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伍迪·艾伦(电影人生)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理查德·席克尔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伍迪·艾伦,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最机智和最多产的电影导演,却甚少谈及自己,亦常常为人所误解。此番,面对影评家理查德·席克尔的采访,他侃侃而谈近四小时,话题涵盖他作为电影人的方方面面。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伍迪·艾伦对于电影的激情来自何处,他是如何拍电影的,又如何以电影来探讨他所痴迷和执著的论题:道德,信仰,两性战争,现实与梦幻的冲突,以及偶然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访谈文字之前,理查德·席克尔提供了一份长篇序言,提纲挈领,综览伍迪·艾伦的电影之路。访谈文字之后,则附有伍迪·艾伦的电影作品目录。简洁却不失深度,本书堪称进入伍迪·艾伦电影人生的最佳入口。

内容推荐

生存的全部景象都有一种神奇性;就像是一个你脑子没法转过弯来想明白的把戏。与其说是把戏,可能我更应该说是一个严肃的玩笑。你唯一能逃避它的办法就是假设有某种变魔术般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得出现某种神奇的东西,由它把你从口常的现实生活中解脱出来。

目录

题记

序言:伍迪的后半生

访谈

后记

影片集锦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在我看来,你在年轻的时候好像和许多电影迷不太一样,因为你并没有早早显示你有志于成为一名电影制作人。我说的没错吧?

刚开始的时候,我有志于成为一名剧作家。那时我对电影并没有特别的兴趣。在我还是个十几岁少年的时代,美国的电影都显得很傻,而戏剧则有响当当的声望。那些剧作家们是些能写出出色作品的人,而那些电影制作人基本上都是片厂的人,他们多半只会拍些,你也知道的,商业片。所以,我当时对成为电影制作人并不是很感兴趣。

我是在为《风流绅士》撰写脚本之后才对电影产生兴趣的。因为是剧本编写人员,所以我有义务在片场待着,看他们拍片。那是典型的好莱坞电影,甚而可以称得上是对好莱坞电影的讽刺——里面全是些那种片子少不了的,能为其赢来笑声(或是阿谀奉承之声)的内容,实在是让人生厌。片子拍完后我都没法接受。这么一段经历着实让我感到尴尬和屈辱。我发誓说,今后除非由我自己来导演我写的剧本,否则我就不再写剧本了。就这样,我加入了电影行业。

但在我年纪还轻的时候,肯定不会是操作摄影机的那种人。你也是知道的,直到如今,我对电影技术层面的东西的关注可谓少得不能再少。在我个人看来,电影行业里的这些技术进步只有在它们能帮你更有效地讲述电影故事时才是有价值的。但如今有很多影片只是对观众进行技术轰炸,使得技术展示成了影片的内容,以及为技术而技术。我对此很是反感,毫无兴趣。

可换个角度看,你也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你非常喜欢看电影,它们对于你来说有着逃避现实的重要功用。P61

序言

通常情况下,一位导演在做纪录片时,他采用自己所作访谈的内容——如果按比例来计算的话——多半不会超过20%。就我对伍迪?艾伦所作的详尽访谈而言——它历时近四小时,涵盖了,最起码做到简要涵盖了,他作为一个电影人的方方面面——我却觉得几乎是从头至尾都称得上精彩,全部值得保留。因此便有了访谈文字部分的出版,对于其内容,我仅作了少许编辑。

作为采访者,我的风格更接近谈话,而不是生硬地发问。因而我略去了我的一些提问,以便让谈话内容更紧凑切题。就伍迪·艾伦而言,在谈论自己的工作时,他从来不会完全放松,所以他回答提问时,每每开头会有比通常情况下多些结巴之处。这些我也一概略去。他在回答问题时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先作一个非常简略的回答,思考片刻,然后再作补充。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会重复前面说过的话。有几个地方我将重复的内容作了合并。最后我想说的是,大约一年之后,因为拍摄一部关于查理·卓别林(Charles Chaplin)的纪录片的关系,我对伍迪·艾伦又作了一次采访。由于我实在欣赏他就卓别林所发表的看法,所以我从那次谈话中选取了几段穿插到本书的合适位置。但本次访谈中的重要之处无任何删减。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伍迪本人还未看过我为他拍的纪录片——他声称要等自己老了并且退出这个圈子之后再看,但又事先提醒说,只怕那时的他人老糊涂,自己也认不得自己了——同样,可想而知,他也不曾看过本书的文字内容。因此,对于本书粗疏错漏之弊,本人将负全责。

后记

八年前,我在外教Ken开设的《美国电影史》课上看了《安妮·霍尔》一片。到如今,影片看完后的那种怅惘、欲说还休的感觉仍招之即来,挥之不去。从此我记住了这个有着滑稽外表、敏感心灵和睿智头脑的犹太人——伍迪·艾伦。以后但凡看到有关他的文字,必一睹而后快。

四年前,我读周国平的书——《守望的距离》。读到作者为美国超验主义的主要代表,身为哲学家的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写下的文章《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时,我不禁心下暗叹:这不也是对伍迪·艾伦的最好注解么?!例如:“大悲者会以笑谑嘲弄命运.以欢容掩饰哀伤。丑角也许比英雄更知人生的辛酸。”又如:“最高的严肃往往貌似玩世不恭。古希腊人就已经明白这个道理。爱默生引用普鲁塔克的话说:‘研究哲理而外表不像研究哲理,在嬉笑中做成别人严肃认真地做的事,这是最高的智慧。’”再如:“真正严肃思考过人生的人知道生命和理性的限度,他能自嘲,愿意用一个玩笑替受窘的对手解围,给正经的论敌一个教训。他以诙谐的口吻谈说真理,仿佛故意要减弱他的发现的重要性,以便只让它进入真正知音的耳朵。”

半年前,我开始翻译这本关于伍迪·艾伦的书。这是真正出于兴趣和喜爱而从事的翻译,辛苦却觉其乐无穷。翻译的过程不仅是深入了解伍迪本人、更透彻了解其作品的过程,更是反观自身,进一步思考人生,思索生命之本质和终极意义的过程。可以说,我因此书得以成为更深邃、更无畏的人。

为尽量避免拙译剥夺原作本应带给读者的感悟与思考,我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力做到保持原作的行文和风貌——包括众多的插入语和为数不多的倒装结构和杂糅句。这是因为,一来原文(无论是理查德·席克尔的评论部分还是他对伍迪的采访部分)都着力表现了真实的、跳跃性的思维和表达过程,所以译文理应如实反映原文的这一特征;二来我相信,对伍迪这个人或对其作品感兴趣的人一定亦是内心严肃、乐于思考而非盲目接受,且对美国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因此,“异化”的翻译可以留给他们更大的空间想像原作,从而以自己的方式与原作者、与伍迪进行一次悠悠心会。

翻译过程涉及大量的资料查证工作,在此要感谢我的妹妹伍志玲和弟弟伍炜,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我是无法顺利完成此书的翻译的。此外,还应感谢一位名叫罗纳德·汉密尔顿(Ronald Hamilton)的美国人,他热心解答了诸多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有关典故与俚语的问题,使我收益良多。但即便如此,译文中粗疏错漏之处仍在所难免,敬请广大伍迪电影的爱好者和外语爱好者批评指正。

最后要感谢我的良师益友蒋虹女士和本书的编辑陈凌云先生。他们不仅给了我这个了却心愿的机会,还在此过程中给了我适时的指点和不变的支持,对此我深深感谢,并且无比珍惜。

伍芳林

2005年12月1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