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口齿类要喉科秘诀/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明)薛己//(清)破头黄真人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口齿类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口腔病专科著作,是由明代医家薛铠、薛己父子所编撰。书中涉及唇、舌、齿、喉常见病及危害人类健康的口腔科疾病,如复发性口腔溃疡、剥脱性唇炎、舌下腺炎、牙周病、牙龈炎、慢性咽炎、急性喉炎、口腔癌、舌癌等病种及五官孔窍意外伤害处理。该书文字简炼,议论精辟客观,随病附以自己或友朋惠函之验案,真实可信。通过此书的学习,可以了解我国明代口腔疾病的认识状态与论治经验,对于现代口腔疾病中疑难病种的研究将有所帮助,是一部切用临床的精品专著。

《喉科秘诀》虽篇帙短小,但内容撷精摘粹,所载治法别具匠心,切于实用,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用价值,是研习中医喉科者必读之书。

内容推荐

《口齿类要》是明代医家薛氏父子撰著的一部口腔病专著,它在研究我国早期口腔病医学发展史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不分卷,主要论及口腔病(茧唇、齿痛、口舌糜烂、喉痛等)12种及五官意外杂症,并附验案81则,附方70首。文字内容虽然短小,但所反映的薛氏对口腔疾病以及病因机理的阐述却有独到之处。书中提供了薛氏自己的诊治经验、或朋友得惠病愈的信函,使人感到真实可靠。病案辨病明确,选方精当,加减灵活,故疗效显著。

本次整理精选底本,内容准确;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口腔病中西医病名简明对照表和方剂索引,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该书是一部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医书,是中医口腔科医生的必读之书,对中医临床各科医生均有参考价值。

《喉科秘诀》是我国现存比较有特色的喉科典籍。全书2卷。上卷简述咽喉各症病因不外乎风、积、痰、虚,看喉色论死生,随证立神、圣、功、巧四大法。下卷阐述了22种喉风的证治方药,并附针灸穴图,注明针法及功效。并载方剂44首。本书虽内容简短,但具有较为重要的实用价值。

本次整理精选底本,内容准确;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本书是中医喉科临床医生的必读之书,也可供其他中医临床人员参考。

目录

口齿类要

喉科秘诀

试读章节

人参安胃散治胃经虚热,口舌生疮,喜热饮食。

甘草炙 陈皮各五分人参 白茯苓各一钱 黄芩二钱黄连三分芍药七分

上水煎服。

七昧白术散治虚热,口舌生疮,不喜饮冷,吐泻口干。

人参 白术木香 白茯苓 甘草炙藿香各五分干葛一钱

上水煎服。

四君子汤治口舌生疮,脾胃虚弱,饮食少思,肚腹不利。

人参 白术茯苓各一钱甘草炙,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六君子汤治胃气虚热,口舌生疮,或寒凉克伐,食少吐泻。

人参 白术茯苓各一钱半 陈皮 半夏 甘草各一钱

上姜枣水煎服。

二陈汤治脾胃虚弱,口舌生疮,或中脘停痰,呕吐恶心,饮食少思等症。

陈皮茯苓半夏各一钱半甘草炙,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葛花解酲汤治酒积,口舌生疮,或呕吐泄泻。  、

白豆蔻缩砂仁 葛花各五分 木香二分 青皮二分陈皮茯苓猪苓人参 白术神曲炒泽泻干姜各三分

上水煎服,得微汗,酒病去矣。

龙胆泻肝汤治口苦,或生疮。

柴胡一钱黄芩七分甘草 人参 天门冬去心黄连炒 山栀炒龙胆草酒拌炒焦 麦门冬 知母各五分五味子二分

上水煎服。

小柴胡汤治肝胆经风热侮脾土,唇口肿痛,或寒热往来,或日晡发热,或潮热身热,或怒而发热,胁痛,甚者转侧不便,两胁痞满,或泻利咳嗽,或吐酸苦水。

柴胡一钱 黄连一钱半 半夏 人参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怒动肝火,牙齿痛寒热,加山栀、黄连。

