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国,说到底不过两个字——谋略而已,正因为那些复杂生动、神秘莫测的谋略,让人们记住了三国中那些形象鲜活的人物,曹操就是其中最令人们难以忘记的一位。对于他的评价,众说纷纭,各有不同。人们说起智慧,总会想到诸葛亮,而曹操,一直是古往今来奸雄的代表。但在本书中、在作者看来,曹操与诸葛亮的用计由于境界的不同而不可同日而语。诸葛亮走出茅庐,六出祁山,不过是为报答刘备一人的知遇之恩,而曹操以天下为己任,挟天子以令诸侯,面对的是全局,推动的是历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睁眼看曹操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李傲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部三国,说到底不过两个字——谋略而已,正因为那些复杂生动、神秘莫测的谋略,让人们记住了三国中那些形象鲜活的人物,曹操就是其中最令人们难以忘记的一位。对于他的评价,众说纷纭,各有不同。人们说起智慧,总会想到诸葛亮,而曹操,一直是古往今来奸雄的代表。但在本书中、在作者看来,曹操与诸葛亮的用计由于境界的不同而不可同日而语。诸葛亮走出茅庐,六出祁山,不过是为报答刘备一人的知遇之恩,而曹操以天下为己任,挟天子以令诸侯,面对的是全局,推动的是历史! 内容推荐 这本书从曹操阴阳谋略的总纲出发,下列八大纲目阐述曹操在处世、做事、创业、识人、用人、管人、用权、用兵等八个方面的阴阳谋略精华,以下又分列六十五则阴阳谋略的细目,从阴阳、前后、出入、表里、虚实、急缓、深浅、厚薄、动静、善恶、高低、内外、大小、多少、有无、强弱、胜败等六十五对阴阳谋略矛盾出发,详细说明了曹操阴阳谋略的内容和方法及其丰富思想。 目录 出版者说 棒喝闭眼看历史的文人墨客——代自序 第一章 道义旗幡利益剑,曹操眼中终极的标 ——曹操处世的阴阳谋略 替天行道,呐喊声中紧磨刀 特立独行,我的游戏我做主 奸雄本色,人不负我我负人 真命天子,有命更要有作为 不做则已,开弓就无回头箭 勿犯众怒,莫做天下死对头 巧施手腕,杀人快刀不滴血 高喊忠义,道德清水淹血腥 居高见远,身后疑冢防人盗 大智若愚,权力场中做木鸡 权衡利弊,让人一寸得一尺 第二章 霹雳手段菩萨心,曹操腹中谙熟的道 ——曹操做事的阴阳谋略 惟己独尊,施用诡计成人美 以情动人,阴柔不掩阳刚气 沙锅打破,每件事情做到底 一笑泯仇,宽容之心纳百川 成事在天,谋事更需由人定 江山固守,未雨绸缪备无患 以杀止杀,治理乱世用重典 凭据天险,怎比任天下智力 阳谋之智成大事,阴谋之技弄小情 恩惠怨仇,宰相肚里撑大船 软硬兼施,不逼对手入死角 第三章 借山之势攀入云,曹操脚下必经的路 ——曹操创业的阴阳谋略 不做光杆,群策群力打天下 敢作敢为,出手要有剑客风 入局有方,建造自家新天地 委曲求全,英雄也有气短时 孤假虎威,挟天子以令诸侯 三十六计,一分言说九分做 狼性领袖,赢家通吃天下碍 第四章 人才易求不易得,曹操心中永远的痛 ——曹操识人的阴阳谋略 穿针引线,任用一贤众贤聚 入木三分,知天知地更知人 照单全收,用人用情也用理 问计于人,听其言而观其行 拷问人才,观人当试以艰危 爱屋及乌,充盈缺失皆可爱 爱才痴狂,巧施苦肉徐庶归 小试牛刀,称雄何必论出处 第五章 尽用英才弃逆徒。曹操手中把玩的棋 ——曹操用人的阴阳谋略 胆大心细,阳用其方阴用圆 小而能大,纸虎当作真老虎 择人任事,仁者用仁智者用智 不拘一格,王室平民同台竞技 慎无苛求,剪裁贴补尽可用 阴谋阳用,天下文人尽收囊中 以义动人,道义换来忠诚心 同气相投,英雄自古惜英雄 人非圣贤,自嘲自省坦荡荡 第六章 威仪恩泽同辉映,曹操胸中不灭的灯 ——曹操管人的阴阳谋略 大谋治人,无规无矩无方圆 事必躬亲,可叹诸葛孤烛灭 赏罚分明,人间自有公道在 树立威信,身不正则令不从 容人所长,知错必改真君子 重赏奇兵,一锦战袍赢群心 越挫越勇,笑傲江湖一片天 该哭就哭,哭出真情赚人心 香饵利诱,重赏之下有勇夫 第七章 强权巧谋共轻重,曹操脑中固守的根 ——曹操用权的阴阳谋略 嗜权如命,爱权才能用好权 文安武卫,亦阳亦阴最和谐 