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和食物是平等的(修订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殳俏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殳俏的文字,带给人极大的愉悦感,与其说是写吃,还不如说是写她自己关于吃的生活。她的小说很冷,她的随笔够热,她的兴趣涉及很多领域,她看的书多到令人惊讶,她喜欢食物但吃不胖,她中意搞怪却够自然。常常觉得她的文字是非常讨喜的一个好玩意,不滥情,但充满感情,不矫情,但绝对有风情!

内容推荐

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食物越来越丰富,人类对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对食物的描述已不再是“它能否充饥耐饿”,而是“它是否好吃新奇”。食物在人挑剔的味蕾的判断下,有了三六九等区别,渐渐地失去了主宰的地位,而被人类所挑选和奴役。

目录

爱丽丝不懂胡椒

被烹的美食家

都搅和在巧克力里

饭吃人

假装高潮

空缺的渔猎笔记

美味关系之三国演义

觅食绕道走

鲜红的面条,湛蓝的烤饼

谁来把我关起来?

晚餐恩仇录

我脆弱,我罪恶

找吃的,找杀人犯

有多少菜可以重来

1924年之吃的幸福生活

参汤,老爷

餐馆的旁观者

餐馆语言学

地方差异

顶级馆

封闭空间的闲情逸致

烹调秀

人心向肉

肉类时间表

食色男女

误操作

星际饕餮争霸赛

专拣便宜的吃

自吃自话

外食拉警报

自动饮料贩卖机哲学

冰果杀手镜

爱我,带我去Nobu

成了精的面包

好厨师的双重生活

口水之后,张嘴之前

后记

试读章节

楼上的小美眉,已是芳龄七岁零六个月了,但每天仍哼哼唧唧地要求大人给她喂饭吃。据她自己交待,被喂食的感觉很好,尤其是吃果冻的时候,爸爸妈妈剥好了,一挤一个地往嘴里塞,冰凉的滋味妙不可言。其次是吃虾,蜕去了虾壳的大虾在番茄酱或者是甜辣酱里爽爽地打一个滚,便随着外婆的手飞向美眉的嘴巴,最好还要配一筷蔬菜,一起吃爽脆可口。比较不喜欢的喂食内容是饭、汤,还有面条,容易湿乎乎地沾了一嘴巴,大人看看不甘心,就用调羹把口角边上的抹掉,这一抹就像给脸打蜡,越发让周边地带显得油光光,锃亮亮,让人难受。小美眉妈对人圆场道:“长大了就好了。”小美眉语出惊人:“长大了我要男朋友喂。”

楼下的老太太,高寿已达七十六岁零九个月,每天到了八九点钟,准时拿一脸盆,蹑手蹑脚下楼,跑到小区的花园中央,低声念咒数秒钟,只见几十只流浪猫向她飞奔过来,个个像老太太的亲子亲女。老太太无儿无女,仅有一个早年抛弃她投入小公馆姨太太怀抱的丈夫也早已销声匿迹,她本人吃斋念佛,却天天从菜场买来牛肝牛肺烧给猫儿们吃,其味臭不可闻。邻居们个个告饶道:“阿婆啊,你就慈悲为怀,让猫也吃点饭,吃点菜就好了。”老太太回答极酷:“你们不吃素,倒叫猫吃素吗?”

电视机里的有钱人们,最近又开发出新的游乐项目:喂食小姐。此小姐不是陪吃小姐,也非陪舞小姐,更非色情服务打的擦边球,而是货真价实的回归童年的节目。要美女拿一勺子,舀些许汤汤水水,温柔地往你嘴里送。一顿饭下来,每个人预先发的围兜上及围兜以外的西装上都脏了一大片,各人则都不以为然,恨不得连西装都脱了,换上幼稚园的宝宝衫,再在胸前别一块手帕擦鼻涕,要人喂,真似回到了无邪天堂,尽可以撒着欢儿地装嗲撒娇。有钱人说:“我们只想回到健康纯净的三四岁。”喂食小姐冷笑:“有三四岁就吃鹿鞭的吗?”

