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影响世界历史过程的书系列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英国18世纪资产阶级杰出的思想家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这部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学术名著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论点严密,一经问世便震撼了世界。这部著作凝结着孟亚当·斯密一生的心血,也是他的代表作,这部著作不仅使他蜚声世界,而且作为人类进步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载入史册,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本书收录了全文,并在每一卷前配有导读,以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理解著作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国富论(上下中文珍藏版)(精)/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英)亚当·斯密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影响世界历史过程的书系列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英国18世纪资产阶级杰出的思想家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这部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学术名著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论点严密,一经问世便震撼了世界。这部著作凝结着孟亚当·斯密一生的心血,也是他的代表作,这部著作不仅使他蜚声世界,而且作为人类进步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载入史册,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本书收录了全文,并在每一卷前配有导读,以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理解著作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影响历史进程的书,其出版就被有识之士把它和同年问世的《美国独立宣言》并列,称之为“产业自由宣言书”。迄今为止,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仍然是影响西方经济思潮与经济政策的两大思潮。 《国富论》出版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在英国工业革命以前,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该书作者亚当 ·斯密因此获得了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创立者”的称号。《国富论》发表之后,被译为多国文字,传到国外,一些国家制定政策时都将《国富论》的基本观点作为依据。 本译本是根据美国兰登书屋公司《近代世界最佳著作丛书》收集的《国富论》1937年版译出的。 目录 上卷 引言和本书计划 [第一编导读]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前三章导读] 第一章 论分工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三章 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第四章导读]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 [第五章导读]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第六章导读]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第七章导读]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导读]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第九章导读]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第十一章导读] 第十章 论工资与利润随劳动与资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第一部分 由于用途本身的性质所产生的不平等 第二部分 由于欧洲的政策造成的不平等 [第十一章导读] 第十一章 论地租 [第二篇导读] 第二篇 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 引言 [第一章导读] 第一章 论资财的划分 [第二章导读] 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财的一部门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的费用的货币 [第三章导读] 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并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导读] 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财 [第五章导读] 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编导读] 第三篇 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 第一章 论财富的自然的发展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农业在欧洲旧状态下所受到的阻抑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勃兴与进步 第四章 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 下卷 [第四编导读] 第四编 论各种政治经济学体系 引言 第一章 论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第二章 论限制能在本国生产的外国货物的进口 第三章 