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古代从政谋略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李古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是官本位的政治制度,能当上官就有了一切。但能当上官,当好官,利国利民又不害己,也非易事。本书列古代为官要略则例十二题,总结古人为政经验,也可供今人参考。

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立身者如范蠡弃官从商,举贤者如狄仁杰举贤兴国,理国者如刘备不弃百姓成大业,驭臣如唐玄宗厚待诸王,善谏者如海瑞备棺上疏,用间者如岳飞反间讨曹成,清廉者如于谦一心为国……

内容推荐

吕蒙成功秘诀是读书,鲍叔牙荐管仲,大将军霍光赤胆忠心辅朝政,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楚人献鱼谕楚王,孟尝君书间去吕礼,卢怀慎居官不留产业,汉高祖伪游云梦擒韩信,司马懿智赚曹爽,慈禧用苦肉计夺权,安禄山甘言媚上……本书从一百多种古代典籍著作中,选录故事性、思想性强的段落,分列十二题类,分别是立身、举贤、理国、驭臣、善谏、用间、清廉、履险、说辩、隐忍、政变、奸诈,直接译白,每大题后面加评析,以便高屋建瓴地对本题进行系统评述和剖析。

目录

一、立身

老子论立身之道

孔子答鲁哀公问

原谅臣民得回报

用志凝神 立身基础

范蠡弃官从商

庄子劝人不慕荣利

庖丁解牛的启示

蔺相如大义服廉颇

安陵缠获信于楚王

张良圯桥三进履

周亚夫屯兵细柳营

司马迁发愤著书

丙吉恪守宰相职责

徐生预测霍氏必败

宋弘严于律己

班超立志报国立大功

吕蒙成功秘诀是读书

刘哗随风倒犯立身大忌

周处改过自新

文官不爱钱 武将不怕死

宋濂居官诚恳为先

矫枉过正反而为害

评析

二、举贤

鲍叔牙荐管仲

齐桓公五访小臣稷

李克讲用人标准

孟尝君逐门客

景监三荐商鞅

缪贤荐蔺相如

毛遂自荐建奇功

郭隈论招贤之术

萧何月下追韩信

魏无知荐陈平

张释之谏文帝升蔷夫官职

刘备三请诸葛亮

房玄龄荐杜如晦

武则天参政称“二圣”

狄仁杰举贤兴国

赵普冒死荐贤才

苏轼终被举荐

赵达首荐虞允文

阿鲁浑萨理荐贤

明太祖厚待刘基

方孝孺不负众望

侯恂奏请破格任用袁崇焕

评析

三、理国

秦穆公重用亡国之臣

楚庄王一鸣惊人

商鞅为颁布新法造舆论

赵武灵王改革服饰礼俗以图强

西门豹治邺

刘邦求教郦食其

张良劝刘邦封雍齿

曹参随萧何成法

陈平智除诸吕

汉文帝治国得法

张释之执法不阿皇帝

韩延寿以教育官吏和百姓为第一要务

大将军霍光赤胆忠心辅朝政

刘颂论立法与执法

董宣斩公主家人

刘备不弃百姓成大业

魏孝文帝以言代法不足取

唐太宗论守业

忧劳兴国淫逸亡身

张咏做事人称颂

张全义重农减租税

朱元璋攻心服敌

鲁亮侪不夺贤令印

阎敬铭执法不阿

评析

四、驭臣

秦子婴计杀赵高

汉文帝杀替罪羊

汉文帝以柔克刚

曹操善用权术

孙权探视吕蒙之病

高欢为子预留股肱之臣

刘裕智诛刘毅与长人

周武帝杀宇文护

唐太宗重用尉迟敬德

唐太宗挥泪诛叛臣

武则天无端加罪长孙无忌

唐玄宗厚待诸王

唐玄宗贬王毛仲

元载计除鱼朝恩

唐昭宗收守立以制杨复恭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朱元璋假斩徐达整军纪

帝封群臣章示赵王

评析

五、善谏

邵公谏周厉王弭谤

里革破网谏鲁宣公

周舍事赵简子

渔人向晋文公讲治国之道

扁鹊为齐桓公看病

庄辛谏楚襄王

田饶谏鲁哀公

闾丘昂说齐宣王

齐人论“海大鱼”