正谋反用,欲施阳计先用阴 亏满盈缺,均衡木上做主宰 疑心太重,行事极端难两全 刻薄厚道,阴阳冰火两重天 猫捉老鼠,死亡游戏强者赢 顺我者昌,天下计谋为我用 优胜劣汰,不做群狼做孤虎 胜者为王,先做流寇后称王 浑水摸鱼,乱汤锅中捞天下 第八章 嬉笑怒骂皆生智,曹操手中高悬的剑 ——曹操对敌的阴阳谋略 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控全局 驱虎吞狼,静观其变收残局 塞翁失马,哀兵焉知不是福 空手套狼,变敌所有为我有 将计就计,出其不意制顽敌 隔岸观火,巧借内乱谋制胜 殊途同归,专攻对手好胜心 攻其必救,哪壶不开提哪壶 趁乱取胜,乱敌乱兵先乱心 亦智亦勇,阴阳两端尽穿透 附录——全书看点展示 试读章节 恩惠怨仇,宰相肚里撑大船 宽与严:判断一个人胸怀的大小,去看看他如何对待自己的仇人就知道,曹操的阳刚之美就在于他对人的宽怀大度。今天的人,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应该以诚相待。在一般人看来,如果知道他是小人,就应少和他来往,对于小人欺骗自己的事,发现了就一定要揭露它,但曹操独独不这样做。他的智慧足以明察小人的欺骗行径,然而每次都在暗中忍受,不在神色上表露出来,这种客人的涵养确实比一般人不知高出多少倍。 有人曾经这样形容曹操的心胸,他说,曹操这个人外表阴险,内心宽厚,在阴郁的外表下却有着一副侠义的心肠,所以,看待曹操不能看他的一时一事,而要看他的一贯所为。曹操这个人看人很有成见,一旦被他认定不可大用的人物就很难再得到翻身的机会,但一旦被他所接纳,即使犯下滔天的大错他也有可能一笑置之,放你一马。所以那些跟曹操打交道的人,也许应该祈祷上天给自己一个好的运气,但这也有个前提,那就是你要有才,或者你要有德,或者你要有某些别人不能媲美的优点。 当初,袁绍为使攻打曹操名正言顺,采用谋士郭图的建议,以剿灭曹操,上合天意,下合民情为由,命陈琳起草剿曹檄文,陈琳援笔立就,历数曹操的罪恶:“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因赃假位,好乱乐祸。”“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捶折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 檄文传到许都时,曹操正患感冒头痛躺在床上,情报人员将檄文传进来,曹操见了,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感冒顿愈,头痛也忘了,从床上跳起来,问:“谁做的檄文?”曹洪说:“听说是陈琳。”曹操笑着说:“真有文采。” 后来,袁绍败出陈琳被抓住后,曹操问他:“你的檄文写得的确好,只是你尽管骂我本人,怎么还骂我爷、骂我爸呢?”陈琳说:“形势所迫啊。”由于曹操非常爱惜他的才华,并没给他任何处罚,宽宏大量地把他留在了身边。为了回报曹操的厚爱,后来陈琳延续曹操的文学风格,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名列第二位,为曹操开辟的慷慨豪气的“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判断一个人胸怀的大小,去看看他如何对待自己的仇人就知道。曹操的阳刚之美就在于他对人的宽怀大度。 曹操在安慰对自己有着杀子之仇的降臣张绣时曾说:以往过节莫计较,同仇敌忾泯恩仇。这种以德报怨的君子胸怀,可谓是成就大事之伟丈夫心胸的最好体现。曹操将自己的阴谋埋于阳谋之中,又用阳谋来诠释阴谋,正说明了他内心中矛盾的一面,做事多用阴谋,做人多用阳谋,曹操虽然看似狡诈,但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仍然具有许多美德,具有虚怀若谷的胸襟,而能够容人是他身上美德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P75-76 序言 棒喝闭眼看历史的文人墨客 ——代自序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曾无意中听见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曹操?