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外名人传记丛书》之一。这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名人传记丛书。这些传主是新教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家大师;这套丛书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本书讲述的是徐志摩的一生。他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诗界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被赞为“新月下的夜莺”。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洋溢着热情、挚爱和追求理想的强烈色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徐志摩(1897-1931)/中外名人传记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冯亦同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外名人传记丛书》之一。这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名人传记丛书。这些传主是新教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家大师;这套丛书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本书讲述的是徐志摩的一生。他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诗界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被赞为“新月下的夜莺”。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洋溢着热情、挚爱和追求理想的强烈色彩。 内容推荐 徐志摩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诗界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被赞为“新月下的夜莺”。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洋溢着热情、挚爱和追求理想的强烈色彩。 目录 云游 硖石的童年 “府中”骄子 成亲与拜师 负笈大洋彼岸 初会康桥 笑解烦恼结 为寻天边那颗星 迎送泰戈尔 诗花绽放 伤感的旅程 惊世之爱 在晨报副刊上 天真的“和事佬” 新月弯弯 第三次出国 不甘沉沦 从韵文到散文 生离死别 曲终情未了 附:徐志摩生平大事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自林徽因和梁思成双双去美国读书以后,徐志摩那颗失落的心,就像断线风筝似的,在虚空里飘浮了好一阵子。但没过多久,它就有了新的目标:诗人同他在社交场所结识的京城名媛陆小曼,由相知到相恋了。 陆小曼,名眉,祖籍常州,1903年生于上海。她的父亲陆定是前清举人,曾留学日本,民国后在北京做官,小曼是家中独女,据说她自幼聪慧,但不肯用功读书,十二岁那年因太淘气被父亲的一个巴掌打得她开了窍,此后乖乖地跟着外籍家庭教师学,不到三年便“精通”了英语,后来又兼及法文。她擅写会画,能歌善舞,登台演戏更是在行,人长得也清丽端庄。就这么一个风姿绰约的才女,十七岁上嫁给了比她大七岁、刚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归来的王赓。王赓,无锡人,世代显贵之后,品学兼优,文韬武略,回国第二年即被派出参加巴黎和会,是当时北洋政府里一个前程远大的少壮派。陆家父母自然看重这样的女婿,但对小曼来说,这桩由家长包办的婚事却很不理想,因为她活泼浪漫、喜爱交游,同王赓的老成持重、不是工作便是读书的“古板”差异颇大,百无聊赖的少奶奶生活更使她借出入舞场、交际游乐打发时光,排遣内心的郁闷。自从结识徐志摩以后,她那“忍泪假笑”的暗淡人生中,好像流淌进一注灵动的飞泉,撒进了一罅灼热的阳光。 而徐志摩呢,则将陆小曼看成了他命运天宇上终于升起的爱情星座,与她相比,已往的“星光”只不过是个虚幻的投影罢了。他在认识小曼之前,就跟王赓是熟朋友,因此开始时他和小曼也只是一般来往,随着经常在一起跳舞、演戏、谈心,才相知日深起来。不久,王赓调任哈尔滨警察厅长,将小曼留在她母亲家,这更给他俩增添了单独接触的机会,终于在1925年早春“徐、陆之恋”爆发成了京城交际圈里的热门话题:一个是离过婚的浪漫诗人,一个是结了婚的闺中少妇,这样的“恋爱”怎能不招人非议呢?来自家庭、社会和世俗眼光的压力,让他俩陷入重重困围…… 就在这时,恩厚之从万里之遥来信,说人在旅途的泰戈尔思念着他的“素思玛”,盼望去年的相约能够实现,还说老戈爹身体不如前,若是有志摩随侍左右,将慰他劳瘁的心怀。泰翁的召唤,如磁石般地牵动着年轻诗人的心,要不是与身边的佳人有约,他早已飞走了,但同小曼商量的结果,还是离京出国好,两人分开一段时间既可避避风头,也可以争取时日解决实际问题。 P78-79 后记 去年晚秋,我出差路过海宁,特地下车看望徐志摩的家乡。我向同座的小姑娘打听诗人墓和故居的地址,学生模样的她立刻回答了我。谁知身后的一位男青年,竟冒出一句话来:“徐志摩有什么看头?还不如去盐官看王国维呢——他比徐志摩伟大多了!” 我笑着对他说:“这两位前辈,可都是你们海宁人的光荣啊。” 男青年的话是令我深思的。即使在今天,徐志摩这位曾引起过争议的杰出诗人,还难得到一些人的同情与理解。我知道这固然是缘于那些不幸年代的阴影,恐怕也跟生命短暂的新诗人身上某些“复杂性”有关。如何认识和评价徐志摩,首先要弄清楚诗人生活的时代与环境,要了解他作品的内涵和生平思想的变迁——而这些,正是我要在这本小书里告诉读者们的,特别是那些还不甚了解、又对诗人抱有兴趣的年轻朋友们。 限于资料、时间和自己的识见,我只能作出这份菲薄的奉献。可以告慰硖石诗魂的是,这是一个爱诗、写诗和评诗者对于前行代诗人的“追踪”与“发现”。 我接受了一位文坛师长的劝告:尽可能从诗人的“诗”中写出“诗人”来,因为真诗人的生命在他的作品里。 感谢为我提供资讯方面帮助的熊仁棣女士、王一心先生。感谢江苏文艺出版社的朋友,没有他们的信任和敦促,我就无以向前面提到的那两位与我同车的“志摩小同乡”汇报了。 冯亦同 2005年岁首,修改于金陵百杖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