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是以国际组织形式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防止战争再度爆发的国际组织,本书不仅介绍了联合国组织的一些基本知识,还对当代国际关系进行广泛的探索,包括:联合国的财政问题、联合国与发展问题、联合国与人权问题、联合国与环境问题、联合国与跨国犯罪问题等也进行探讨。愿联合国会员国对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承诺能为世界带来切实的福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联合国/列国志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作者 | 李东燕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联合国是以国际组织形式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防止战争再度爆发的国际组织,本书不仅介绍了联合国组织的一些基本知识,还对当代国际关系进行广泛的探索,包括:联合国的财政问题、联合国与发展问题、联合国与人权问题、联合国与环境问题、联合国与跨国犯罪问题等也进行探讨。愿联合国会员国对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承诺能为世界带来切实的福祉! 内容推荐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是大国安排世界的结果,也是创始会员国人民以国际组织形式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防止战争再度爆发的尝试。今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对它的功过是非,人们评价不一。但是,它作为一个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则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目录 东燕的特质(序)/1 导 言/1 第一章 走向联合国之路/1 一 国际组织思想溯源/1 二 国际组织实践溯源/5 三 威尔逊的理想与国际联盟/11 四 国际联盟的遗产/15 第二章联合国的诞生/2 一 战争催生的联合国/20 二联合国的性质:理想与现实的结合/28 三联合国总部:理想与艺术的结合/34 第三章 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及其职能/4。 一联合国大会/40 二安全理事会/46 三经济及社会理事会/54 四托管理事会/58 五国际法院/60 六秘书处/65 第四章 联合国的财政/68 一联合国预算的提出与审查/68 二联合国的开支与经费来源/7l 三联合国面临的财政危机/79 第五章 联合国的主要议事规则/86 一议程和项目/87 二会议规则/89 三表决规则/92 四 《联合国宪章》的修改/94 五地区选举组/96 第六章 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和相关组织/100 一联合国的专门机构/101 . 二联合国的相关组织/111 三各方案和基金/1 15 四研究与训练机构/120 五联合国的其他实体/124 第七章 联合国会员国及其伙伴/127 一 联合国的会员国/127 二联合国与国际组织/135 三联合国与民间社会和非政府组织/137 四 联合国与商业部门/146 五多行为体之间的合作与冲突/150 第八章 联合国秘书长/52 一联合国秘书长的职权与选举/152 二联合国秘书长的性质与作用/158 三联合国秘书长简介/167 第九章 联合国与国际和平及安全 ——让世界免于战祸/180 一 和平解决争端与集体安全机制/180 二维持和平行动的概念及其变化/186 三 维持和平行动的组织与机构/196 第十章 联合国与发展问题 ——促进社会与经济的进步/202 一联合国的发展观/204 二联合国的发展战略/217 三联合国在发展领域的作用/226 第十一章 联合国与人权问题 ——保障人类的基本权利/230 一联合国的人权概念/230 二联合国的人权机制/237 三联合国在人权领域的行动/245 第十二章 联合国与环境问题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58 一联合国的环境理念与基本原则/260 二联合国的环境法与环境机制/264 三联合国在主要环境领域的行动/270 第十三章 联合国与跨国犯罪问题 ——应对新的全球威胁/283 一毒品问题/288 二反腐败问题/297 三反恐怖主义问题/301 第十四章 联合国与军控和裁军问题 ——实现化剑为犁的理想/312 一联合国的主要裁军机构/313 二军控和裁军的主要领域/317 三联合国在军控和裁军领域的其他活动/326 第十五章 联合国与国际法 ——建立法治世界的努力/330 一联合国与国际法的编纂与发展/331 二联合国推动国际法律秩序的实践/335 三 国际刑事法院与《罗马规约》/341 第十六章 中国与联合国 ——参与世界的历程/351 一 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变化/352 二中国在联合国的角色/366 三 中国对联合国的原则与立场/372 附录 一联合国宪章/377 二联合国系统示意图/404 三2005年联合国会员国应缴纳会费/405 主要参考文献/413 后 记/416 序言 东燕的特质(序) 给李东燕的新作《联合国》写几句话,是我十分乐意的事 情。 