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与协助--兼论中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法学仲裁法)/博士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作者 于喜富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与协助”为题,以仲裁程序的时间推进为基本线索,将国内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监督和协助的各主要问题纳入研究视野,力争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与协助问题作尽可能全面的剖析。对于所涉及的各主要问题,本书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认识理路,首先从宏观的视角进行国际间的广泛比较研究,进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有关立法与司法实践作专门研究,以期使比较法研究的一般结论能够有效地服务于中国的具体实践。

内容推荐

司法与仲裁之间的关系既是国际和国内仲裁立法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司法实务上的一大难点,因而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从世界范围看,司法与仲裁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呈现出由法院对仲裁予以严格监督到适度监督、由单纯监督到监督与协助并举的基本趋向,只是具体的制度设计仍存在差异。这种实践发展既受到了司法与仲裁关系理论创新的影响,又对司法与仲裁关系理论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契机和现实基础。目前,国外理论界对仲裁是否需要法院的监督与协助、法院对仲裁予以监督和协助的范围、方式、程序等均存在不同认识,各国立法的规定也不尽一致。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对法院与仲裁之间的关系作了立法上的界定,与世界先进立法例相比,既不乏共同之点,也存在相异之处。近年来,法学界对我国法院与仲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可称得上深入的讨论还主要集中在法院应否监督仲裁的实体内容、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等少数几个问题上,对司法与仲裁关系的诸多方面尚未进行深层次讨论,关于司法与仲裁关系的系统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有鉴上述,并考虑到国际商事仲裁的特殊复杂性,本书拟对国内法院与国际商事仲裁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引论。本章旨在为整个研究课题建构必要的基础。第一节结合国际商事仲裁的最新实践,对“仲裁”、“商事”、“国际”以及我国仲裁法上“涉外仲裁”的概念作了界定和分析,并将国内法院与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关系界定为监督与协助关系。第二节在简要介绍国际商事仲裁基本法律渊源的基础上,对判例作为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渊源问题、国际商事仲裁的非强制性法律渊源、国际商事仲裁立法体例上的“一元制”与“二元制”等作了具体分析,并对我国仲裁法上区别对待国内仲裁与涉外仲裁的二元立法体例的完善提出了建议。第三节对国际商事仲裁的晚近发展作了简要总结,概括出国际商事仲裁社会功能日趋强化、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商事仲裁立法“统一化”趋势十分强劲、当事人意思自治范围不断扩大等基本特点,并宏观分析了影响国际商事仲裁晚近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与协助的基本理论。国际商事仲裁是否需要国内法院的监督与协助、国内法院应在何种程度上对国际商事仲裁予以监督与协助、何国法院有权监督与协助国际商事仲裁等问题,是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与协助的基础性问题。理论上对这些基础性问题的争论甚为激烈。本章以当前最具宏观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非地方化”问题为切人点,对上述问题作了宏观的理论探讨。第一节对“地方化”与“非地方化”的理论争议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非地方化”实践作了系统总结。第二节针对“非地方化”理论与实践对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必要性的挑战,尤其是极端的“非地方化”理论关于完全取消国内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监督权的主张,从仲裁的性质与价值取向、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公共政策及强行法的关系、仲裁权的性质及其来源等方面论证了对国际商事仲裁进行司法监督与协助的必要性,并以比利时的立法实践为例作了实证说明。第三节针对国内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的监督范围只限于程序问题的流行理论与实践,对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的各种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以及维护仲裁的效率与公正之平衡的角度,论证了法院以当事人协议为基础,监督仲裁实体的合理性。第四节针对部分“非地方化”论者关于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权应集中于裁决执行地法院的主张,对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与协助权的国际分配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了仲裁地的概念、确定方法及其在决定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与协助权国际分配上的意义。

