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文史哲研究丛刊”中的一本,对宋明理学与古代小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书中作者用最明确的语言强调:他一反过去笼而统之地认为古代小说和理学是“尖锐对立”的观点,而认为尽管两者的关系十分复杂,有紧有疏,但真正反理学的小说是“为数极少,且影响甚微”,多数的小说作者是“自觉地做起了理学的传声筒,把深奥的理学形象化、通俗化、平民化”,而且“在表现手法、创作方法上亦受到理学的规范”。这就是本书的主旋律。
序 黄霖
第一章 理学的嬗变与小说的运动轨迹
一、理学的嬗变与理学的特质
二、受理学影响的小说运动轨迹
第二章 话本与传奇:理学的模糊指向
一、理学在宋元的际遇与对民众的影响
二、话本对“理学”的接受与排斥
三、传奇小说——由对“理”的漠视到载“理”的工具
第三章 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小说家对“理”的社会诠解
一、“格物致知”:探索规定社会兴败盛衰之“天理”
二、“太极”的永固性与封建纲常的至高无上
三、圣贤之标准:仁、义、礼、智
四、为彰“理”而设计的情节结构
第四章 幻想小说:“心学”与小说拥抱的结晶
一、“心即理”——神奇瑰丽的主观世界的外化
二、明中叶以前的幻想小说:“心”的浪漫的狂想
三、《西游记》:艺术化了的“心学”
四、清代幻想小说,仍以“心学”为旗帜
第五章 世情小说:理学内涵的扩张与小说的转型
一、“欲”的横流与世情小说的理性导向
二、“百姓日用即道”——小说家视野转换
三、劝百讽一,“欲”终于冲破“理”的防线
四、“欲”中之“情”,映照出理学的冷酷
第六章 理学小说:无思辩性的程朱语录
一、视名教为社会之根本的《好逑传》
二、以“理”育人的范例《歧路灯》
三、展示理学家心理的《野叟曝言》
四、散发出理学光华的其他小说
第七章 理学观念对小说表现手法之制控
一、理念先行与主题的提前定位
二、“气质之性”与丰富的形象类型
三、动静相依与情节的曲折多姿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