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既有理论定位又有实践定位。一方面,它针对那些对关于人们如何从语词和画面中学习的认知心理学基本理论及研究感兴趣的人。另一方面,它针对那些对设计有效的多媒体呈现的实践感兴趣的人。如果你对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或应用基础(或者两者的结合)感兴趣,那么这本书就适合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多媒体学习/电子社会与当代心理学名著译丛 |
分类 | |
作者 | (美)理查德·E.迈耶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既有理论定位又有实践定位。一方面,它针对那些对关于人们如何从语词和画面中学习的认知心理学基本理论及研究感兴趣的人。另一方面,它针对那些对设计有效的多媒体呈现的实践感兴趣的人。如果你对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或应用基础(或者两者的结合)感兴趣,那么这本书就适合你。 内容推荐 本书的整个内容反映了作者对两个问题的关心,一是多媒体设计应以人为本,即多媒体信息的设计要与人学习语词和画面的方式一致;二是多媒体设计应建立在科学研究和理论的基础上。这两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也反映了多媒体设计未来发展的走向。全书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通过严格的实验研究将认知心理学原理和多媒体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用平实的语言、科学的数据和缜密的分析逐步揭开了提高多媒体学习效率七大原则的神秘面纱。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多媒体学习的前景 什么是多媒体? 采用多媒体学习的理由 有关多媒体信息的三种观点 有关多媒体设计的两种观点 有关多媒体学习的两种比喻 多媒体学习的三种学习结果 主动学习的两种类型 第二章 多媒体教学信息 什么是多媒体教学信息? 闪电暴雷的形成过程 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打气筒的工作原理 结论 第三章 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三个假设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五个步骤 三种呈现材料加工过程示例 结论 第四章 多媒体认知原则 引言 多媒体的研究 应用 第五章 空间接近原则 引言 空间接近效应的研究 应用 第六章 时间接近原则 引言 时间接近效应的研究 应用 第七章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1:当在多媒体呈现中加入有趣但无关的语词和画面时,学生的学习会受损害 一致性原则2:当在多媒体呈现中加入有趣但无关的声音和音乐时,学生的学习会受损害 一致性原则3:当把多媒体呈现中不必要的语词删除时,学生的学习会得到促进 应用 第八章通道原则 引言 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 应用 第九章 冗余原则 引言 冗余效应的实验研究 应用 第十章 个体差异原则 有关多媒体学习的问题 个体差异原则1: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 个体差异原则2:学习者空间能力的作用 应用 第十一章 多媒体设计的原则 多媒体设计的七个原则 有关多媒体的五个问题 多媒体学习研究的贡献和挑战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冗余效应使我们多媒体设计原则的群体中又多了一员:当制作一个动画加解说的多媒体简明呈现版本时,不要再加入与解说内容重复的屏幕文本。这个原则在动画加解说的呈现以较快速率播放而学习者没有控制呈现速率的情况下已经被证实了。 冗余效应并不能作为永远不让打印文本和发声文本一起呈现的判断标准。我认为多媒体设计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硬性规定,而是可以通过学习理论如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来加以诠释的。同时以声音和打印的形式呈现语词信息,在某些情境中可能有损学习——如本章所述研究中的情况;但在其他情景中可能不是这样的——例如,当呈现材料的速率非常慢或者没有画面材料同时呈现的时候。举例来说,在言语呈现和口头讲解的课中,呈现总结性的幻灯片(或在黑板上写出关键概念)是有助于学习的。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相比之下,本章中评述的研究表明当画面信息也在视觉上呈现和材料快速地播放且学习者无法控制播放速率时,用发声文本和打印文本一起呈现语词信息会损害学习的。 本章开篇就提出“如何提高动画加解说的简明呈现的学习效果,,这个问题,答案就是,加入多余的屏幕文本不是一个改进动画加解说的简明呈现的有效方法。根据本章评述的研究结果,似乎重新设计动画加解说的简明呈现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它简单如初。 P204-205 序言 我们与商务印书馆合作推出《电子社会与当代心理学名著译丛》,是为了让已经到来的电子社会和蓬勃发展的心理科学相得益彰。本译丛将在五到十年之内介绍大约二十部研究电子社会的当代心理学名著,旨在打造一个研精覃思、深入浅出的学术著作翻译精品,培养一支齐心协力、不分畛域的理论实践研究队伍,形成一门博采众长、生机勃勃的电子社会心理学科。 从人类传递信息媒介的视角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口语社会阶段,主要是用口语传递信息;二是文字社会阶段,主要是用文字传递信息;三是电子社会阶段,主要是用电子传递信息。