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苏文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对于历史名人,您了解多少?袁世凯下令“元宵”一律改称“汤圆”,只因它触霉头?康有为不在扇子上题字,是怕有人带进厕所会被熏臭?章太炎爆料自己是神经病,究竟为什么?辜鸿铭故意把英文报纸倒过来看,其实不过爱炫而已?邹容嫌考题出的太怪,居然当场与老师理论?蒋梦麟娶亡友的遗孀,原来是想将彼此情谊延续下去?胡汉民缺钱留学,竞当起职业枪手,帮人考试作弊?叶公超用脏话骂人,反而让邻居想起自己的故乡?胡适最大的心愿,就是成立“怕太太协会”?本书收录百余则奇闻轶事,告诉您大人物鲜为人知的一面。

内容推荐

除了不曾间断的中外战争、老让人搞混的各式条约,以及总弄不清楚的军阀混战外,您对清末民初的印象还有什么?

其实历史是多面的,当时人的言行举止、想法观念,往往最能呈现他们所处时代的风貌。例如从孙传芳的“禁用裸体模特儿作画”,可见民初风气的保守;从陈果夫的“让有烟瘾者当禁烟局长”,可见鸦片遗毒直到民国还未根绝;从吴佩孚的“看云朵变化判断敌军动向”,可见在那个年代,科学不如迷信普及。

且让《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里100位大人物的小故事,带您来趟另类的历史之旅。

目录

出版说明

导 读:一段风云人物竞逐的时代

曾国藩 善以面相观人未来

左宗棠 自诩为诸葛亮再世

彭玉麟 画十万幅梅花悼念亡妻

郭嵩焘 中国使用电话的第一人

李鸿章 捍卫大清帝国的稻草人

王闾运 敢骂总统“不是东西” 

张之洞 坚决不去黄鹤楼赴宴

伍廷芳 获得法学博士的第一人

林 纾 以闽语音译福尔摩斯

张 謇 中国盲哑学校的创始入

严 复 喜欢和人唱反调的学者

张 勋 誓死不剪那根辫子

徐世昌 想做逊帝溥仪的岳父

辜鸿铭 英文报纸倒过来看

康有为 在台下看人演出自己

袁世凯 改“元宵”为“汤圆” 

陆荣廷 枪毙段祺瑞的宠物

谭人凤 无法参加敢死队的老人

端 方 创办中国第一所幼稚园

王士珍 北洋三杰里的“王龙” 

曹 锟 贿选成为“精虫总统” 

丘逢甲 台湾最年轻的秀才

黎元洪 躲在床底下的都督

齐白石 花钱买回自己的假画

谭嗣同 与大刀王五义结金兰

段祺瑞 输棋赢棋都要骂人

吴敬恒 坚决反对“老少配”

孙中山 爱情皮箱存三民主义

蔡元培 提出五个征婚条件

林 森 让假古玩变真古董

章太炎 承认自己是“神经病” 

熊希龄 巴黎旅馆里的一段艳遇

陆徵祥 外交官变成了神父

许世英 脱衣舞有助于增加人口

徐锡麟 为革命而花钱当官

梁启超 不能与老师同为罪人

黄 兴 生死成败都在十月

吴佩孚 雨正在莫斯科下着

丁惟汾 “生”出一个丁肇中来

张作霖 只有老婆不能给你

陈炯明 让宋庆龄终身不孕

张静江 写三个字汇八万元

胡汉民 为筹钱留学而当枪手

于右任 用墨宝贿赂投票者

徐树铮 记得比当事入还清楚

谭延闾 百发百中的神射手

孔祥熙 财政部长是中国首富

张宗昌 报复咬坏皮靴的野狗 

马君武 用法文书写求婚信

王宠惠 专爱在朋友家白吃白喝 

宋教仁 袁世凯最忌讳的人

蔡 锷 借尿遁来逃离北京

李烈钧 登报断绝父子关系

张 继 事先印好一迭情书 

冯玉祥 飞机没有乌鸦拉屎准

冯自由 因喜欢孔明而参加革命 

阎锡山 不喝家里以外的水

苏曼殊 拔下金牙换糖果吃

刘师培 首倡黄帝纪年说

邵飘萍 因妻妾打架而丧命

蒋作宾 注定一辈子当客人

杨 森 妻子成连,子女一营 

邹 容 因不满考题而骂主考官 

孙传芳 禁穿旗袍与当模特儿

蒋梦麟 因爱亡友而娶其妻

王云五 把山从非洲移到美洲

顾维钧 孔子的故乡不容侵犯

严独鹤 促成一部《啼笑因缘》

韩复榘 每位球员都发一颗篮球

张自忠 生有为国殉职之相 

陈寅恪 既非博士,也无著作 

何应钦 “西安事变”的主战派

刘半农 教我如何再想他? 