邹忌讽齐王纳谏

郑同北见赵王

淳于髡讽谏齐威王

优孟妙谏楚庄王

楚人献鱼谕楚王

无盐女巧谏齐宣王

李斯《谏逐客书》

优旃讽谏秦王

张良说汉王刘邦出秦宫

邹阳书谏梁孝王

东方朔智谏汉武帝

汲黯斥责酷吏张汤

长孙皇后含蓄讽喻

赵普坚持原则不动摇

富弼进言劝皇帝

彻里进谏除奸臣

董文用直言惩奸臣

海瑞备棺上疏

评析

六、用间

成汤修政纳贤设间灭夏桀

勾践施美人计灭夫差

苏代内间破齐国

秦王用间魏国废除信陵君

赵奢反间破秦军

张仪离间齐楚联盟

齐田单反问燕王废乐毅

郭开言间废廉颇

孟尝君书间去吕礼

陈平离间楚君臣

刘秀书间除李轶

周瑜巧用反间除隐患

陆抗以步阐做死间

卫罐除北魏太子

令狐整巧计除张保

韦孝宽除斛律光

杨广行贿立太子

安兴贵生间灭李轨

王世充贿间挫窦建德锐气

李世民计招颉利可汗

李靖用唐俭做死间

尚结赞反间废唐将

王钦若离间罢寇准

岳飞反间讨曹成

韩世忠反间诱金军

种世衡书间除野利

王著瞒天过海除佞臣

冯保无中生有黜政敌

评析

七、清廉

曾子不受封邑

王良妻儿不入官署

卢怀慎居官不留产业

包拯告诫子孙

脱脱送行贿者入狱

鲁穆惩治宰相家人不留情面

顾佐不畏诬告

轩輗造福一方

于谦一心为国

汤斌严教家人

评析

八、履险

郑庄公大败共叔段

两桃杀三士

任章献计除智伯

孟尝君秦国脱险

冯谖为君买义

田单用火牛计大败燕军

乐毅誓死效忠

司马憙歪打正着

汉高祖伪游云梦擒韩信

吕后计杀韩信

霍光恃功骄傲而萌祸

龚遂为民造福缉盗

刘秀靠贾复大破敌军

温峤智醉脱身

杨修耍小聪明致祸

唐太宗智退颉利兵

谗佞之徒皆国之蟊贼

袁凯装疯得活命

洪秀全借刀杀杨秀清

评析

九、说辩

将说辩之智慧艺术推向了高峰

屈完说齐桓公罢兵

烛之武说退秦师

颜率机智保九鼎

“出使狗国便从狗门进”

晏子不辱使命

司马错力主伐蜀

鲁仲连义不帝秦

触龙说太后质子

颜□说宣王贵士

墨子力阻攻宋

评析

十、隐忍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范睢装死逃劫难

刘邦赴鸿门宴

王莽追求虚名为篡权

刘秀忍兄仇

司马懿智赚曹爽

桓玄、刘裕争天下

高洋终成大业

康熙智除鳌拜

评析

十一、政变

公子光弑吴王僚

王莽笼络人心以篡位

玄武门之变

陈桥驿兵变

朱棣起兵夺建文天下

慈禧用苦肉计夺权

评析

十二、奸诈

骊姬设计杀申生

费无忌嫉贤害忠良

费无忌谗太子建

郑袖阴险害新人

赵高蓄谋害李斯

石显设计取信皇帝

冯沈挟私谗张华

独孤后诋毁高颖

杨素陷害史万岁

杨广矫饰夺宠位

李建成谋害亲兄弟

李义府笑里藏刀

许敬宗献媚升官

来俊臣伪造证词害忠良

口蜜腹剑李林甫

安禄山甘言媚上

卢杞嫉贤妒能

裴延龄骗取信任

李逢吉排挤功臣

薛文杰用计杀忠良

蔡京耍弄权术升官

邢恕小人得志

海陵王弑杀嫡母

耶律乙辛谋杀皇后、太子

荣禄祸国殃民

评析

后记

试读章节

    安禄山甘言媚上

安禄山,唐玄宗李隆基时期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胡人,骁勇善战,累官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等职。又以各种手段博取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逐日升迁,得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操纵一方兵权,与史思明一起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三月,任命范阳、平卢节度使(唐时在边境每以数州为一镇,节度使总揽该镇军政大权)安禄山兼任御史大夫(职掌监察、执法等)。

