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
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作者 | 张鸣//袁贺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 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内容推荐 《点石斋画报》由英国商人欧内斯特·梅杰所办的点石斋书局于1884年5月创办。每旬1册,每册8页,用连史纸石印,随《申报》附送,也单独发行。1898年8月出版最后一期,共出版了528期。画报的主编吴友如先生是当时江南著名的画家,文名也盛,当年上海的新闻出版界许多石印的出版物,都有他的画作和墨宝,上海的十里洋场也留下了他许多风流逸事。对于画报他既是主绘又是主笔,许多画作就是在青楼书寓中完成的。 本系列图书的编著者在《点石斋画报》的4000余幅图画中选择了近400幅,经过重新排列组合之后,从历史、社会、文化等视角,以简洁明了,富于思想与睿智的语言对其进行了新的阐释与解说。 一百多年过去了,吴友如的画作,如今已经卖到了天价,不是工薪阶层所能问津,但是他和他的画师们所绘制的《点石斋画报》,却依然像一座橱窗,向人们展示着我们民族那个风雨如晦的过去。 目录 一、中法战事 二、山云欲来 三、甲午战讯 四、台湾泣血 五、揖别朝鲜 六、以夷制夷 试读章节 发生在1883—1884年的中法战争,是近代西方列强惟一没有获得全胜的战争。 近代中西的冲突,实质上是西方的武力和商力将中国强行纳入西方的世界体系的过程。这期间,1860年英法联合入侵,导致外国公使驻京和中国政府设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第一个标志性事件。第二个标志性事件则是中法这场打了将近一年的战争。法国人的目的当然不是一口吞掉中国,用法国人的话来说,只是要使中国的边界更加清晰,也就是拿下原来中国的藩属,彻底毀掉老大中国固有的朝贡体系。 虽然说,这场战争法国人打得并不顺利,在某些部分还相当的吃力,甚至利用中国人不懂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的弱点,使自己明显更加强大的战舰与中国兵船停在同一水域,并采用偷袭这种鬼蜮伎俩才取得了战绩,在当时就为西方舆论所不齿。但是,如果在中国的谅山大捷之后,战争还继续打下去,肯定不会如当时的朝野舆论和后来中国的史家所述,中国会战而胜之。人不是算命先生,战事的发展如何不好假定,但以当时国力和军事实力而论,最后的结局不利于中国是可以肯定的。所以,李鸿章所主张的“见好就收”,其实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然而,正是这种选择,使法国人得到了他们战前所期望的全部:拿下越南,开放广西和云南,使法国的势力渗入中国的西南,以避开当时强势的大英帝国。同时李鸿章也结结实实地背上了卖国贼的恶名,从此而后,无论官有多大,爵有多高,受到多少外国人的尊重,“李二先生是汉奸”已经成为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定评。 不过,毕竟这是一场中国人可以说事的战争。按当时的标准,不仅西南的涂山之战是胜利,而且台湾之战、镇海之战都可以说是胜利,尽管在这两次战役中,中国人所吃的亏还是要大一点,但法国人毕竟没有为所欲为。 战事是民间传闻最活跃之处,而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而民族主义也是争取读者的最佳武器,所以,我们看到了如下的一批图画版的战报。 [甬江战事] 此图说的是法国侵犯镇海的形势。(1883年)正月十五。镇海口外巴夏尔号等4艘法国军舰进犯镇海炮台,清军还击。击伤一艘敌舰后,敌人撤退。二十七日,法舰再次进犯,炮击一废旧炮台。未见还击,以为有埋伏。加上港口窄小,最终法军撤走。侵略意图未能得逞。 法军在镇海战果不佳,除了清军的装备有大的改善(比如炮台已经有了比较坚固的顶盖,不像鸦片战争期间那么容易被击毁)外,更重要的是法国海军陆战队的能力有限。 [忠勇水兵] 法军进犯镇海口之时,镇守招宝山炮台的指挥官吳吉人勇敢非常。为了抗击敌人。他亲带亲兵化装成渔民前往法国舰队刺探敌情,返回时被法国人看破。他面对敌人的射击,谈笑自若。画家评论说,当年呂蒙白衣渡江莫过于此。 每次对外战争,都有英雄事迹流传,虽然事后考察,往往有可疑之处,但在当时却不仅鼓舞人心,而且供人谈资,增加了多少茶馆的生意。 P1-P5 序言 最早知道《点石斋画报》,还是下乡的时候没有书读,被迫啃《鲁迅全集》,从鲁迅那里得知的。当时由于时间过多,而可读的东西过少,所以能读的都一律读得非常之细。鲁迅提及《点石斋画报》不过寥寥数语,我却由此知道了在上上个世纪末,中国大多数士子还在捧读高头讲章的时候,上海已经有了一个中西混杂的画报,虽然画报上的图画得跟“老莲叶子”似的,但毕竟给当时的国人介绍了许多西方的事情。当然,在鲁迅看来,画报的主笔吴友如和他的画师们,对于他们所熟悉的上海洋场上的妓女卖春、流氓斥俏倒是画得很入神,画起洋人洋事却相当生硬。 《点石斋画报》由英国商人欧内斯特·梅杰所办的点石斋书局于l884年5月创办。画报的主编是吴友如先生。吴是当时江南著名的画家,文名也盛,当年上海许多石印的出版物,都有他的画作和墨宝,上海的十里洋场也留下了他许多风流逸事。对于画报他既是主绘又是主笔,许多画作就是在青楼书寓中完成的。当时,他麾下的画师还有张志瀛、田子琳、金蟾香、何明甫、周慕桥、金耐青、戴子明、顾月洲、贾醒卿、吴子美、李焕尧、王剑、金庸伯等人。 《点石斋画报》出版的初衷,主要是“画说时事”,所以每每随着《申报》发送。所画的时事新闻,也往往跟《申报》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知道,《申报》是中国最早而且影响最大的报纸。直到民国年间,江南乡下的农民,提到报纸,就认为是《申报》,要包油条,就会叫道:拿张“申报纸”来!当《申报》跟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有点小小的过不去的时候,竟导致蒋的大恐慌,居然要派特务将《申报》的老板史量才暗杀掉。 《点石斋画报》从1884年创刊到1898年停刊的这段时间里,虽然没有《申报》的后任那么大的勇气,敢跟政府当局过不去,不过,作为华洋杂处、西风东渐的窗口的上海的一份时事性的连环画报,所画所言,不能不印上那个东西冲突激烈、民族危机日深的时代的烙印。可以说画报像一个巨大的橱窗,既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关西方的种种事象: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量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事实上,在那些年月,国人印象中的洋人形象,礼帽、手杖、西服、领带、坠地长裙,至少部分来自于《点石斋画报》。这些东西在画报停刊以后,在清朝的新政时代,居然都成了“文明”的象征,礼帽成了文明帽,手杖成了文明棍,不一而足,成为中国人向西方看齐的标准之一。 《点石斋画报》存续的时代,恰是一个中国国难日深的岁月,光是大仗就赶上两个: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无疑,画报的画家们是爱国的,而且爱得很激昂深沉,他们用自己的画笔,为国人勾勒了一幅幅中国的胜利图卷。可惜,他们所深爱的国家,却每每用失败和割地赔款的现实来回报画家的激情。 一百多年过去了,吴友如的画作,如今已经卖到了天价,不是工薪阶层所能问津,但是他和他的画师们所绘制的《点石斋画报》,却依然还像一座橱窗,向人们展示着我们民族那个风雨如晦的过去。 张鸣 2005-5-1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