P40-41

序言

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是科学与人文融合得比较好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只要遵循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只要把中医理论知识的深厚积淀与临床经验的活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近百余年西学东渐,再加上当今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作用,使得一些中医师诊治疾病,常以西药打头阵,中药作陪衬,不论病情是否需要,一概是中药加西药。更有甚者不切脉、不辨证,凡遇炎症均以解毒消炎处理,如此失去了中医理论对诊疗实践的指导,则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临床人才。对此,中医学界许多有识之士颇感忧虑而痛心疾首。中医中药人才的培养,从国家社会的需求出发,应该在多种模式多个层面展开。当务之急是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倡导求真求异,学术民主的学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了培育名医的研修项目,首先是参师襄诊,拜名师制订好读书计划,因人因材施教,务求实效。论其共性则需重视“悟性”的提高,医理与易理相通,重视易经相关理论的学习;还有文献学、逻辑学,生命科学原理与生物信息学等知识的学习运用。“悟性”主要体现在联系临床,提高思想思考思辩的能力,破解疑难病例获取疗效。再者是熟读一本临证案头书,研修项目精选的书目可以任选,作为读经典医籍研修晋阶保底的基本功。第二是诊疗环境,我建议城市与乡村、医院与诊所、病房与门诊可以兼顾,总以多临证多研讨为主。若参师三五位以上,年诊千例以上,必有上乘学问。第三是求真务实,“读经典做临床”关键在“做”字上苦下功夫,敢于置疑而后验证、诠释进而创新,诠证创新自然寓于继承之中。

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诊疗经验,做到中医不能丢,进而才是中医现代化的实施。厚积薄发、厚今薄古为治学常理。所谓勤求古训、融汇新知,即是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以显著的疗效、诠释、求证前贤的理论,寓继承之中求创新发展,从理论层面阐发古人前贤之未备,以推进中医学科的进步。

综观古往今来贤哲名医均是熟谙经典,勤于临证,发遑古义,创立新说者。通常所言的“学术思想”应是高层次的成就,是锲而不舍长期坚持“读经典做临床”在取得若干鲜活的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应足学术闪光点凝聚提炼出的精华。笔者以弘扬巾医学学科的学术思想为己任而决不敢言自己有什么学术思想,因为学术思想一定要具备有创新思维与创新成果,当然是在继承为基础上的创新;学术思想必有理论内涵指导临床实践,能以提高防治水平;再者学术思想不应是一病一证一法一方的诊治经验与心得体会。如金元大家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自述“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于刻苦钻研运气学说之后,倡“六气皆从火化”,阐发火热病证脉治,创立脏腑六气病机、玄府气液理论。其学术思想至今仍能指导温热、瘟疫的防治。非典型传染性肺炎(SARS)流行时,运用玄府气液理论分析证候病机,确立治则治法,遣药组方获取疗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福群众。毋庸置疑刘完素是“读经典做临床”的楷模,而学习历史,凡成中医大家名师者基本如此,即使当今名医具有卓越学术思想者,亦无例外,因为经典医籍所提供的科学原理至今仍是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准则,至今仍葆其青春,因此“读经典做临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值得指出,培养临床中坚骨干人才,造就学科领军人物是当务之急。在需要强化“读经典做临床”的同时,以唯物主义史观学习易经易道易图,与文、史、哲,逻辑学交叉渗透融合,提高“悟性”指导诊疗工作。面对新世纪东学西渐是另一股潮流,国外学者研究老聃、孔丘、朱熹、沈括之学,以应对技术高速发展与理论相对滞后的矛盾日趋突出的现状。譬如老聃是中国宇宙论的开拓者,惠施则注重宇宙中一般事物的观察。他解释宇宙为总包一切之“大一”与极微无内之“小一”构成,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一寓有小一,小一中又涵有大一,两者相兼容而为用。如此见解不仅对中医学术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对宏观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链接,纳入到系统复杂科学的领域至关重要。近日有学者撰文讨论自我感受的主观症状对医学的贡献和医师参照的意义;有学者从分子水平寻求直接调节整体功能的物质,而突破靶细胞的发病机制;有医生运用助阳化气,通利小便的方药能同时改善胃肠症状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还有医生使用中成约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运用非线性方法,优化观察指标,不把增生前列腺的直径作为惟一的“金”指标,用综合量表评价疗效而获得认许,这就是中医的思维,要坚定地走中国人自己的路。

人民卫生出版社为了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的培育名医的研修项目,先从研修项目中精选20种古典医籍予以出版,余下50余种陆续刊行,为我们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只要我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就会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进、学有所成。治经典之学要落脚临床,实实在在去“做”,切忌坐而论道,应端正学风,尊重参师,教学相长,使自己成为中医界骨干人才。名医不是自封的,需要同行认可,而社会认可更为重要。让我们互相勉励,为中国中医名医战略实施取得实效多做有益的工作。

王永光

2005年7月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3: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