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自助大餐,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鸡皮疙瘩”丛书7年来共销售近2.7亿册,平均每年销售3000多万册,超出《哈利·波特》的全球销量。该书被译成31种语言,在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极为畅销,同时还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作者R.L.斯坦也连续三年被《今日美国》评选为最畅销的作者。与《哈利·波特》相比,同样是张扬人类的幻想能力,同样是富有影视品质的画面感,但是《给你一身鸡皮疙瘩》在情节上比《哈利·波特》更为惊险,更具有现代感和“快餐”风格,受众面也会更广,由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浦漫汀撰写前言,为协助小读者领会内容,走出迷宫,还特设了趣味十足的“你的秘密地图册”,以及自我挑战与自我评估专页,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阅读大餐,本书是其中的一册。
无聊!这是你对你们全家在纽约度假的描述。不去参观像洛克菲勒中心或自由女神这样的酷地方,你的父母却硬拉着你们去些愚蠢的博物馆。
接着,在自然历史博物馆里,怪事发生了。你意外地卷人了一次奇怪的穿越时空的试验!
你能在中世纪的城堡里和骑士们决斗吗?能和食人恐龙面对面吗?能经历外太空的旅行吗?
在这有着二十多个可怕结局的“鸡皮疙瘩”冒险故事中,选择都在你自己的手上?
注意!
本书不能从头至尾按顺序阅读!
你弟弟丹尼在庞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里跑丢了!你去找他,却意外地发现了皮伯博士古怪的实验室。
这个科学家把你当作了试验他的新发明——时空穿梭器——的志愿者!哇,你想,我会成为第一个在时空中穿梭的孩子!可接下来,丹尼却一头钻进了那个穿梭器——瞬间消失了!
这下可好了,你弟弟倒是不再在博物馆里跑丢了,而是在时空中失踪了!你需要再次去寻找他。可是到哪里去找呢?在有狂野的恐龙游荡的遥远的过去?还是去中世纪时代,与骑士和巫师决战?也许是机器人统治着人类的未来!有一点你是可以肯定的——你必须在两小时内找到丹尼,否则他会永远迷失在时空里。
你要自己来掌控这次可怕的历险。你来决定故事的发展和恐怖的程度!
从第一页开始,然后依据每页下面的指示,做出你自己的选择。
好了,深吸一口气,交叉手指祈求好运,然后翻到第一页,开始给你自己一身鸡皮疙瘩的战栗之旅吧!
这个假期真无聊!
你和你弟弟丹尼,还有父母,来到纽约过圣诞假期。你原以为能有一大堆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做,例如参观自由女神像啊,登上世贸中心的第102层啊,或者在洛克菲勒中心滑冰之类的。
相反的,你父母却是博物馆狂。
“非常有娱乐性。”你妈妈拉你去自然历史博物馆时这样说。
“很有教育意义。”你父亲指给你看一组古代瓷器时这样说。
“太无聊了!”你这样说,但是根本没人搭理你。
最糟糕的是你还要管你那红头发的小弟弟丹尼。而丹尼却不想让任何人管他。“你又不是我老板!”他一直在这样说。
你跟着父母在自然历史博物馆里转悠。一开始还确实有点儿意思,你真的喜欢恐龙。
“待会儿你看看这个展厅里的东西,可有意思了!”你妈妈嚷嚷着。P1
前言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宋庆龄儿童文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
浦漫汀
2002年年初,我为《鸡皮疙瘩》原始系列撰写序言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个品牌必将在中国少儿出版界创造奇迹。几年间,《鸡皮疙瘩》系列果然热销全国。名列前茅的排行榜纪录,少儿读者持续不衰的阅读热情,构成了为出版界所不容忽视的“鸡皮疙瘩”现象。
《鸡皮疙瘩》系列注定畅销的理由主要是以下三点:超前领先性、积极进取性和寓教于乐性。
首先,《鸡皮疙瘩》系列推出之际,作为“安全惊险幻想小说”,在国内不仅是第一套,而且是唯一的一套。从《鸡皮疙瘩》中文版问世至今,一波又一波的盗版者此起彼伏,一批一批的追风者络绎不绝。这也充分证明了《鸡皮疙瘩》系列的领先性和独占鳌头的唯一性。它填补了我们少儿文学领域里多年来的一块空白。它以纸上“过山车游戏”有惊无险、安全着陆的原理精心创作,并以超自然界和超现实世界的不可预测性,和异常的节奏变换,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像搭乘“过山车”一样,经历一场场心灵的历险,从而充分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对刺激、幻想的渴求。
再者,《鸡皮疙瘩》系列之所以能站得住脚,是因为它给读者带来的不是阴暗的恐怖,而是积极的惊险中的磨炼。《鸡皮疙瘩》作者R.L.斯坦一贯坚持,自己写作的目的只是为孩子们提供娱乐,借助一个个超越现实的科幻、神话、传说和鬼怪世界,创造一个个挑战孩子们想象力极限的情境和惊险历程。