安禄山身躯臃肿肥胖,腹部下垂超过膝盖,自称腹肚重达三百斤。外表看上去呆傻无知,憨厚正直,内心却十分狡狯。他经常命他的将领刘骆谷留在京城刺探朝廷消息,皇上的一举一动,都派人报告;遇到需要奏章或信函时,刘骆谷就代安禄山撰写好呈递给皇上。安禄山为讨取玄宗的欢心,每年都要向皇上进贡在边疆擒获的俘虏、各种家禽如猪马牛羊等,还有奇禽异兽、珠玉珍宝之物,一批接一批地往皇宫运送,路上络绎不绝,沿途郡县政府为替他递运,都疲于奔命。

安禄山在皇上面前,头脑敏捷,应对自如,而且又风趣幽默。皇上李隆基曾经和他开玩笑,指着他的大肚子问道:“你这个胡人的肚里装的什么东西,大成这样?”安禄山回答说:“其他什么都没有,只有一颗忠于陛下的红心!”唐玄宗大为喜悦。唐玄宗曾命安禄山晋见皇太子李享,安禄山却不肯跪拜,左右侍从催促他跪下,他却拱手肃立,装出一副傻相问道:“我是胡人,不懂得朝廷的礼仪和规矩,不知道皇太子是什么官?”唐玄宗说:“皇太子就是储备君王,我的接班人。我百年之后,代替我做你们的君王。”安禄山说:“我实在太愚蠢了,从前只知道陛下一个人.不知道还有储备君王。”万不得已,只好跪下叩头。皇上认为他说的全是真话,于是更加宠爱他。

唐玄宗李隆基曾经在勤政楼举行宴会,文武官员都排坐在楼下,却专门为安禄山在皇上座位的东边设置绣着金鸡图案的屏障,摆放坐垫,让安禄山坐在皇上的前面,还命他卷起帘幕,让大家看到那个接近皇上的位置,来显示他的荣耀和受到的宠爱。又教杨贵妃的堂兄杨□、杨铕及贵妃的三位姐姐,都和安禄山结拜成兄弟。安禄山为了能够随时出入皇宫,于是就请求唐玄宗准许他做杨贵妃的干儿子。唐玄宗与杨贵妃坐在一起,安禄山总是先拜贵妃,唐玄宗问他什么缘故,安禄山回答说:“我们胡人,先拜娘亲,后拜老爹。”唐玄宗听后非常高兴。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一》

     P425-P427

序言

中国古代是官本位的政治制度,能当上官就有了一切。但能当上官,当好官,利国利民又不害己,也非易事。本书列古代为官要略则例十二题,总结古人为政经验,也可供今人参考。

择其要者,如驭臣是皇帝的统治术,以法、术、势驾驭群臣,统治国家。韩非高唱虎豹不用爪牙之利与狗同,飞龙不腾云驾雾与蛇同,就是提醒最高统治者不要放弃权柄和威势不用。历代国君、皇帝谨守韩非的信条,在历史舞台上,像虎豹张牙舞爪,像飞龙兴云作浪,电闪雷鸣,演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

再就是举贤也是为官者的必备素质。当官不知用人,或不会用人,最终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刘邦打败项羽,当上皇帝后大会群臣,总结他成功的经验说:“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就失败了。

其三,用间就是间谍战。此术广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人际。在楚汉战争的决胜阶段,汉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项羽撵走范增,楚军迅即瓦解。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率32万大军中了冒顿单于的埋伏,被围困白登山七天七夜,陈平施计用间送厚礼行贿收买单于阏氏,冒顿果然听阏氏话,闪开包围圈一角,刘邦才得以仓皇逃出重围。武则天也是用间的能手,她在宫廷和朝堂上遍设亲信,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策略,又打又拉,网罗党羽,形成势力,终登女皇宝座。