论对来自贸易差额被认为于我不利国家的几乎所有货物进口施加的特别限制 第一部分 论即使从重商主义体系原则看这些限制的不合理有关存款银行,特别是阿姆斯特丹存款银行的离题论述 第二部分 论按照其他原则,这种特别限制的不合理 第四章 论退税 第五章 论奖金关于谷物贸易和谷物法的离题沦述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 第七章 论殖民地 第一部分 论建立新殖民地的动机 第二部分 论殖民地繁荣的原因 第三部分 论欧洲从美洲的发现以及从通过好望角去到东印度的通道的发现所获得的利益 第八章 关于重商主义体系的结论 第九章 论重农主义体系,或论将土地产物看做各国收入或财富的惟一来源或主要来源的各种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五编导读) 第五编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第一章 论君主或国家的支出 第一部分 论国防支出 第二部分 论司法支出 第三部分 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的支出 第一项 论便利社会商业的公共工程和机构 为便利一般商业所必需的公共工程机构 为便利特殊商业部门所必需的公共工程和机构 第二项 论青年教育机构的支出 第三项 论教育所有年龄人民的机构的支出 第四部分 论维持君主尊严的支出 结论 第二章 论社会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来源 第一部分 论特别属于君主或国家的资源或收入来源 第二部分 论赋税 第一项 租金税、土地地租税不与地租成比例而与土地产物成比例的税 房租税 第二项 利润或资本收入税特殊用途资本的利润税 第一项和第二项附录 土地、房屋和资财的资本价值税 第三项 劳动工资税 第四项 用意在不加区分地落在所有各种收入上的税 人头税 消费品税 第三章 论公债 附录 主题索引 试读章节 劳动分工提供了那么多的好处,它最初却并不是由于任何人类的智慧,预见到并想要得到分工所能带来的普遍富裕。它是人性中某种倾向的必然结果,虽然是非常缓慢的和逐渐的结果,这是一种互通有无、进行物物交换、彼此交易的倾向,它不考虑什么广泛的功利。 这种倾向是不是人性中无法给予进一步的解释的最初本能之一;或者更有可能的是,它是不是理性和言语这种才能的必然结果,这不是我们现在所要研究的题目。这是所有的人普遍都有的倾向,而其它的动物则没有,一般动物似乎不懂这种交换或任何其他种类的契约。两只猎犬追逐同一只兔子,有时似乎是在协同行动,每一只狗都把兔子赶向它的同伴;或是在同伴把兔子赶向它时力图予以拦截。然而,这并不是任何契约的效果,而只是在某一个时候出于对同一目标的欲望的偶然契合。没有人看到过两只狗用两根骨头彼此进行公平的有意识的交换。没有人看到过,一只动物用姿势或自然嚎叫向另一只动物表示:这是我的,那是你的;我愿意用这个交换那个。当一只动物想要从人或另一只动物得到什.么东西时,它除了获得它所乞求的对方的好感之外,没有其他的说服劝诱的手段。一只小狗向母狗摇尾乞怜,一只长毛垂耳狗作出千般姿态,去吸引餐桌上主人的注意,以便从而得到食物。人对他的同胞有时也使用相同的手腕,当他无法使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时,就百般卑颜屈节、阿谀奉承,企图博得他们的欢心。可是,他没有时间每一次都这样去做。在文明社会中,他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有大量的人的合作和帮助,而他的整个一生,不足以交上几个朋友,在几乎每一种其它的动物中,每一个体当长到成年时,都是全然独立的,在这种自然状态中不需要有其它动物的帮助。但是人总是需要有其他同胞的帮助,单凭他们的善意,他是无法得到这种帮助的。他如果诉诸他们的自利之心(selflove),向他们表明,他要求他们所做的事情是于他们自己有好处的,那他就更有可能如愿以偿。任何想要同他人做买卖的人,都是这样提议的。给我那个我想要的东西,就能得这个你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每项交易的意义;正是用这种方式,我们彼此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帮助的绝大部分。不是从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我们期望得到自己的饭食,而是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是向他们乞求仁慈,而是诉诸他们的自利之心,从来不向他们淡自己的需要,而只是谈对他们的好处。除了乞丐之外,没有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同胞们的仁慈来生活。即使乞丐,也并不完全依靠他人的仁慈。乐善好施的人的施舍行为,诚然为他提供了全部的生存资源。但是尽管从这里最后为他提供了他所需要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却没有也不可能随时随地满足他的日常需要。他的大部分日常需要是通过和其他人同样的方式去满足的,就是通过契约、通过交换、通过购买。他用一个人给他的钱去购买食物。他用另一个人给他的旧衣服去交换比较适合于他的另外的旧衣服,或住所,或食物,或钱,用这钱他又能购买食物、衣服或住所,随心所欲。 P13-P15 序言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共选译十种,其时间跨度近400年(从1523年的《君主论》到1917年的《精神分析引论》),内容涉及天文、物理、生物、生理、心理、政治、经济、法律与军事等领域。这些领域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必然从事的、关系人类命运与前途的事业。因而在这些领域中曾经给历史留下深刻的烙印、至今还激励着人们心灵的名著,值此人类迎来一个伟大的、新的历史转变时期之际,很值得重温,从中汲取力量,并以之为镜子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读者自然要问:这几部名著何以会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影响呢?它们的影响力究竟何在呢?认真地阅读了这几部著作之后,我相信,人们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介绍给读者的著作阐明了、并且清楚地说出了在它们之前还没有认识到的、或者不敢说出来的真理;这些著作的作者们发出的是时代的声音,它们对禁锢人们的、过时的思想观点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政治这个风云突变、权力与利益的冲突和斗争错综复杂的领域,千古流传的是“为政以德”“以德服人”“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云云。