《鸡皮疙瘩》过山车般起伏跌宕、一波三折的情节,令人无法掩卷的悬念,挑动得读者提心吊胆,急奔下文。在小读者热忱迷恋的阅读中,不仅大大地提高了想象力,作家所倡导的善良、勇敢、以正抗恶、互助友爱等主题,也便自然而然地印在了小读者的心目之中。
今天,中信出版社联袂美国金桃子出版公司,又引进了“鸡皮疙瘩”家族中最新、最酷、具现代感的系列——《给你一身鸡皮疙瘩》系列丛书。整套丛书40余种,与《鸡皮疙瘩》原始系列一样情节奇异、规模壮观。丛书由《鸡皮疙瘩》原作者亲自创作,以小读者与作者双向互动的全新阅读形式,将少儿惊险小说提升、扩展到一个全新的层面。
我曾参加过美国金桃子出版公司为了解市场而举办的几场小读者见面会。小读者对这套丛书的热情是那样强烈,令我十分震惊!我搞了数十年儿童文学理论,深知理论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对文学现象做出解释,即使是自己不熟悉的文学现象,也应予以关注和探讨。这也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互动”。为了对读者负责,我又认真地反复通读了这套书,亲自和看过样章的小读者、老师、家长多次交流,深思熟虑之后才提笔撰写这段文字。
我相信,《给你一身鸡皮疙瘩》这套丛书一定畅销。理由也是这三个——超前领先性、积极进取性和寓教于乐性。
首先,这套丛书像《鸡皮疙瘩》原始系列一样,也占了两个“一”——“第一”和“唯一”。它是国内第一套全面互动版纸介读物,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套。能成为“第一”,能被称做“唯一”的,必定有其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给你一身鸡皮疙瘩》与众书之不同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采用了我们国内读者前所未见的以互动为轴心的全新的创作形式。
有入说,这套丛书是对千年传统阅读形式、阅读方法的颠覆,确有道理。在这套书中,读者不能再按照祖传的习惯,一页页顺着页码往下读了,因为故事展开方式本身就打破了传统成规,而以其多样性、选择性别开了生面。同一个开头、同一个人物的故事,却可能安排出多种截然不同的结局。情节进行中,几乎每一页的内容都会在某种危机的情境下戛然而止,以向读者展示出多种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带来方向迥异的行为,不同的行为会带来天壤之别的结果,而不同的结果又可能成为下一个全新的选择的惊险开端。情节不断分支发展,险象环生的“岔路口”每本书都有几十个,故事的结局也因多种选择的不同组合而多达二十几个。小读者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要把一本书看好多遍,以求了解全部可能出现的结局,丛书的可读性和可参与性由此而发挥到了极致。为了增强互动感,使小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作者甚至使用了第二人称“你”来叙述故事。这也使作品带上了独一无二的令人难忘的色彩。
我曾在《鸡皮疙瘩》前言中,把丛书中各自独立的故事,比做“精致的快餐”,而在这里,“快餐”已经变成了丰富得让人目不暇接的“自助大餐”了。这“大餐”令人食欲大开,而且可以随心所愿,大吃特吃。这种举手投足都会令人心惊肉跳的“自助大餐”,倒真是应了一句民谚:“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如果说,在《鸡皮疙瘩》原始系列中,小读者还是被动地坐在“过山车”上经受惊心动魄的旋转和冲击,那么,在这里,他们已经从座位上下来,自己走进了“恐怖乐园”,去自找“一身鸡皮疙瘩”了。被动阅读变成了主动参与,变成了充满严峻考验的纸上冒险游戏。当然,“乐园”有进就有出,“游戏”有始就会有终,与可以平安着陆的“过山车”一样,这套丛书仍然是“安全惊险小说”的代表作。
比《鸡皮疙瘩》原始系列更有吸引力的是,孩子们不仅是读者,而且也像小主人公一样,是事件的参与者,同时也像作者一样,是充分发挥想象的创作者。如同沉浸在电子游戏之中,这是一种孩子们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可想而知,在这种全身心投入的阅读中,在同一个开头的故事里,同时感受到生死胜败、悲欢离合等不同的心理和情绪体验,他们的心智将会得到何等的锻炼。这对于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性,以及增强对惊险情境的应变能力,必将深有裨益。而故事的展开方式呈现出的多维立体风貌,对小读者开放型、创新型思维的培养,也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由于情节的每一步发展都是读者自我挑选的,故事的结局也不再是唯一的一个,按传统方式分析起“思想内容”来,可能会一时抓不到头绪。但是,不要忘记,即便是在这样曲折多岔、脚步纷呈的道路上,仍然是作者在主导着内容的选择和接受,所有的险象和路线都是作者设计好的。看起来是读者自选自娱、“自作自受”,每个结局都是读者自我选择的结果。但读者的这种个性化,并非独立无助的个性化。因为在这种路线和结局的设计中,作者把他的价值取向和阅读导向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了。
