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研究中国与日本旅游发展的书籍。它首先对国际旅游、日本国际旅游发展和日本国际客源市场需求特征进行了一番研究,在此基础上,再研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决定该开发面向日本客源市场的何种景点景区,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并分析日本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对与日本旅客打交道的同志来说,本书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参考书籍。
欣闻日本学者德村志成君撰写的《中国国际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日本客源市场》即将付梓出版,我谨表示诚挚的祝贺!
德村君长期从事中日旅游发展的研究。近年来,他结合其博士论文研究以及我领导的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承担的旅游发展规划任务,对中国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发表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如《中国旅游开发研究》(1997年)、《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发策略》(1998年)、《试论集团大饭店的经营改善策略》(1999年)、《吉林省旅游发展与长白山旅游资源开发之研究》(2000年)、《江苏省旅游发展之研究》(2000年)、《贵州省旅游发展之研究》(2000年)、《关于洛阳旅游产品营销之研究》(2001年)、《九十年代日本旅游产品价格对出国增长率的影响》(2001年)、《日本温泉与旅游发展之研究——漳州地区温泉发展与日本客源市场开发的可能性》(2001年)等等。这些研究从一个日本学者的独特角度,在深入剖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多有益的见解和政策建议,对相关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或正在产生着一些积极作用。
德村君撰写的这本书是在他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既是近年来德村君关于中日旅游大量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总结,也是他在国际旅游理论方面做出的一些新的探索。回顾我国国际旅游发展的历程,日本始终是最主要的国际客源市场,日本旅游市场的一举一动,足以影响中国国际旅游的发展。不过时至今日,中国并不是日本国民出国旅游首选的旅游目的地。而且,仔细分析近20年发展的情况,即可发现日本游客在访华的外国人中所占比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与中国争夺日本客源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韩国,无论在服务质量和竞争战略上都有较佳的表现,始终保持着日本客源市场的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地位。因此,目前中国入境旅游中的日本客源市场如何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并急待我们努力争取的一个重要问题。
基于此,德村君在书中剖析了中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国今后竞争日本客源市场的总体发展战略:将全国旅游资源重新划分,以区域旅游的发展模式来发展新世纪中国的旅游业;提出价格战略,充分发挥价格在竞争中的优势;加强中国世界遗产资源的开发,以世界遗产的高知名度来带动各个区域的旅游发展;对现有旅游资源提升质量,进行再开发而非另开辟新的资源;努力提高旅游服务和设施的质量,等等。这些观点和战略主张,对进一步探讨如何推动我国国际旅游市场成长的战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1世纪,中国实现世界强国的梦想,要靠我们国人的努力,但同时外国友人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我相信,德村志成君所做的工作不但有益于中日两国旅游业的发展,对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希望着,就不会遥远!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系主任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
杨开忠
2002年6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