而《君主论》作者这位极有争议的思想家,却独持异见,从道德与利益经常发生冲突的新角度,提出了“为政必须会玩弄权术”——说得更赤裸裸的便是,统治者必须会做一个伟大的骗子和伪君子;说得略为文雅一点,便是他概括出来的一句名言:“目的总是为手段服务的。”这个关于道德与政治的关系的、耸人听闻的“离经叛道”之说,难道不含有值得人们深思的真理吗? 至于那些与人无争的领域,如天文领域中《天体运行论》的“日心说”与“地心说”的对立、生物领域中《物种起源》的“进化论”与“神创论”的对立,历史证明,它们是伟大的科学革命;它们给人类的宇宙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变革,它们是科学认识史上伟大的创新。但是在当时,它们的学说触犯了神学的陈腐偏见,给宗教统治的思想基础投下了一个重磅炸弹,它们也就被视为“异端邪说”,不仅书籍被打入冷宫,而且学说的创立者、追随者还蒙受了不白之冤,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这就是十本书中的上述三本曾被列为“禁书”的命运!它们虽然说出了真理,但与统治者的利益水火不相容,因而暂时被扼杀、被围攻、被唾骂。但是,真理的光辉终归是掩盖不了的,它必将以它的光芒照耀着人类前进的道路,正所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十本书中有三本属于自然科学领域。 自然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根本问题上,认识自然与认识人本身的自然,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业绩。在这项伟大业绩中,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和哈维的《心血运动论》,堪称社会进步的灵魂——创新的典范,其科学内容、历史意义早已为众多科学史书所详尽披露,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如此伟大的创新究竟从何而来? 对牛顿来说,他的创新,除了他的科学的怀疑精神,除了他长达20年孜孜以求的思索、观察与实验外,极为重要的是他继承了前辈的研究遗产。诸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实验方法、第谷的宇宙体系、开普勒的天体运动三定律、笛卡尔的涡旋说、培根的归纳法、惠更斯的发条钟和摆钟的发明,等等。读了他的书,你不能不得到如下的启示:伟大的创新总是和刻苦地学习与继承前人的成果有着血肉不可分割的联系! 对哈维来说,他的创新,又是另一种情况。在人体的发动机——心脏的活动和血液的运行机制问题上,他面对的是已经成为教条的盖仑的观点,改变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脱离实践的观点,谈何容易!不仅要有大无畏的批判精神,而且还需要进行踏踏实实的科学的实验与分析工作。为此,哈维独特地把实验与定量方法应用于医学研究,把创新建立在科学实验的牢固基础上。所以,《心血运动论》的出版,虽然引起了强烈的反对和攻击,并且持续数十年之久,但经过科学实验检验的真理终于战胜了谬误。 爱因斯坦物理学的创新,不仅在于理论而且在于方法。对“追光疑难”——经典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定律的冲突,洛仑兹和彭加勒囿于200多年来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在真理的门前戛然止步。受马赫对牛顿力学自然观的怀疑与批判精神的影响,爱因斯坦大胆地提出问题:“光速疑难”这个逻辑悖论是不是根源于牛顿物理学的时空观?因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对牛顿时空观中“同时性”的绝对性观念进行根本改造。晚近兴起的创造学研究热潮中,关于创新的关键,人们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名言就是出自现代科学革命的旗手爱因斯坦。 十本书中的其余四本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这四本书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与发展时期,分别对法律、经济、军事和心理方面提出了新问题、新思想、新理论,从而对社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18世纪法国启蒙时期的《论法的精神》(1748)宣扬的是什么精神?它宣扬的是从皇权向人权转变的历史时期中,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与人的自由的精神,这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毫无疑问具有世界历史的进步意义!孟德斯鸠的政体理论、分权理论、地理环境决定论等,无非是以法律的思想和体系的形式,对人权进行理论上与实际上的维护。因而它直接地体现在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和1791年法国宪法以及1787年美国宪法中。对于至今仍代表着西方国家的价值观的这部巨著,自然值得认真地阅读。 18世纪后半期,英国正处在从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变的关键时刻,《国富论》(1776)适应反对重商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需要,主张在经济上自由放任、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充分利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它是第一部较系统地阐述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的著作。该书在经济自由主义学说的基础上,以国民财富增长为主线,从经济哲学(利己主义人性论、均衡论)、市场机制理论(自然价格理论)、自由贸易论(国际分工论)、国家的职能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这对当时反对封建残余,反对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的思想和政策,对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西方学者把这部与《美国独立宣言》书同年问世的巨著称之为“产业自由宣言书”。现在, 以它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经济自由主义,和当代所谓“凯恩斯革命”掀起的国家干预主义,仍然是影响西方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的两大思潮,它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在世界学术名著中它当然被列为必读书之一。