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因特网也开始进入家庭。人们普遍认为,当今世界正在步人电子社会的时代。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学校、电子图书、电子签名、电子战争、电子竞技、电子游戏、电子垃圾……应接不暇的电子信息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网吧、网游、网迷、网瘾、网虫、网恋……光怪陆离的网络现象已成为报刊影视作品的热门话题。 打开世界各国近年来出版的任何一本心理学百科全书,人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当代心理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学科群,它具有上百个独立分支,拥有数以万计的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性格心理学、商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政治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媒体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家庭心理学、学校心理学……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科学的潜能,越来越期盼通过心理学知识与方法改进自己的生活。如今,心理学已经成为欧美地区大学文理学院学生选课最多的学科之一,心理学类的书籍在欧美地区激烈竞争的图书市场上动辄成为营利丰厚的畅销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子信息无所不在,触及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心理科学林林总总,探究人类心理行为的形形色色。运用心理学知识与方法来研究电子社会,不仅有益于提高电子社会时代的生活质量,而且有益于推动当代心理科学的发展进程。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宏观判断,我们策划并运作了这套《电子社会与当代心理学名著译丛》。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谨以此套丛书献给为中国心理科学事业殚精竭力的老一辈心理学家。他们在前方引导着我们做好《电子社会与当代心理学名著译丛》的工作。仰之弥高,任重道远。 傅小兰 严正 2005年11月1日 北京·波士顿 几百年来,言语信息,例如讲演和印刷形式(printed)的课程,一直是向学习者解释概念(ideas)的主要方式。尽管言语学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但本书探索的是超越纯言语的学习方式。纯言语呈现的一个替代选择就是使用多媒体呈现,在多媒体呈现中人们可以从共同呈现的语词和画面——我称为多媒体学习的一种情境——中学习。图像技术的近期发展已经促使人们进行新的努力以了解多媒体作为提高人类理解能力工具的潜在用途——这种潜能我称作多媒体学习的前景(the promise of multimedia learning)。在这本书中我特别关注的是,当概念以语词和画面共同呈现而不是单独以语词呈现出来时,人们是否学习得更深入。 多媒体百科全书已经成为学生们众多参考工具书中最新的一员,而万维网中语词与画面结合呈现的信息比比皆是。这些呈现形式对学习者有帮助吗?人们如何在语词和画面的呈现中进行学习?多媒体信息设计的最佳方式是什么?这些都是在图像技术发展中提出的问题。在这本书中,我的基本原则是:通过一整套详细而系统的研究工作来回答这些问题。而了解人们从语词和画面中学习的方式对于掌握如何进行多媒体信息设计是很有益的。 在整个1990年代以及之后的时间里,我和同事在圣地芭芭拉(Santa Barbara)进行了许多关于多媒体学习的研究。本书对我们的发现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其结果包括多媒体信息设计的七个原则和多媒体学习的一个认知理论。简而言之,本书对旨在实现多媒体学习前景——也就是,共同使用语词和画面以促进人类理解的潜能——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这本书是为那些对多媒体学习的科学原理感兴趣的人所写的。本书既可以用于大学的一些课程,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也可以用于某些专业,例如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应用认知心理学,技术写作,图形设计和人一机交互等。我不苛求读者需要具备关于心理学,教育学或技术等方面的任何知识经验,只需要读者对多媒体学习的前景感兴趣,即对如何开发利用多媒体信息的潜力来提高人类的理解感兴趣。 本书既有理论定位又有实践定位。一方面,它针对那些对关于人们如何从语词和画面中学习的认知心理学基本理论及研究感兴趣的人。另一方面,它针对那些对设计有效的多媒体呈现的实践感兴趣的人。如果你对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或应用基础(或者两者的结合)感兴趣,那么这本书就适合你。 写作这本书一直是我十分喜爱的工作。我希望你喜欢阅读它,就像我喜欢撰写它一样。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我很乐意收到你的来信(我的e-mail:mayer@psych.ucsb.edu)。 后记 理查德·迈耶(Richard E.Mayer)教授是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分会前主席,曾经获得2001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终生成就奖。