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歷史上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古典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奇葩。早在三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作出了以“詩三百”烏代表的優秀詩篇;此後每個歷史年代,詩歌創作都結出豐碩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名句,膾炙人口,傳誦至今。這套“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書系,選取了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詩人、詞人的優秀作品,並加以詳盡通俗的譯註、評解,試圖由此將古代中國人創造的最可珍貴的文化瑰寶介紹给當代海内外讀者。
本书是李商隱的诗歌集。现存诗歌约六百首,多半属于吟诵怀抱、感慨身世之作。他以七律、七绝形式写成抒情诗,尤其是无题诗,是其独特艺术风貌的代表。他的詩是細美幽約,深情綿邈,意韻豐厚,以至於千百年來無數人反復咀嚼,苦苦思索。金代文學家、史學家元好問曾喟嘆道:“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北宋初年的詩壇,曾有過一陣在形式上模仿李商隱的風雅,人稱“西昆體”)清代吴喬說:“唐人能自闢宇宙者,惟李、杜、昌黎、義山。”(《西昆發微序》)李商隱確實是繼李白、杜甫、韓愈之後,自成境界的又一大家。
中国古典诗词注重抒情、写景,善于表现友情、亲情、爱情、乡情,以及其他各种复杂细微的个人情感。这形成中国诗歌又一个强大的传统。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诗歌几乎从一开始就具有“发乎情,止乎礼仪”的特点,情感的表达比较无制、内敛、含蓄,有别于西方的诗歌风格。与此同时,中国诗人们又强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善于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传达言外之意,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想象空间。古代诗词中的优秀之作往往写得深情婉转,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诵读这些诗词,可以受到多层次的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古典诗词还善于表现自然之美及人与自然的融合,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书系中的每首作品,都配以当代画家根据诗词意境绘制的中国画。通过欣赏这些诗、画,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品味其艺术之美。
除了“诗情画意”的特色外,本书系以各位诗人、词人单独成册,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各分册包括诗人小传与作品赏析两部分。对每篇作品的赏析,又分为题解、句解、评解三个章节:题解交待创作背景;句解用现代语文对诗词进行逐句意译,对某些难懂的字词作注释:评解部分则提要钩玄,对作品特色进行点评。我们的本意,首先是帮助读者减少阅读中的文字障碍,继而是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写作技巧。
中国古代经典诗篇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的境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些作品是联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无论身在国内,还是身在海外,优秀的诗歌对读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一个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人,可能会不断地接触和学习祖先的这些遗产。久而久之,这些优秀文化中的一部会积淀下来,构成每个人头脑中一道美丽的艺术长廊,不断给人以教益、激励和艺术享受。我们期望,本书系所介绍的诗词名篇能够成为这道艺术长廊的组成部分。
本书系所介绍的八位诗人,都各有很多传世名篇,限于篇幅,书中每人只选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衮
竹塢無塵水檻清,
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
留得枯荷聽雨聲。
题解
崔雍和崔衮,是崔戎的兩個兒子,李商隱的從表兄弟。大和七年邝34),二十一歲的李商隱應試不中,投奔做華州刺史的表叔崔戎。崔戎不僅待他極好,還送他去南山讀書。第二年,李商隱再次落榜,又回到了表叔家。當時崔戎調任兖州觀察使,没想剛到兖州一個多月就病故了。崔戎對李商隱不僅有親撼之隋,還有知遇之恩。李商隱和崔戎的兩個兒子崔雍和崔衮也是情深義重。這萄詩大概作於唐文宗大和八年(835)崔戎死後不久,詩人離開崔家,旅宿鞋駱姓人家的園亭裹,寂寥中懷念起兩位朋友,寫下了這首很有情韻的小詩。
句解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塢”,是四面高中間低的山地,可引申指四周築有圍障養花種草的地方。“水檻”,指臨水而建有欄杆的亭軒。詩人置身其問,祇見駱氏亭翠竹環抱,纖塵不染,一池清水,静澄照影。這樣遠離塵囂、幽静清寥的境界,往往使人性情自適,但對客遊獨宿的詩人來說,觸動的是故舊之思。詩人眼下所在與崔氏兄弟所居的長安,路途遥遥,中間隔着萬千高城,但他的相思之情,不绝如縷,倏忽間越過萬水干山,飛向遠方。相思本無形之物,而說“隔重城”,則道出迢迢千里、情意綿綿的思念形態,極為形象。“隔”字在這裹不祇是表明“身隔”,而且曲折地顯示了“情通”。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時已深秋,天空一片陰霾,遲遲不肯散去。詩人於孤旅相思中.本就有些惆悵。现在,陰沉迷蒙的天色,沉沉地壓在心頭,更讓他心緒黯淡。因為秋霜晚降,水面的荷花雖已零落,尚還有幾莖枯枝。天下起了雨,淅淅瀝瀝,打在枯荷之上。詩人於孤寂寥落中,静夜獨聽。儘管秋雨蕭瑟,枯荷殘敗,給人以淒清衰颯之感,但錯落有致的聲韻,似乎讓詩人略慰情思,稍解寂寥。一個“留”字,有慶幸之意,蕴含着淡淡的不期而遇的驚喜。一個“聽”字,見出詩人寄情其中的神形。