第三章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及其司法审查。国际商事仲裁基本都是协议仲裁,有效的仲裁协议是整个仲裁程序发生的基础。本章分六节,对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及其司法审查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第一节简述了仲裁协议的概念、性质、种类,分析了国内法院对仲裁协议有效性的司法审查权及司法审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节探讨了仲裁协议自治原则的实践发展及其法律意义,并重点探讨了仲裁协议自治原则的例外以及仲裁协议自治原则在中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第三节对仲裁协议有效性的法律适用进行了探讨,在比较研究有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对仲裁协议的准据法、仲裁协议当事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作了详细探讨。第四节对仲裁协议的形式有效性及其司法审查进行了探讨,内容涉及仲裁协议形式要求的比较法分析、《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 (以下简称《纽约公约》)以及《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以下简称《uNcITRAL示范法》或《示范法》)对仲裁协议书面形式的界定及实践应用、仲裁协议书面形式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法律关于仲裁协议的书面要求及其实践。第五节将仲裁协议的实质内容区分为法定必备内容和非法定必备内容,前者包括仲裁的意思表示和意欲通过仲裁解决的争议,后者包括仲裁机构、仲裁地、仲裁程序、争议适用法律等其他协议内容,并分别对仲裁协议法定必备内容和非法定必备内容的司法审查作了探讨。第六节对争议事项可仲裁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内容涉及可仲裁性的概念与性质、可仲裁性的比较法分析、可仲裁性问题的法律适用、特殊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我国法律上的可仲裁性问题。

第四章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效力及其强制执行。有效的仲裁协议为当事人设定了将协议范围内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义务,赋予仲裁庭对仲裁协议项下争议的管辖权,并限制或排除法院对有关争议的管辖权,依据当事人申请,法院还应当强制执行仲裁协议。本章分三节,探讨了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效力及其强制执行问题。第一节论述了仲裁协议对当事人的效力,阐明了仲裁协议可执行性对仲裁协议效力的保障,分析了国家和国家实体作为仲裁协议当事人时不能以管辖豁免为由否定仲裁协议的效力。第二节论述了仲裁协议对仲裁庭的效力以及管辖权/管辖权原则,指出仲裁协议既是仲裁庭管辖权的基础,又为仲裁庭管辖权设置了界限;对仲裁庭自己决定自己管辖权的管辖权/管辖权原则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法分析;并对中国的仲裁管辖异议制度及其改进作了探讨。第三节论述了仲裁协议对法院的效力以及法院对仲裁协议的强制执行问题,内容涉及仲裁协议当事人对法院管辖权的异议、仲裁协议排除或限制法院管辖权的条件、法院是否命当事人提交仲裁、中国法律关于仲裁协议对法院效力的规定与改进等。

第五章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司法干预。在现代国际商事仲裁的立法与实践中,当事人对仲裁程序事项的意思自治获得广泛认可,在仲裁程序进行期问一般不需要法院的介入。但是,当仲裁程序的推进遇到困难,特别是需要采取强制措施时,或者为了维护基本的程序正义,法院对仲裁程序的适度干预也是必要的。本章分为四节,对国际商事仲裁程序司法干预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节涉及法院对仲裁庭组成方面的监督与协助,包括法院在必要时协助当事人任命仲裁员以及处理当事人对仲裁员的异议。第二节涉及法院在临时救济方面对仲裁庭的协助,重点探讨了法院对仲裁临时救济问题的决定权以及对仲裁庭临时救济决定的执行。第三节涉及法院协助仲裁当事人或仲裁庭获取仲裁证据问题,包括法院对本国仲裁协助取证以及本国法院对外国仲裁协助取证问题。第四节涉及仲裁程序的合并及其司法协助问题,对合并仲裁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尤其是法院决定合并仲裁的权力进行了比较研究。