不就是戏台上那个白脸的奸臣吗?这种看法很有代表性,的确,看过京剧的人很难摆脱京戏中曹操那副白脸奸雄的印象。别的暂不说,至少“捉放曹”、“击鼓骂曹”等戏中曹操出场时那一脸的白粉给人以印象深刻。这至少也说明,无论是《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还是史传稗记中的曹操,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一副大奸臣的面容。 从一分为二的辨证史观来看人物,曹操的身上表现出两种迥然不同,但又相辅相承的方面,一者是他磅礴大气的英雄气质,一者是他内心中复杂而隐藏的思想活动,前者是外在表现,后者是内在活动,前者见于形,后者潜于意,我们按照古代哲学的方法将前者称为阳,后者称为阴,如果称前者为阳谋,后者则称为阴谋,这便是本书中所言阴阳谋略的涵义所在了,它与我们通常所指的阴谋阳谋的意义完全不同。相信通过本书中对曹操阴阳谋略的剖析,使读者能够抛开正统史观的偏见,以政治得失、社会进步的唯物史观来看待曹操,而这种与众不同的观点能够唤醒沉睡的历史,唤醒那些闭眼的文人墨客。 随着近现代三国热的升温,尤其是近年来文艺影视作品对曹操形象的刻画以及以日本企业界为代表的有关曹操谋略研究的兴起,曹操的形象已在人们心中有所改观,不可否认,人们的心里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曹操形象,而时代的变革使人们从内心中呼唤着历史上那个敢作敢为,开一代先河的曹操形象,千百年来那些由于受正统史观的影响,置曹操的历史功绩于不顾,闭眼刻画了一个奸雄曹操的所谓专家们,是该睁开眼了。 那么睁开眼睛,我们能看到什么呢?首先,看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一个有关谋略的故事,一个一统中原、铲除割据势力、创建了一个王朝的古代传奇。我突然发现,在被称为枭雄的曹操身上,有那么多我曾经忽略了的现象,有那么多启发我思考和进步的现象,他使我陷入了新的思考。 打开历史,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曹操,一个敢作敢当、敢骂敢笑的枭雄曹操。一个亦阴亦阳,被人称为汉贼,被人骂为独夫的曹操。曹操是一个开拓者,他结束了一个动乱的时代,开创了一个全盛时期;曹操又是一个叛逆者,他蔑视舆论,他不守伦理,对于别人的唾骂,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曹操还是一个经营者,在诸侯之中,他独树一帜,打造自我品牌,最终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似这等的个性英雄,天下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人。如果你哪天抛弃了心中的偏见,静下心来,细品三国,水煮曹操,你就会发现,展现在你面前的将是一个亦阴亦阳、亦明亦暗、亦是亦非、亦奸亦忠的多维人物,他是那个复杂时代的枭雄的典型代表。’ 在我看来,用“双面枭雄”“阴阳谋略”来形容曹操是再合适不过了。我先来说说阳的一面。一统天下,结束群雄割据,屯田生息,还民于康宁,这是曹操一生第一大的阳谋。为了这个阳谋,他广招天下英才,不择手段扩大自我实力,无情镇压各处叛乱,严厉打击割据军阀,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功绩。在这个大阳谋之下,他又有许多小阳谋,例如任人唯贤,推广忠孝,严肃法纪,奉戴天子,屯田养民,引得无数豪杰竞折腰。曹操有句名言:“假使国家没有我,真不知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王。”这话说得很对,如果不是曹操阻止别人称帝称王,不知有多少诸侯军阀会产生问鼎天下之心,仅此一条就足以肯定曹操的历史功勋。 那些称曹操为奸臣的人,认为曹操是篡国大盗,但曹操在世时却拒不称帝,这在他一生的阳谋中加上了重彩的一笔。