动物园里的观光客们,一贯地还是那么爱看动物撑得死饱。动物园在旁边为了增进经济效益卖的玉米黄豆要五块钱一小包,动物还不爱吃,所以摒弃之下,香蕉皮、花生壳、塑料袋、一次性杯子、盆子,全都扔进了笼子里。有人看不下去:“这些东西动物怎么吃啊,这不是缺德嘛。”游客白眼道:“连用硫酸喂熊的都有呢,这算什么啊。”

P105-106

后记

已经忘记了“小狼”这个名字是谁给我安上的。想来是太能吃,也太爱吃了吧。一般的大胃,别人会用猪来做比喻,对我已经不适用了,要用狼。

彼时是2003年的夏天,“小狼”一个人在家中养着一条狼,两条“狼”都过着无忧无虑好吃懒做的日子。然后就是“东方早报”的编辑找上门来了,说既然你没有事做,又这么能吃,不如给我们写美食专栏吧。于是狼便落入了圈套,每日一篇,整整写了180多天,直至这个好玩的专栏版被撤去。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日子,一个专栏版就是一个小世界,因为在上面轮流写作的十几位专栏作家都相互认识,所以既然是日报专栏,也就俨然成了一个大BBS,若能识得其中的内幕,就会知道每位作者的心情是好是坏,近期又着迷于何物,忙乱于何事。而作者相互之间在文章中揶揄一下,开开玩笑,那也是经常有的事情。比如我就常被星座专栏作家和夜生活专栏作家点点戳戳一下,并立即在第二天的文章中予以还击,可谓乐趣无穷。所以这本集子除了收集了当时的文章,也收集了当时的好心情,对我来说,两方面都是意义重大的。

有很多人问我,你写美食的特点是什么,写了这么多美食专栏,是否称得上是美食家?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写的这些小文,还不如直白地称作是食物专栏。而我也肯定不是关食家,只是一个美食工作者而已。因为从我的理解来说,美食家是个非常技术性的名词,它需要挑剔,需要完美主义,需要文化底蕴,更需要吃万盆食行万里路。而我呢,我有自己很爱吃的东西,但从不去挑剔那些我不爱吃的;我不需要食物是完美的,隔夜的、摔烂的、减价的、垃圾的,很多时候我照样吃得津津有味;我害怕食物具有文化底蕴,也许没事的时候说说它们的八卦很有意思,但是每次吃饭前先梳理一遍它们的演进历史,实在让我这个历史系出身的人觉得倒尽胃口;而我最最反感的莫过于为了某某食物不辞辛劳不远万里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以后在某个季节跑到某地,因为如果吃不是伸手可及的快乐的话,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所以说,某种程度上,我不仅不是美食家,还是一个反美食家的人,因为讨厌他们那种居高临下品评食物的态度。日剧《西洋古董蛋糕店》里有个情节,有个女人因为男方的爽约而结不成婚,因而要把订好的结婚蛋糕扔掉。这时候蛋糕师傅的学徒对她说:蛋糕没有错,你不应该因为人的错误而抛弃它。对蛋糕来说,被人吃掉是它能赢得的最大的快乐和尊重。这是我喜欢的对待食物的态度。确实,我一直觉得,食物就是和人平等的东西。

当你看待食物就像看待人一样,会发生什么?我们不需要老学究般地对它追根溯源查家谱,也不需要神经质地将它们一会儿奉若神明一会儿打入地狱,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苦恼和快乐,它们与人的相处共存,它们与人碰撞出的火花。

我用写人的方法写食物,《人和食物是平等的》很像一本来自食物王国的哲学书的名字。希望这本书不是菜谱,也不是觅食指南,而是我们和食物的《老友记》。

                       殳 俏

                       2005年4月6日

书评(媒体评论)

殳俏文章难得不张狂,不做作,她的见识埋在嘻嘻哈哈的谈笑中。她有过比较丰富的国际餐饮经验,字里行间能读到她对重油主义的中华美食的一点点的不以为然,但她不明说,她只是引用《成长的烦恼》中小儿子本的话,把中国餐馆外卖的蟹粉豆腐说成“那个像鼻涕一样的东西”。

我没见过殳俏,但知道她是上海人,知道她现在远嫁北京,知道她作为一个渊博的食经写手,年轻得不成体统。

不过文章写得真漂亮。作者一肚子时尚的杂学,食物、风俗、时装、八卦、文学、历史、电影、电视、地理、各国的美食、欧美日韩各路明星……一切没用的知识她似乎都知道。一个女孩懂那么多想干什么?当然懂那么多不写出来就太可惜了。

                   ——小宝《三联生活周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