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技股泡沫的破灭——最近的灾难能让我们警醒吗
在美国,一场经济危机已经近在咫尺。同其他强烈的、危害性极大的周期性危机一样,这场危机威胁着人类的文明。更确切地说,它是一场能源危机——一场由于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供求矛盾所带来的危机。
首次提到这个危机是在我2004年出版的《石油效应》一书中。这本书在当时颇受争议。争议的原因有很多,不过主要是因为我曾在这本书中预言:10年之内,石油价格将会升至每桶100美元。事实上,自从这本书出版以来,石油、汽油与天然气的价格都分别创下了历史新高,与此同时,能源的供给状况也在持续恶化,我们甚至可以说,10年之内,石油价格完全可能升至每桶200美元。毫无疑问,这个危机的消极影响将不容忽视——它不仅影响到我们国家的经济,也将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然而,最令人不安的是,美国的领导者和专家们还不承认这个危机。大多数权威人士还在继续言之凿凿地安慰公众:能源价格上涨只是暂时的,石油储量其实是无穷无尽的,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石油将不会短缺。其实,他们所说的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反。过去30年的总体趋势是:除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一些成员国之外,大多数国家的石油勘探正在衰退,石油产量要么达到极限,要么正在下降,而对于石油的需求——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却日益增加。
您可能很难相信那些专家们会犯这样的错误。当然,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对领导者的智慧和诚实深信不疑。但是如今我们却惊讶地发现:在这些领导者和专家们当中,几乎没有人为危机的来临敲响警钟。我们感到惊讶的同时,不禁要问:为什么如此严重的危机没有出现在我们报纸的头版头条?为什么我们的政府和企业没有立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令人遗憾的是,类似的错误在近些年里并不是绝无仅有。在那次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中,直到灾难即将降临之前,包括公司的总裁、华尔街的分析家以及媒体记者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在用乐观的措辞兴高采烈地描绘着当时的大好形势。大多数权威人士不仅没有设法阻止那次危机,而且事实上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的盲目乐观给经济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损失。我们所说的那次危机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科技股泡沫所造成的经济危机。
那次灾难对我们经济的破坏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从中得出的教训可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当今我们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如果我们希望顺利地渡过这次危机,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整个社会,都需要弄明白的问题是:为什么同样的判断失误会再次发生以及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及时地纠正它们。
牛群的疯狂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90年代后期,投资领域几乎处于疯狂的状态。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们对于历史悠久的股票投资原则——例如应有的勤勉和基本的分析置之不理,完全靠意气用事进行股票交易。因为相信科技的奇迹,他们蜂拥而上购买科技股和网络股。
其结果是造成了破坏数百万投资者财政安全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大爆发。然而,很少有人认识到科技股的暴跌几乎毁灭了我们的整个经济,甚至整个社会。
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客户,他在1999年经济泡沫将要达到高潮时打电话给我。我对他很熟悉,因为我们管理他的投资已经很长时间了。他的投资每年有20%的回报率,按照一般的投资标准来说,有这样的收益已经相当不错了。
不过那天他对我说,他打算从此亲自来管理他的投资。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他希望在他的投资组合中有更多的科技股。显然,他也被迷恋科技股的狂潮所淹没——这股狂潮在当时席卷了整个股票市场。 当然,人们自己决定自己的投资没有任何不对,不过,作为一个职业的资本管理人,我想说的是:投资绝非易事。如果你想获得远远高于平均回报率的收益,更是难上加难。任何人都可以凭着运气在短时间内赢得市场,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发现他们的好运气并不能“好景常在”。要想不冒巨大的风险就能长期获得丰厚的市场回报,这是极其困难的。
同许多公司一样,我们拥有专职的员工,他们应用复杂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世界市场和经济,以便与最新的趋势保持同步,同时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出现的机遇。因此,我们给出的投资方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优于其他的方案。“其他的方案”不仅仅是指那些一般投资者的方案,也是指那些一般的专业投资者的方案。然而,要做出这样的方案,既需要有渊博的知识、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还需要丰富的经验。对于一个有着自己全职工作的人来说,要想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凭借一己之力单枪匹马地把投资做好,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这个人就是有全职工作,每天都需要忙自己的事情。尽管他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也很聪明,但他也不可能深入地了解股票,因为他没有时间。他只是在繁忙的业务间隙,打开电视,走马观花地浏览一下亚太财经新闻频道(CNBC)的节目,然后就把这些只言片语当成秘诀,据此人市了——这就是他管理股票的方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卖光了所有与科技无关的股票,并且将他全部的养老储蓄金都买了科技股。他对新购进的股票根本一无所知,仅仅是在电视上见过几次而已。P1-3
这是一颗重磅炸弹,这是一个有力的警告,同时也不乏言而有据的建议。
——美国有限新闻网前编辑兼主持人 米伦·坎代尔
这是卓越的著作。作者不仅才华横溢、文笔优美,而且还聪敏地引导投资者,让他们更好地面对那极有可能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前景,令人十分难忘。
——资深作家、《商业周刊》“华尔街内幕”专栏作家 吉恩·马修
李柏给我们的建议可以让我们突出重围。
——《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杂志
作者大胆自信、才华横溢;而且还让人读过此书后因为恐惧而感到一丝的战栗。此书既具有令人兴奋的挑战性,又具有高瞻远瞩的预言性,是近年来我读过的最重要的一本书。如果能够按照书中的建议进行投资,必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资本主义对冲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组合经理人、《贪婪是好事》一书的作者 乔纳森·霍尼
你也许会感到奇怿,因为我并不想写这本书,而且我也希望我所做的一切预测都是彻底错误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人都会更好过一点儿,但问题是,种种迹象表明,我的预测是千真万确的。
——斯蒂芬·李柏
自序
第一章 科技股泡沫的破灭——最近的灾难能让我们警醒吗?