在应用学习心理学原理设计多媒体学习环境的研究方面,他是国际上公认的权威。《多媒体学习》是作者10多年实验研究的结晶,也是作者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我们非常有幸地承担了该书的翻译工作。 当多媒体日益成为我们身边不可缺少的工具时,什么样的多媒体设计最适合呢?一种观点是以技术为中心的设计取向,它关注最新的多媒体技术,提倡将最新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多媒体设计中,以促进信息传播的效率;另一种观点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取向,它强调的是如何用多媒体技术来促进人类的学习。作者列举了无线电、电影、电视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历史,证明以技术为中心取向的观点在人类多媒体学习中是失败的,只有以学习者为中心取向的观点才可以避免同样结局的再次出现。 但是设计时如何运用多媒体才能促进学习呢?这首先取决于设计者对学习这一概念的理解。本书探讨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多媒体学习只是信息获得过程,学习就是要把信息加入到人的记忆中去,在这里人的大脑只是一个容器,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填充;另一种认为多媒体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获得意义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人是一个主动的意义建构者。作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并详细地介绍了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人们如何从语词和画面中建构知识的认知理论,包括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三个假设(即双通道假设、容量有限假设和主动加工假设)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五个步骤(即选择相关的语词、选择相关的图像、组织所选择的语词、组织所选择的图像以及整合基于语词和基于图像的表征)。在此基础上,作者介绍了多媒体设计的七个具体原则:多媒体认知原则、空间接近原则、时间接近原则、一致性原则、通道原则、冗余原则和个体差异原则。作者对每一个原则都进行了严格的实验研究,比较了以信息获得观和以知识建构观为基础设计的多媒体信息的学习效果,结果证实只有建立在认知加工基础上设计的多媒体信息才是更有效的。作者不仅说明了每一个原则,而且论述了该原则在多媒体学习和多媒体设计中的应用。 本书的整个内容反映了作者对两个问题的关心,一是多媒体设计应以人为本,即多媒体信息的设计要与人学习语词和画面的方式一致;二是多媒体设计应建立在科学研究和理论的基础上。这两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也反映了多媒体设计未来发展的走向。全书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通过严格的实验研究将认知心理学原理和多媒体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用平实的语言、科学的数据和缜密的分析逐步揭开了提高多媒体学习效率七大原则的神秘面纱。中国的广大读者,包括教育和多媒体领域的研究者,一定会从本书中学习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本书序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的翻译主要由牛勇负责,邱香则负责第四章到第九章的翻译,在彼此互校之后,全书又由牛勇进行了统校。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我们都得到了严正博士和傅小兰博士的指导,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并努力保持原书的风格。严正博士对我们的译稿进行了仔细审校,虽然身在美国但仍与我们进行了数次网络讨论,有一次讨论持续到美国东部时间凌晨3点左右,他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勤奋忘我的工作作风激励着我们努力做好本书的翻译工作;傅小兰研究员为我们的翻译提供了事无巨细的方便,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一直感染着我们,促使我们把本书的翻译工作做得更好。 感谢商务印书馆译作室的程秋珍老师,没有她的大力支持,本书的出版是不可能的。感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傅小兰课题组各位老师和同学的热忱帮助。最后也感谢家人和朋友,他们的关爱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翻译是一个无止境的工作,鉴于我们自身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一些错误和疏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书评(媒体评论) “《多媒体学习》将是一本有影响力的书。理查德·E.迈耶把具有高度科学性与应用性的研究工作引入到多媒体教育领域。这是我在这一段时间所见到的最引人入胜的书之一。” ——沃尔特·金斯奇,《理解力》一书的作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