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帘”》、《同里退思园》、《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淡妆西子——海盐南北湖》、《十里槐香过大连》、《雪窗遥祝叶老寿》、《老去情亲旧日师》……本书是我国当代著名古建筑专家、园林艺术大师,著名书画家、散文家——陈从周先生的园林随笔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陈从周园林随笔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陈从周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说“帘”》、《同里退思园》、《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淡妆西子——海盐南北湖》、《十里槐香过大连》、《雪窗遥祝叶老寿》、《老去情亲旧日师》……本书是我国当代著名古建筑专家、园林艺术大师,著名书画家、散文家——陈从周先生的园林随笔集。 内容推荐 本书是我国当代著名古建筑专家、园林艺术大师,著名书画家、散文家——陈从周先生的园林随笔集,书中具体收录了:《贝聿铭与香山饭店》、《雪窗遥祝叶老寿》、《瘦影——怀梁思成先生》、《老去情亲旧日师》、《“军训”杂记》、《在美国朋友家做客》、《紧抱孙儿望后头》等文章。 目录 说园 续说园 说园(三) 说园(四) 说园(五) 说竹 说兰 说“影” 说“帘” 说“屏” 留园小记 同里退思园 园林清议 园日涉以成趣 园林分南北 景物各千秋 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 园林与山水画 园林美与昆曲美 说游 湖山人情能留客 半生湖海 未了柔情 说绍兴 桥乡 醉乡 桐江行 淡妆西子——海盐南北湖 满身云雾上狼山 烟花过了上扬州 鲁苏记游 十里槐香过大连 小隐名园几日闲——兼谈园林的散与聚 湘游散记 闽游记胜 记徐志摩 《徐志摩年谱》谈往 含泪中的微笑——记陆小曼画山水卷 草堂终古说缘缘 蜀道连云别梦长——忆张大干师 雪窗遥祝叶老寿 叶浅予尊师 怀念建筑家黄作燊教授 瘦影——怀梁思成先生 贝聿铭与香山饭店 梓室随笔 老去情亲旧日师 人间爱晚晴 画梁软语 梅谷清音——谈昆剧表演家梁谷音 故居 岁暮忆旧 童年的老师 读书的回忆 “军训”杂记 书边人语 灯边杂忆 约园浮梦 我的第一本书——《苏州园林》 乡音里的乡情 在美国朋友家做客 紧抱孙儿望后头 丰儿墓铭 开卷有益 试读章节 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见。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所见闻掇拾到的,提出来谈谈,姑名《说园》。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动静之分,有关园林性质与园林面积大小。像上海正在建造的盆景园,则宜以静观为主,即为一例。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境界。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言之,范山模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网师园水池仿虎匠白莲池,极妙),处理原则悉符画本。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我曾经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路)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_r绿化,且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IJJ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可是近年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品种搞乱了,各园个性渐少,似要引以为戒。宋人郭熙说得好:“山以水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草尚如此,何况树木呢!我总觉得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它与植物园有别,是以观赏为主,而非以种多斗奇。要能做到“园以景胜,景因园异”,那真是不容易。这当然也包括花卉在内。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我国园林是各具风格的。古代园林在这方面下过功夫,虽亭台楼阁,山石水池,而能做到风花雪月,光景常新。我们民族在欣赏艺术上存乎一种特性,花木重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等,都表现了要用水磨功夫,才能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细绌的推敲,蕴藉有余味。在民族形式的探讨上,这些似乎对我们有所启发。 同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在处理上亦应区别对待。楼阁掩映,山石森严,曲水湾环,都存乎此理。“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这些诃句不但写出园景层次,有空间感和声感,同时高柳、杏梢,又都把人们视线引向仰观。文学家最敏感,我们造园者应向他们学习。至于“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跻攀”,则又皆留心俯视所致。因此园林建筑物的顶,假山的脚,水口,树梢,都不能草率从事,要着意安排。山际安亭,水边留矶,是能引人仰观、俯观的方法。 我国名胜也好,园林也好,为什么能这样勾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风景洵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我曾提过风景区或园林有文物古迹,可丰富其文化内容,使游人产生更多的兴会、联想,不仅仅是到此一‘游,吃饭喝水而已。文物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园林借以丰富多彩,两者相辅相成,不矛盾而统一。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有古今文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立峰是一种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细看才像。九狮山亦然。鸳鸯厅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竞寓鸳鸯之意。奈何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过去有些园名如寒碧山庄(留园)①、梅园、网师园,都可顾名思义,园内的特色是白皮松、梅、水。尽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亭榭之额真是赏景的说明书,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人临其境即无荷风,亦觉风在其中,发人遐思。而联对文辞之隽永,书法之美妙,更令人一唱三叹,徘徊不已。镇江焦山顶的“别峰庵”,为郑板桥读书处,小斋三问,一庭花树,门联写着“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游者见到,顿觉心怀舒畅,亲切地感到景物宜人,博得人人称好,游罢个个传诵。至于匾额,有砖刻、石刻,联屏有板对、竹对、板屏、大理石屏,外加石刻书条石,皆少用画,比具体的形象来得曲折耐味。其所以不用装裱的屏联,因园林建筑多敞口,有损纸质,额对露天者用砖石,室内者用竹木,皆因地制宜而安排。住宅之厅堂斋室,悬挂装裱字画,可增加内部光线及音响效果,使居者有明朗清静之感,有与无,情况大不相同。当时宣纸规格、装裱大小皆有一定,乃根据建筑尺度而定。 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画家讲画树,要无一笔不曲,斯理至当。曲桥、曲径、曲廊,本来在交通意义上,是由一点到另一点而设置的。园林中两侧都有风景,随直曲折一下,使行者左右顾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程延长,趣味加深。由此可见,曲本直生,重在曲折有度。有些曲桥,定要九曲,既不临水面(园林桥一般要低于两岸,有凌波之意),生硬屈曲,行桥宛若受刑,其因在于不明此理(上海豫园前九曲桥即坏例)。 造园在选地后,就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作为此园之特征,表达出预想的境界,北京圆明园,我说它是“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园内景物皆因水而筑,招西山入园,终成“万园之园”。无锡寄畅园为山麓园,景物皆面山而构,纳园外山景于园内。网师园以水为中心,殿春移一院虽无水,西南角凿冷泉,贯通全园水脉,有此一眼,绝处逢生,终不脱题。新建东部,设计上即背固有设计原则,且复无水,遂成僵局,是事先对全园未作周密的分析,不加思索而造成的。P1-4 书评(媒体评论) 从周兄文章如晚明小品,清丽有深味,不可草草读过;又如诗词,文中皆诗情画意也,更不可草草读过;又如听柳麻子说书,时作醒人醒世语,时作发噱语,然皆伤心人,或深心人语也……兄治园林,治诗词,治书画,治昆曲,治考古文物,治种种杂学,皆能融会贯通,化而为一,所谓文武昆乱不挡,是为大家,是为人师,窃以为世之治学,有稗贩者,有读而不得者,有读而深得者,有百川汇海融而为一者,兄其后者呼?盖凡兄所著,皆绝去倚傍,独抒性灵,其为人为我,无复可分,自成一家言矣。 ——冯其庸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