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引起的复辟与反复辟的战争,事关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论》作为这个时代军事思想的一个理论体系,其极端重要之点首先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第一次提出了“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列宁认为,这是一句至理名言,是考察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基础。列宁就是以这个观点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的;他指出,半个世纪以来帝国主义国家实行的政治就是掠夺殖民地、镇压工人运动,而第二国际社会沙文主义者,却在这场战争中提出“保卫祖国”的口号,这实际上是在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效劳。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就十分关注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研究,他亲自组织了《战争论》研究会,探讨战略问题,用以指导战争实践。在《论持久战》(1938)一书中,他发挥了克劳塞维茨的观点,明确提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他还特别指出,克劳塞维茨对“集中兵力问题讲得好。拿破仑用兵重要的一条也是集中兵力。我们以少胜多也是在战术上集中比敌人多5倍到10倍的兵力。”(《中共党史资料》第41辑)在解放战争中,他把这个原则加以发展,认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不但必须应用于战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须应用于战术的部署方面。”明确提出:“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从中不难看出,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影响。 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自然科学的革命,都要求从微观上、从新的角度研究人的“内心世界”,弗洛伊德主义正是适应这个时代要求产生的。它的理论基础是精神分析理论,因而,从系统地阐述这一理论的《精神分析引论》中,可以窥见它的开创性。首先,它开辟了无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打破了理性主义的传统——意识心理学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无意识)在行为中的作用。这对文艺创作、对创新型教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它把人的需要、动机和人格,摆在心理学研究的首位,主张从内向外、从深层向表层研究人的行为,从而开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新的研究领域。这相对于长期以来占据着人们头脑的、机械论的外因论和简单化的线性决定论,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最后,它突出了心理治疗的价值,创立了一套治疗神经症的方法和理论,提出“精神创伤”是引起神经症等精神病的主要原因,对促成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的社会模式的转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科学思想史上,弗洛伊德提出的新思想、新问题,他研究的新领域以及他的学说给医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都提供了新的研究侧面,他的《精神分析引论》无疑是一部对世界历史有影响的著作,值得予以推荐。 以上十本书是思想文化史上的珍品,虽早有译本,但这次出版是名著新译,并根据阅读理解的需要加上了导读。出版这套丛书的特别意义还在于,从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角度对人类已有知识成就作新的知识“整合”。值此新世纪,重温先驱们面临时代的急迫课题时留下的思想脉络,对建设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无疑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感谢陕西人民出版社的领导,是他们出于对思想文化事业的责任感,毅然决然出版这套丛书,让世人在迎接新时代降临之际,从一个新的视野审视这些闪耀着真理光芒、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业绩的著作,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早在三年前,陕西人民出版社就出面组织、访问了北京学术界的一些同志,对丛书的题名、著作的选取、译著介绍的方式等,进行了座谈或征求意见,参加的同志有:胡文耕、余谋昌、金吾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董光璧(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李醒民(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常务副主编、研究员),任定成(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胡乃武、吕世伦、黄顺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义生(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丘亮辉(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等。对他们的鼎力支持,深表感谢! 最后,应该对参加这套丛书译作的专家、教授和青年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不仅在翻译而且在写导读的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没有他们这种对文化事业的献身精神,这套丛书也是出不来的。 主编 黄顺基 2000年4月29日 于中国人民大学静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