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交通事故”?什么叫“损害后果”?什么是交通事故中的“过错”和“意外”?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的分类有哪些?……交通事故在我们生活中时常发生,可我们却对它一知半解。本书介绍了简单处理交通事故的方法,教你如何私了交通事故,同时能学会如何避免交通事故,让你的生活少些烦恼,多些快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如何私了交通事故--简单处理交通事故十讲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
作者 | 秦泽 |
出版社 | 气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什么是“交通事故”?什么叫“损害后果”?什么是交通事故中的“过错”和“意外”?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的分类有哪些?……交通事故在我们生活中时常发生,可我们却对它一知半解。本书介绍了简单处理交通事故的方法,教你如何私了交通事故,同时能学会如何避免交通事故,让你的生活少些烦恼,多些快乐! 内容推荐 本书简要介绍了什么是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以及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的分类,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的途径。内容分为十大部分:事故现场的一次勘查;“造痕体”和“承痕体”的二者对应;“车一地一人”三链证明;现场取证的四种方法——“望、闻、问、切”;交通事故的五大形态;“私了”的六个环节;不许“私了”的七种情况;“私了”八项注意;“私了”九字诀;“私了”十核实。 本书适合汽车驾驶员参考。 目录 引子 1.什么是“交通事故” 2.“道路”的含义 3.哪些是“车辆” 4.什么是“交通事故”中的“过错”和“意外” 5.什么叫“损害后果” 6.交通事故的分类 7.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的分类 8.处理交通事故的三种途径 一、事故现场的一次勘查 1.什么是“一次勘查” 2.现场勘查的概念 3.现场勘查的内容 二、“造痕体”和“承痕体”的二者对应 1.什么是“二者对应 2.什么是痕迹的“造痕体”和“承痕体” 3.掌握痕迹二者对应的关系有利于“私了” 4.交通事故中常见的痕迹对应情况有哪些 三、“车一地一人”三链证明 1.什么是“三链证明” 2.车体上的痕迹一般都有哪些?如何鉴别? 3.人体衣着痕迹有哪些?如何勘查? 4.地面上的痕迹主要有哪些?如何鉴定? 5.勘查地面痕迹对及时“私了”的作用 6.如何寻找证明人 7.如何运用三链证明的方法勘查现场、确定事故事实 四、现场取证的四种方法——“望、闻、问、切” 1.“望”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闻”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3.“问”的基本内容 4.“切”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五、交通事故的五大形态 1.什么是“五大形态” 2.什么是“四点一线” 3.“四点一线”规律对“私了”事故的作用 六、“私了”的六个环节 1.保护现场、维护自身安全 2.了解双方车内是否有人员受伤 3.确定是“私了”还是“公了” 4.固定、采集有关证据 5.共同认可事故发生的事实 6.撤除现场协商赔偿 七、不许“私了”的七种情况 八、“私了”八项注意 1.要理智地面对事故现实 2.遇到人员受伤不要轻易“私了” 3.“私了”事故时要防止财物的丢失 4.怀疑对方“碰瓷”不要“私了” 5.遇到对方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办? 6.要核实准确对方的身份 7.与外国人发生事故“私了”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8.应当如何进行保险理赔 九、“私了”九字诀 1.什么是“九字诀” 2.“九字诀”的作用 3.“九字诀”的内容 十、“私了”十核实 1.核实人的基本情况 2.核实时间及地点 3.核实交通方式 4.核实行驶状况 5.核实出行前餐饮情况 6.核实痕迹的形成 7.核实人员伤情 8.核实车物损害后果 9.核实当事人违法行为 10.核实现场自然情况 结束语 附件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 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附件二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附件三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节选) 附件四 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简易程序处理规定 附件五 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 标准(试行) 附件六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事故办案 单位值班电话表 试读章节 3.掌握痕迹二者对应的关系有利于“私了" 车与车、车与人、车与物接触都必然互相成为对方的“造痕体”或“承痕体”,如:同方向行驶的两车相刮擦,两车上均有刮擦痕迹,对甲车上的痕迹而言,乙车是造痕体,甲车是承痕体;反之,甲车是造痕体,乙车是承痕体。 如同身影相随一样,现场上的各种痕迹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的。每一组“痕迹对”都烙印着一个事故情节,每一组“痕迹对”都能揭示出两个巴掌是如何拍响的秘密,这就是“痕迹对”的内在功能。 本书中的许多章节时时处处在提示我们,要对应勘查痕迹,搞清楚“造痕体”和“承痕体”二者对应的关系。尤其要强调的是,在多处痕迹中要确定车与车、车与人、车与物第一次接触形成的痕迹。 如果经过认真勘查,某一个痕迹仍然无法形成“痕迹对”,可作两点判断:一,该痕迹不是此次事故造成的;二,对应的痕迹因某种情况灭失了。对第一个判断,可链接到伪造痕迹或“碰瓷”的思路上。对第二个判断,可链接其他的证据,从另一角度证明某个事实。比如:行人的鞋底跟部有与地面形成的挫擦痕迹,而对应的地面痕迹因路人及过往车辆的碾压踩踏已经灭失,但鞋底的挫擦痕迹辅助其他证据,可以证明行人是在行走中与车辆接触而倒地,非接触前自行倒地。 4.交通事故中常见的痕迹对应情况有哪些 (1)车与车接触时,在车体上某个部位形成的对应痕迹。 (2)车与人接触时,车体的某个部位与人体的某个部位形成的对应痕迹。 (3)机动车辆翻车或非机动车倒地时,车体的某个部位与地面形成的对应痕迹。 (4)人倒地时,人的衣着或人体与地面形成的对应痕迹。 P18-1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