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总结国内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成熟的管理理念、经验与方法,将中国国情和国外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相结合。列举了典型事例,介绍了现代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技巧,并指出了在实际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供行政单位、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使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宋效中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在总结国内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成熟的管理理念、经验与方法,将中国国情和国外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相结合。列举了典型事例,介绍了现代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技巧,并指出了在实际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供行政单位、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使用。 内容推荐 在新形势下,从事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有关人员都在研究如何适应新形势,搞好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在校学习宏观经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对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书作者应读者的需求编写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一书,内容分为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概论、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公共组织预算管理、公共组织收入管理、公共组织支出管理、公共组织资产管理、公共组织负债管理、公共组织净资产管理、公共组织投资、公共组织财务清算、公共组织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公共组织财务监督十二章。本书作者在总结国内经验的基础上注意介绍国外成功的经验,列举了典型事例,介绍了现代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技巧,并指出了在实际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概论 第一节 公共组织概述 第二节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第三节 公共组织要加强财务管理 第四节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任务及其作用 第五节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对象及内容 第六节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 第一节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体制 第二节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组织机构 第三章 公共组织预算管理 第一节 公共组织预算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节 公共组织单位预算的编制原则及方法 第三节 定员定额的制定方法 第四节 单位预算的编制 第五节 单位预算的编制、审批及调整 第四章 公共组织收入管理 第一节 公共组织收入概述 第二节 财政拨款管理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事业收入的管理 第四节 非政府组织经营收入和其他各项收入的管理 第五节 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第五章 公共组织支出管理 第一节 公共组织支出概述 第二节 支出管理的原则与要求 第三节 公共组织支出具体项目的管理 第四节 非政府组织支出管理 第五节 政府组织的支出管理 第六节 公共组织成本核算的管理 第六章 公共组织资产管理 第一节 公共组织资产管理概述 第二节 流动资产管理 第三节 政府组织工程物资采购管理 第四节 固定资产管理 第五节 无形资产管理 第七章 公共组织负债管理 第一节 公共组织负债概述 第二节 应缴款项管理 第三节 借人款项、应付款项和暂存款项的管理 第八章 公共组织净资产管理 第一节 公共组织净资产概述 第二节 事业基金管理 第三节 固定基金管理 第四节 专用基金管理 第五节 结余管理 第九章 公共组织投资 第一节 公共组织投资概述 第二节 公共组织投资的财务分析 第三节 公共组织投资的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 第十章 公共组织财务清算管理 第一节 公共组织财务清算概述 第二节 财务清算的程序和步骤 第三节 财务的清查与清理 第四节 财务清算中的资金核实申报 第五节 财务清算的检查验收与结果处理 第十一章 公共组织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 第一节 公共组织财务报告概述 第二节 行政单位财务报表 第三节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 第四节 年终清理结算和年度决算 第五节 公共组织财务分析 第十二章 公共组织财务监督 第一节 公共组织财务监督概述 第二节 财务监督的内容 第三节 财务检查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贷款数额较大,风险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为了做大做强,大量使用银行贷款谋发展、搞建设,有些银行的贷款已经大大超过还款能力。据有关资料,教育部属72所院校2004.年底贷款总额约为237亿元,而教育部每年拨款总额也只有246亿元,也就是说,各院校的贷款总额已接近拨款总额。在2004年国家审计署对北方18所高校审计调查中发现,到2003年底,18所院校债务总额近73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45%,是2001年的2.7倍;某高校到2003年年末显性债务为20亿元,其中银行贷款余额19亿元,向校内结算中心等单位借款l亿元,主要用于校区的基本建设和弥补教学资金不足;该校还有隐性债务9亿元,主要是偿还贷款的利息及所拖欠施工单位的工程款。即使不再增加新的债务,这所学校的债务总额已达30亿元,仅凭学校的收入根本无力偿还。可见,部分高校对贷款的风险认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贷款规模大大超过了其经济承受能力,依靠贷款盲目性地扩大校区,埋下了高校发展的隐患。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管理者为了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经济管理活动符合其自身规律和法律规范,而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整、检查和制约所形成的制度体系。 纵观各校屡屡发生公款私存、公款炒股、挪用公款以及为了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篡改账目或搞账外账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无不与高校内部控制不健全有关。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 (1)内部控制范围不全面。有些高校往往强调对财政资金的内部控制,而弱化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有些高校未将二级单位和校内结算中心纳入控制范围,或控制不严,监督不力,致使校内结算中出现非法集资,高息揽存,发放贷款等违规资金运作行为发生。 (2)内部控制的内容不全面。有些高校未建立重大投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等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对外投资失误,造成投资损失。 (3)内部控制的制度不规范。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在开资手续上领导一人说了算,出纳、会计一人兼任,会计核算中心代理记账前对开资的审核,尚没有成熟的法律来规范。 在观念上,消费型占主导地位;在管理模式上,被动理财的局面还没有扭转,特别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高校的经济活动已由过去长期靠经费拨款为主,发展到目前预算收入比重越来越大。由于经费筹措的渠道多元化,资金项目繁多,会计核算既不统一又较分散,在管理方法上容易造成混乱和困难,出现了乱收费,私设“小金库”,资金“跑、冒、滴、漏”等现象,导致一些学校收入流失,财力分散,不利于廉政建设和整体发展,也给经济犯罪以可乘之机。 3.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价值反映不实 由于高校未进行成本核算,对资金的使用效益重视不够,导致不重视财产物资的核算和管理。大部分高校财务账上只有财产物资的价值总额,不建立明细账,没有具体资产的名称、数量、使用年限,对固定资产也不计提折旧,从而形成对固定资产管理只重视价值管理,忽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弊端。在核算方面,有些高校对低值易耗品,直接支出,不入账,领用不办理手续,使这部分物品无账无实。 4.后勤集团、校办企业管理混乱,效益差 首先,校办企业领导成本控制观念薄弱,财务管理意识缺位,认为财务就是记账,财务部门参与企业决策较少,缺乏资金投人的成本一效益分析。 其次,高校对校办企业的管理也不到位,剥离时对其占用的固定资产价值核算不清,产权界定不明,造成固有资产长期无偿使用,甚至流失,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流于形式。 再次,高校对企业负责人的绩效考核目标不清,对企业的内部运作也不了解,其激励和约束机制都不健全,导致企业内部管理随意性较大,一切都是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说了算,重大经济活动的决簧,缺乏科学的可行性分析论证,缺乏必要的监督。 5.重核算,轻管理,缺分析 多数高校仍停留在传统的“报账型”会计上,习惯于记账、报账,对内、外提供的基本信息仅限于历史数据,没有深入地对全校财务活动进行预测和分析,其结果造成各部门吃大锅饭的现象十分严重,使本已十分紧缺的资金超负荷承担学校各项开支,造成学校难以承受经费负担,事后算账多,事前控制少的被动局面,使财务管理不能很好地发挥对全校财务活动的指导作用,无法为领导和各级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难以适应改革形势下学校管理的要求。 6.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差 过去某些高校中的财会人员是高校为已聘人才随调家属而安排的,还有的是领导的亲朋好友及其子女。他们没有经过财会训练,基本理论不懂,业务不熟练,基本技能差,工作能力不强,特别是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较差,工作不负责任,不遵守财会纪律。……P14-15 序言 财务管理按照经济活动主体是否主要从事经营活动可以分为企业财务管理和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两大系统。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按经济活动主体的职能又可分为政府组织财务管理和非政府组织财务管理。公共组织的范围很广,在本书中,政府组织财务管理以行政单位为代表;非政府组织财务管理以事业单位为代表。从本书的内容上看,虽然仅探讨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但其实质是研究整个公共组织的财务管理。 公共组织经济活动和企业经营活动的最大区别是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它讲究社会效益,即使亏本,也积极从事经济活动。所以,多年来公共组织不注意会计核算,不注意财务管理,非经济行为多有发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公共组织的财务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进,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也讲究经济效益,讲究投入产出比,讲究少花钱多办事。例如,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预算管理制度已经进行了重大变革,即编制部门预算,实行政府采购,建立国库统一收付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等改革;公共组织体制和运行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防范市场风险问题在公共组织内部日益显示出来,按国际惯例进行财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资金运作内容和方式的变化,使得公共组织必须认真研究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由于这种变化,从事公共组织管理的有关人员都在研究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搞好财务管理。不仅是财会专业的学生,即使是在校学习宏观经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对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我们的教材建设远远没有赶上变化形势需要,现在书市上还很难找到与“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相关的教材,这是我们编写这部教材的直接原因。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财经各专业开设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教材,当然也可作为公共组织财会人员的f刍学参考书。 本教材的特色: 1.在总结国内经验基础上注意介绍国外成功的经验 本教材在总结国内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成熟的管理理念、经验与方法,将中国国情和国外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相结合。在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中,我国有自己的法律和财务规则,我国的公共组织必须执行,但国外在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中有许多有益的经验,值得借鉴。根据我国的国情,吸收借鉴国外的理念和经验,使两者融为一体,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2.注重用典型事例说明抽象的原则 本教材注重用实例形象而具体地说明抽象的概念、原则等,力求变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既感兴趣又易于理解。 3.加强对市场经济经营理念和现代管理技法的介绍 本教材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引进现代的管理方法,试图打破计划经济条条框框的束缚。 4.既讲在实际管理中取得的成绩,也讲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本教材对于普遍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力图讲清讲透,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对内容加深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由博士生导师宋效中教授组织编写,参编人员有宣杰、陈晶璞、李春玲、王明贤、贾谋、宫兴国、石海燕、赵利民、尚云英、孙继生、王哲。第一、二、三章由宋效中负责编纂;第四、五、六章由陈晶璞负责编纂;第七、八、九章由李春玲负责编纂;第十、十一、十二章由王明贤负责编纂;最后由宋效中教授负责总纂定稿。 由于新一轮公共组织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尚在进行中,加上作者编写水平有限,书中如有错误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6年6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