戴季陶 最怕的人是“姐姐”

胡 适 称自己的观点为“胡说”

孙 科 因任性而差点被枪杀

陈果夫 让有烟瘾的当禁烟局长 

赵元任 因罚单太多而去哈佛

梅兰芳 只要是朋友都请赏光

林语堂 看学生的面相打分数

徐志摩 与金庸是一对表兄弟 

郁达夫 喜欢老丑没人爱的女性 

傅斯年 大胆指出老师的错误

薛 岳 “薛平贵”绰号的由来

罗家伦 与校花结婚的三个条件 

陈 诚 当童子军还差不多 

张大千 自称是“动手”的小人

汤恩伯 河南的第四个灾祸

张学良 抛银元决定杀人与否 

叶公超 骂脏话让人想起故乡

试读章节

曾国藩 善以面相观人未来

曾国藩勋业彪炳,平生用人很讲究看相。

清咸丰末年某日,李鸿章命三位新进淮军将领往谒曾国藩,次日向他请教观感究竟。

曾国藩说:“那位脸上长麻子的,将来会有大成就;高个子的也不错。只有矮子前途有限,顶多不过是个道员罢了。”

李鸿章请他进一步说明,曾国藩于是解释道:“他们三人来到后,我要其在大厅外台阶上站着等,过了大约一个时辰(两小时),就叫他们走了,始终未与他们正式见面,也未说一句话。这中间我来回走动,借厅内一个穿衣镜观察他们。那个麻子可能认为我不传见,是刻意羞辱,因此咬牙切齿,面红耳赤,似欲殴人,足见他有威武不屈的气概。高个子则一直从容冷静地站着,显现此人沉毅有为。至于那矮个子,我面对他们时,他规规矩矩站好,我一背过去,他便放松下来,这个人实在没出息。”

这三个人,麻子是刘铭传,高个子的是张树声,矮小的则姓吴。

姓吴的以后作战常畏缩不见、投机取巧,真的只做到道员而已。

张树声则转战南北,积功升至两江总督,政绩卓著。

至于刘铭传,因智勇双全,功成名就甚早:光绪十年(1884)中法越南战争爆发,刘铭传统兵到台湾,与法军在基隆淡水一带苦战,结果大败法军。其后治台六年,修筑铁路、兴办实业,政绩斐然,遗爱在民,为郑成功以后之第一人。

这三个人的成就,都早在曾国藩的妙算之中。

曾国藩对命相,有套说法是:“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寿夭看指爪”、“风波看脚跟”、“若要看条理,尽在言语中”。

  

曾国藩(1811—1872)

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中进士后十年连升十级,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军队来袭,便创建湘军对抗,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为清代“文人封武侯”第一人。官至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是清末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也是洋务运动的首倡者之一。 P1-2

序言

一段风云人物竞逐的时代

提起清末民初,大家想到的不是反清革命、帝国主义入侵、不平等条约,就是军阀混战、内战、对日抗战等。挫败、阴郁、沉痛、血泪交织,似乎已成为这段历史的基调。

然而“乱世出英雄”,不管是春秋战国,还是三国时代、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朝代交替之际,总有各式各样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竞逐。他们或迫于形势、或出于无奈、或机缘巧合、或为求生存、或野心勃勃、或胸怀大志,当中不乏奇才能士,如管仲、孙武、商鞅、张良、诸葛亮、曹操、李世民、刘基等,而愚人莽夫也所在多有,如浑浑噩噩、乐不思蜀的刘禅,以及怪问“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等。

清末民初正如同上述那些年代,是个新旧思想交替,传统与现代交锋的过渡时期,有提倡改革、鼓吹创新者,如曾国藩、蔡元培,也有执意维护传统,甚至走回头路的人,如袁世凯、张勋;有造就时势的英雄,如孙中山、黄兴,也有时势造就的枭雄,如黎元洪、张作霖;有为后世推崇备至者,如徐锡麟、邹容,也有被耻笑唾骂者,如张宗昌、曹锟。但更多的,则是两面评价,成为争议性的人物,如李鸿章、梁启超等。政治军事以外,文学、艺术、商场上的奇葩怪杰多不胜数,举凡浪漫多情的徐志摩、“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刘半农、戏剧泰斗梅兰芳、画坛大师张大千等,皆活跃于当时。

不管如何,这些至今仍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事迹外,其实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奇闻轶事,如因四川保路运动被杀的端方,原来是创办中国第一所幼稚园的人;被称为“革命诗僧”的苏曼殊,为了买糖果吃,不惜拔下嘴里的金牙交换;五四运动健将胡适,更是有兴趣收集各国怕太太的故事;耶鲁大学法学博士、著名法学家王宠惠,专喜欢赖在朋友家白吃白喝。此外尚有提出“飞机炸人没有乌鸦拉屎准”的冯玉祥、下令“每位球员发给一颗篮球”的韩复榘、告诉记者“脱衣舞有助于增加人口”的许世英、认为“年轻女孩嫁老头,不是谋财,就是害命”的吴敬恒等。

这些隐讳、荒唐、爆笑、令人惊诧、匪夷所思的掌故、传说,呈现了清末民初的男一种风貌,希望读者在换个角度、换个心情轻松阅读的同时,对这段纷乱的时代、人物,增添新的认识与了解。

(王爰/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1: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