牛群的疯狂
关于科技的必然真理
无所不在的谎言
第二章 对于灾难的争论过程
缺乏远见的华尔街
缺乏远见的政府
缺乏远见的媒体
第三章 文明的衰落——原因和解决办法
文明的脆弱
我们所知道的文明的覆灭
领导阶层的失职
生存的关键
第四章 我们的心理盲点——盲从他人、崇拜权威、群体思维
我们可预知的弱点
当盲人带领盲人的时候
克服我们的心理障碍
第五章 华尔街的疯狂——投资者如何克服集体性盲目
传统的平庸
与众不同的个性
抵制集体性盲目
缺乏远见的错误
具有开放心态的投资者
第六章 最危险的危机
我们在最近的危机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所不知道的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
第七章 “中印大同”和未来的石油危机
节约使用能源的可能性
我们不能增加石油生产吗?
依赖别人的麻烦
油价究竟能涨多高?
第八章 每桶200美元的油价将会造成的混乱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以及决策者的困境
债务的阻碍
唯一可能的解决办法
第九章 20世纪70年代对未来10年的投资有什么启示
更可能出现的情景
如何在通货膨胀和能源价格高涨的时代里投资
不切实际的期望
第十章 明天的世界——衰退、停滞和大规模的战争
对科技的错误期待
直面现实:我们文明可能出现的衰落
确保我们文明的长期延续
最大的威胁
第十一章 生存规划——石油替代品
成见的障碍
最有希望的解决方法
生存规划
必须的替代性能源
政府与“反抗能源短缺的战争”
本章后记
第十二章 主次颠倒——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障碍
政府的错误做法
以自我为本位的消费者:支持或者反对
自私自利的石油工业
看远不看近的学术界
第十三章 你个人的选择——极度的富有还是可悲的贫穷
在通货膨胀高涨的时候赚钱
第一种投资陷阱:现金投资
第二种投资陷阱:债券
从现在开始,唯一值得持有的债券
第三种投资陷阱:股票
为什么通货膨胀将会导致股票价格收益比率降低
避免那些损失最为惨重的板块
能源的双重打击
第四种投资陷阱:小型股票
第十四章 在未来的经济崩溃中赚钱
第一种最佳投资:黄金和黄金股
第二种最佳投资:石油和石油股
为什么看好石油服务公司
第三种最佳投资:房地产
第四种最佳投资:中国和印度
防范通货紧缩
第十五章 下一个热点投资板块——替代性能源
最大限度地发挥风能的作用
利用液化天然气
其他替代性能源
未来的汽车
应对能源危机的一个万无一失的投资组合
财富和生存:其实它们是一回事儿
参考书目
你也许会感到奇怪,因为我并不想写这本书,而且我也希望我所做的一切预测都是彻底错误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人都会更好过一点儿,但问题是,种种迹象表明,我的预测是千真万确的。
在2004年上半年的时候,我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石油效应》。当时,我觉得在未来几年里这本书可以作为投资指南。那时候,分析家们过分低估了未来的石油需求,同时也过分高估了石油的供给,这一点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我认为不断加剧的石油、天然气的供需失衡必将导致能源价格持续走高。
尽管我也在书中推荐了一些替代性能源,但我并非是劝告大家都去使用替代性能源,因为《石油效应》主要是一本关于投资方面的书,我的目的是在其他人忙着应付能源危机的时候,使我的读者能够从书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并在石油方面大赚一笔。我一直都认为,一旦大家认识到了能源危机,不管是市场还是政府,都将做出相应的反应。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一个提醒:将来不管是我们的企业——很可能是大多数企业——还是我们的政府,都将不遗余力地去开发风能以及其他替代性能源。
在这本书出版之后的两年里,正如我预料的那样,能源市场异常火爆。我在2004年时预测石油的价格将达到每桶100美元,那时候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但现在看来是完全可能的。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继续坚持我的立场,再写一本有关石油问题的书呢?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认识到了石油问题比一个投资话题更加重要,它关系到我们文明的兴衰。关于《石油效应》这本书,曾经有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仅仅是您一个人,或者说是极少数人认识到了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如果真有危机的话,为什么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呢?”这个问题让我很难回答,但也正是这个问题让我更加意识到了能源危机的严重性。