第六章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司法追诉。现代国际条约和国内立法原则上都承认终局的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具有既判力和执行力,但又无一例外地允许当事人通过法院对终局裁决予以司法追诉,仲裁地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司法追诉权获得普遍认可。由于仲裁裁决的司法追诉主要受国内法支配,各国法律所确定的司法追诉方式并不一致。但是,从比较法的视角看,撤销仲裁裁决是各国共同采用的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最主要的追诉方式。本章分三节,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司法追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节论述了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概念与法律效力,并对各国国内法规定的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司法追诉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二节对裁决撤销这种最主要的追诉方式进行了探讨,内容涉及当事人对仲裁裁决的申请撤销权及其行使期限和放弃、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权的归属、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理由、裁决撤销的法律后果、仲裁裁决执行许可程序与裁决撤销程序之间的关系等。第三节专门对我国涉外仲裁裁决的司法追诉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我国撤销裁决与裁定不予执行裁决两种追诉方式并存的制度,指出我国应完善裁决撤销制度,并将裁定不予执行改造为执行许可制度。本节还对我国撤销涉外裁决和外国裁决的内部报告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建立司法追诉的上诉制度后,才能废除内部报告制度。

第七章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虽然并非所有的仲裁裁决都需要法院强制执行,但正是法院强制执行机制的存在为仲裁裁决效力的实现提供了最终的制度保障。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在作出裁决的本国(后称裁决国籍国)的执行相对简单,执行程序一般与国内裁决的执行程序相同。但是,当仲裁裁决需要在其国籍国以外获得承认和执行时,问题相对复杂。所幸,1958年的《纽约公约》对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设定了国际标准,并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同。本章分四节,对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节论述了外国仲裁裁决的识别以及承认与执行的概念,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仲裁地对识别仲裁裁决国籍的特殊重要性,并阐明了裁决承认与执行之间的关系。第二节以《纽约公约》为基础,探讨了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程序与形式条件。关于承认及执行程序,重点探讨了执行地程序规则的适用问题;关于承认及执行的形式条件,重点探讨了《纽约公约》的规定及其实践应用。第三节在概括分析《纽约公约》关于拒绝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理由的规定的基础上,专门探讨了已被撤销的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第四节论述了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问题,并简要分析了内地与港、澳、台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问题。

第八章总结与反思。分两节概括了全书主要观点,在对世界范围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与协助制度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与协助制度的主要方面,并重点分析了我国仲裁法的完善问题。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司法监督与协助的基本含义

 一、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

 二、司法监督与协助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渊源

 一、国际商事仲裁的国际法渊源

 二、国际商事仲裁的国内法渊源及立法体例

 三、判例作为国际商事仲裁法渊源问题

 四、国际商事仲裁非强制性的法律渊源

 五、我国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渊源和立法体例

第三节 国际商事仲裁的晚近发展

 一、国际商事仲裁晚近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二、晚近国际商事仲裁的宏观发展

 三、国际商事仲裁的制度创新

小 结

第二章 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与协助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仲裁“非地方化”的理论争议及其实践

 一、支持国际商事仲裁“地方化”的传统理论

 二、国际商事仲裁的“非地方化”理论

 三、国际商事仲裁“非地方化”的实践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与协助必要性之法理与实证分析

