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叶浅予画旅笔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叶浅予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叶浅予先生是享誉国际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漫画的先驱,其长篇漫画《王先生与小陈》、《天堂记》以及许多国画精品都曾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代表,成为几代读者的记忆。本书是叶老生前在国内采风所得的随笔集,全书共十一篇,时间跨越建国前后,地域遍及漠北江南,叶老虽是画家,但其文笔却自成一格,别具意趣,看似平实朴拙,实则韵味绵厚、鲜活生动,深得文章妙法。旅途之中的所思所忆,不仅记录下了四十年风景异代的沧海桑田,映射出一个老文化人的内心所感,更为难得的是,这些文字还为我们保留下了解放前及建国初期青藏一带的历史风貌和人文背景。

内容推荐

叶浅予先生是享誉国际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漫画的先驱,其长篇漫画《王先生与小陈》、《天堂记》以及许多国画精品都曾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代表,成为几代读者成长中幽默的启蒙、美的记忆。

本书是叶老生前在国内采风所得的随笔集,全书共十一篇,时间跨越建国前后,地域遍及漠北江南,作者足迹所及于山水景观、风俗世情均有过细体察,入文入画者皆为慧心所得,画眼所裁,许多难得一闻的创作心得、艺术思想亦融入其间,集中反映了作者晚年的艺术情趣。

叶老虽是画家,但其文笔却自成一格,别具意趣,看似平实朴拙,实则韵味绵厚、鲜活生动,深得文章妙法。旅途之中的所思所忆,不仅记录下了四十年风景异代的沧海桑田,映射出一个老文化人的内心所感,更为难得的是,这些文字还为我们保留下了解放前及建国初期青藏一带的历史风貌和风土人文。

目录

1.打箭炉日记(外一篇)

2.雁荡四日游

3.江南散记

4.旅程拾零

5.新疆纪行

6.故乡近事

7.我和香港

8.福建行

9.泰山游记

10.荆楚之行

11.湘西风情

试读章节

    柳泉名城何处是

济南古称泉城,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多美呀!

一九三五年初次登泰山,游济南,趵突泉的印象尤为特殊。大池子里冒出几处大泉眼,向水面喷出一尺来高,煞是好看。到过济南的人,都得去朝拜一下趵突泉名胜。

曾听说趵突泉由于抽用地下水过多,泉眼早已枯竭。市政当局为了保存这一名胜,曾想方设法,控制地下水源,或埋设自来水管,曾复活一时,经“文革”破坏,别说重振旧日名泉,连整个济南市的用水都得另找来源。

济南朋友了解老年人怀旧的心情,故让我先游大明湖,真是“一城山色半城湖”,景色如旧,还添了新的景致。然而我念念不忘趵突泉,明知泉眼已涸,非得到一到,才死心。

这天来到趵突泉公园门口,特在左近买了几斤济南名产烤地瓜,准备在泉畔饮茶品尝。进得园来,先见一池,近于涸干,池底尚留一洼清水,一群红色小鲤,挤在其中,看样子虽不至像涸辙之鲋那样可怜,却也够狼狈的。舍去而至新修的李清照纪念堂,小院子平房数间,明窗净几,淡雅紧凑,稍稍游览一番,来到泉园中心。

那块题名“趵突泉”三个大字的石碑,早已冲进视界,走近几步,快到石栏杆时,突然一阵春风,刮来一股臭气,冲进鼻孔,这是毫无准备的一次意外袭击,急忙捂住鼻子,看一看池子里出了什么事情,原来池底朝天,臭气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朋友们说,既来之则安之,好在茶座开着,进去喝杯热茶,吃块烤地瓜,解解臭气。幸亏茶座门窗紧闭,老远能看见那块泉碑,带臭的春风却吹不进来。

时间推移,事物变化,这是常规。泉眼已涸,干脆把它填没,省得游人自作多情,去寻什么柳泉名城。可是事物的发展,又常常违反常规,所有山东的导游宣传品,无一不在吹嘘古老的名胜,硬叫人去欣赏散发臭气的天下第一泉。这可以叫做明知故犯,也可以叫做自欺欺人。济南朋友解释道,你来的不是时候,现在冬尽舂来,地下水位很低,等到雨季你来看看,保你不会闻到臭气。

我在想:人类发展到某个时刻,一切物质都满足了,一切污染都排除了,必然会怀念老祖宗所创造的那种和大自然协调一致的精神生活。

感慨之余,写了四句诗,以记此游:

  垂柳衰老泉眼涸,

  趵突泉畔掩鼻过;

  柳泉名城何处是?

  经纬路上紫花舞。

  清王朝遗迹

学过社会发展史的人,都知道人类经过多少万年才脱离野蛮愚昧时期,进入文明时期;从新石器原始部落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汉民族而论,也得度过四五千年。最近读了周远康所著《清朝开国史研究》,发现满洲女真族的后裔努尔哈赤起兵统一东北,到他孙子福临进关统治中国,前后不过六十年,经历了原始部落公有制、奴隶制、封建制三种社会形态,简直是奇迹。沈阳的一座故宫、两座皇陵,是清朝六十年开国史的见证。

假使你对历史没兴趣,到了沈阳,游了这三处古迹,以为和北京的故宫、十三陵差别不大,不会留下特殊印象。偏偏努尔哈赤的开国奇迹对我有极大的吸引力,要从三处古迹寻觅女真民族的特殊标志。好不容易才从故宫中路的清宁宫前发现一根标杆,是高悬兽肉喂饲猛禽的器具,代表狩猎风俗的唯一纪念品。其次,一宫二陵所有殿门匾额都是满文居中,蒙汉文居左右两侧,和北京故宫满汉文并列的匾额有所不同。除了这两项,找不到其他特殊文化标志。

努尔哈赤的东陵,在沈阳东郊的一处高冈上,前临浑河。女真墓葬似乎也信风水龙脉之说,唯一特点是高冈之上加高丘,显得帝王的威严。第二代皇帝皇太极的北陵,平地起陵,墓道两侧排列一对对石兽,沿用明朝体制,其中一对大象和一对骆驼,雕工简练朴素,艺术造诣超过北京十三陵。我向博物馆考古专家请教,北陵石雕出于哪族人的手?回答说可能是汉族石工。因为秦汉以来,东北地区遭受关内王朝的统治,汉文化影响很深;而且,过去凡关内战乱,大批汉人避乱迁来关外定居,文化之盛,不下于关内,辽阳汉墓出土文物可以证明。又说,康熙乾隆几次东巡,对一宫二陵都有所增建,北陵的石兽群显然分两种风格,象、驼、马较新,也许是后建的。

现在东北三省全境,满人的生活习惯和汉人完全相同,说满语识满文的人很少了。康熙乾隆这两位有为之君,在全国各地留下的御碑,写的全是汉字,因此,努尔哈赤这位女真开国之君,除了在沈阳留下一座东陵,他的民族语言文化,都已融化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了。

           P130-P13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05:25