书中的结局和情节的进展,有时像“魔方”,多种结局看你如何扭转、调配、组合;有时像“万花筒”,不经意间会出现把握不住的千变万化。而无论何种结局,都有其深刻的寓意。《给你一身鸡皮疙瘩》在这纷繁复杂、令人捉摸不定的变数中,反映的正是生活的本身。
有的结局,是智力、精神的较量的结果,在偶然性中体现着必然性。岔路口上,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你”若是勇敢者,就会不畏艰险,选择难度较高的道路;“你”若是懦弱者,则很可能选择更容易、更轻松的行动;“你”是乐观者,再苦再难也要高歌猛进;“你”是悲观者,稍遇障碍就会缩手缩脚,怨天尤人;“你”是有协作精神的人,就会与伙伴们一起配合攻关;“你”若孤僻自私或没有沟通能力,就会自己绞尽脑汁,一筹莫展……而结果,往往是勇敢、乐观、积极进取、互助的人踏上了正确的道路,战胜了邪恶,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还有些结局更加复杂,有的纯粹依靠“运气”。比如,你选择双数,就翻到双数页。这不是太偶然、太宿命了吗?但是,正是在这种看似完全偶然、令人无奈的情节中,作者在向小读者苦口婆心地讲述着人生的真谛。红尘一世,选择无处不在,有意或无意的选择都会在你的成长中留下痕迹。有时候,胜负就在一念之间。人生路漫漫,但关键的转折点可能只有几步。当你面临选择时,没有人会告诉你选择的后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每个经验都不可复制。所以,要学会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学会对自己的每一次选择负责,同时正视和接受每一次选择的后果及其意义和教训。这一点,越成熟的人,感受越深。据此,可以这样预估:《给你一身鸡皮疙瘩》的读者,不见得只出现于少年儿童之中。
在《鸡皮疙瘩》的前言中,我曾指出这样的问题:以当今高科技为后盾,以生动逼真的感官刺激为手段的视听媒介,极大地丰富了当今儿童的想象力和娱乐生活,同时也不断改变和提高着他们对于平面纸介读物的要求。今天的少儿读物要想能够抓住今天的少儿读者,就必须跟得上他们不断变化的阅读习惯,符合他们的阅读特点,与他们有共同语言,对他们有足够的吸引力。《给你一身鸡皮疙瘩》以更丰富的参与性、趣味性点燃了小读者对纸介文字读物更大的热情,使他们认识到文字、文学与想象本身的“魔力”,也是一大意义。
如前所述,世界已经进入电子时代,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给当代孩子们带来的机会和诱惑实在是太,大了。电脑、电视、网络、电子游戏、音像,令人眼花缭乱,对我们习惯的教育方式、文学创作方式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给作者、出版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带来很多困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高科技手段,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今天的孩子,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孩子都见多识广,也比任何时代的孩子更容易迷茫,更需要引导和教育。
事实上,我们的文学作品也在加强着引导和教育的力度。但是,无论从畅销书排行榜上,还是从作品的知名度上,我们都常常遗憾地看到,少儿文学园地并没有像我们期望、读者需要的那样丰富多彩。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代沟”也并未彻底消除。
人常说,强扭的瓜不甜。而审美,又是最不能强迫的事情。我们可以逼着孩子看书,但不能逼着他喜欢。不喜欢自然不会顺利接受。少儿作品要有益、有趣,寓教于乐,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当出版工作者们抱怨少儿图书市场低迷的时候,当家长们抱怨现在的孩子们不爱读书的时候,大家是不是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我们是不是遵循了少儿教育的特殊规律,是不是把有益的内容放在有趣的、令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中了呢?时代变了,读者对象变了,我们的作家和出版家是不是紧跟时代,是不是在竭力面对这个特定时代的小读者在创作与出版?
在这里,我并非主张所有的作品都写成互动式,而是在呼吁作者和出版者心中要有孩子们,也就是心中要有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的读者和市场;我并非在主张少儿文学都要像“安全惊险幻想小说”一样紧张刺激,而是在强调少儿文学园地应该绚丽多姿、百花齐放。这也正是我乐于为题材、体裁丰富多样的《金桃子畅销译丛》作序的理由。
2006年6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