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见到的出土或传世文物,大多是当时人们使用的器物,它们的名称什么?当时又是干什么用的?由于时代久远,我们可能知道的很少了。再如很多我们现在常用的词语,如规矩、管辖、运筹、寻常、希望、计较、鞭策、权衡、关键等等,其在古代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工具,他们的原始形制、使用方法等,现在人知道得就比较少了。本书即是从某些古代器物入手,通过这些器物的名称、质地、形象和用途等等,结合文献资料,阐述它们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作用,从而再现千百年前当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探求某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普遍现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及日常生活等,如古人在站立和席坐方面的礼仪规范;古人的装饰、服饰等;古人的照明工具、计时工具、计算工具、书写工具等等;军事上的铁衣、刁斗、弓弩等的形制和变化,等等。每篇短小精悍,全书图文并茂,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规矩、关键、管辖、权衡、冠盖……是我们常用的词语,但也许我们很少会意识到:“规”与“矩”、“关”与“键”、“管”与“辖”、“权”与“衡”、“冠”与“盖”等等,其实都是古代人实实在在的生活用具。
本书正是通过讲述这样一件件古代器物的故事,带您走进鲜活的古代社会,去认识人类的过去……
在史书中,屡见“箕踞”的记载,因为这是一种违礼的行为,所以有的人就故意以这种违礼的坐相,表现出“仇视”、“鄙视”或“傲慢”、“玩世不恭”的心态。无礼之容,居然还有某种特殊的含义。
《史记·刺客列传》记荆轲刺秦王,未中,反被秦王断其左股,伤其八处。荆轲自知事已不能成功,“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这是对秦始皇的极度仇视。
《史记》和《汉书》同记有一次刘邦西过高阳,郦食其去见刘邦,“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日:‘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踞见长者,就是对长者的极不尊敬。当刘邦听了郦食其所言,还知自惭,马上改变态度。可是刘邦对他的女婿赵王张敖,则是无礼之极。汉七年,他路过女婿家,住了几天,张敖天天奉侍,“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刘邦一点都不买账,并且“箕踞詈,甚慢易之”。就连张敖身边的人都看不惯了,气忿地对他说:“夫天下豪杰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高祖甚恭,而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箕踞对人,坐容违礼,这是古人最不能容忍的,因为这是有辱于人,说不定还会惹起杀身之祸。
《说苑·奉使》记“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髻,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辛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于是佗乃蹶然起坐”。尉佗箕踞,是一种傲慢态度,看不起天朝派遣来的使者,表现出对陆生的极大轻视。后来听了陆生的话,知己失礼,才“蹶然起坐”,马上转为端坐,表示知罪改过。
箕踞虽然无礼,而古人往往由于惜才爱才,有时对待放荡之士,也宽容处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三国志·蜀书·简雍传》记,“简雍少与先主有旧,随从周旋”,可是简雍“性简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先主,指刘备。再如《世说新语·简傲》记,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惟阮籍在座,可以例外,“箕踞啸歌,酣放自若”。这种特殊的事例,尚不多见。
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