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饱含革命激情的长篇小说,讲述一个在敌后抗战的勇敢无畏、机智聪明、与敌人斗志斗勇的小英雄形象,故事情节动人,语言朴素优美。
本书讲述在抗日战争年代一个少年的成长历程。在敌后抗战的前线——东平湖,有个少年叫赵紫燕,他学会各种各样的乌叫.巧妙地给游击队传消息.送情报。后来.紫燕到了大平原,骑上枣红马.成了出色的小通讯员。他经常冒着硝烟炮火,;中过枪林弹雨,给八路军传递军令。为了从日本鬼子的魔掌中救出乡亲,紫燕又回到东平湖,和从小分离的妈妈并肩战斗。但是,母子还来不及相认…… 这是一部饱含革命激情的小说,故事情节动人,语言朴素优美。赵紫燕的战斗经历独具魅力。他那在党的抚育下,为民族勇敢无畏、对人民赤胆忠心的英雄形象生动感人。
如果说人是一棵树,口哨便是树的第一朵花,而当口哨和鸟语结合,那便是人世间最高超的艺术了。创造这一切的是一个孩子,他叫赵紫燕,生活在东平湖里。那湖原名梁山泊,因湖名容易使人想起梁山上一百零八位英雄,官府和有钱有势之人害怕,才改名东平湖的。但私下里还是有人叫它梁山泊。这泊原来很大,有百多里长、近百里宽,现在变小了,仍还有八十里长、五十里宽。它北连黄河,南依梁山,西近郓城,东靠东平县。芦苇、紫柳、藕荷、鸡头米、菱角遍布,保护着无数个小岛。赵紫燕的父亲赵大舟原在黄河上打鱼,在紫燕一岁多时,他母亲上岸卖鱼没有回来,不知是被人绑架还是自己走失?她的性子太烈,也许又惹了什么祸,被人抓走?赵大舟心里没有底,曾去阳谷、东昌找过,没有影子。也许因为自己性子直而强,得罪过什么人,遭报复。为了保护儿子,赵大舟摇船进了东平湖,既当爹又当娘了,而他当爹当娘的方法又是从他爹那里接过来的。儿子刚满三岁就被他推进水里,让儿子在又喊又叫中认识水,摸熟水,和水交朋友。赵紫燕四岁就被父亲带下湖学潜水。赵大舟要儿子把自己当成一条鱼,而儿子却希望自己变成鸟儿,变成雁变成鹤变成野鸭子都行,特别希望变成花翅膀水鸟,就摘一片苇叶或柳叶含在嘴里吹出声音。慢慢地,他学什么鸟叫就像什么鸟叫,而那些鸟儿也飞来亲近他,和他对话,尤其是一对小燕子飞落在他的手上肩膀上和他对唱。他也常常捉一些蝌蚪、蛾儿喂燕子。后来那一对燕子竟在他的草棚里筑巢常住了。赵大舟也很喜欢,认为暗紫色胸脯的燕子夫飞妇随地爱护儿女就是“吉利”,就给儿子起名紫燕了。P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