我们都知道,既然只有少数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才敢于揭穿“皇帝新装”的骗人把戏,那么,在石油问题上,少数人指出大多数人的错误也是有可能的。同样,包括哈佛的教授、华尔街的分析家、政府的发言人以及石油公司的执行官在内的所有和我交流过看法的人,对显而易见的危机视而不见的情况也完全有可能发生。
有两本书使我确信,由于巨大的判断失误,我们的文明正在走向衰落。一本是杰里德·戴尔蒙德的《崩溃》,另一本是约瑟夫·汀特的《复杂社会的崩溃》。这两本书生动地描绘了由于领导者们对资源的短缺缺少足够的准备而导致了许多古代文明的衰落。
读完这两本书之后,我意识到,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某个单一的文明之中,而是根植于我们普遍的人性——也就是米尔格拉姆和阿希两人著名的试验所揭示的人性特点。关于这一点,我将在本书第四章中作简要介绍。到时候,你不需要像我一样拥有心理学的博士学位,也能够认识到古代文明中所发生的事情会轻易地在我们这个时代发生。
当然,如果我觉得解决能源问题为时已晚的话,我就不会再费心劳神地写这本书了。但是,请不要误会,我这么说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可以等闲视之。如果你是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灭中数百万受害者之一的话,那么,你应该更清楚即将来临的能源危机所具有的更强的破坏力。
不过,你将会看到,这场危机完全可以避免。尽管时间已经不多,但我们还有办法,这些办法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我们将会及时地采取正确的措施,我对此充满希望,因为我相信,在面对危机的时候,美国人善于挽起袖子,冷静地应对一切。但是首先我们必须要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在我们人类的本性中,有一种盲从他人的倾向,这一点为我们自身的毁灭埋下了祸根。要想寻求拯救,我们首先必须相信自己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本书将尽最大努力来让您认识到这一点。 斯蒂芬·李柏博士
斯蒂芬·李柏博士拥有19年的专业股市预测经历,他的预测一向以超越常规的大胆和出人意料的准确而著称。在1986年出版的《抓住最有利的机会》一书中,李柏博士断言:20世纪90年代将是股市的黄金时期;在1999年的《挑战市场》一书中,他警告投资者:科技股市场的崩溃即将来临;在2004年2月,当原油价格还在每桶33美元以下徘徊的时候,他又在《石油效应》一书中预言:能源价格飞速上涨已经为时不远。我们已经看到,李柏博士的这些预测都一一变成了现实。
如今,在《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一书中,李柏博士证明了美国乃至世界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危机意味着严峻的经济困难形势;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个危机则意味着千载难逢的发财机遇。本书通过细致入微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在政府、华尔街、石油工业以及学术界领导者们身上所存在的集体性盲目。正是这种集体性盲目使他们对于近在咫尺的危机视而不见——以至于我们几乎要错过了解决这场危机的大好时机。
同时本书的精华之处还在于揭示了在不久的将来如何使投资者——个人或企业获得更高的收益,其中包括在即将来临的经济危机中如何调整企业或个人的投资方向,剖析了在未来五年股市中最赚钱的行业,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在这场危机来临之前该做何调整,而对于今后三年的高收益长线投资项目有哪些以及中国的投资机会在哪里等问题,作者也将把答案一一呈现给本书的读者。
《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是为了避免一场几乎必然要发生的灾难而发出的振聋发聩的一声呐喊,同时也是拯救一个时代的金石良药——在这个时代中,我们所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就是贫穷,要么就是财富。
世界顶级经济大师斯蒂芬·李柏对20世纪90年代股市黄金期的到来、科技股的崩溃、原油价格即将突破每桶100美元进行了成功的预测。今天,他又大胆预测:原油的价格即将突破每桶200美元!世界是否面临新一轮的能源危机?是否会诱发经济大崩溃?作者将告诉你这一切!
《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是为了避免一场几乎必然要发生的灾难而发出的振聋发聩的一声呐喊,同时也是拯救一个时代的金石良药——在这个时代中,我们所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就是贫穷,要么就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