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补不如食补,享受健康生活每一天。365种美食,365种疗法,降低高血压吃什么是关键!名医指导:基础知识、保健常识、诊断方法、饮食疗法。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综合征,要引起血管、脑、心、肾等器官的病变。要了解高血压的原因,必须了解什么是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用血压计在肱动脉上测得的数值来表示,以毫米汞标柱或千帕为单位。
本书简要介绍高血压的原因、饮食宜忌、“四因”施膳及其食疗药膳的组成原则和烹饪方法;精选365道适宜高血压的食疗药膳,按烹调方法分类介绍其配方组成、物料选购与保存、制作方法、适应证和功效等,并对其使用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作了简要的说明。为便于读者选择使用,书末还列表说明高血压药膳常用药物、食物的别名、性味功能、用量和注意事项,并介绍药膳基本汤料的制作工艺。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需要终生治疗,治疗高血压不能单单依靠降压药物,科学的饮食对高血压的预防和康复会有着积极的作用。高血压病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肥胖,保持理想体重。为做到这一点,应少吃脂肪和糖。
2 少吃食盐,口味要淡。每日食盐摄入量最好少于6克。
3 增加含钾和钙丰富的食物的摄入量。对于有肾脏疾病的高血压病人,吃高钾膳食时应慎重。
4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5 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量。
6 不饮酒,不吸烟,不用有刺激性调味品,不喝浓茶和浓咖啡。
7 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晚餐要少而精,清淡易消化。
8 在愉快与和谐的气氛中进食。
1.高血压概念
高血压是指循环系统内血压高于正常而言,通常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症。
动脉血压在一日之内的变化很大。在不同的生理情况下,如休息和运动、安静和激动、空腹和饱餐、早晨和晚间,血压数值常有一定的波动,往往是前者低于后者。血压愈高,冠心病、肾动脉病变、高血压性心脏病与脑出血的发生率也愈高。可见,动脉压与其后果二者之间有定量的关系。但是在人群中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其增长都呈一平滑曲线或直线,且正常血压与不正常血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因而不可能从调查人群的血压本身找出任何可以提供作为划分正常血压与高血压的分界线。正因为如此,不仅评定血压的标准不一致,而且有人还认为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之间只存在着量的差别,没有质的不同。但是防治工作需要有统一普查标准和评定疗效的标准,因此有必要划定高血压的范围。如何划定高血压范围?通常是以低于18.7/12.0千帕(140/90毫米汞柱)为正常,而高于21.3/12.7干帕(160/95毫米汞柱)为高血压。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目前这项正常值标准是从一组肯定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分布与正常人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中得到的,这样得到的正常界线比其他方法更合理。
正常人的收缩压随年龄而增高,40岁以下收缩压不超过18.7千帕(140毫米汞柱),以后年龄每增长10岁,收缩压可增高1.33千帕(10毫米汞柱)。约80~90%的高血压是由于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其余10~20%则是症状性高血压。前者是以血压增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亦称原发性高血压;后者则指在某些疾病中,作为症状之一而出现的高血压,高血压在这些疾病中可有可无,可为暂时性或为持久性,故亦称继发性高血压。
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了解到高血压并非是简单的血压高一点的问题后,相信您一定会在生活中经常性地测量血压,看看自己的血压是否超标,那么到底多少算是高血压呢?
目前,我们普遍采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内,三次测量血压,取平均值,收缩压≥18.7千帕(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2.0千帕(90毫米汞柱)就为高血压。
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高压应低于18.7千帕(140毫米汞柱),低压应低于12.0千帕(90毫米汞柱),其中任何一项高于正常值,即为高血压。明确了诊断标准,我们就很容易判断自己是否存在高血压了。例如:一个人安静时的血压为16.0/12.66千帕(120/95.0毫米汞柱),尽管收缩压正常,但因为他的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也应算为高血压。
曾经患过高血压、目前正服抗高血压药,血压虽已低于18.7/12.0干帕(140/90毫米汞柱),亦应诊断为高血压。P1-2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高血压病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且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它步恶性肿瘤的后尘,已成为当前人类的第二大杀手,并且有超前的趋势。因此,人们切莫掉以轻心。
《黄帝内经》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食疗既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又可以改善病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无病先防、既病防变、小病自疗的目的。所以,“药疗不如食疗”被历代医学家所推崇。
基于上述原因,本书精选了365种祖国各地的菜、汤、粥、羹、主食的科学烹饪方法,具有制作方便,营养丰富的特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有不同的食谱,营养均衡又不腻味。如果家人一起动手,更有一番生活情趣。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菜谱,倒不如说是一名司厨顾问。她的光临,一定会给您全家带来健康的福音。
编者
200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