秋雨打殘荷,白有一種别樣的情趣,然而這反過來又烘托出旅夜的清寂,詩人的孤獨。詩人不僅描繪出富有詩情畫意的景象,而且巧妙地暗示出自己夜不成寐的雨夜情懷。紀昀評點說:“分明自己無聊,卻就枯荷雨聲渲出,極有餘味。若說破雨夜不眠,轉盡於言下矣。”
《紅樓夢》裹林黛玉說素來不喜歡李商隱的詩,卻獨獨欣賞這兩句。大概那種落寞淒清的景象特具情味和詩意吧。這兩句確實是隽永精緻,情味悠長。那低沉深遠的意境與羈旅漂泊的情懷,不免使人想到淒冷的人生風雨。P15-17
中國在歷史上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古典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奇葩。早在三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作出了以“詩三百”烏代表的優秀詩篇;此後每個歷史年代,詩歌創作都結出豐碩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名句,膾炙人口,傳誦至今。這套“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書系,選取了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詩人、詞人的優秀作品,並加以詳盡通俗的譯註、評解,試圖由此將古代中國人創造的最可珍貴的文化瑰寶介紹给當代海内外讀者。
以“國風”為代表的《詩經》和以《離騷》為代表的楚辭,無論在思想内容還是在藝術手法上,都對中國後世詩壇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詩歌至唐代達到高峰,呈現出後人所稱譽的“盛唐氣象”和“少年精神”;而從李白、杜甫等詩人身上,從他們留下的詩歌中,不難看出“風”“騷”以來優秀傳統的回響。他們都有强烈的現實關懷,關注國家、社會、民眾等問题;而這種主題,往往是詩人通過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心靈歷程去感悟,通過描繪自然界山川萬物、人間世事民情來體現的。在唐詩的輝煌之後發展起來的宋代詩歌,成就也相當高,但最能表現此年代文學特殊成就的是詞。宋代優秀的詞家把這種長短句詩體運用到出神人化的地步,那或慷慨激昂、或委婉淒清的詞作,今天讀來仍有强烈的藝術感染力。可以說,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有神采的篇章。本書系首先介绍的八位詩人,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李商隱,宋代的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是中國詩歌史上耀眼的星座。
中国古典诗词注重抒情、写景,善于表现友情、亲情、爱情、乡情,以及其他各种复杂细微的个人情感。这形成中国诗歌又一个强大的传统。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诗歌几乎从一开始就具有“发乎情,止乎礼仪”的特点,情感的表达比较无制、内敛、含蓄,有别于西方的诗歌风格。与此同时,中国诗人们又强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善于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传达言外之意,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想象空间。古代诗词中的优秀之作往往写得深情婉转,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诵读这些诗词,可以受到多层次的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古典诗词还善于表现自然之美及人与自然的融合,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书系中的每首作品,都配以当代画家根据诗词意境绘制的中国画。通过欣赏这些诗、画,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品味其艺术之美。
除了“诗情画意”的特色外,本书系以各位诗人、词人单独成册,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各分册包括诗人小传与作品赏析两部分。对每篇作品的赏析,又分为题解、句解、评解三个章节:题解交待创作背景;句解用现代语文对诗词进行逐句意译,对某些难懂的字词作注释:评解部分则提要钩玄,对作品特色进行点评。我们的本意,首先是帮助读者减少阅读中的文字障碍,继而是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写作技巧。
中国古代经典诗篇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的境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些作品是联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无论身在国内,还是身在海外,优秀的诗歌对读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一个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人,可能会不断地接触和学习祖先的这些遗产。久而久之,这些优秀文化中的一部会积淀下来,构成每个人头脑中一道美丽的艺术长廊,不断给人以教益、激励和艺术享受。我们期望,本书系所介绍的诗词名篇能够成为这道艺术长廊的组成部分。
本书系所介绍的八位诗人,都各有很多传世名篇,限于篇幅,书中每人只选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限于编辑水平,书中会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