 一、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与协助必要性之法理分析

 二、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必要性之实证分析:以比利时为例

第三节 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与协助范围之法理分析

 一、法院应否监督国际商事仲裁实体内容之立法与实践模式

 二、法院应否监督国际商事仲裁实体问题的理论争论

 三、关于法院应否监督国际商事仲裁实体内容的再认识

 四、关于我国采纳以当事人协议为基础的仲裁实体监督模式的思考

第四节 仲裁地与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与协助权

 一、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与协助权国际分配之基本框架

 二、仲裁地的概念与确定方法

 三、仲裁地对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与协助的意义

 四、关于我国“仲裁地”概念及相关制度的反思

 小结

第三章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及其司法审查

第一节 概述

 一、仲裁协议的概念、性质与种类

 二、法院对仲裁协议有效性的司法审查权

 三、仲裁协议有效性司法审查的主要内容

 四、仲裁协议有效性司法审查的方法

第二节 仲裁协议自治原则的实践发展及法律意义

 一、仲裁协议自治原则的含义

 二、仲裁协议自治原则的实践

 三、仲裁协议自治原则的法律意义

 四、仲裁协议自治原则的例外

 五、中国仲裁协议自治原则的立法与实践

第三节 仲裁协议有效性的法律适用

 一、仲裁协议的准据法

 二、仲裁协议当事人能力的法律适用

第四节 仲裁协议的形式有效性及其司法审查

 一、仲裁协议形式要求之比较法分析

 二、《纽约公约》关于书面形式的界定及其实践应用

 三、《UNCITRAL示范法》关于书面形式的界定及其实践

 四、国内法关于书面形式要求的发展趋势

 五、中国法关于书面形式的界定及其实践

第五节 仲裁协议的内容及其司法审查

 一、仲裁协议之必备内容及其司法审查

 二、仲裁协议非法定必备内容及其司法审查

第六节 争议事项可仲裁性及其司法审查

 一、可仲裁性的概念、性质与法理基础

 二、可仲裁性问题之比较法分析

 三、可仲裁性问题之法律适用

 四、特殊争议的可仲裁性问题

 五、中国法上的争议可仲裁性

小结

第四章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效力及其强制执行

第一节 仲裁协议对当事人的效力

 一、当事人将仲裁协议范围的争议提交仲裁的义务

 二、仲裁协议的可执行性

 三、仲裁义务与国家的管辖豁免问题

第二节 仲裁协议对仲裁庭的效力与管辖权/管辖权原则

 一、仲裁协议对仲裁庭的效力

 二、管辖权/管辖权原则及其与仲裁协议自治原则的关系

 三、管辖权/管辖权原则之比较法考察

 四、中国的仲裁管辖异议制度

第三节 仲裁协议对法院的效力及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执行

 一、仲裁协议对法院的效力

 二、对法院管辖权的异议与管辖权/管辖权原则

 三、仲裁协议对法院发生效力的条件及其审查

 四、仲裁协议对法院的效力与法院命令当事人仲裁问题

 五、中国关于仲裁协议对法院的效力的规定

小结

第五章 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司法介入

第一节 法院任命仲裁员及处理当事人对仲裁员的异议

 一、法院对仲裁员的任命

 二、法院对当事人关于仲裁员异议的处理

 三、中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 法院决定与执行仲裁临时救济措施

 一、临时救济措施概述

 二、法院是否决定仲裁中的临时救济

 三、法院决定临时救济时与仲裁庭的分工

 四、法院对仲裁庭临时救济决定的执行

 五、中国法的规定

第三节 法院协助仲裁庭获取证据

 一、法院对本国仲裁在取证方面的协助

 二、关于本国法院对外国仲裁提供取证协助问题

 三、关于我国法律的完善问题

第四节关于合并仲裁及其法院协助

 一、合并仲裁问题的提出

 二、仲裁规则与国内立法之比较研究

 三、关于合并仲裁的司法判例

 四、简短的评析

 小结

第六章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司法追诉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司法追诉概述

 一、仲裁裁决的概念

 二、仲裁裁决的效力

 三、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司法追诉方式

第二节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

 一、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权利

 二、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权的归属

 三、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理由

 四、撤销仲裁裁决的法律后果以及重新仲裁

 五、仲裁裁决执行许可程序与撤销程序的关系

第三节我国涉外仲裁裁决的司法追诉

 一、我国仲裁裁决司法追诉的方式

 二、我国对仲裁裁决司法追诉的理由

 三、当事人对仲裁裁决申请追诉的期限与申请权的放弃

 四、涉外仲裁裁决司法追诉的一审终局与内部报告制度

 小结

第七章 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第一节 概述

 一、外国仲裁裁决的识别

 二、承认与执行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三、外国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的法律框架

第二节 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程序与形式条件

 一、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程序规则

 二、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形式条件

第三节 拒绝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理由

 一、《纽约公约》关于拒绝承认和执行理由的规定及其特点

 二、已被撤销的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

第四节 我国关于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际与区际执行制度

 一、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

 二、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及执行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国内法院与国际商事仲裁关系的总结与反思

 一、国内法院与国际商事仲裁关系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对国内法院与国际商事仲裁关系发展趋势的反思

第二节 我国法院与国际商事仲裁关系的总结与思考

 一、关于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司法审查与强制执行

 二、关于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司法介入

 三、关于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司法追诉

 四、关于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五、关于可仲裁性和公共政策问题

 六、完善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与协助制度的几点宏观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4: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