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是我社出版的一批精品图书,凡列入本系列出版的音乐博士论文,都是经过著名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的优秀博士论文,它们的出版不仅对中国音乐学术的影响,以及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将会是非常的深远,它们将成为音乐论文写作的范例,而且对中国音乐出版界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标志着在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的带动下,精品音乐学术出版的时代已经到来。本系列将分批出版,每年约出版10—15种。
本书为其中一册《古琴美学思想研究》。
本文以文献和史实为据,对古琴美学思想和古琴命运进行了历时考察。全文在纵览传统古琴美学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古琴美学思想自先秦至明清的发展轨迹,阐释了古琴美学思想与儒、道、佛思想的关系,古琴美学理论与音乐实践的关系,琴与士的关系,并根据音乐文化与时俱进的普遍规律展望了古琴的发展前途。
本文认为,古琴美学思想先秦至明清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特征:研究对象从外部关系的论述转到内部规律的探索;美学思想从前期的相对自由变为后期的绝对禁锢。古琴美学理论和儒、道、佛思想联系紧密。其中,儒家礼乐思想是古琴美学思想的主体,道、佛思想则在其局部体现。与之相反,在古琴实践中,道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这就使古琴美学思想与其音乐实践形成了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随着历史的演进,古琴逐渐成为文人的专用乐器,琴的盛衰与士的兴亡不可分离。
本文进而认为,古琴的前途与美学思想的革新息息相关。古琴美学思想必须对传统美学思想进行扬弃,吸收现代化思想,抛弃以礼为本,坚持以人为本,舍弃文人琴中的不合理成分,发展艺术琴,还艺术于古琴,还古琴于人民,才会使古琴的命运出现根本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