬、批评之后,家长及时跟孩子一起分析为什么受表扬、受批评,应如何正确对待之。几次之后,孩子就能经得起表扬和批评了,而且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还可以建议老师与孩子谈谈娇气问题,并在操行评语中写出“如能克服娇气,会取得更大进一步”一类的话,调动孩子自己治娇的积极性。 另外,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为了治娇有好效果,不至于半途而废,家长必须下决心、狠心,关键时候不能心软,千万不能因担心孩子吃不了苦、或者放不心而半途而废,快到十八岁的孩子,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已经有了不逊于一般成年人的承受能力,至少其潜在的能力是相当大的。 P5-7 序言 18岁时父母让你走向成熟 身为一名编辑同时也是一位父亲,我一直十分关注家庭教育书籍的出版情况。虽然市面上关于如何教育子女的书籍林林总总,却多是属于老生常谈,难见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佳作。去年起,我与创新思维专家、“创商”(CQ)教育模式的创立者李保华(笔名李放)建立起联系,陆续出版了他的《告诉孩子你最棒》和《谁在决定孩子命运》二书。今年,他又创作了《只养你到十八岁》,这是一本实践“创商”(CQ)教育模式,倡导生存教育和能力教育的读本,意在引领中国人新一轮的教育革命浪潮。我为他的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所感动,衷心希望他的宏愿能够早日实现。 人作为上帝的杰作——种智慧生物,遵循着大自然制定的永恒生存法则——适者生存法则。成长和成熟是每一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阶段。而十八岁恰是人生从少年走向成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点。而这一切的获得都离不开养育我们成长的父母。没有他们的辛勤哺育,就没有我们的成长进步。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重视教育和伦理的国度。望子成龙成为父母们最大的心愿。他们在自己的子女身上投入了大量心血,一心期盼着子女们能一代更比一代强,去实现自己未竟的理想。殊不知,子女不仅是你的基因继承者,而且也是你的基因变异者,他们与父母已有很大的差异。再加上时代环境的不断变化,子女们的成长环境已大不一样。倘若还是按照老一套的教育模式去教育子女,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去呵护照顾,相信你的孩子始终会成为长不大的孩童,最终难以成就大器。 若想教育好孩子,为人父母者首先要转变观念,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对待。自幼就应着力培养其独立生存的能力。用智商、情商和创商对其进行三位一体的统筹教育。当你的孩子十八岁开始离开父母,步入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后,你会惊奇地发现他是独立的、乐观向上和充满青春活力的人。你的期盼和理想终将会得以实现,你会为他感到由衷地自豪和骄傲。 巴金在他的《激流三部曲》中曾写道:“秋天过去了。春天仍是我们。”的确,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都属于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人类进化史的坐标上,耸起了一座座奋斗的青春所创造的奇迹。伽利略十八岁发现钟摆原理;肖邦十九岁推出了震惊整个音乐界的音乐会;爱因斯坦二十六岁建立了轰动科学界的狭义相对论…… 兴许,你的孩子有一天也会有幸成为这些天才行列中的一员。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父母运用先进科学的创新教育理念辛勤培育的结果。玉不琢不成器,精雕细琢之下宝玉才会顺利成材。心动不如行动,请父母们赶快吸取本书中的营养,用全新的“创商”(CQ)教育理念去塑造自己的子女吧! 孙启泰 2006年元旦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要展翅高飞,必须有一双有力的翅膀;要鹏程万里,必须自幼奠定一生的品质。18岁,一生的奠基工作已经完成,到该让孩子搏击长空的时候了……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 吴道弘 对孩子来说,所谓的顺利成长恰恰就是在挫折中成长、在逆境中成长。如果为人父母者不否认这点,那就不妨让孩子在逆境中“顺利”成长吧! ——范文曜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所谓要把孩子当孩子,就是凡事要尊重孩子的需要、人格、权利和尊严。孩子就是孩子,父母要与孩子划清界限,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他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孔繁玲 北京创造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 “有能力者生存”、“无能力者被淘汰”、“物竞天择、能者生存”,这不仅是现在,也是今后我们这个“社会丛林”的铁律。 ——中国高校创造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李全起 生活训练看起来是小事,却关乎孩子一生的成败!打造孩子的成功人生,首先从“生活训练”开始。 ——中国商业出版社社长助理 孙启泰 早熟的果子都有苦涩的内核,但早熟的本质恰恰就是不成熟,外表的早熟只是孩子们人格病态、心理扭曲、行为异常的反映。当然,所有这一切,绝对不是孩子们的错! ——作家记者 胡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