这一点当代史学家翦伯赞说得好:“当曹操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起义的农民军已经粉碎了东汉王朝的天下,在这残破的疆土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地主武装集团的营垒。当时的汉献帝除了保有一件褴褛的皇袍之外什么也没有了,像这样一个皇帝还能从他手中‘篡’到什么?曹操的天下,是自己打出来的,不是从姓刘的手里接收过来的。假如曹操痛痛快快披上皇袍,谁能说他不是太祖高皇帝,就因为他把皇袍当作衬衣穿在里面,反而被人抹上了一脸白粉。”从这个角度来说,说他篡权也是站不住脚的。 我再来说说他阴的一面。曹操出身于宦官之家,胸怀大志的他要想在乱世中成就大业就不得不使出非常手段,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名言,虽使他臭名昭著,但却恰到好处地说出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信奉强者哲学的曹操,身处强手如林的历史环境中,不择手段,终于成为天下第一奸雄。由此出发,曹操的阴谋便层出不穷,“挟天子以令诸侯”是第一大阴谋;以杀立威、镇压农民起义是第二大阴谋;杀左右谋士、嫉妒贤能是第三大阴谋;独断专行、滥杀无辜是第四大阴谋……这都是以往文人着墨最多之处。 但是应该看到,曹操的阴谋和阳谋是对立统一的,这里奉戴天子与挟天子以令诸侯是阴阳的对立,一统天下与镇压农民起义也是阴阳的对立,杀左右谋士、嫉妒贤能却不妨碍曹操的任人惟贤,推广忠孝…… 睁眼看曹操使我看到了一个人物的两面,一段历史的两面。曹操的性格作风与他本人一样,呈现出多维、复杂甚至相互矛盾的特色。。从宏观角度来看曹操,他以天下为己任,有一统天下的霸气和推动社会前进的恢弘气魄,对天下百姓是仁慈的,对身边部下是坦诚的,观察问题眼光是长远的,但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曹操,他的内心有时是阴暗的,他的手段有时是卑下的,他的心胸有时是狭窄的,他的权术更是残忍的。正是这一种存在于他内心的正与邪、阴与阳、坦诚与权诈的互用,推动了他的人生霸业。 在本书中,我将曹操定位为阴阳谋略的宗师,是因为他能够把自己内心中矛盾的两面在运用中和谐的统一,又能够灵活的发挥,这样一个成大事不择手段,做枭雄不拘小节的人,把阴谋和阳谋作为武器,痛快淋漓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带动了一段精彩的历史。自古以来,如此鲜明而又如此藐视世俗的大丈夫,曹操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独一份。正因为如此,人们更难认识其真面目,也很难评定他是诚是奸,是仁是恶,但这却是一个真实而历史的曹操。 我们今天睁眼看曹操,不是为了给他一个盖棺定论,这是历史学家的事,我们的目的是为今天想要了解曹操的.人提供一个客观、真实的角度。翻开这本《睁眼看曹操——在阳谋与阴谋中游弋的卓越智慧》,我将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从曹操的身上汲取某些合理、积极思想及精神营养的可能,更希望打开那些闭眼看曹操的人们的心胸和眼界,展现一个更与众不同的角度。 曹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群雄并起、充满竞争的时代,而今天我们所处的同样是一个充满着机遇和危机的时代,只不过前者充满了战争的血腥,而后者弥漫着竞争的尘烟;前者是一个呼唤着政治巨人的时代,后者是一个呼唤着经济巨人的时代。谁能说那些曾经被曹操证明了行之有效的思想和方法不会对今天的人们有所启发呢?从这个角度来说,睁眼看曹操,睁眼看历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深远。 是为序。 李傲 2006年3月2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