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9章,第一章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无线电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的用途;第二章介绍了与无线电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直接相关的噪声,它的产生、来源、影响、表示方法和计算;第三章介绍了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的对象;第四章讨论了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和接收点的电平估测方法;第五章介绍了现代侦察接收机的基本体制——超外差式接收机,包括它的基本构成和主要技术指标;第六章介绍了各种侦察和监测接收机,以及接收机的数字化、软件化和虚拟化问题;第七章对接收机的几个重要指标进行了深入地讨论;第八章讨论了侦察和监测的各种功能和通常的实现方法;第九章对侦察和监测功能中的测向和定位进行了较深入系统地讨论。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无线电监测和通信侦察。共分9章,第一章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无线电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的用途;第二章介绍了与无线电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直接相关的噪声,它的产生、来源、影响、表示方法和计算;第三章介绍了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的对象;第四章讨论了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和接收点的电平估测方法;第五章介绍了现代侦察接收机的基本体制——超外差式接收机,包括它的基本构成和主要技术指标;第六章介绍了各种侦察和监测接收机,以及接收机的数字化、软件化和虚拟化问题;第七章对接收机的几个重要指标进行了深入地讨论;第八章讨论了侦察和监测的各种功能和通常的实现方法;第九章对侦察和监测功能中的测向和定位进行了较深入系统地讨论。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无线电通信的管理人员,从事无线电监测、通信侦察和通信电子战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作为无线电通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第一章 绪论
1.1 信息、消息和信号
1.2 通信、电信及无线电通信
1.3 通信系统
1.4 通信侦察系统与监测网
1.5 无线电监测和通信侦察的主要任务
1.5.1 对信号实施搜索截获
1.5.2 对信号进行测量
1.5.3 对信号的监听与监视
1.5.4 对信号的分析处理
1.5.5 对信号进行识别
1.5.6 对信号辐射源的测向定位
1.5.7 实时数据记录
1.5.8 其他功能
1.6 本书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噪声
2.1 噪声的一般描述
2.2 噪声的表示方法
2.2.1 电阻的噪声表示
2.2.2 等效噪声带宽
2.2.3 等效噪声温度
2.2.4 级联网络的等效噪声温度
2.3 噪声系数
2.3.1 概念
2.3.2 噪声系数与噪声温度的关系
2.3.3 级联网络的噪声系数
2.3.4 特殊网络的噪声系数
2.4 系统的噪声温度
2.4.1 外部噪声源和它们的亮度温度
2.4.2 天线噪声温度
2.4.3 接收系统的噪声温度
2.5 载噪比与信噪比
2.6 噪声的一些特性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信号
3.1 概述
3.2 电信号特性
3.2.1 电信号的时域特性
3.2.2 电信号的频率域特性
3.2.3 电信号的能量域特性(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3.2.4 电信号的信息特性
3.2.5 电信号的特征域特性
3.2.6 小结
3.3 空间电磁波信号的特性
3.3.1 电磁波的极化特性
3.3.2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3.3.3 电磁波的空间特性
3.4 信号的周期平稳特性、运算和网络响应
3.4.1 信号的周期平稳特性
3.4.2 信号的运算
3.4.3 网络的信号响应
3.5 信号的分割与应用
3.5.1 信号分割原理
3.5.2 信号的分割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