其四,善谏即冒死向皇帝进谏。唐朝魏征刚直敢言,屡屡犯颜直谏,有时把唐太宗弄得面红耳赤,下不了台。但魏征病死,唐太宗失声痛哭流涕,说他失去了一面镜子。明朝海瑞抬棺上疏进谏,也传为历史佳话。中国历史上是专制政体,没有丝毫的民主,皇帝是金口玉言,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直谏就等于揭龙身上的逆鳞,弄不好就被苍龙吃掉,可见直谏是多么不易,多么悲壮。然邹忌讽谏齐王,而齐王称其善,魏征谏诤太宗,而太宗赞其忠。此善谏与死谏,明君与昏君分野也。

其五,清廉是官场的光明面,是一股浩然正气。东汉初年,大司徒司直王良任职期间,恭谨俭约,不准妻儿到官署去,盖的是布被,用的是粗糙陶器,生活方式与平民同。宋朝的包拯一生清正廉明,不畏权贵,为民申冤,百姓叫他“包青天”。包拯告诫子孙:若有贪赃枉法者,生不能入门,死不准进祖坟。元朝重臣脱脱送行贿者入狱,史书上评价极高。古代官场上的清官好官虽然鲜见,但毕竟有清官、好官和廉吏,他们是官场中的骄子,是民族的精英。

其六,立身、履险、隐忍综归于为官者的自处之道。官场即战场,荣耀和凶险并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昔为座上宾,今为阶下囚。张良是皇帝的参谋长,洞悉皇帝的内心世界。张良经常说自己位极人臣,没有什么欲望了,选择最贫瘠的地方作为封地,并经常称病不朝,回避矛盾,才得以善始善终。曹参代萧何为相,天天饮酒作乐,不问朝政,无为而治,才换得了汉初的稳定和发展。这是为官自处的智者,激流勇退的典型。

其七,说辩智慧是为官者的一个重要工具,不少政治、外交、军事、礼仪场合,舌辩艺术争奇斗艳,大放异彩。郑国烛之武说退秦师,说明在军事斗争中,有时一言能抵百万之军。齐相晏婴出使楚国,楚王想羞辱于他,开偏门让晏婴入城。但晏婴脱口而出:“使狗国者,从狗门入。”把楚王骂得哭笑不得。洛阳才子苏秦凭三寸不烂之舌,撮合六国合纵抗秦,而挂六国相印,把说辩的作用推向顶峰。

其八,政变历代皆有,它是统治者们攫取最高权力的极端行为。政变手段惊险诡奇,刀光剑影,和虚伪谦让交相辉映。唐宗杀兄屠弟成明君,宋祖黄袍加身传佳话;曹魏夺汉命不长,王莽篡位祸及身。中国古代是官本位的国家,官本位孕育了专制,专制酿成了政变。这样无限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在此,不一一赘述。欲窥全豹,请览全书。

       李古寅

      2005年11月18日

后记

本书从一百多种古代典籍著作中,选录故事性、思想性强的段落,分列十二题类,直接译白,每大题后面加评析,以便高屋建瓴地对本题进行系统评述和剖析。本书是集体编写,主编制定体例,编委分题撰写初稿,副主编协助主编对初稿修改提高,最后由主编统稿加工润色,使其浑然一体,总揽其成。学历所限,不足地方仍多,切盼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本书由李古寅主编,副主编是王瑞、苗金娥、汤树俭、张献峰;编委是王瑞、汤树俭、李克征、王红英、苗金娥、张献峰(浙江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张亚敏、易治宏、李古寅,编委署名顺序和其撰写的内容次序相对应。插图李长松。闫玫、马怀云曾撰写部分初稿,苏静打印部分书稿清样,祁雨江对本书出版有帮助,特在此一并致射。

      李古寅

     2005年12月2日于郑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