诸如“今年是联合国诞辰六十周年,此书意义非同小可” 的套话,轮不上我说,实际上也无必要。出版社和图书征订商的广告词,早就铺天盖地。电视和报纸等传媒有关安理会改革的报道,业已成为学者探讨的热门话题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从这层意义上讲,2005年出版的《联合国》一书,是应当而且可能热销的。 我的推荐点,更在于李东燕及其作品的特质。 东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做了整整二十年的学术研究工作,不仅对于当代国际关系有广泛的探索,也是国内研究联合国问题有数的专家之一。十年前,联合国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国内外同样举办了各种纪念活动。那时的我和东燕分别担任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室正副主任,为此类活动忙得不可开交,也开始认真进行联合国问题的探讨。从那以后,东燕一直执着地追踪联合国的动向,从来没有停止在这方面的思考与写作;即便是撰写非联合国问题的文章,也多半与国际社会的构成、全球化(反全球化)的性质、全球市民社会的成长等最受联合国人士钟爱的主题有关。我印象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李铁城教授,新华社世界研究中心的钱文荣先生,外交学院的郑启荣教授,还有曾经出任我国驻联合国外交代表的陈鲁直大使和吴妙发参赞,加上李东燕研究员,属于多年始终不懈地追踪联合国问题的中国高级研究者之列,是这个领域中国最好的专家。据我观察,坦率地讲,国内外对联合国事务感兴趣并有作品发表的多数人士,带有“票友”性质,他们仅仅是在最热闹的时刻关注一下联合国。 最近一年半时间,东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美国福特基金会的合作协议支持下,到美国哈佛大学作访问学者,主要任务便是完成《联合国》这项已经进行了近两年的院课题。这是她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新阶段。在这所著名的大学里,东燕保持了在国内的紧张工作节奏,查阅了大量第一手的和最新的文献,参加了许多场次的专题研讨活动,同时与外国同行广泛深入地交流了看法。李东燕在哈佛的努力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当地华人媒体也对她的一些工作做了追踪报道。我多年前曾到哈佛作访问学者,知道这所著名大学与联合国系统有深厚关系。东燕与我保持着密切的通讯联系,经常就她的课题进展交换意见。即便人不在国内,她仍为我和李慎明主编的《全球政治与安全年度报告》撰写了关于联合国改革的一章;文章资料之丰富、观点之新颖,令我深感她在波士顿的收获之丰。读者和同行不妨验证一下我的评语:东燕这本书中的许多材料和观点,是以往在中国国内的联合国研究中不易见到的;它们反映出作者的辛勤而卓有成效的努力。 李东燕做研究时的认真,写作语言上的严谨,以及对自己观点的坚守,与她平日为人的极其随和、谦虚及低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如此,我感觉,对联合国宪章理念的推崇,以及广义上的全球主义偏好,对她这样的人是一种比较自然的东西;她爱事业,爱家庭,爱大自然,爱上帝造化物中一切美好的东西,真诚期待人类共同体建立起和谐关系。我猜想,所谓的“全球主义理想”,一定是先在地球的这等人类中萌生的。 李东燕同样有她的不足。比方讲,像她这样出身书香门第、一帆风顺长大的人,可能不太喜欢和适合做军事、战略、冲突方面的研究;相形之下,那些经历比较复杂和曲折的人,更能看清人性中恶的一面,更擅长分析国际关系中的权力争斗和无政府状态下的各种矛盾。与刚刚成长起来的一批青年学者相比,而对国际关系理论前沿某些领域(如建构主义、后现代理论和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解仍有缺失,它折射出我国中生代研究人员有待充实的知识结构。即便在联合国研究领域,我的一个不够有把握的判断是,东燕虽占有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它们的利用率却不算高;另外,如何从“磨合中建构”这样一个特殊视角,透视联合国的曲折成长和它面临的复杂挑战,还需要细细捉摸,有不少事情可做。我衷心希望,东燕今后能够树立更积极的开拓意识,最好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小组,强化现有主题和探索目标在学术界的引导性,争取更多的学术资源,在未来的岁月中发挥更大的学术影响,推动她所心仪的事业迈向新的阶段。 是为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